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时间 湘江战役的重要意义-百科-

湘江战役时间 湘江战役的重要意义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1 0

大家好,湘江战役时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湘江战役的重要意义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湘江战役时间和湘江战役的重要意义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湘江战役简介资料 湘江战役 *** 指挥官是谁
  2. 湘江战役时间地点
  3. 湘江战役起因经过结果
  4. 湘江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
  5. 湘江战役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详细过程结果
  6. 湘江战役是怎么发生的
  7. 湘江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一、湘江战役简介资料 湘江战役 *** 指挥官是谁

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1934年11月中旬,突围的中央红军跨越敌军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的嘉禾、兰山、临武地区。这时,蒋介石真正搞清了红军战略转移的目的地。他任命湘军头目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调动湘军和桂军,在零陵至兴安之间近300里的湘江两岸配置重兵,构筑碉堡,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蒋介石则亲率 *** 中央军周浑元部及部分湘军在后面追击。此时的蒋介石踌躇满志,得意洋洋,以为定能将红军全歼于湘江、潇水之间了。

11月20日,白崇禧见红军的一支部队占领了湘南的江华,又向广西恭城奔来,白崇禧同粤军和湘军一样,不愿同红军硬打而消耗实力,以防红军进入本省或被蒋介石吞掉,就借口兵力不够及防止红军南进广西,在11月21日忽然从兴安、全州、灌阳撤兵,使湘桂军阀联合防守的湘江防线出现了一个缺口。何键为求自保,也不尽快派兵南移接防,致使这130里防线无兵防守达7天之久。

顺利通过第四道封锁线的机会到来了。可惜,红军未能抓住这一良机。

11月25日,中革军委才下达抢渡湘江的命令。红1军团先头部队于11月27日赶到界首,未经战斗就占领了这一渡口,很快控制了界首以北60华里的湘江两岸。这时军委纵队也到达了离渡口不到80公里的灌阳以北的桂岩地区。

剩下的问题就是争取时间。十万火急的命令一道接一道。遗感的是,中央军委纵队就是加快不了行军的速度。11月26日,走了8公里;27日,只走了6公里;28日,走了28公里;29日,走了32公里。足足4天,才走到湘江岸边。更高三人团是想将中央苏区整个地搬到湘西去。临突围前,雇了几千名挑夫,绑了三千多副挑子,兵工厂拆迁一空,工厂都卸走机器,凡是能够搬走的值钱的东西都装在骡子和驴子的背上带走,组成了庞大的启方运输队。需要七、八个人抬的石印机,需要十几个人抬的大炮底盘,也舍不得丢下。在山间羊肠小道上行走,这样的队伍怎么能加快行军速度呢?

11月29日,湘军和桂军蜂拥而来,敌人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的红军战士,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红军的阻击阵地上,炮弹和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构筑工事的战士们被震昏了,耳鼻出血。装备单一的红军要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战斗的残酷可想而知。但“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仍响彻在阵地上空。

12月1日,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敌人对我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歼我于半渡中。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是意志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军整连、整营的一次次进攻,湘江两岸洒下了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渡口始终牢牢地掌握在红军手中。至当日17时,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湘江战役时间 湘江战役的重要意义-第1张图片-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湘江一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更大的一次惨败。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二、湘江战役时间地点

1、时间: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

3、主要人物:中央红军、 *** 军。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 *** 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 *** 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 败退,中央红军损失惨重。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湘江惨胜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 ***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从此中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三、湘江战役起因经过结果

1、时间: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

3、主要人物:中央红军、 *** 军。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 *** 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 *** 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 败退,中央红军损失惨重。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湘江惨胜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 ***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从此中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在这道命令中,军委要求红三军团将四师、五师主力集中在湘江西岸的桂黄公路及以西地域,界首只留一个营,这是有其道理的。

军委两个纵队已经部分过江,这两个纵队缺乏战斗力,如果光华铺附近的桂军绕过三军团阵地攻击军委纵队,后果将不堪设想。为防止这种严重局面的出现,红三军团必须将防线向西延伸。但这也意味着战线的延长,界首渡口处于危险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湘江战役

四、湘江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

湘江战役的时间是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地点位于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的湘江上游。红军先头部队在11月27日成功渡过湘江并控制了渡河点。然而,由于辎重过多,红军主力行动缓慢,在未能完全过江时遭到敌军的夹击。红军各军团在强渡湘江的过程中,与敌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遭受了重大损失。

在湘江两岸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为 *** 机关和其他部队的顺利过江付出了巨大牺牲。到了12月1日, *** 军队发起了全线进攻,试图夺回渡口,并围歼红军于湘江两岸。红军经过整日的血战,成功阻止了敌军的进攻,并在当天17时之前,使 *** 机关和大部分红军成功渡过湘江。

然而,负责掩护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和红三军团第十八团却被阻留在湘江东岸,最终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大部分英勇牺牲。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战,尽管饥饿和疲惫,红军仍苦战五昼夜,成功突破了敌军的第四道防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的计划。

尽管如此,红军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的数量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五、湘江战役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详细过程结果

1.时间: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

3.主要人物:中央红军、 *** 军。

4.过程:在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期间,中央红军在广西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 *** 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历经五昼夜的苦战,最终在广西全州、兴安之间成功强渡湘江,突破了 *** 军的第四道封锁线,从而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然而,这次胜利是以中央红军巨大的牺牲为代价的,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5.结果: *** 军败退,中央红军虽然成功渡过湘江,但损失惨重。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的兵力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人。这场战役直接导致了遵义会议的召开,会议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并为中国 *** 的领导奠定了基础。

六、湘江战役是怎么发生的

1、国共之一次合作仅在三年半的时间就宣告以失败而告终。从此国共两党就走上了各自为营的局面,中国 *** 不仅要担任起抵抗日寇的艰巨任务,还要防止 *** 军进行阻挠和围剿,这也让中国 *** 的历史使命变得很严峻

2、中国 *** 为了突破 *** 的几次围剿,几次强渡了河流,然而中国 *** 为了突破 *** 军的第四道封锁线,预计彻底粉碎 *** 围歼中央红军的企图,展开了一场用血液来染红湘江的战役,也就是著名的湘江战役。

3、这场战役是发生在1934年的11月份,中央红军行军在湘江地区,得知这一消息的蒋介石下令调集了40多万的 *** 军来进行围剿中央红军的军队,这一场战役也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4、然而那时的红军在湘江地区也仅仅有着8万左右人员,面对40万大军的围剿,这告示着此战役在开打之前就存在严重人数悬殊的差距,也预示着这场战役将是一场恶战、硬战。

七、湘江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1、湘江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地点是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

2、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 *** 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

3、突破了 *** 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4、湘江战役后,在全州旁边的湘江转弯处,叫岳王塘。此处江水流速很缓,上游漂下的尸体几乎全都汇到这里。在水弯处,红军尸体密密麻麻,一眼望去,湘江就是灰色的。

5、几十年后,当林彪位于 *** 高级领导职务时,也曾去过一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怀旧,但他再也没有回过界首。在 *** 的军史上,湘江战役是惨败。

6、但是,林彪,彭德怀作为红军开路先锋的更高指挥官,为挽救整个 *** 和红军的命运功不可没。同时还有五军团的董振堂。

7、1934年11月-12月,湘江和潇水之间, *** 和红军从死亡线上走了出来。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彭德怀,林彪,聂荣臻,邓萍,董振堂,左权,李天佑,黄克诚,陈光,杨成武,耿飙,黄劲功,李英华,易荡平,陈树湘等。湘江战役是红军辉煌的英雄诗篇。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湘江 战役 意义 重要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