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心跳停止时间是指和人的心跳可以停止多久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心跳停止时间是指以及人的心跳可以停止多久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什么叫假死心脏停止跳动多少时间内可以抢救回来
1、1假死也可以叫做假死现象:是指呼吸停止,并有可能伴有脉搏暂停,表面上看已没有了生命迹象.但经过救治还有可能苏醒的现象.也有一些个例会自我恢复. 2一旦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如不及时正确地抢救,病人将会因全身缺氧而死亡。过去认为,如心脏停止跳动超过4~6分钟,病人就没有救活的可能。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心脏停止跳动超过6分钟、18分钟、25分钟的病人,都被抢救成功了。1962年4月间,一名挪威男孩亚恩沉入河底22分钟,心脏停止跳动达3小时,居然也被救活,成为当时世界上有记录的心脏停止跳动最久而被救活的人。1977年1月8日,又有心脏停止跳动达3小时32分钟经抢救而恢复正常跳动的新纪录。刷新这一纪录的是由加拿大曼尼托巴的威宁培克医学中心所组成的17人小组,将20岁的珍?乔朋救活。
2、1980年1月14日,又有一则报道:前苏联大学生金塔拉斯?包劳斯卡斯在音乐会上演奏时,不慎手触失修电线,发生临床死亡。经18天抢救,终于起死回生,并渐渐恢复记忆。
二、心跳停止后抢救的时间
1、在临床上经常提及黄金6分钟,指的是心跳停止后抢救的时间。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如果发现身边人由于心跳骤停突然倒地,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包括意识是否丧失,心跳、大动脉搏动是否停止、消失,呼吸是否感知不到。一般短暂几秒钟后可得到有效判断,明确身边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这时留给抢救的时间为4-6分钟,最多6分钟。
2、此时应该马上施予抢救,抢救方式主要是进行心脏按压,找到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再给予心脏按压,可以保证有效循环供血,主要是脑细胞供血,因为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的坏死不可逆。临床多数病人能达到心肺复苏的效果,但难以做到脑复苏,即病人意识无法恢复,所以需要给予病人持续有效的心脏按压,4-6分钟是心跳停止后抢救的黄金时间。
三、心动周期是指
心动周期是指心脏完成1次收缩和舒张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心脏的收缩顺序为心房收缩后心室的收缩。
在心电图上心动周期表现为P波、QRS波和T波组成的整体周期,其中P波代表心房收缩,QRS波代表心室的收缩,而T波代表心室舒张,整个心动周期时间的长短可以决定心跳的快慢。心动周期的判定,对于心律以及各个时间段的情况判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P波的异常提示心房的病变或者心房内的传导异常,而QRS波的异常提示心室收缩的异常,T波异常代表心室除极,也就是舒张的异常。
1、血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是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
2、瓣膜的单向开放对于室内压力的变化起重要作用。
3、一个心动周期中,右心室内压变化的幅度比左心室的小得多,因为肺动脉压力仅为主动脉的1/6.
