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图片真实图片,土豆图片真实照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6 0
这个妈妈真会吃,把一块钱的土豆做成了吃不起的样子,太香了

中午一个人在家,忙来忙去的,发现自己午饭还没吃,也没感觉特别饿,但是又不能不吃,正好看到厨房墙角还有一个发蔫的土豆,形状挺均匀,用来做烤土豆刚好合适。

做好以后拍了图片发给朋友看,朋友说:你居然把一块钱的土豆做成了吃不起的样子!赶紧再做两份送过来吧!这夸奖我收了,但是送过去是没戏了,把做法分享一下,还是可以的!

土豆是冬天北方最常见的食材之一, 便宜、耐储存、营养健康、做法多样,这样的食材,几乎家家都会囤一些。听我的东北朋友说,她们买土豆都是几十斤的买,太厉害了,什么时候能吃完啊!我也挺能囤菜的,但也就买几斤罢了。

土豆炖煮炒炸都很好吃,现在家里基本都会有烤箱或空气炸锅,土豆的吃法也就更丰富了,我今天的这个烤土豆就是用空气炸锅做的,也叫“烤风琴土豆”吧!味道很不错,一起来看看详细的 *** 过程。

--【烤风琴土豆】--

用到的食材和调味料:土豆1个、油2小勺、香辣烧烤料约10g;

烤风琴土豆的详细做法:

土豆图片真实图片,土豆图片真实照片-第1张图片-

1、取一个椭圆的土豆,形状更好是长椭圆形,不要太胖,扁一点更合适;

2、土豆削去表皮,清洗干净,放在两根筷子中间,开始切土豆。

放筷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刀切不到底,这样切出来的土豆,上面是片状,下面却还是连在一起的;

3、切好的土豆,像一个风琴的样子;

4、往土豆上放两勺香辣烧烤料,再浇上两小勺油,拌均匀;

我这里虽然用的是香辣烧烤料,但用量不多,并不怎么辣。如果没有专门的烧烤料,也可以换成盐、生抽酱油,孜然料等调味料;

5、用刷子把土豆的每片之间都刷上调味料,这样方便入味;

6、把涂抹了调味料的土豆放到空气炸锅的炸篮里;

7、空气炸锅通电,选择180度,25分钟;时间到,土豆出锅。

我这个土豆个头不算很大,这个时间也比较合适。空气炸锅热风循环的也比较好,中途没有翻面,做起来很是方便。

土豆做好了,得给它装饰一下。烧开水焯了一些西兰花, 切了几个小番茄,把烤好的风琴土豆放在中间,四周摆上西兰花和小番茄,再磨一些黑胡椒碎,撒一些熟白芝麻,这道菜就完成了。

这个土豆表面会有点焦脆,还有些香糯的口感,底部也是软糯的,中间会有一些脆嫩的感觉,如果喜欢全糯的,可以包上锡纸多烤10-20分钟。

至于调味料,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制。用空气炸锅或者烤箱都可以 *** ,空气炸锅空间小,热风循环比较好,更适合做这种菜。如果你也喜欢吃土豆,不如试试这个做法吧。

您好,这里是魔多厨房,我是多妈! *** 妈妈一枚,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我喜欢带着孩子们四处溜达,也喜欢在家做饭烧菜!努力让我的 *** 妈妈生活,过得简单而美好!希望与大家交流厨艺技巧、带娃经验,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你就拍个‘土豆’回来~”

来源:央视军事

一张发自火星的高清影像图

网友看完却说

“这跟我家土豆一模一样”

“你就拍个‘土豆’回来 ”

天问一号环绕器

传回火卫一高清影像

今天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2周年。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布了一张由天问一号环绕器拍摄到的火卫一高清影像图。这是环绕器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后执行的一项拓展任务。

这张火卫一影像是由天问一号环绕器上携带的高分辨率相机拍摄而成。成像的时候,环绕器与火卫一距离大约5000千米。

火卫一是火星两颗天然卫星之一。从图像中可以看到,火卫一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天体,呈土豆状。图像左上部可以看到表面分布的条纹,可能是受撞击所形成的;在图像右上部可以看到一个直径约2千米的撞击坑,名为厄皮克撞击坑。

一次成像“稳准好”

为后续观测奠定基础

火卫一和天问一号环绕器的轨道高度不同,并且两者一直处在动态飞行状态,所以环绕器想要拍摄到火卫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研制团队做了大量的计算和地面仿真试验,最终才有了这张高清影像图。

由于火卫一与天问一号环绕器的轨道关系,使得它们定期出现相对距离较近的轨道交会窗口。而为了成功拍到图像,不仅要算准交会时间,还要调整好相机的拍摄方向、控制好环绕器的姿态等,对于技术要求很高。

