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类主要指家禽的蛋,包括鸡、鸭、鹅蛋,其他一些禽类的蛋,如鹌鹑蛋、鸽蛋等也可供食用。日常居民大宗消费、食用量较大的主要是鸡蛋。蛋类主要由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以经常食用的鸡蛋为例,每只蛋重约50g,蛋壳的重量约占全蛋重量的11%。
蛋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其蛋白质含量为13%左右;脂肪含量约10%-15%;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约1.5%左右;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微量的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为1.0%-1.5%,其中以磷、钙、铁、锌、硒含量较高。鸡蛋所含的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中。
今天咱就来聊一聊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蛋制品。
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
1.弃蛋黄不可取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现有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胆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黄中,每100g蛋黄胆固醇含量≥1500mg,基于此,一些血脂异常人群往往对蛋黄“敬而远之”。事实并非如此,人体内每天合成的胆固醇约1—1.2g,而来源于膳食的胆固醇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7-1/3。因此,《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删除了对膳食胆固醇的上限值(2000年版胆固醇上限值是300mg/d)(注:mg/d:毫克/天)。
2.不吃生鸡蛋,不喝生蛋清,谨防沙门氏菌感染
生鸡蛋的蛋白质呈胶状,人体不易消化吸收;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物质,前者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后者抑制胰蛋白酶的活力,妨碍蛋白质的消化。禽类可以直接经由卵巢把沙门氏菌传播给带壳蛋。煮鸡蛋时,至少内温﹥75℃,鸡蛋要煮到蛋黄变成固体,不吃各种半生不熟的鸡蛋。
这三种常见蛋制品的优劣特点
你知道多少?
1.松花蛋:B族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存在铅污染问题
松花蛋,又名皮蛋、变蛋、彩蛋等。松花蛋是我国名产,其生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松花蛋一般选用新鲜的鸭蛋经特殊的加工 *** 制成。加工后的成品在营养素的组成与含量上与新鲜蛋有一定差别。
松花蛋的水分少,因而蛋白质的含量稍有增加,特别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加入的碱和盐的作用,使松花蛋中矿物质的含量增加明显。新鲜鸭蛋变为松花蛋后,营养素的组成有所改变,营养价值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表现在B族维生素,由于碱的作用,几乎被全部破坏,降低了蛋类维生素的营养价值。
另外,在松花蛋 *** 的过程中,有时还加入一定的铅,以提高其外观产品质量,但铅对于人体是一种有害元素,因此,目前已有一些新的加工 *** ,使松花蛋成为无铅或低铅蛋品,更符合人体的健康。
2.咸蛋:不宜多食,警惕每日食盐摄入超标
咸蛋,又名腌蛋、盐蛋。我国生产咸蛋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将鲜家禽蛋放置于盐水中储存,后来发现经过盐水储存的蛋,不仅长时间不变质,而且具有特殊的风味。所以,这种以盐水储存蛋类的 *** 逐步演变为加工 *** 咸蛋的 *** 。咸蛋的加工 *** 简单易行,加工费用低廉,加工技术容易掌握,产品风味特殊,食用方便,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鲜蛋经过腌制成咸蛋后,由于食盐的作用,蛋内的营养素比例发生了变化,由于食盐的渗透作用,咸蛋比鲜蛋内的含水量下降,而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有所上升,蛋白质可能由于部分渗出,含量反而下降,钙等无机盐的含量上升明显。
从总体看,鲜蛋与咸蛋在营养价值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咸蛋在腌制过程中使用食盐,在腌制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食盐中有比较多的钠进入蛋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g。因此,不宜多食,特别是高血压和肾脏病的患者。
3.糟蛋:风味独特、钙含量高,是冷食佳品
糟蛋是用优质的鲜鸭蛋经糯米酒糟糟制而成。糟蛋成品的蛋壳全部或部分脱落,仅剩壳下膜包裹着蛋的内容物,是如同软壳似的一种蛋制品,故人们又称之为软壳糟蛋。其蛋质细嫩,蛋黄呈橘红色的半凝固状态,气味芬芳,滋味食后令人回味无穷,为我国特有的冷食佳品。
糟蛋在糟溃的过程中,所生成的醇可使蛋清与蛋黄凝固变性,并使蛋有轻微的甜味,在产生醇的同时,还能产生醋酸,使蛋壳软化,蛋壳中的钙盐借渗透作用渗入蛋表面的薄膜内,故糟蛋的钙含量特别高,比普通鲜蛋高40倍左右。因此,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制品。文/高春海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注册营养师)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健康的秘诀:10大优质蛋白推荐给你健康成年人体内约有60%~70%的都是水分,除水分以外,蛋白质的含量最多,占到16%~18%,由此可见,蛋白质对于我们身体来说特别重要。
今天给大家推荐常见的十大优质蛋白
01.鸡蛋
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在13%左右,它的营养价值很高,是评价它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参考蛋白(意思就是说其他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都要和鸡蛋做比较)
除了蛋白质含量高以外,维生素种类齐全,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推荐:健康成年人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并且蛋白和蛋黄都要吃。
02.牛奶
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只有3%,但是饮用量比较大,所以它也是优质蛋白,它的氨基酸比例适宜,易被人体消化。
另外,牛奶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钙等营养物质。研究发现,牛奶中的钙源是消化吸收率更高的,是非常好的钙质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饮奶量为300~500g(以液态奶计)。
03.鱼肉
鱼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5%~22%,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属于优质蛋白,鱼肉烹饪以后特别容易消化吸收。
另外,鱼类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如:大家熟悉的DHA和EPA,这些都有利于降低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要有两次水产品的摄入,鱼肉就是很好的水产品来源。
04.虾
