十一五规划时间,十一五规划课题时间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7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十一五规划时间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十一五规划时间的知识,包括十一五规划课题时间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之一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起止时间
  2. 十一五规划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3. 什么是“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指什么时候
  4. 十五计划与"十一五规划"的具体起止时间.

一、之一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起止时间

1、之一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起止时间如下:

2、之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3、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1962年

4、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年-1970年

5、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年-1975年

6、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年-1980年

7、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年-1985年

8、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1990年

9、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年-1995年

10、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年-2000年

11、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2005年

12、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年-2010年

13、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年-2015年

14、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15、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2016年-2020年)为十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十三五的任务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十三五”时期必须完成的任务。“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路线图,要进一步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内涵,从思想上、战略上、重点上、布局上、举措上、指标上进行细化,确保这一目标如期实现。

16、参考资料:新华网-《十三五规划纲要》

二、十一五规划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十一五”时期是2006-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 ***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 *** 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06-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 *** 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一五”时期要努力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到2%,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3、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4、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化率提高到47%。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5、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9年。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23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贫困人口继续减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6、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6000万人。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保障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

7、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行政管理、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突破,市场监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更加协调,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8、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9、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规划纲要根据《 ***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三、什么是“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指什么时候

1、十一五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十一五”期间指2006-201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 ***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 *** 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4、十一五是2006-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 *** 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5、“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中国所面对的国内外环境与“十五”计划时期比较类似,但是在许多方面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6、国际上,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加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7、与此同时,可能造成国内经济波动的因素也在增加,给我国的经济 *** 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立足于中国国情,融入全球化浪潮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时间,十一五规划课题时间-第1张图片-

8、在国内,虽然社会经济大环境良好,但是社会矛盾相应凸显,例如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城乡区域发展差异亟待解决,“三农”问题突出,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都考验着和谐社会的建设,都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改革的途径加以解决。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一五规划

四、十五计划与"十一五规划"的具体起止时间.

1、十五计划起止时间:2001-2005年。

2、十一五规划起止时间:2006-2010年。

3、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简称“十五”计划。2001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确立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

4、生态建设、环保、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加倍的重视。更多关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更加注意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享受的需要。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 ***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6、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 *** 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06-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 *** 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7、“十五”计划是21世纪的之一个五年计划,其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8、国际上,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WTO所推行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有利于我国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全球性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升级。

9、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逐步接轨,中国经济越来越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例如如何控制扩大开放所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对金融安全的关注,怎样改革 *** 的管理体制和进一步转变其职能使其与世界接轨都成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10、“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中国所面对的国内外环境与“十五”计划时期比较类似,但是在许多方面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11、国际上,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加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12、与此同时,可能造成国内经济波动的因素也在增加,给我国的经济 *** 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立足于中国国情,融入全球化浪潮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1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十个五年计划

1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一五规划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规划 时间 课题 十一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