天问一号环绕器副总设计师朱庆华介绍,为了获取这一瞬间的火卫一影像,算得准、指得稳、拍得好、控得住,这些技术要素缺一不可。

一直以来,火卫一都是科学家关注的研究对象。通过了解这颗卫星,能够让我们获得大量有关太阳系早期历史的信息。本次任务的成功,也为天问一号环绕器后续执行其他拓展任务,积累了技术基础。

火卫一这张影像来之不易

但不少网友却觉得有点眼熟

“跟我家土豆一模一样”

来源:央视军事综合CCTV-13《朝闻天下》

可爱搞笑的表情包:我是土豆,又土又逗











神奇罕见的真实照片:土豆上的神秘图案,金蝉脱壳,一条小龙

一场小雨。

罕见双色龙虾。

两栖越野车。

闪电照亮天空。

金蝉脱壳。

会烧开水的猫。

拍摄闪电的细节。

透明的蝴蝶翅膀。

旋转头部的猫头鹰。

云中的闪电。

飞鱼的翅膀。

搞笑的患者。

一条小龙。

花朵的笑脸。

喂鸽子。

水景卧室。

用力过猛。

沉浸式体验。

树桩上的大蘑菇。

下雪的厚度。

猫咪对扫地机器人的恐惧。

土豆上的神秘图案。

主队输球的后果。

小猫咪拆家,猫妈妈负责整理。

巨石隧道。

女足。

放飞。


山顶露营观云海。

街头摆拍。

打野鸡的猎人。

都靠同行的衬托。

机械飞马。

这样都不进球的几率有多大。

上图球员的下场。

世界最早的人力三轮车。

练习高尔夫球。

好奇的大妈。

沙尘暴来袭。

不锈钢锅的 *** 。

世界更大的地毯。

立体画。

求婚现场。

藤壶的安全帽。

森林隧道。

小章鱼的孵化。

楼顶的无边泳池。

老爷车。

无重力空间。

蓝色的荧光海。

彩虹瀑布。

猫咪减肥神器。

叠罗汉大赛。

飞行表演。

坐小板凳。

大猩猩吃冰淇淋。

狗子的纹身。

补中失败。

看刮棚的狗子。

青蛙的舌头。

猫咪与螃蟹。

宠物青蛙。

蜥蜴大战猫咪。

跳绳。

二哈的妙用。

实木超跑。

特异功能。

矿石晶体。

左右不同的眉毛。

喝啤酒大赛。

山顶的湖泊。

精美的项链。

体操练习。

小池塘中的大象。

挪威的高速公路。

碰瓷的大哥。

墨西哥的亚马逊公司。

啤酒节服务员。

猴子的 *** 服务。

2000岁的神树。

开满樱花的大楼。

看家护院的大鹅。

水上移动别墅。

大树的根部。

高山滑雪。

快乐分享!

#(社会)河北围场:60多万亩马铃薯迎丰收

近年来,地处坝上地区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形成马铃薯种薯繁育,商品薯种植、仓储、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介绍,目前该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

9月3日,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御道口村一家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社员在收获马铃薯。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9月3日,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御道口村一家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社员在收获马铃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声视讯蒙|内蒙古鄂尔多斯:沙漠腹地土豆迎丰收

9月16日,工人在杭锦旗阿木古龙健康产业园内筛选土豆。

近日,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木古龙健康产业园内的土豆迎来丰收季,工人们筛选、装运土豆,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杭锦旗通过技术改良提高沙地利用价值,开展土豆等农作物种植,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农机在杭锦旗阿木古龙健康产业园内收土豆(9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9月16日,工人在杭锦旗阿木古龙健康产业园内将土豆装车。

9月16日,工人在杭锦旗阿木古龙健康产业园内筛选土豆。

来源: 新华社

#(社会)河北围场:60多万亩马铃薯迎丰收

近年来,地处坝上地区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形成马铃薯种薯繁育,商品薯种植、仓储、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介绍,目前该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

9月3日,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御道口村一家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社员在收获马铃薯。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9月3日,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御道口村一家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社员在收获马铃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中国薯都,为什么是乌兰察布?