虾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6%~23%。除了蛋白质含量丰富以外,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磷,铁等含量也很丰富。虾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虾和鱼肉一样,都是属于水产品。
另外,虾的肉质鲜美细嫩,非常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05.鸡肉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左右,是很多健身达人喜欢的蛋白质来源,鸡肉的氨基酸比例合适,利于人体消化,也是B族维生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另外,鸡肉中含有丰富的磷脂类,对人体发育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06.鸭肉
鸭肉和鸡肉都属于禽肉,营养价值相仿,鸭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6%。
另外,从中医上说,鸭肉非常适合进补,身体虚弱的人可以选择鸭肉进行进补。
07.瘦牛肉
瘦牛肉的蛋白质在20%左右,瘦牛肉的氨基酸与人体接近易于消化吸收,脂肪含量比瘦猪肉、瘦羊肉低,一般在10%左右。
相比于水产品、禽肉类,畜肉类的优质蛋白除了蛋白质含量丰富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所以平时食用应适量。
08.瘦羊肉
瘦羊肉的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也是优质蛋白,羊肉中的脂肪含量比瘦牛肉要多一些。
另外,从中医上讲,瘦羊肉是属于热性的食物,在寒冷的冬天食用比较适合,夏天食用羊肉容易引起上火。
09.瘦猪肉
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是非常常见的优质蛋白,相对于瘦羊肉、瘦牛肉来说,它们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但是瘦猪肉的脂肪含量要高于瘦羊肉和瘦牛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动物性食物在120-200g。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尽量避免全部选畜肉,可以搭配一些水产品、禽肉类。
10.大豆
大豆是优质蛋白中唯一的植物性蛋白,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另外,大豆也是油料作物,所以大豆的营养价值不管是从蛋白质还是从脂类来说都是非常高的。
大豆中含有一些植物化学成分,比如: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这些物质对身体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
以上就是十大优质蛋白,建议大家平时在食用的时候穿插着进行选择,因为没有一种食物可以给人体提供全部的营养物质,所以食物要多元化,优质蛋白也是这样,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经常食用某一类食物!
对日常饮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加关注。
导语:优质蛋白十佳食物排行,大豆倒数之一,之一我们常吃,建议了解
我们吃饭主要吃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被称为“三大产能营养素”。
说的直白一点,它们能够为我们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蛋白质是细胞里除了水以外,含量更高的物质,人体器官中,没有一个不含蛋白质的。比如,像咱们人体中的肌肉、心肝肾、牙齿等都含有蛋白质,是生命中的物质基础,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
人体中没有蛋白,就不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也不能维持机体功能以及不能够运送氧等等。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蛋白质含量高的十大类食物,既没有海参、鲍鱼也没有燕窝、龙虾和帝王蟹。排名之一、第二的一定要经常吃,看看你的餐桌上有没有!
第十名:大豆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在我国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由于产量不如水稻等其它粮食作物产量高,因此,减少了大豆的种植面积,主要依赖进口。
大豆在民间有“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美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大豆卵磷脂等。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
当然,不是让我们直接去吃大豆,我们可以食用一些豆制品。比如,豆油、大豆腐、干豆腐、豆腐干、豆浆、豆奶、豆腐脑、豆腐乳、豆芽菜等等。
大豆
第九名:瘦猪肉
猪瘦肉营养丰富,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其维生素中的维生素B1和糖能够参与人体内的代谢,能够增进食欲和促进消化,维生素A能够促进人体视紫红质的再生,改善视力等等。并且,吃猪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当然,很多人不喜欢吃太瘦的肉,为了健康,还是要管住嘴的。
猪肉
第八名:瘦羊肉
羊肉很多人喜欢吃,但也有一些人吃不惯它的味道。其实,羊肉不但价格贵,而且营养丰富。尤其是瘦羊肉中优质蛋白质含量高以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并且胆固醇含量低。
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非常适合冬天吃,在民间有“冬令补品”的美称。
羊肉
第七名:瘦牛肉
牛肉市场上的价格和羊肉差不多,比猪肉贵得多,消费起来有压力。因此,很多家庭可能一个月吃不上几回牛肉,但不妨碍它成为世界第三消耗品。
人们喜欢吃牛肉不仅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因为它营养丰富,不仅脂肪含量低和优质的蛋白质,而且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所需。
牛肉
第六名:鸭肉
鸡肉和鸭肉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非常喜欢吃,尤其是北京、南京等地区更喜欢吃鸭肉。
鸭肉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优质的蛋白质,其含量要比其它畜肉高得多。并且,含有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另外,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
鸭肉
第五名:鸡肉
鸡肉和牛肉、猪肉是我们最常食用的肉类。不过,鸡肉和它们比,维生素B16、维生素C和维生素D的含量要低的多。并且,鸡肉中还可能含有激素残留,这点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鸡肉虽然有缺点,但是,从蛋白质以及其它营养成分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有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低、脂肪含量低的优点。
鸡肉
第四名:虾
虾仁清淡爽口,易于消化,老年人和幼儿也可以吃。并且,虾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
另外,海虾中含有三种重要的脂肪酸以及含大量的维生素B12。同时富含锌、碘和硒,热量和脂肪较低。
不过,虾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的,不是因为它贵,而是因为它含有的胆固醇较高。并且,不能和含有鞣酸的水果一同食用。因为,虾中含有丰富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和鞣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 *** 肠胃。
