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成书时间 本草纲目用了几年写完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9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本草纲目成书时间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本草纲目成书时间以及本草纲目用了几年写完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本草纲目》成书于那年
  2. 本草纲目创作于哪个朝代。
  3.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用了多少时间
  4. 本草纲目写了多长时间
  5.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成书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一、《本草纲目》成书于那年

李时珍用了 27年,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性别男,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二、本草纲目创作于哪个朝代。

1、《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

2、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200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 *** )、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

3、《本草纲目》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 *** 。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4、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5、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三、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用了多少时间

1、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医家庭。祖父为名医,其父也是当地名医,为太医院吏目,撰有《四诊发明》等医书。李时珍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喜欢医药,随父诊病抄方。其父不愿李时珍以医为业,希望他走科举功名之路。李时珍17岁开始连续三次参加乡试,均未考中。从此,他立志读书,“十年足不出户”,若有所得,即随予著录。由于他聪明好学,在深厚的家学基础上,善于博采众长,医术日精,不久就在蕲州一带打开了局面。他在医疗过程中,随时注意总结经验。同时李时珍在博览历代群书中,深感“本草一书,关系颇重”,它不仅直接影响医生的技术发挥,而且还关系到病者的生命和健康。但以往的本草书“注解群氏,谬误亦多”,贻害无穷。李时珍以一个医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决心重新编著一本新的本草专著,他从34岁起开始着手这项伟大的工程。除了向书本学习,他还躬身实践,跋山涉水,深入民间,虚心向有经验的人民群众学习请教。如向农夫学习有关种菜等方面的知识,向猎人学习捕蛇、捕兽及运动的习性知识,向车夫学习采用旋花“益气卖筋”的功用知识,向渔民请教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还从手工业工人处学到防止采矿过程中中毒的措施和 *** 等。他的足迹遍及湖广、河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深入林区、矿井,菜畦等地体验和观察狸狼的生活习性,采集铅矿,种植韭黄等,收集各种植物、动物、矿物标本。对某些药物还亲自栽培(如薄荷、红花蕲艾等),减服(如何首乌蔓陀罗等)。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为了订正一味蓬藻,区别其5个不同品种,他亲自采集,一一比较,并与《尔雅》所载者进行对照,“始得其的,诸家所说,皆未可信也。”李时珍还非常注意吸收国外传人以及我国少数民族医疗经验,充实自己的著作。

2、经过27年的辛勤努力,在采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基础上,参考8000多种文献书籍,进行大量的整理,补充,并增入自己的发现与文件,经过三次大的修改,终于在万历六年(1578)他60岁时编著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划时代的药物医学巨著,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四、本草纲目写了多长时间

本草纲目一书总共用了27年,是我国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代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

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本草纲目,刊于1590年。现在是2022年,至少有432年历史。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

1、全面性:《本草纲目》收录了当时已知的药物共1892种,其中新增加的药物有1100多种,涵盖了当时已知的所有药物种类,可以说是一部全面的药物学百科全书。

2、系统性强:《本草纲目》将药物按照其性质、功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药物分类体系。

3、科学性:《本草纲目》在药物的分类、命名、描述等方面都体现了很高的科学性。例如,它采用了现代生物学的分类 *** ,对药物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在命名和描述药物时,也遵循了科学的原则。

本草纲目成书时间 本草纲目用了几年写完-第1张图片-

4、实用性强:《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理论性的著作,也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药物学指南。它详细介绍了每种药物的性质、功效、用法、用量等信息,为医生和药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五、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成书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1、本草纲目(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52卷,约200万言,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收药1892种,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96多个药方。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是我国的医学巨典,也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更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

2、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这本书记载了明代中期以前大量的工艺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一词是借用《尚书·皋陶谟》中的“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中的“开物成务”联结而成。“天工”即自然规律,“开物”乃“开道释物”。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本草纲目 成书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