五颜六色万年爱豆

七十二变好吃百搭


土豆,在我们印象中是朴实无华、接地气的存在。

但你有没有见过这些土豆,它们或身披蓝色、黄色或红色的外皮,或布满条纹、波点或眼镜形的图案,有的切开一看内里有着紫色的果肉,还有的果实外观是锥形、糖葫芦形甚至六角风琴形,形状不一。

五颜六色的南美原生土豆。图/视觉中国

如果不说,你可能以为这是什么新奇水果呢,实际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土豆。

土豆,蒸着吃、煮着吃、炸着吃;切成条、剁成块、捣成泥……基本所有菜系,都有土豆的身影,它饱腹、好吃又百搭。土豆是怎样从这种新奇的植物,成为适配万物而又可以千变万化的神奇食材的?今天,扒完这近万年的土豆简史之后,我们不仅知道了土豆的奥秘,更是发现在中国有一片地方,这里的土豆“绝活很多”。

图1 恩施小土豆:摄影/文林。图2 狼牙土豆;摄影/李平安。图3 在火锅里煮的土豆


01

进击的土豆

是如何改写人类历史的?


这些奇形怪状的土豆“前辈”,起源于南美洲。约12500多年前,就有“之一个吃野生土豆的人”的考古记录了,大约8000年前,安第斯山脉的古印地安人将其驯化,土豆从此进入了人类的世界。


土豆,从安第斯山脉走向世界


最初被驯化的土豆原生品种,生长于海拔3800米以上的世界更高海拔的湖——的的喀喀湖区附近,它只有手指大小、味苦、含有毒性物质龙葵素,并不适合直接食用。

甘肃定西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图/视觉中国

当时,为躲避毒虫猛兽及其他部落的进攻的印第安人迁徙至安第斯山脉附近,高寒山区生存不易,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里的原始土豆。为了食用,印第安人利用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将土豆在雪地里先冻上几天。让土豆里面的水分胀破细胞,将龙葵素释放出来。随后,印第安人再将土豆晒干或是放水中浸泡,得到两种都能长期保存的土豆干。

印第安人还会用用石头把土豆干砸成土豆粉,作为储备粮食,它可以保存数十年之久而不变质。从最初的食用历史,已经可以窥见日后土豆风靡世界的基础:它能在安第斯高原的严峻条件下存活,甚至还能积累大量的能量,成为可以饱腹的口粮。

河北石家庄春耕马铃薯种植。图/视觉中国

几千年来,土豆被印第安人亲昵地称为 “牛舌头”“小豚鼠”“红黄瓜”,直到1570年代,被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引入欧洲。最早土豆是在贵族间食用,且价格不菲。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还在戏剧中高呼:“让天上落下土豆般大的雨点儿吧。”

土豆们被西班牙殖民者带离舒适的安第斯山老家,在新的纬度范围上的长途迁徙,意味着其需要适应不同的日照时长和气温。随着一代代培育与早期土豆品种的杂交和选育,土豆的块茎可以在不同的日照时间里生长,也就是说,它基本上可以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土地上生长。即使寒冷气候会在冻坏土豆的地上部分,地下的块茎依然可以存储营养,成为冬季的美味馈赠,这是土豆美味、适应力广的基础。

在乌兰察布生长的土豆。这里的土壤松软,格外适合土豆种植。

另外,通过一代代农业科学家的杂交选育,虽然现今最常食用的土豆块茎已几经乎不包含龙葵素,只在发芽的时候少量生成,这也是不要食用发芽土豆的原因。

随着种植面积扩大,19世纪中期,土豆终于成了欧洲平民美食。1747年德国仅有5种土豆,1777年就增加到了40种,1854年这一数字激增到186种。1851年的伦敦街头,开始流行像街头烤地瓜一样的烤土豆。梵高甚至有一幅名画《吃土豆的人》,描绘的就是一家人食用热腾腾的土豆的场景。


从西洋“爱豆”到扎根田野,

土豆是如何进入中国的?


土豆传入中国的时间,大概与传入欧洲同期。西班牙殖民者将土豆源源不断运回欧洲的同时,也开辟了通往中国东南沿海的航线。于是,土豆以“朝贡”的方式,在明代万历年间,在京津一带着陆了。

当时,明代上林苑嘉蔬署的皇家菜户,在不具备实验室繁育的条件下,竟以娴熟的技艺筛选繁育出很多品种群。这项工作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为时近百年,为华北地区提供了优质的薯种源地,在农业史上是功不可没的。

又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图/视觉中国

彼时,这枚“南美爱豆”在中国不但没有水土不服,而且相当不见外,一进入就广受大家欢迎。有“明代司马迁”之称的史官刘若愚,在《酌中志》里感叹:“都城里的土豆,数不胜数啊!”万历年间的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中直呼“土豆好甜”。

清朝时期,明代皇帝供应系统被取消,皇家菜户成为普通农民,土豆也开始登上了百姓的餐桌。乾隆初期人口骤增,迫切要求增加粮食的产量,再加上乾隆三十七年明确提出永停编审,农民有了迁徙的自由,土豆又被引种到晋、冀、鲁、豫和关外的广袤地区。