虾
第三名:鱼肉
鱼肉很多人都喜欢吃,像鲤鱼、草鱼、三道鳞、鲫鱼等价格都不贵,甚至比一般的蔬菜还要便宜。
并且,鱼肉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酶类、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及优质蛋白等等。
另外,海鱼中的Ω-3脂肪酸、牛磺酸含量都比淡水鱼高得多。并且,一些深海鱼中还含有卵磷脂和丰富的DHA、EPA等等。
鱼肉
第二名:牛奶
你平常喝牛奶吗?相信很多年轻男性要比女性喝的少,不过,还是建议男性也要多喝一些。因为,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非常有营养。
牛乳及其制品中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肽、共轭亚油酸、酪酸、激素、生长因子和多种活性肽类等营养物质。
另外,牛乳中的钾、镁元素含量较高,是动物性食品中的成碱性食品。
牛奶
之一名:鸡蛋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把鸡蛋这么普通的食材排在之一位了。其实,鸡蛋中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胆固醇、脂肪、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具有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并且,蛋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等物质。
鸡蛋饼
如果,我们不愿意吃煮鸡蛋或者炒鸡蛋,可以用面粉做成鸡蛋饼,营养会更丰富,品质更佳,仅次于母乳,是早餐的更佳食品,不上火。
您认为这样排合理吗?您认为谁应该排之一?期待您的评论!感谢阅读。
除了鸡蛋,其他蛋制品的营养你了解吗?蛋类主要指家禽的蛋,包括鸡、鸭、鹅蛋,其他一些禽类的蛋,如鹌鹑蛋、鸽蛋等也可供食用。日常居民大宗消费、食用量较大的主要是鸡蛋。蛋类主要由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以经常食用的鸡蛋为例,每只蛋重约50g,蛋壳的重量约占全蛋重量的11%。
蛋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其蛋白质含量为13%左右;脂肪含量约10%-15%;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约1.5%左右;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微量的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为1.0%-1.5%,其中以磷、钙、铁、锌、硒含量较高。鸡蛋所含的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中。
今天咱就来聊一聊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蛋制品。
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
1.弃蛋黄不可取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现有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胆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黄中,每100g蛋黄胆固醇含量≥1500mg,基于此,一些血脂异常人群往往对蛋黄“敬而远之”。事实并非如此,人体内每天合成的胆固醇约1—1.2g,而来源于膳食的胆固醇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7-1/3。因此,《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删除了对膳食胆固醇的上限值(2000年版胆固醇上限值是300mg/d)(注:mg/d:毫克/天)。
2.不吃生鸡蛋,不喝生蛋清,谨防沙门氏菌感染
生鸡蛋的蛋白质呈胶状,人体不易消化吸收;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物质,前者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后者抑制胰蛋白酶的活力,妨碍蛋白质的消化。禽类可以直接经由卵巢把沙门氏菌传播给带壳蛋。煮鸡蛋时,至少内温﹥75℃,鸡蛋要煮到蛋黄变成固体,不吃各种半生不熟的鸡蛋。
这三种常见蛋制品的优劣特点
你知道多少?
1.松花蛋:B族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存在铅污染问题
松花蛋,又名皮蛋、变蛋、彩蛋等。松花蛋是我国名产,其生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松花蛋一般选用新鲜的鸭蛋经特殊的加工 *** 制成。加工后的成品在营养素的组成与含量上与新鲜蛋有一定差别。
松花蛋的水分少,因而蛋白质的含量稍有增加,特别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加入的碱和盐的作用,使松花蛋中矿物质的含量增加明显。新鲜鸭蛋变为松花蛋后,营养素的组成有所改变,营养价值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表现在B族维生素,由于碱的作用,几乎被全部破坏,降低了蛋类维生素的营养价值。
另外,在松花蛋 *** 的过程中,有时还加入一定的铅,以提高其外观产品质量,但铅对于人体是一种有害元素,因此,目前已有一些新的加工 *** ,使松花蛋成为无铅或低铅蛋品,更符合人体的健康。
2.咸蛋:不宜多食,警惕每日食盐摄入超标
咸蛋,又名腌蛋、盐蛋。我国生产咸蛋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将鲜家禽蛋放置于盐水中储存,后来发现经过盐水储存的蛋,不仅长时间不变质,而且具有特殊的风味。所以,这种以盐水储存蛋类的 *** 逐步演变为加工 *** 咸蛋的 *** 。咸蛋的加工 *** 简单易行,加工费用低廉,加工技术容易掌握,产品风味特殊,食用方便,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鲜蛋经过腌制成咸蛋后,由于食盐的作用,蛋内的营养素比例发生了变化,由于食盐的渗透作用,咸蛋比鲜蛋内的含水量下降,而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有所上升,蛋白质可能由于部分渗出,含量反而下降,钙等无机盐的含量上升明显。
从总体看,鲜蛋与咸蛋在营养价值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咸蛋在腌制过程中使用食盐,在腌制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食盐中有比较多的钠进入蛋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g。因此,不宜多食,特别是高血压和肾脏病的患者。
3.糟蛋:风味独特、钙含量高,是冷食佳品
糟蛋是用优质的鲜鸭蛋经糯米酒糟糟制而成。糟蛋成品的蛋壳全部或部分脱落,仅剩壳下膜包裹着蛋的内容物,是如同软壳似的一种蛋制品,故人们又称之为软壳糟蛋。其蛋质细嫩,蛋黄呈橘红色的半凝固状态,气味芬芳,滋味食后令人回味无穷,为我国特有的冷食佳品。
糟蛋在糟溃的过程中,所生成的醇可使蛋清与蛋黄凝固变性,并使蛋有轻微的甜味,在产生醇的同时,还能产生醋酸,使蛋壳软化,蛋壳中的钙盐借渗透作用渗入蛋表面的薄膜内,故糟蛋的钙含量特别高,比普通鲜蛋高40倍左右。因此,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制品。文/高春海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注册营养师)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吃鸡蛋要讲科学长期以来,因为担心胆固醇含量高,很多老年人吃鸡蛋时会把蛋黄扔掉,只吃蛋白。在健身圈里,也有人只想单纯摄入蛋白质增肌,每天吃8个鸡蛋或蛋白。那么,老年人要担心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吗?只吃蛋白不吃蛋黄的 *** 科学吗?一天到底能吃几个鸡蛋?