5、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更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心室内压更高是快速射血期。因为主动脉压高于左心房内压,所以心室从血液充盈到射血的过程,是其内压从低于左心房内压到超过主动脉压的过程医学|教育网整|理,因此心室从充盈到射血这段时间内压力是不断升高的。而舒张过程中压力是逐渐降低的,左心室内压应在充盈开始之前更低即等容舒张期末更低。
心室开始收缩后,室内压立即升高。当室内压升高超过房内压时,推动房室瓣使之关闭;但此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暂时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心室的收缩不能改变其容积,故称为等容收缩。
心室肌继续收缩,张力增高,心室内压急剧上升,很快超过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两侧半月瓣被冲开,血液射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并很快达到更大速率。快速射血期末心室压力达到顶峰(左心室约120~130毫米汞柱,右心室约24~25毫米汞柱)。此期平均历时0.09秒,约占心缩期的1/3时间,而射出的血量占每搏输出量的80~85%。
此期中,心室收缩力量和室内压开始减小,射血速度减慢。此时心室内压略低于主动脉内压(相差几个毫米汞柱),但因心室收缩的总能量(压力能量加动能)仍然高于主动脉中的总能量水平,血液得以继续从心室射出,历时平均0.13秒。然后进入心室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射血停止,心室内压急速下降。左心室压原已略低于主动脉压,而右心室压迅速降到低于肺动脉压,此时两侧半月瓣迅速关闭,阻止血液倒流入心室。从心室舒张开始到半月瓣关闭这一段时间,称为舒张前期,历时约0.04秒。
半月瓣关闭时心室内压仍然高于心房内压。房室瓣仍然关闭。当心室内压继续下降到低于心房内压时。房室瓣才开放。从半月瓣关闭到房室瓣开放这段短促时间内,心室内压迅速下降,而心室容积基本保持不变,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为0.08秒。
房室瓣开放后心室容积迅速扩大,这时心室内压更低于心房内压,积聚在心房和大静脉的血液乃迅速冲进心室,历时约为0.11秒。心室内血液约有2/3是在这段时间获得充盈的。
(舒张后期)随着心室血液的快速充盈,静脉内血液经心房回流入心室的速度逐渐减慢,房-室间压差减小,而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大。这一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历时约为0.19秒。接着心房开始收缩。
在心室舒张期末,心房开始收缩,心房内压升高将残留的血液射入心室,使心室充盈度进一步提高,心室压力也出现一个小的升高。心房的舒张使房内压降低,这有助于房室瓣的关闭,故在心室收缩前房室瓣已有关闭的趋势。至下一次等容收缩开始时,即完成一个心动周期。
四、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的标准是什么
死亡学(thanatology)一词,是由美国罗斯威尔.帕克(Rosewell Park)在1912年提出的,该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死神“Thanatos”(滕纳托斯)的名字。人类死亡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研究死亡的基本问题;(2)研究人类死亡的心理;(3)研究死亡学的相关学科;(4)研究死亡教育问题;(5)研究长生不死问题。
死亡定义:(1)心肺死亡标志定义,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1951年)定义死亡为:“生命之终结,人之不存;即在医生确定血液循环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搏等生物生命活动终止之时。”它从病理学角度把血液循环的停止代表心脏跳动的停止,并置于呼吸心跳(脉搏)之前的地位。这是对死亡定义从体表征象向生理病理实质的一种进步。
(2)脑死亡,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了脑死亡(brain death)的新概念,引起医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的普遍重视。它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地停止,此时尽管有被动心跳、呼吸的存在,仍可宣告死亡。从1968年到1978年,已经提出的脑死亡标准有三十多种,代表性的有哈佛的标准、美国神经病研究所组织九家医院提出的标准(协作组标准)、英联邦皇家学院的标准,以及北欧、日本、中国的标准。
哈佛标准:a无反应性,对 *** ,包括最强烈的疼痛 *** 毫无反应性。