乌兰察布土豆,色泽、形状和切面都十分饱满。

明清时期,土豆传入我国的路线还有有很多条,土豆走海线被引入澎湖列岛和台湾,还走从东欧翻越乌拉尔山的陆线,直抵蒙古草原。

因为引种路线的不同,土豆在各地的称呼也不一样。比如17世纪后期,通过印、缅方向被西洋传教士进入云南的土豆,被称为“洋芋”;而清朝顺治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经爪哇海五次来华进贡土豆,散落在沿海城市的便被称为“爪哇薯”;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土豆已经传到了山西一带,于是又有了接地气的名字:“山药蛋”“大白蛋”。而今,这许多有历史积淀的土豆俗称,都还能在当地人的用语中找到痕迹。


02

跻身四大主粮

区域王者“非你莫薯”


乾隆年间,中国人口破亿,到了乾隆55年,人口快速达到了3亿!面对人口增长和水患带来的粮食危机,乾隆和土豆一起上路:乾隆六下江南治水,土豆又更进一步从宫廷走向民间,充当水稻和小麦的“救火队长”。

土豆在我国的“逆袭”之路,与世界也是同步的。1960年代以来,土豆已经成为世界传播速度最快的主要粮食作物。1961年,中国土豆产量就达到了全世界产量的二十分之一,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更是上升到四分之一。

甘肃张掖马铃薯进入收获期。图/图虫·创意,摄影/屈昶

历经两个世纪,与水稻、小麦、玉米一起,土豆也登上舞台,跻身我国的四大主粮。别看土豆小小一枚,结构也并不复杂,但其实它的营养非常丰富、均衡而全面。里面含有大量的钾和氨基酸,土豆里丰富的抗性淀粉还能让人食用以后,拥有满满的饱腹感,是名副其实的优质主粮。

土豆在中国除了产量异军突起,消费也一骑绝尘。在2007年前的5年里,我国的土豆消费增长超过40%,而同期全球土豆消费量增长仅为2.45%。时至今日,我国已是世界上更大的土豆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土豆分布完全图鉴,欢迎大家来补充。 制图/刘耘硕

土豆这枚来自南美的“爱豆”,以极其强的生存能力,把客场变成了主场。极其能适应中国各种地形地貌和复杂的气候条件,逐渐形成了四大产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南方冬作区。中原地带的“二作”主要指春秋两季,南方的“东作”则是利用冬闲地,在秋冬或冬春二季种植土豆。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区域之间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土壤中的营养含量、年降水量、日照时间等,都是影响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主要因素。

像西南混作区的云、贵、川、渝等地,高山纵深、地形破碎,但土豆具有的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点,也能在这里扎根生长,这些丘陵山区主要与小农户种植为主,土豆仍是当地老百姓的主粮之一。

山东大面积马铃薯种植。图/图虫·创意,摄影/胡杨

北方一作区的土地,如陕、甘、宁、青等,地势平缓的大面积耕地则适合机械化应用。尤其内蒙古地区,目前已成我国最重要的土豆产区之一,海拔、降水、以及黄土土壤都非常适宜土豆生长。

云南东川红壤马铃薯农场。图/视觉中国


03

大草原的“金名片”

乌兰察布土豆有多少种打开方式?


这些土豆生产区中最为特别的,是一座有着“失落人间炼丹炉”的乌兰哈达火山群的城市,她就是在内蒙古12个盟市中离首都北京最近的乌兰察布,虽然以火山闻名,但它其实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晓的响亮名片——“中国薯都”

乌兰察布草原鸟瞰。图/图虫·创意,摄影/戈文

乌兰察布,恰好处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错地带。史书中的雁门、云中郡设在这里;匈奴单于驻扎在这里;鲜卑在这里跃马扬鞭,契丹在这里游牧逐草,女真在这里拉满雕弓……

主峰海拔2349米的苏木山,竦峙在乌兰察布;第四纪冰川,裹挟着“冰臼水钻”,在乌兰察布“冷冻时间”。山脉前后平缓的大片平原,以及中温带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在这里形成了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和草原。

亿万年的鬼斧神工,千百年的人类活动,似乎都为土豆在这里的灿烂生长做准备。乌兰察布虽然平均有着1000-1500米高的海拔,年平均气温为2.5℃—6℃的“高冷”环境,却有着充足的日照、长达110天的无霜期,以及最容易积累作物风味物质的昼夜温差,尤其适合土豆这样的高海拔寒带作物。所以,土豆种植在乌兰察布,“天时地利人和”都碰上了!