只吃蛋白不吃蛋黄,可以吗?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蛋白和蛋黄的营养成分有差异。
其中,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黄中除了蛋白质之外,还包含很多营养元素。例如,蛋黄中的卵磷脂对大脑等神经组织有很重要的作用,还可以调节血脂;蛋黄中还富含脂类、B族维生素、维生素A、D、E、铁、钙、磷、锌、硒、叶酸等营养成分。
总的来说,鸡蛋营养成分齐全,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蛋黄更是鸡蛋营养素种类和含量最集中的部位。所以,不吃蛋黄只吃蛋白的做法,纯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鸡蛋中的胆固醇需要担心吗?
传统观点认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1个鸡蛋黄胆固醇含量达280毫克),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中风的罪魁祸首。所以,这也成为中老年人不吃鸡蛋黄的原因。
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少吃鸡蛋、限制胆固醇之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并未显著下降。最新研究结果也显示,适当吃鸡蛋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反而有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例如,2018年5月,北京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询问超过51万30-79岁的研究对象,过去一年内蛋类的摄入频率,并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死亡和各种健康结局开展长期随访。结果发现,每天摄入鸡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降低11%、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12%,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约四分之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确,鸡蛋摄入与健康人血脂异常无关;对健康人来说,每日1个鸡蛋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无关。该指南还明确推荐,对健康人群而言,每日摄入1个(每周7个)鸡蛋。
老年人或健身人士怎么吃鸡蛋?
至于每天摄入的鸡蛋数量,上海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建议,不同人群略有差异,其中:成人(包括老年人)每日可食用1-2个鸡蛋;儿童每天1个鸡蛋;孕妇每天1-2个鸡蛋;健身人群每天2个鸡蛋,不推荐鸡蛋作为全部优质蛋白质的来源;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1个鸡蛋,同时要控制脂肪摄入;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适量摄入鸡蛋,食用蛋黄时可减半。
至于“每天能不能吃8个鸡蛋”“蛋白质吃多了会不会中毒”等问题,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合会会长顾振华表示,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吃鸡蛋理论上没有数量限制,但“每天吃8个鸡蛋”不符合营养学食物多样和膳食平衡的基本原则,所以不推荐。何况,如果每天都吃8个鸡蛋,会导致其他食物吃得少,营养摄入不均衡,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记者白璐)
来源: 解放日报
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脏病和癌症风险会增加?可信吗?“鸡蛋属于发物,得了癌症的人是不能吃的!”
王大爷今年65岁了,他最近总是出现咳嗽的症状。刚开始他以为是感冒了,所以就随便吃了点药物。但是,三天过去了,他发现咳嗽的症状并没有减轻,而且吐痰的时候还发现里面有一点血丝。
他看到这个情况后就比较担心,因此就去了医院寻求诊治。在做了一系列检查以后,初步诊断为肺癌。随后,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大爷住进了医院,并且接受了一系列的治疗。
出院后,王大爷觉得自己做了手术,因此需要好好补一补。考虑到鸡蛋比较有营养,所以王大爷就买了很多鸡蛋煮着吃。当王大爷的老伴看到他买了很多的鸡蛋,就跟王大爷说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鸡蛋的传言,有好鸡蛋好的,也有说鸡蛋不好的。为了让大家对鸡蛋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聊一聊相关知识。
1.浙大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多吃一个鸡蛋,心脏病和癌症的的风险会增加!