b无自发性呼吸,观察至少1小时无自发性呼吸。
c无反射,包括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转动患者头部或向其耳内灌注冰水而无眼球运动反应。
e无眨眼运动,无姿势性活动(去大脑现象),无吞咽、咀嚼、发声,无角膜反射和咽反射,通常无腱反射。
f平线脑电图,即等电位脑电图。脑电图检查的技术要求包括毫伏/分钟,对掐、挟疼痛 *** 或喧哗等声音骚扰无反应,记录至少持续10分钟。
上述所有试验在24小时后重复一次,并且应排除低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巴比妥酸盐类中毒等情况后,以上结果才有意义。
(3)脑心综合死亡美国卡普隆和拉斯提出了脑心综合死亡定义。
一般人常认为:心跳、呼吸停止,就意味着死亡。但是,事实上并不这样简单。如由于某种原因,人会发生突然的昏迷(休克),心跳、呼吸停止,这时如果抢救及时、得法,可使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所以对死亡还没有公认的定义。
遗传学的先驱在许多国家设立了专门机构,试图研究和确定一个为医学、法律和伦理学界都能接受的死亡的标准,但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法国、美国、瑞典和荷兰等多数国家,都以脑机能的不可逆转作为死亡的定义;英国则比较强调脑干功能的不可逆转,因为脑干是心跳和呼吸的中枢。在日本,有人认为脑死后,脑下垂体仍能继续分泌激素,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死亡。
有人在研究死亡定义时参照生命的定义: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出现标志人生命的开始(指胎儿);所以死亡就可以定义为:意识或自我意识的永远不可逆转的丧失。对这个定义还有争议。例如1985年,我国湖北省沙市棉纺厂有位因车祸而不省人事的女工,经过三年的特别护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 *** 精心治疗,这位沉睡三年的“植物人”在1988年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知觉,自我意识又得到复苏。这一罕见事例又对死亡定义提出了新的质疑:自我意识的不可逆转又如何断定呢?看来,关于死亡的定义还得争论下去
06353997 2009-11-7 14:34:47 202.110.216.*举报如何确定被检查者是假死呢?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做法:
之一,眼部检查。首先,应当观察眼底视网膜血管,这种 *** 简便易行。如果
血管内仍有血液流动,说明血液循环尚未停止,病人没有真正死亡。其次,可以用
1%荧光素钠滴眼内,使眼膜和巩膜当即黄染。若是假死,则在2~5分钟后即退色;
如果是真正死亡,则虽经24小时,亦不退色。最后,可压迫眼球使瞳孔变形。若为
假死,则解除压迫后瞳孔即恢复圆形;若是真正死亡,则解除压迫后瞳孔仍是变形
第二,X线检查。较长时间地用X线透视脑部,可以观察到心脏结构的形态和运
动状况。如果心脏仍在搏动,则说明是假死,反之,则已经死亡。
第三,心电图检查。在人的心音、脉搏已经测不到的情况下,心电图检查仍能
显示心脏功能,因而可以用这种 *** 来判定死亡的真假。
第四,微弱呼吸检查。首先,可将冷却后的镜片放在被检查者的鼻孔前;若镜
片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说明被检查者尚有微弱呼吸,是假死。其次,可将纤细的
羽毛放在被检查者的嘴唇、鼻孔前,观察其有无运动,若有运动,说明被检查者仍
能呼吸,是假死。其三,可根据同样的道理,将肥皂泡沫抹在被检查者的嘴唇、鼻
孔处,观察气泡的变化,判定真假死。最后,还可将装水的玻璃杯放在被检查者的
胸部,观察水杯和液面的变化,以确定呼吸是否存在。
假死者经抢救以后,随着身体功能的缓慢恢复和呼吸、心跳的逐渐加强,其生
活功能也逐渐恢复。通常是先出现咽下运动,然后出现下颌活动,最后呼吸心跳运
死神也会给人类开玩笑,死亡也有真假之分。使更多的假死者死而复活,是革
命的人道主义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责任。为此,一方面我们应当在人死亡后
相当长时间,或者待其出现尸斑、尸僵等早期尸体现象(说明此人确实死亡之后)后,
才能对尸体进行解剖,施行防腐措施或者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从理
论上弄清死亡的概念和判断标准。
五、人死了,心跳多久会停止
1、概念问题,只有心脏确实不跳了,才能说人死了。
2、临床上只要心跳还在,就不能向家属宣布死亡。
3、咱们平时说的窒息,一般指气道阻塞,形成严重缺氧,什么东西都离不开氧,心脏也就完蛋了。从窒息开始,到心跳停止,时间不定。比如:游泳潜水的好手,跟有冠心病的老人,肯定不一样。
好了,关于心跳停止时间是指和人的心跳可以停止多久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