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反攻阶段时间,抗战战略相持阶段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战略反攻阶段时间这个问题,抗战战略相持阶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2. 抗日战争中反攻阶段的起止时间是
  3. 抗日战争什么时候进入相持阶段标志是什么
  4. 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三个阶段时间
  5.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一、...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1、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2、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方面先后组织了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型会战,有力迟滞消耗日寇有生力量。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战略防御阶段结束。

战略反攻阶段时间,抗战战略相持阶段-第1张图片-

3、日军兵力不足,战线过长,只能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 *** *** 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4、1940年八路军参战部队主要为120师、129师、晋察冀军区部队等,总兵力约为20万人,先后参战部队共计105个团,参与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等资源、交通动脉,史称百团大战。

5、 *** 顽固派看到 *** 军队力量后,不断制造磨擦事件,先后三次掀起 *** *** ,国民 *** 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 *** 的亲自领导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屯田大生产运动。

6、1944年1月1日, *** 中央北方局发出《关于1944年的方针》。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7、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两反攻胜利结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会师。

二、抗日战争中反攻阶段的起止时间是

抗日战争中反攻阶段的起止时间是: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形势下进行的。中国对日战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两个阶段。

1、从1943年7月开始, *** 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2、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反攻作战。

3、1944年1月1日, *** 中央北方局发出《关于1944年的方针》。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4、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

5、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两军会师于芒友。至3月,反攻胜利结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解放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毙伤日军4.8万余人,基本消灭了日军第18、56师团。

由于华北日军主力大部调往南方,与国军陷入胶着状态。 *** 中央5月11日开始向华中局、北方局发出《关于敌进攻河南情况下的工作方针的指示》,要求向沦陷区进军,在河南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建立根据地。

7月25日, *** 中央发布向河南敌后进军的部署命令。在华北大扫荡中蛰伏已久的八路军趁机对日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1944年局部大反攻, *** 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纵队各部,在华北、华中、华南敌后对日、伪军普遍发起了局部反攻。

主要是攻击敌占城镇,拔除日、伪军在解放区周围的据点,大量消灭日、伪军,恢复并扩大解放区。

在一年的局部反攻中,各解放区共作战11000多次,歼灭日、伪军近20万人,俘日、伪军6万多人,争取伪军反正3万多人,晋察冀解放区军民解放村庄9900多个,扩大了北岳区,巩固了平北与平西区,坚持了冀东区,恢复了冀中区。

晋冀鲁豫解放区军民收复县城11座,解放人口500多万,改变了解放区被分割的局面;晋绥解放区军民解放村庄3100多个,绥西、绥南恢复到1942年前的局面;山东解放区军民攻克县城八座,解放人口500余万,形成了渤海、胶东、鲁中、鲁南、滨海五个巩固的根据地。

华中解放区军民解放国土7400多平方公里,并把解放区先后调整为淮北、淮南、苏北、苏中、苏南、皖中、浙东和鄂豫皖八个解放区;华南解放区军民控制广九路以东大部分地区,在广九路以西成立抗日民主政权,并在琼山、文昌、澄迈等县建立了巩固根据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第二次中日战争)

三、抗日战争什么时候进入相持阶段标志是什么

1、武汉会战的结束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3、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失守以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鉴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被迫调整侵华政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 *** *** 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4、1938年10月25日—12月8日,日军集中2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扫荡”。边区军民奋起反击,共作战108次,毙伤敌军4000余人,击毙了日军中将旅团长“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5、1940年3月30日, *** 副总裁汪精卫在日本的保护下来到南京,以“还都”的名义成立汪伪国民 *** 。

6、三次长沙会战对日军造成重大打击,尤其是薛岳指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5万多人。这一度改变了当时中国国内的抗战士气。

7、敌后战场开始大多为 *** 的地方部队所占据。另外还有民间与 *** 等抗日团体,而敌后地区也成为各抗日武装的势力范围。随着日本对敌后大规模扫荡以及汪精卫“曲线救国”策略的影响,国民革命军敌后控制区大大减少﹐日军没有足够兵力长期守住这些地区。

8、而八路军、新四军利用其灵活的游击战技巧生存下来,成为插入敌后的一把尖刀,使敌军不得安宁。 *** 成为敌后游击战的重要力量。至1940年7月, *** 已发展至近40余万人,并拥有约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近200万的民兵组织。

9、1942年2月25日,应英国 *** 要求,中国抽调精锐部队第5军、第6军、第66军组成中国远征军之一路军开始进入缅甸,协同英、缅军对日作战,使日军遭到沉重打击。中国军队曾取得仁安羌大捷,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7000人。

10、随着日本战略重点的转移和诱降方针的实施,中国 *** 一方面坚持了继续抗战,其军队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并组建中国远征军协同盟军作战,但其抗战在总体上逐渐趋向消极;

11、另一方面实行“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 *** 顽固派不断制造磨擦事件,先后三次掀起 *** *** 。以阎锡山制造的“晋西事变”为标志,掀起了之一次 *** *** ;

12、以顾祝同制造的“皖南事变”为标志,掀起了第二次 *** *** ;以胡宗南炮击陕甘宁边区,掀起了第三次 *** *** 。

13、 *** 认为,抗日战争的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之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14、其中,关于战争的第二个阶段,即战争的相持阶段, *** 预言,中国要忍受难以想象的艰难,要熬得过去这段较长的痛苦时期。然而,“游击战争在之一阶段中乘着敌后空虚将有一个普遍的发展,建立许多根据地,基本上威胁到敌人占领地的保守,因此第二阶段仍将有广大的战争。

15、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我军将大量地转入敌后,比较地分散配置,依托一切敌人未占区域,配合民众武装,向敌人占领地作广泛的和猛烈的游击战争,并尽可能地调动敌人于运动战中消灭之”。

16、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侵略者“只能保守占领地三分之一左右的区域,三分之二左右仍然是我们的,这就是敌人的大失败,中国的大胜利”,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

17、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持久战》

四、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三个阶段时间

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三个阶段时间的时间分别是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1947年7月—1948年9月;1948年9月—1949年1月。

在这个阶段, *** 依靠优势兵力对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 *** 则采用边打边撤的方针将军队转移到山区以保存实力,包括张家口在内的华北重镇最多有105座城市被 *** 方面占领。

*** 以20万优势兵力攻打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宣化店, *** 被迫全线撤退,将主力调往延安地区。史称中原突围。同时, *** 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运动战战略,利用 *** 分散搜索的契机,集中2~6倍的兵力展开包围进攻。

一九四七年的六月, *** 明确了下一年作战的基本任务,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解放区外区,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在这之前,也就是一九四六年的七月到一九四七年六月之间,我军一直处于战略防御状态。国共双方的主要战场集中在了解放区的内部。

1948年9月—1949年1月期间, *** 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十分罕见。

1、扩大中国 *** 的影响: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中国 *** 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成为领导力量。

2、形成新的政权: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中国新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提供了政治保障。

3、塑造民族自豪感: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华民族摆脱了长期以来的民族屈辱感,唤起了民族自豪感,加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4、形成中国的独立外交政策: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下了基础,使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

五、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1、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分别叫做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其中,战略防御阶段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结束;战略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开始,持续到1943年12月;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开始,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

2、抗日战争的全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全面战争。抗日战争又叫做抗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3、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共14年抗战。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军队之一次全面对抗和较量。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 *** 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关于战略反攻阶段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阶段 战略 相持 反攻 抗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