浙江大学的教授曾经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发表过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对52万美国人进行了调查,以此研究鸡蛋和胆固醇的摄入与全因、特定病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在对这些美国人进行了长达16年的调查中,发现有12万多人死亡。在对数据进行统计数的矫正后,研究人员发现鸡蛋的摄入量和全因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发现每天额外摄入300mg的胆固醇,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19%、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6%、癌症的死亡风险增加24%。
随后浙大的研究人员解释到,吃鸡蛋会增加死亡率主要考虑蛋黄内的胆固醇会堆积在动脉内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血栓的风险,这样的话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与此同时,在吃鸡蛋的时候再吃吃肉以后,肠道内的某些细菌会把鸡蛋内的胆碱和肉类中的胆碱结合形成三甲胺氧化物。三甲胺氧化物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对人体来说是有毒性的,当它进入人体以后,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死亡的风险。
浙大的研究证明吃鸡蛋会增加全因死亡率,那是不是我们就不能再继续吃鸡蛋了呢?其实,上述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浙大的这项研究仅仅是一个观察性的研究,它并不能很有力地证明鸡蛋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而且美国人和中国人饮食习惯、营养情况、疾病谱等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美国人身上得出的结论,并不能直接用在中国人身上。
实际上,之前国内也有人对我国超过50万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每天吃鸡蛋的人和不吃鸡蛋的人相比,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11%,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18%。换句话说,对于国人来说,每天吃鸡蛋不仅不会危害我们的健康,还会为健康加砖添瓦。
2.虽然经常吃鸡蛋会带来很多好处,但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不吃溏心蛋: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溏心蛋,其实这种鸡蛋的蛋黄不怎么熟,而且还能流动。现实中,很多朋友都喜欢吃这种鸡蛋,一方面他们认为溏心蛋的口感很好,而且营养价值也更高。
说实话,这种鸡蛋的口感我不敢苟同,而且要说它更有营养我也是不认可的。实际上,这种鸡蛋煮得不是很熟,它里面会含有一些细菌的,这样的话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与此同时,一些研究发现,鸡蛋只有煮熟了才能更有利于人体对其进行消化吸收。
?少吃油煎或者油炸的鸡蛋:
很多朋友都喜欢吃煎鸡蛋,虽然偶尔吃一次没问题,但是经常吃、顿顿吃,确实对身体不利。
我们都知道,煎鸡蛋含有的油脂比较多,这样的鸡蛋和水煮蛋相比不容易被人吸收,而且高温下鸡蛋的营养也会损失一部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研究发现,煎鸡蛋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种叫做糖化蛋白物质,它会加速细胞衰老。
炸鸡蛋和煎鸡蛋相比,危害真的过犹不及,这个主要是因为油炸的温度更高,它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比如杂环胺类、多环烃类物质。经常吃油炸鸡蛋,不仅会增加消化系统和肝肾的负担,还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吃鸡蛋时,不能扔掉蛋黄:
不少小孩在吃鸡蛋的时候都只吃蛋清,只因为蛋黄噎人,而老人吃鸡蛋不吃蛋黄是怕影响自己的血脂。客观来说,和蛋清相比,蛋黄的营养价值更大。
其实,胆固醇的主要来源于自身合成,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从食物中摄取。即便患有冠心病、高脂血症,每天吃一个鸡蛋问题也不大。#健康明星计划#
另外,人体能够调控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当我们摄取的胆固醇增多时,人体合成的胆固醇就会减少。但是需要注意,人体调控胆固醇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摄入胆固醇的量太多,也是会增加高脂血症的风险的。
?不要生吃鸡蛋:
大肠杆菌
不少人认为生吃鸡蛋能润肺止咳,实际上这不仅起不到这个作用,反而还会带来健康危害。
生鸡蛋容易携带沙门菌以及大肠杆菌,如果生吃鸡蛋,那就会增加急性胃肠炎的风险,进而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的症状。#健康2022#
另外,生鸡蛋中也含有蛋白质抑制剂,而蛋白酶抑制剂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要想破坏蛋白酶抑制剂,就需要把鸡蛋充分煮熟。与此同时,生鸡蛋吃起来腥味比较重,因此口感也比较差,反正我是下不去口。#健康科普大赛#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
除了鸡蛋,其他蛋制品的营养你了解吗?图片源于 *** 图文无关
蛋类主要指家禽的蛋,包括鸡、鸭、鹅蛋,其他一些禽类的蛋,如鹌鹑蛋、鸽蛋等也可供食用。日常居民大宗消费、食用量较大的主要是鸡蛋。蛋类主要由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以经常食用的鸡蛋为例,每只蛋重约50g,蛋壳的重量约占全蛋重量的11%。
蛋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其蛋白质含量为13%左右;脂肪含量约10%-15%;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约1.5%左右;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微量的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为1.0%-1.5%,其中以磷、钙、铁、锌、硒含量较高。鸡蛋所含的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中。
今天咱就来聊一聊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蛋制品。
图片源于 *** 图文无关
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
1.弃蛋黄不可取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现有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胆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黄中,每100g蛋黄胆固醇含量≥1500mg,基于此,一些血脂异常人群往往对蛋黄“敬而远之”。事实并非如此,人体内每天合成的胆固醇约1—1.2g,而来源于膳食的胆固醇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7-1/3。因此,《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删除了对膳食胆固醇的上限值(2000年版胆固醇上限值是300mg/d)(注:mg/d:毫克/天)。
2.不吃生鸡蛋,不喝生蛋清,谨防沙门氏菌感染
生鸡蛋的蛋白质呈胶状,人体不易消化吸收;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物质,前者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后者抑制胰蛋白酶的活力,妨碍蛋白质的消化。禽类可以直接经由卵巢把沙门氏菌传播给带壳蛋。煮鸡蛋时,至少内温﹥75℃,鸡蛋要煮到蛋黄变成固体,不吃各种半生不熟的鸡蛋。
图片源于 *** 图文无关
这三种常见蛋制品的优劣特点
你知道多少?
