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脊灰疫苗什么时间打,脊灰疫苗几月份打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新生儿的疫苗都什么时间段打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患病,不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可致残或危及生命。因此,接种疫苗十分必要。
新手父母们对于疫苗接种经常有很多疑问:比如什么时间该哪种疫苗?接种疫苗时要注意哪些?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日,借这个机会,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给宝宝接种疫苗的具体时间和注意事项。
一类疫苗:又称“免疫规划规定的疫苗”,是指 *** 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 *** 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主要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
二类疫苗:也称“免疫规划外疫苗”,是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但这并不是说二类疫苗并不重要,如果条件允许,也应给孩子接种。因为二类疫苗是对一类疫苗的补充,它针对的疾病发病率很高,危害很大。多接种一种疫苗,孩子就多一份保护力。
那么宝宝多大该接种何种疫苗呢?2016年12月29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明确了一类疫苗的接种时间,大家可以参考下图来了解下:
有点看不明白?别急,这就给您具体介绍:每种疫苗的作用及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时间: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接种3次,第1剂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由所在分娩医院进行接种。第2剂在1月龄时接种,第3剂在6月龄时接种。第2、3针的接种日期可错后,但不能提前。
1)可以和其它疫苗同用,但要分别注射在不同的部位。
2)过敏体质、严重湿疹、免疫功能不全、发热或有严重疾病的宝宝禁止接种。
3)危重症新生儿,比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再接种。但如果是乙肝妈妈所生的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待宝宝满月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疫。
4)如果宝宝因为某些原因未能按时接种,应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的剂次即可。补种时,第1剂与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60天。
5)有些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后会出现中、低度发热,或注射部位微痛,但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并且在24小时内消失,家长只需做好对症处理即可。
接种时间:只需接种1次,健康的新生儿需在出生24小时内尽快接种。在接种后的2~4周起,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并逐渐从中央开始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结痂,结痂脱落后便留下瘢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卡瘢。此过程属正常反应,一般需8~12周左右。
1)有免疫缺陷病(如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症),恶性疾病如肿瘤、白血病等而致的免疫功能低下,以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婴儿应禁忌接种。
2)如果未能及时接种, 3个月内宝宝可直接补种。3个月~4岁的宝宝,需要进行PPD实验,实验阴性才能接种。大于4岁的孩子,不需要补种。
3)已接种过卡介苗的宝宝,即使没有卡瘢,也不需要补种。
4)脓肿破溃时,不要挤脓;避免宝宝用手抓结痂,应使结痂自行脱落,以免局部感染。
5)接种部位同侧发生颈部、锁骨上或腋窝下淋巴结肿大时,肿大直径若超过10毫米、且经处理不见好转则应及时到所辖区、县结核病防治所就诊。
预防疾病: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一种高传染性、高致残性疾病,宝宝在发病后常留下单侧或双侧下肢肌肉萎缩、跛行等后遗症,有的患儿甚至会因此死亡。
接种时间:自2016年5月1日起,全国大部分地区改为实行1剂IPV+3剂bOPV的免疫程序。IPV指的是注射脊灰灭活疫苗,bOPV指的是口服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滴剂)。其中IPV应在2月龄时接种,其它三剂bOPV分别在3月龄、4月龄、4周岁接种。
1)有原发性免疫缺陷、胸腺疾病、有症状的HIV感染或CD4 T细胞计数低、正在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近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正在使用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如大剂量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等)、目前或近期曾接受免疫细胞靶向放射治疗的孩子,应全程接种IPV疫苗。
2)如果宝宝已经吃过1~3次“糖丸疫苗”,后面可按时吃滴剂;如果宝宝首剂吃了滴剂,没有接种脊灰灭活疫苗或三价脊灰疫苗,需补种1剂IPV。
预防疾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接种时间:共需要接种4次,分别在宝宝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次。
1)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比如脑病、癫痫等或有既往病史,以及属于过敏体质的宝宝不能接种;
2)有些宝宝在接种24小时内,会出现低热、疲倦等全身反应;个别儿童可能出现腹泻、湿疹、荨麻疹等反应。对于这些情况,家长只需做好对症处理,比如发热服退烧药,拉肚子服止泻药等,同时让宝宝适当休息,一般2~3天内就会消失。