乌兰察布的土豆种植,与机械化浇水。图/视觉中国

就连降水也随土豆的“档期”而定。乌兰察布的降雨通常集中在6、7、8三个月,而这正是土豆茁壮成长的更好季节。曾经喷发的火山则给这里带来了肥沃和丰饶,火山灰让这里的土壤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样多个优势因素的叠加,让乌兰察布出产的土豆,淀粉含量高,绵沙可口,品质上乘,别有一番风味。

再加上乌兰察布广袤的平原上,土质松软、地势平坦,且多数集中连片,尤其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因此,乌兰察布成为了业内公认的土豆产业黄金带。现今,通过品种改良、应用集约化等技术,乌兰察布的土豆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鲜薯总产量为450万吨,约占全国的6%,并且还外销十多个国家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和地区。

图1, 乌兰察布丰收的土豆:图2,乌兰察布的土豆与火山。摄影/baoziwang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及对食物认识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或食品的要求不再是单单吃饱,而是更加关注“吃好”,大家也更注重薯形、颜色和口感,关注不同土豆品种和风味的细微差异,以及它们促进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乌兰察布种植的土豆品种极为丰富,有夏波蒂、费乌瑞它、冀张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热门的优良品种,不管是面的、沙的、脆的土豆,适合大火烹炒爽脆的、炖煮的、或是油炸的,总有一款土豆可以满足你的喜好。

但是与国外的土豆品种相比,中国的土豆面临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效率低和专用型品种短缺等困境,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国家马铃薯品种区试主持人,生于农村的刘杰一心扎到土豆的研究工作中,被称为“土豆博士”。

土豆博士刘杰(中)在乌兰察布土豆地头。

为了培育出高品质的好土豆,他带领团队奔赴到全国各地的土豆原产地,去杂交、选育更多的土豆品种,来针对营养品质和口感风味的作专门的育成。与之相应的,当地还有许多配套的产业措施。那些个头大、品相好的精品马铃薯,都能卖到5-8元一斤,小小的土豆也能卖出水果的价格,从种植到产业链形成,这也都带动了当地百姓们从原本简单的“土豆种植农户”的身份转变,也让他们得到了长足的生活水平增长。

每年秋天收获的季节时,乌兰察布的土豆种植带就成为了“薯”的海洋,收获机在松软的土地上来回穿梭,将一串串沾着土、连着根的土豆翻至地表,工人们忙碌着进行采拾和装袋,装成鼓鼓囊囊的纤维袋,田间地垄是一架架大货车整装待发。新鲜美味的乌兰察布土豆,便被运送到全国各地。

乌兰察布土豆。

2009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乌兰察布市“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2011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乌兰察布马铃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被国家认定为“内蒙古乌兰察布马铃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乌兰察布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可以说,乌兰察布这个“薯都”的名号,当之无愧。


04

一颗土豆

掀起了舌尖上的“味觉奇旅”


奥黛丽·赫本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原著者杜鲁门·卡波特,固执地认为,土豆唯一的吃法,就是烤熟、涂满酸奶油,再浇上最新鲜、更大粒的鲟鱼籽酱,佐以80度的俄罗斯伏特加冲服。“美国小杜”是没来过中国,如果他见识了我们千变万化的土豆吃法,一定会叹为观止——

贵州的洋芋粑粑、锅巴洋芋;云南的老奶洋芋、油膏糕饵块;湖北恩施的“炕土豆”;甘肃的洋芋凉粉、洋芋搅团;陕西的洋芋夹夹、洋芋叉叉;东北的土芸排、小鸡炖蘑菇里的土豆粉条;河北土豆的“出圈”则源自汪曾祺的《马铃薯》中提到的可以当水果生吃的土豆。

图1, 炸洋芋:图2,新疆大盘鸡里的土豆摄影/严肃

虽然只是一颗小土豆,它的营养成分却非常均衡和全面,是一种全营养的食物。据报道,人每天早上吃一个200克的土豆,再喝一杯牛奶,就可以满足人体一天的基本营养需求;因此长久以来,很多西方国家都把它当作主粮,其淀粉丰富、品质稳定的特性,也让它被大规模的食品工业所青睐。

比如西式快餐中极其常见的炸薯条。随着上世纪90年代前后,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随之,冷冻薯条公司也在中国本土建立供应链,丰富了现代都市人的餐桌。

薯条在炸制中。图/视觉中国

现在,世界上更大的冷冻马铃薯公司之一蓝威斯顿,也瞄准了这个“薯都”。2014年蓝威选择在乌兰察布旗包地种植,落地生产工厂,可以说正是国外的麦肯、蓝威等企业引领了“冷冻薯”的行业潮流。