1.松花蛋:B族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存在铅污染问题
松花蛋,又名皮蛋、变蛋、彩蛋等。松花蛋是我国名产,其生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松花蛋一般选用新鲜的鸭蛋经特殊的加工 *** 制成。加工后的成品在营养素的组成与含量上与新鲜蛋有一定差别。
松花蛋的水分少,因而蛋白质的含量稍有增加,特别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加入的碱和盐的作用,使松花蛋中矿物质的含量增加明显。新鲜鸭蛋变为松花蛋后,营养素的组成有所改变,营养价值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表现在B族维生素,由于碱的作用,几乎被全部破坏,降低了蛋类维生素的营养价值。
另外,在松花蛋 *** 的过程中,有时还加入一定的铅,以提高其外观产品质量,但铅对于人体是一种有害元素,因此,目前已有一些新的加工 *** ,使松花蛋成为无铅或低铅蛋品,更符合人体的健康。
图片源于 *** 图文无关
2.咸蛋:不宜多食,警惕每日食盐摄入超标
咸蛋,又名腌蛋、盐蛋。我国生产咸蛋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将鲜家禽蛋放置于盐水中储存,后来发现经过盐水储存的蛋,不仅长时间不变质,而且具有特殊的风味。所以,这种以盐水储存蛋类的 *** 逐步演变为加工 *** 咸蛋的 *** 。咸蛋的加工 *** 简单易行,加工费用低廉,加工技术容易掌握,产品风味特殊,食用方便,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鲜蛋经过腌制成咸蛋后,由于食盐的作用,蛋内的营养素比例发生了变化,由于食盐的渗透作用,咸蛋比鲜蛋内的含水量下降,而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有所上升,蛋白质可能由于部分渗出,含量反而下降,钙等无机盐的含量上升明显。
从总体看,鲜蛋与咸蛋在营养价值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咸蛋在腌制过程中使用食盐,在腌制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食盐中有比较多的钠进入蛋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g。因此,不宜多食,特别是高血压和肾脏病的患者。
图片源于 *** 图文无关
3.糟蛋:风味独特、钙含量高,是冷食佳品
糟蛋是用优质的鲜鸭蛋经糯米酒糟糟制而成。糟蛋成品的蛋壳全部或部分脱落,仅剩壳下膜包裹着蛋的内容物,是如同软壳似的一种蛋制品,故人们又称之为软壳糟蛋。其蛋质细嫩,蛋黄呈橘红色的半凝固状态,气味芬芳,滋味食后令人回味无穷,为我国特有的冷食佳品。
糟蛋在糟溃的过程中,所生成的醇可使蛋清与蛋黄凝固变性,并使蛋有轻微的甜味,在产生醇的同时,还能产生醋酸,使蛋壳软化,蛋壳中的钙盐借渗透作用渗入蛋表面的薄膜内,故糟蛋的钙含量特别高,比普通鲜蛋高40倍左右。因此,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制品。
(文/高春海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注册营养师)
除了鸡蛋,其他蛋制品的营养你了解吗?蛋类主要指家禽的蛋,包括鸡、鸭、鹅蛋,其他一些禽类的蛋,如鹌鹑蛋、鸽蛋等也可供食用。日常居民大宗消费、食用量较大的主要是鸡蛋。蛋类主要由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以经常食用的鸡蛋为例,每只蛋重约50g,蛋壳的重量约占全蛋重量的11%。
蛋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其蛋白质含量为13%左右;脂肪含量约10%-15%;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约1.5%左右;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微量的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为1.0%-1.5%,其中以磷、钙、铁、锌、硒含量较高。鸡蛋所含的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中。
今天咱就来聊一聊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蛋制品。
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
1.弃蛋黄不可取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现有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胆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黄中,每100g蛋黄胆固醇含量≥1500mg,基于此,一些血脂异常人群往往对蛋黄“敬而远之”。事实并非如此,人体内每天合成的胆固醇约1—1.2g,而来源于膳食的胆固醇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7-1/3。因此,《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删除了对膳食胆固醇的上限值(2000年版胆固醇上限值是300mg/d)(注:mg/d:毫克/天)。
2.不吃生鸡蛋,不喝生蛋清,谨防沙门氏菌感染
生鸡蛋的蛋白质呈胶状,人体不易消化吸收;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物质,前者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后者抑制胰蛋白酶的活力,妨碍蛋白质的消化。禽类可以直接经由卵巢把沙门氏菌传播给带壳蛋。煮鸡蛋时,至少内温﹥75℃,鸡蛋要煮到蛋黄变成固体,不吃各种半生不熟的鸡蛋。
这三种常见蛋制品的优劣特点
你知道多少?
1.松花蛋:B族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存在铅污染问题
松花蛋,又名皮蛋、变蛋、彩蛋等。松花蛋是我国名产,其生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松花蛋一般选用新鲜的鸭蛋经特殊的加工 *** 制成。加工后的成品在营养素的组成与含量上与新鲜蛋有一定差别。
松花蛋的水分少,因而蛋白质的含量稍有增加,特别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加入的碱和盐的作用,使松花蛋中矿物质的含量增加明显。新鲜鸭蛋变为松花蛋后,营养素的组成有所改变,营养价值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表现在B族维生素,由于碱的作用,几乎被全部破坏,降低了蛋类维生素的营养价值。
另外,在松花蛋 *** 的过程中,有时还加入一定的铅,以提高其外观产品质量,但铅对于人体是一种有害元素,因此,目前已有一些新的加工 *** ,使松花蛋成为无铅或低铅蛋品,更符合人体的健康。
2.咸蛋:不宜多食,警惕每日食盐摄入超标
咸蛋,又名腌蛋、盐蛋。我国生产咸蛋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将鲜家禽蛋放置于盐水中储存,后来发现经过盐水储存的蛋,不仅长时间不变质,而且具有特殊的风味。所以,这种以盐水储存蛋类的 *** 逐步演变为加工 *** 咸蛋的 *** 。咸蛋的加工 *** 简单易行,加工费用低廉,加工技术容易掌握,产品风味特殊,食用方便,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鲜蛋经过腌制成咸蛋后,由于食盐的作用,蛋内的营养素比例发生了变化,由于食盐的渗透作用,咸蛋比鲜蛋内的含水量下降,而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有所上升,蛋白质可能由于部分渗出,含量反而下降,钙等无机盐的含量上升明显。