3)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出现硬结也是接种百白破疫苗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家长可用清洁的毛巾进行湿热敷,以促进硬结的消退。但如果局部红肿、硬结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应到医院就诊。
接种时间:在宝宝8个月大时接种一次。
1)如果宝宝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应间隔≥3个月再接种麻风疫苗。接种麻风疫苗后2周内,应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2)麻风疫苗的安全性很好,接种部位通常不会有局部反应。不过在接种后6~10天内,少数宝宝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及散在的皮疹,但可在2天内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预防疾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接种时间:通常是在宝宝1岁半时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一旦免疫成功,诱发的保护力是长期的,并可能是终生的。
1)接种麻腮风疫苗后,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所以宝宝可能会显得有点烦躁。个别宝宝可能会在接种疫苗5~12日内出现发热以及皮疹。
2)与麻风疫苗一样,如果宝宝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应间隔≥3个月再接种该疫苗。接种麻腮风疫苗后2周内,应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7、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
预防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其中,减毒活疫苗是免费的,灭活疫苗是收费的。不过,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要比减毒活疫苗高。
接种时间:乙脑减毒活疫苗需要接种2次,分别在8月龄、2周岁各接种1次。乙脑灭活疫苗需要接种4次,8月龄时接种2次,两次应间隔7~10天接种;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
1)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宝宝,不能接种。
2)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宝宝接种部位有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但可自行缓解。
3)不能与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同时注射。
4)宝宝若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应间隔≥3个月再接种本疫苗。
接种时间:需要接种2次,分别于6月龄、9月龄各接种1次。
1)A群流脑多糖疫苗两次接种时间应间隔≥3个月。
2)有癫痫,抽风,脑部疾患,过敏史,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等疾病,急性传染病及发热的宝宝,不能接种。
3)接种疫苗后,极个别宝宝有短暂低热,局部稍有压痛感等轻微反应,不过可自行缓解,家长可不必过于担心。
预防疾病:A群和 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脑脊髓膜炎等。
接种时间:需要接种2次,分别于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
两次接种时间应间隔≥3年,其它接种注意事项可以参看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0、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
预防疾病:甲肝。跟乙脑疫苗一样,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其中减毒活疫苗是免费的,灭活疫苗是收费的。
接种时间:甲肝减毒活疫苗只需要在宝宝1岁半时接种1次,甲肝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次,分别在宝宝1岁半、2岁时接种。
1)不是人人都适合打甲肝疫苗,如是过敏体质,有免疫缺陷,或者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宝宝不能接种。
2)接种甲肝疫苗后,孩子出现发烧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为4%,但家长不需要太过恐慌。因为这些症状在3天内可自行缓解,可不用特殊处理,必要时可进行对症治疗。
3)对于初次进行预防接种者,注射后应现场留观半小时,防止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回家后72小时之内如有异常反应或迟发性过敏反应,应尽快就医。
最后再提醒下各位家长,以上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免疫程序表执行。
二、之一针打了免费的脊灰疫苗,后面还能打五联的吗
1、打完针换脊髓灰质炎疫苗就可以了,只要两次注射间隔超过半个月,当时可以给宝宝注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三个月后就可以用五种疫苗了,对宝宝没有影响。但注射时要保持孩子身体健康,不发烧,不腹泻,不湿疹等。注射后,多喝温水,针眼处不要沾水。打一针脊髓灰质炎疫苗后,接种 *** 如下:出生后两个月打之一针脊髓灰质炎疫苗,婴儿三个月大时可打之一针五针脊髓灰质炎疫苗,只要之一针与之一针间隔28天即可。
2、接种五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通常需要连续接种四次,即三个月、四个月和五个月接种三次,然后在十八个月接种一次加强疫苗,这样一个完整的接种程序可以达到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乙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五种传染病的更佳目标.至于你说的情况,我想你可以和你的疫苗接种中心详细讨论一下。他们的疫苗在你那里是不一样的,在全国也不是完全一致相同的。你还是要和他们详细沟通。可以起到疫苗保护的作用,让孩子少受点苦。比如一针五联疫苗相当于打三针疫苗,宝宝只需要打四针,也就是说宝宝可以少打8针,家长可以少跑8次医院,打8针也降低了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为此,从各方面考虑,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组合疫苗!