而在国内,土豆更多的还是以日常蔬菜的形式被大家食用,在不同地域和家庭里,土豆有着千变万化的吃法。

洋芋搅团。摄影/严肃

尽管土豆在食用价值上这么“优秀”,并且在中餐里也有着百搭的优势,但是在餐饮行业内却一直被埋没,往往成为餐桌上的配角,很少有餐饮企业愿意将心思花在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产品上,因此也很少听说哪个品牌在土豆这道产品上能够推陈出新。

事实上,小小的土豆里却大有讲究,什么样的品种适合炒土豆丝,什么样的品种适合做土豆泥,什么样的土豆适合涮火锅,这里面的学问值得匠心的餐饮人用心去研究。

家常翻炒土豆丝。图/视觉中国

炸薯条的品种要求薯块椭圆形,白皮白肉,耐低温贮藏,口感脆的适合炒土豆丝,口感绵沙的做土豆泥和沙拉。但在中式餐饮里的火锅土豆,它得足够坚韧,不至于一煮就化,但也需要口感足够绵密鲜美。

在火锅里,经过在红油汤底里沸腾、翻滚之后,土豆片被火锅汤煮得绵密软实,吸收、浸润了香料和汤底的滋味,最后化在了口腔里,留下了绵长的美妙滋味。

土豆绵密的口感,是火锅鲜美的加持。图/视觉中国

尽管在火锅的餐桌上,土豆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存在,其他餐饮人可能根本都看不上,但是作为产品主义理念的忠实拥趸者,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却能看出与众不同,此前同样看似普通的菠菜、豆芽、芹菜等都被他打造成为行业的爆品,推出的笨菠菜、井水黄豆芽、小香芹等产品,引发行业纷纷模仿。

一次偶然的机会,杜中兵结识了“土豆博士”刘杰,当他了解了乌兰察布土豆之后,如获至宝,没想到看似普通的土豆,竟然有这么多门道。“既然做火锅,为什么不给顾客推出一款更适合火锅涮煮的好土豆呢?”杜中兵与土豆博士刘杰一拍即合,决定推出一款适合涮火锅的“火锅薯”。

乌兰察布土豆。摄影/无眠

据土豆博士刘杰介绍,研发过程非常复杂,育种团队每年配置800-1000个杂交组合,每年收获50万粒实生种子,播种20万粒实生种子,通过多年的系统选育、品系比较试验以及反复研究试验,最终选育出来;在品种选育过程中,还对薯形、薯皮薯肉颜色、商品薯率、淀粉含量、耐煮性等性状进行了多年的严格选择,保证了土豆的外观漂亮和口感优良。

这款“火锅薯”与市场上常见的土豆完全不同,它不仅具有色泽金黄、口感香糯、抗氧化、耐煮性强的优点,与火锅的适配度也非常高,涮在骨汤、辣汤中,口感粉糯又入味,这款产品经巴奴火锅推上火锅餐桌,便深受顾客喜爱。

乌兰察布火锅薯。

事实上,同样的土豆,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口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造就了土豆不同的宿命,在国外土豆被 *** 成薯条或者薯片成为流行的吃法,因此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引领了“冷冻薯”在餐饮行业的应用。

但是中国人口感需求更加多样,对于最能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火锅而言,巴奴推出的“火锅薯”或将引领土豆在火锅行业的应用,赋予乌兰察布土豆全新的价值。

从安第斯山脉到火星,土豆这个慷慨大方的营养作物始终滋养着人类。而在乌兰察布的土豆,让当地人民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也将沸腾着骄傲地方味道的火锅薯,推向全中国的餐桌,为全世界拼出一块新的味觉版图。


文 | 土豆雨点、小球藻

图片编辑 | =G

地图编辑 | 刘耘硕

文章首图 | 严肃

封图 | 图虫·创意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天问成功获取中国首幅“火卫一”图像 揭秘来自火星的“土豆”拍摄细节

新华社上海7月23日电(记者 张建松)7月23日,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两周年之际,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拍摄的中国首幅“火卫一”图像正式发布。

(图片来源:国家天文台)

该图像是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携带的高分辨率相机拍摄的。图像中火卫一看上去像极了“土豆”,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陨石坑,形貌完整、细节清晰,首次近距离获取了火卫一的之一手科学数据。为科学家开展火卫一地形地貌、运行规律等研究提供了珍贵数据,为我国行星探测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张珍贵的图像是如何拍摄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火星环绕器副总设计师朱庆华介绍,火星有火卫一、火卫二两颗天然卫星。火卫一是其中个头较大的,约27千米长、22千米宽、18千米高,外形不规则、没有大气,运行在距离火星表面约6000千米的环火轨道,是太阳系中距离主星最近的一颗卫星。