从总体看,鲜蛋与咸蛋在营养价值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咸蛋在腌制过程中使用食盐,在腌制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食盐中有比较多的钠进入蛋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g。因此,不宜多食,特别是高血压和肾脏病的患者。
3.糟蛋:风味独特、钙含量高,是冷食佳品
糟蛋是用优质的鲜鸭蛋经糯米酒糟糟制而成。糟蛋成品的蛋壳全部或部分脱落,仅剩壳下膜包裹着蛋的内容物,是如同软壳似的一种蛋制品,故人们又称之为软壳糟蛋。其蛋质细嫩,蛋黄呈橘红色的半凝固状态,气味芬芳,滋味食后令人回味无穷,为我国特有的冷食佳品。
糟蛋在糟溃的过程中,所生成的醇可使蛋清与蛋黄凝固变性,并使蛋有轻微的甜味,在产生醇的同时,还能产生醋酸,使蛋壳软化,蛋壳中的钙盐借渗透作用渗入蛋表面的薄膜内,故糟蛋的钙含量特别高,比普通鲜蛋高40倍左右。因此,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制品。文/高春海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注册营养师)
来源: 北京青年报
除了鸡蛋,其他蛋制品的营养你了解吗蛋类主要指家禽的蛋,包括鸡、鸭、鹅蛋,其他一些禽类的蛋,如鹌鹑蛋、鸽蛋等也可供食用。日常居民大宗消费、食用量较大的主要是鸡蛋。蛋类主要由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以经常食用的鸡蛋为例,每只蛋重约50g,蛋壳的重量约占全蛋重量的11%。
蛋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其蛋白质含量为13%左右;脂肪含量约10%-15%;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约1.5%左右;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微量的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为1.0%-1.5%,其中以磷、钙、铁、锌、硒含量较高。鸡蛋所含的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中。
今天咱就来聊一聊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蛋制品。
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
1.弃蛋黄不可取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现有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胆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黄中,每100g蛋黄胆固醇含量≥1500mg,基于此,一些血脂异常人群往往对蛋黄“敬而远之”。事实并非如此,人体内每天合成的胆固醇约1—1.2g,而来源于膳食的胆固醇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7-1/3。因此,《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删除了对膳食胆固醇的上限值(2000年版胆固醇上限值是300mg/d)(注:mg/d:毫克/天)。
2.不吃生鸡蛋,不喝生蛋清,谨防沙门氏菌感染
生鸡蛋的蛋白质呈胶状,人体不易消化吸收;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物质,前者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后者抑制胰蛋白酶的活力,妨碍蛋白质的消化。禽类可以直接经由卵巢把沙门氏菌传播给带壳蛋。煮鸡蛋时,至少内温﹥75℃,鸡蛋要煮到蛋黄变成固体,不吃各种半生不熟的鸡蛋。
这三种常见蛋制品的优劣特点
你知道多少?
1.松花蛋:B族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存在铅污染问题
松花蛋,又名皮蛋、变蛋、彩蛋等。松花蛋是我国名产,其生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松花蛋一般选用新鲜的鸭蛋经特殊的加工 *** 制成。加工后的成品在营养素的组成与含量上与新鲜蛋有一定差别。
松花蛋的水分少,因而蛋白质的含量稍有增加,特别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加入的碱和盐的作用,使松花蛋中矿物质的含量增加明显。新鲜鸭蛋变为松花蛋后,营养素的组成有所改变,营养价值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表现在B族维生素,由于碱的作用,几乎被全部破坏,降低了蛋类维生素的营养价值。
另外,在松花蛋 *** 的过程中,有时还加入一定的铅,以提高其外观产品质量,但铅对于人体是一种有害元素,因此,目前已有一些新的加工 *** ,使松花蛋成为无铅或低铅蛋品,更符合人体的健康。
2.咸蛋:不宜多食,警惕每日食盐摄入超标
咸蛋,又名腌蛋、盐蛋。我国生产咸蛋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将鲜家禽蛋放置于盐水中储存,后来发现经过盐水储存的蛋,不仅长时间不变质,而且具有特殊的风味。所以,这种以盐水储存蛋类的 *** 逐步演变为加工 *** 咸蛋的 *** 。咸蛋的加工 *** 简单易行,加工费用低廉,加工技术容易掌握,产品风味特殊,食用方便,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鲜蛋经过腌制成咸蛋后,由于食盐的作用,蛋内的营养素比例发生了变化,由于食盐的渗透作用,咸蛋比鲜蛋内的含水量下降,而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有所上升,蛋白质可能由于部分渗出,含量反而下降,钙等无机盐的含量上升明显。
从总体看,鲜蛋与咸蛋在营养价值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咸蛋在腌制过程中使用食盐,在腌制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食盐中有比较多的钠进入蛋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g。因此,不宜多食,特别是高血压和肾脏病的患者。
3.糟蛋:风味独特、钙含量高,是冷食佳品
糟蛋是用优质的鲜鸭蛋经糯米酒糟糟制而成。糟蛋成品的蛋壳全部或部分脱落,仅剩壳下膜包裹着蛋的内容物,是如同软壳似的一种蛋制品,故人们又称之为软壳糟蛋。其蛋质细嫩,蛋黄呈橘红色的半凝固状态,气味芬芳,滋味食后令人回味无穷,为我国特有的冷食佳品。
糟蛋在糟溃的过程中,所生成的醇可使蛋清与蛋黄凝固变性,并使蛋有轻微的甜味,在产生醇的同时,还能产生醋酸,使蛋壳软化,蛋壳中的钙盐借渗透作用渗入蛋表面的薄膜内,故糟蛋的钙含量特别高,比普通鲜蛋高40倍左右。因此,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制品。文/高春海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注册营养师)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谁说吃鸡蛋要扔蛋黄?当心错过了大部分营养最近因为疫情影响,大家都提高了家中储备食物的意识,鸡蛋就是最快捷、最方便的美食材料之一,也成为家家户户必囤的食物。有朋友问:最近居家不能出去吃,做大鱼大肉也麻烦,家里鸡蛋挺多,我每天吃五个可以吗?听说它胆固醇很高、吃了有害?
鸡蛋有什么营养?
鸡蛋中的胆碱对孩子很重要
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它主要的成分是水,大概占了75%,此外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还有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如A、D、B族)。鸡蛋可以给我们提供这几个方面的营养:
蛋白质
一颗鸡蛋中的蛋白质大约是7克,而且,鸡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很均衡,非常适合人体吸收利用,是很好的蛋白质摄入来源。
卵磷脂
鸡蛋中的卵磷脂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成分,可以帮助调节血脂,对大脑等神经组织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
鸡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供膳食中10%-20%的叶酸,20%-30%的维生素A、D、E。对于素食者来说,鸡蛋也是重要的维生素B12来源。
胆碱
鸡蛋中还有一种丰富的营养——胆碱。100克鸡蛋中的胆碱含量约为251毫克,一个去壳鸡蛋大概是50克重量,可以提供176毫克的胆碱。
胆碱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营养素。研究发现,在DHA和胆碱供应都充足的时候,最有利于胎儿大脑的发育,未来婴儿的认知水平更高;孕期得到充足胆碱的宝宝,出生后压力应激反应较小,未来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可能会因此下降。
吃鸡蛋会升胆固醇吗?
不用过分担心,比大鱼大肉好很多
很多人不敢多吃鸡蛋,主要是担心会升高胆固醇。鸡蛋的蛋黄中含有180多毫克的胆固醇,的确比较高。以前的膳食指南一般建议每天的胆固醇不应该超过300毫克,因此这成为很多人认为鸡蛋不能吃太多的原因。
但近年来,学界总结了各项研究结果,认为胆固醇摄入量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实际上,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食物中的胆固醇并不完全等同。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大约70%-80%是由肝脏合成,只有小部分是来自膳食胆固醇,通过食物摄入的胆固醇还有一些无法被机体吸收利用,会随粪便排出体外。所以,我们真的不用过于担心食物中的胆固醇。
并且,相对大鱼大肉中的胆固醇,鸡蛋算好很多的。因为鸡蛋中除了胆固醇以外,还有很多营养可以抵消胆固醇摄入过多的相关风险。而大鱼大肉不仅胆固醇高,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脂肪含量(一些红肉中的饱和脂肪)都很高,对心血管的坏处也更多。
每天吃几个鸡蛋更好?
一天一个没问题,偶尔过量也无碍
既然鸡蛋中的胆固醇没有问题,那么,是不是每天吃五个鸡蛋都可以呢?其实也不是的。
鸡蛋的确很有营养,但是再有营养,都只是一种食物。而对于健康饮食来说,重要的是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平衡,而不是迷信某一种食物、大吃特吃。
比如,鸡蛋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虽然鸡蛋是很好的蛋白质摄入来源,但却不是唯一的摄入来源,豆制品、肉类、奶制品也可以给我们提供蛋白质。要知道,大豆中1/3都是蛋白质,一天喝一杯牛奶也可以提供10克左右的蛋白质。
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偶尔一天吃五个鸡蛋的问题可能也不大。但是如果每天都吃五个,势必会导致其他食物吃得少,其他的营养摄入也会减少,就会导致营养摄入的不平衡,最终导致营养不良,并不值得推荐。况且隔离期间,大多数人运动也都比较少。
要不要吃蛋黄?
蛋黄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高于蛋清
鸡蛋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部分都在蛋黄中,且含量都高于蛋清,蛋清几乎只提供蛋白质。而且,蛋黄中还有丰富的卵磷脂和胆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吃蛋类300-350g(大约每天一个鸡蛋),吃鸡蛋不弃蛋黄。
美国心脏协会关于饮食胆固醇和心血管风险的科学建议,健康人群每天吃一个完整的鸡蛋。
鸡蛋怎么吃更健康?
煎炸后可能会影响心血管
需要提醒大家,鸡蛋的吃法也很重要。鸡蛋是油煎还是蒸煮,是大量油炒还是水泼,是蛋羹还是蛋花汤,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有研究就发现,鸡蛋经过不恰当的烹调之后(比如煎炸),脂肪和胆固醇发生氧化,并可能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可能促进人体血管内皮的损伤,促进动脉硬化,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但是,蒸蛋、水煮蛋就并没有这样的问题。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吃蒸蛋、水煮蛋。
不同人群在吃蛋上有什么不同?
健康成年人:没有血脂异常,肝脏、肾脏、胰腺、胆囊等都健康的人,在鱼肉海鲜不过量的情况下,每天吃1-2个蛋是没有问题的。
健康的蛋奶素食者:一天吃两个蛋也没关系,不过还是不建议每天都这么吃的。
孕期准妈妈、哺乳妈妈、健身增肌人士、大量运动健身人士、青少年长身体发育时期、饥饿/食物缺乏期:如果身体健康,没有血糖和血脂异常问题,可以一段时间内每天吃2-3个鸡蛋,但也不建议一直都这样。
中老年人、高脂血症人群、胆囊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不建议每天吃好几个鸡蛋。
如果食物短缺、连续十天没有大鱼大肉了,今天吃五个鸡蛋,问题也不大。但是食物供应跟上之后就不建议一直这样吃。
文/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