八院火星探测团队在对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飞行轨道与火卫一飞行轨道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火星环绕器存在多次飞越火卫一的机会。结合环绕器成像类科学载荷的能力,团队经可行性评估后认为,可以采用高分辨率相机实施成像探测。但受限于光学成像系统分辨率与“摄影师”视场的约束,对火星环绕器姿态指向控制能力提出了极高的精度及稳定度要求,也对成像任务策略准确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了确保拍摄成功,团队成员进行了技术多方比对和逐个环节确认。在距离火卫一5100公里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开启了这次“宇宙级大片”的拍摄。

“由于火星环绕器和火卫一都在快速飞行过程中,在两者相遇的时候进行拍摄,就相当于摄像师扛着照相机一边跑步,一边给另一个高速运动的物体拍照,而且相机的视场还很小,从火卫一进入视场到飞出视场只有6秒左右的时间,因此算得准、指得稳、控得住、拍得好,缺一不可。”朱庆华说。

在拍摄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首先进行了姿态机动调整,将高分辨相机光轴精准地瞄准在目标区域,静候火卫一飞越。在预期的飞越时间,火星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相机实施连续拍照。拍摄完毕后,火星环绕器进行姿态调整,恢复至巡航飞行姿态,同时将成像数据通过定向天线传输至地面进行处理。而这一系列操作,全部由火星环绕器自主完成。

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入轨,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前,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运行在遥感使命轨道上,运行稳定、状态良好。后续还将继续开展全球遥感探测,并将择机开展拓展技术试验,为相关任务开展先期技术验证。

记者:张建松

编辑:陶虹

终审:令伟家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张建松工作室出品

全国哪的土豆更好吃?经过对比,这6个产地最为出名,有你家乡吗

吃了这么多年的土豆,每次吃完之后,肚子就会胀气,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事情,前段时间,我的岳母告诉我,吃土豆怎么可能会胀气?

当时我非常惊讶,但是,我立马恢复了理智,岳父岳母的后院里今年种植了不少的土豆,虽然个头不大,但确实已采收,他们日常生活中也在吃,难道二老不知道什么是肚子胀气的症状吗?

显然不是,那一定是我自己的问题。

我经常会和我媳妇说,凡事不可过犹不及,想起吃土豆这件事情,我可能真的太喜欢吃了,每次都多吃。

给大家说说我喜欢吃土豆这件事有多疯狂?

我喜欢吃酸辣土豆丝、五花肉烧土豆、粉蒸肉里土豆打底、干煸土豆丝、家常土豆片、牛腩炖土豆、咖喱土豆等,这些都是我经常做的,而且做的最多的还是酸辣土豆丝和五花肉烧土豆,一日三餐餐餐都离不开土豆。

吃得多了就会胀气,经过我自己的梳理,我吃土豆胀气的原因是吃多了,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可能会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产生气体,如果无法排出就会引起胃肠道胀气。

以前有多喜欢,如今就有多不喜欢,因为胀气的原因,我不太喜欢那种感受,所以,就开始刻意地不吃土豆,大约有三个多月左右,直到今天,我吃过一盘酸辣藕丁之后,我才想起这件事,因为,今天我的肠胃又有点胀气。

全国哪的土豆更好吃?经过对比,这几个产地最为出名,有你家乡吗,今天在后台看到网友这个话题,我也来给大家说说我的看法吧。

鱼米之乡的湖北,可能在我眼中,只要是土豆都好吃,但还是在身边好多好友的推荐下,我知道了恩施小土豆的大名。

武汉是能够买到恩施小土豆的,说实话,我还真不愿意购买它,因为,削皮是真麻烦,恩施小土豆,个头小,削皮是件辛苦事,远不如大土豆来的简单快捷。

还有在云南昆明的街头,我吃到的烤洋芋,它们那边的土豆都叫做洋芋,吃法也简单,好似武汉这边烤红薯一般,烤熟之后,蘸点蘸料就可以开吃。

还有很多美味的土豆一下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说您心目中全国更好吃的土豆?

一、简单介绍一下土豆?

土豆一般都是指马铃薯,它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洋山芋、洋芋头、地蛋、土豆。

在南方的一些省份,它又叫做“冬薯”,因为常在收割完秋季水稻后,在冬季种植。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够给我们的身体提供大量的热量、且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马铃薯的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不过我们国家是马铃薯总产量最多的国家。

马铃薯名字的由来?因为酷似马铃铛而得名,在我们国家的东北、河北等地叫做土豆。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16世纪初,从南美洲带到了欧洲,那时的人们还只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做装饰品。

我们国家的马铃薯主要产区在甘肃定西市、宁夏固原市、西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更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黑龙江省是中国更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甘肃省定西市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马铃薯更佳适种区之一,它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产区之一和全国更大的脱毒种薯繁殖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每年向全国各地提供大量的马铃薯。

二、什么样的土豆好吃?

土豆淀粉含量高、而且肉质绵软,最重要的是没有杂质,能够碾压 *** 成土豆泥、切成块能够焖炖红烧、切成片状或者丝状,能够下锅小炒,无论怎么做,味道和口感都非常的不错,但是,不同省份种植的土豆,还是会有些许差别,这里就引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什么样的土豆是的好吃?

1、土豆有粉糯和爽脆的区别,这是因为,土豆本身就分为这么两类,一类是口感爽脆的脆土豆、一类是口感粉糯的面土豆,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在口感。

2、在购买土豆的时候,如果色泽偏金黄色、用手按压也比较软,说明这样的土豆淀粉含量高,口感会更加粉糯一些,这就是面土豆,适合 *** 土豆泥和焖煮红烧。

3、如果在购买土豆的时候,土豆肉质偏白色,按压比较硬、体型偏大偏肥厚,则说明这是脆土豆,淀粉含量相对少一些,含水量更足,口感也会爽脆一些,适合 *** 小炒菜、凉拌土豆丝等菜肴。

4、好吃的土豆,还是要学会分辨土豆的种类,面土豆,适合 *** 土豆泥和焖煮烧制、脆土豆适合 *** 小炒菜、凉拌土豆丝等菜肴。

三、从产区来评价,可能是北方土豆品质更好?

从产区来说进行评价,中国各大马铃薯产区分为:东北产区、华北产区、西北产区、西南产区、南方产区,要说更好吃的土豆可能是东北产区,大致介绍一下:

1、东北产区:一年一季,淀粉含量挺高的,主要包含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2省、内蒙古东部、辽宁北部和西部,是我们国家马铃薯种植、淀粉加工用薯的优势区域之一,种植面积超过1300万亩、产量超过1500万吨,4-5月份播种,9月份收获,除本地消费之外还出口至蒙古、朝鲜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以及调运到中原、华南和华北等地。

2、华北产区,山东西南部,一年两熟,包括内蒙古中西部、河北中部、山西中北部,种植面积1800万亩,产量2000万吨,除本地消费之外,大量调运到中原、华南、华中甚至西南,以及东南亚薯片薯条加工原材料和鲜薯。

3、西北产区,地位高且单产提高潜力大,包含甘肃、宁夏、陕西西北部和青海东部,这个产区的马铃薯品质优良,其中宁夏固原和甘肃定西都是典型的种植区域,定西更是有“中国薯都”的美称。除本地消费之外,大量调运到中原、华南、华东。

4、西南产区,包含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及湖北、湖南2省的西部山区、陕西的安康地区,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平均亩产高达1200公斤,总产量达到5000万吨,5-8月均匀土豆上市。

5、南方产区,成熟时间最早,包含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南部、湖北湖南中部地区,平均亩产高达1400公斤,总产量高达3000万吨。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说,东北产区的土豆更好吃,而西北产区的土豆品质更好。

四、中国哪里产的土豆更好吃?

说完中国土豆的五大产区,下文,我们细分到每个省份,给大家说说我心目中哪里的土豆更好吃,分享如下:

1、甘肃定西土豆,马铃薯品质优良,甘肃定西是典型的种植区域,定西更是有“中国薯都”的美称。

2、云南楚雄的红皮土豆,个头比较小,但营养价值特别高。

3、东北大土豆,东北黑土地里的土豆,个头特别大,色泽金黄,土豆含水量较高,爽脆香甜,非常适合炒着吃。

4、湖北恩施小土豆,样子都比较怪,一口能够吃一个,柔软又耐嚼、口感柔和,非常的可口。

5、宁夏的固原土豆,品质优秀,淀粉含量高,外形较均匀一致,口感香糯。

6、山西吕梁的岚县土豆,都是长椭圆形,淡黄色,口感绵软,香糯滑润。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全国哪的土豆更好吃?经过对比,这6个产地最为出名,有你家乡吗?

大家都喜欢吃薯片和薯条吧,它们的原料都是来自华北产区的,除了南方产区的土豆之外,我特别想品尝一下西北产区土豆的美味,比如:甘肃定西土豆和宁夏的固原土豆。


我们尽量做到恰如合适、通过原创图文,在文字与图片之间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们美味、漂亮、营养,您要什么样的美食,在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给您!

标签: 图片 土豆 真实 照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