3、之一针免费脊髓灰质炎疫苗,另外两针能不能跟着自费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时间为2个月、3个月、4个月、4岁。建议家长每隔一个月自费接种一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婴儿四岁时只打一针。疫苗预防病毒的原理简单来说,疫苗是一种无害的病毒。如果把免疫力当成城墙的防线,病毒就会突破城防,进入城市烧抢坏人。疫苗虽然和病毒一样,也会攻击城防,但攻击后不会做坏事。其主要作用是训练城防的作战能力。真正的病毒来了,它就准备在城墙下杀敌。
4、疫苗不会产生100%的抗体如上所述,疫苗是对身体免疫力的训练,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战斗力也不同。有的人不用训练也能打,有的人要训练很多次。所以为了保险,很多疫苗通常会注射数倍于强化和深入的训练。由此可见,主题首先是免费疫苗,然后是自费五苗,但差别不大,无非是训练强度和时间的差别,不会真的攻击身体。接种疫苗的重要至于疾病,我们都知道是病前预防,病中积极治疗,治疗后康复。这在医学上叫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因此,疫苗是最重要的一级预防措施之一,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在3岁前接种大量疫苗,从而避免更多疾病的潜在危险和危害。就算他来了,也有抗体直接杀了他。
三、新生儿打疫苗都是什么时间去打
1、乙型肝炎(乙肝)疫苗:0、1、6月龄。接种3次,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第1、2剂间隔≥28天。
3、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2、3、4月龄,4岁。接种4次,第1、2剂,第2、3剂间隔≥28天。
4、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白破)联合疫苗:3、4、5月龄,18~24月龄。接种4次,第1、2剂,第2、3剂间隔≥28天。
5、白喉-破伤风(白破)联合疫苗:6岁,接种1次。
6、麻疹-风疹(麻风)联合疫苗:8月龄,接种1次。
7、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腮风)联合疫苗:18~24月龄,接种1次。
8、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岁,接种2次。
9、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6~18月龄,接种2次,第1、2剂间隔3个月。
10、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3岁,6岁,接种2次,2剂间隔≥3年;第1剂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2剂间隔≥12个月。
11、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接种1次。
12、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2剂),2岁,6岁。接种4次,第1、2剂间隔7~10天。
13、甲肝灭活疫苗:18月龄,24~30月龄。接种2次,2剂间隔≥6个月。
孩子的健康对家长来说是最重要的。为了给孩子增加免疫力,防止传染病,家长们都及时去防疫站给孩子接种疫苗。但应注意,有些情况是不宜接种疫苗的,否则事有愿违,还会出现严重反应。
1、首先,在接种的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治愈这些病后再接种。
2、其次,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摄氏度的儿童,应查明发烧的原因,治愈接种。因为打防疫针会出现体温升高的反应,加重发烧的病情。
另外,发烧往往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接种疫苗不仅会加快发病,还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复杂,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同时,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与致病的细菌可互相干扰,影响免疫力的生成。
3、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正在恢复期儿童应换气接种防疫针。
4、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也不宜接种。因为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体制往往较差,对接种疫苗引起的轻度反应也承受不住。他们有病的器官不能增加额外的负担,故接种后往往会发生较重反应。
另外,接种疫苗后肝脏的解毒、肾脏的排泄等功能都要加强,影响有病器官的康复。
5、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病、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血脑屏障作用差,也不宜接种疫苗。
6、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7、有过敏体质及哮喘、麻疹接种疫苗曾发生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及其微量的过敏原,对一般儿童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对体质过敏的儿童来讲,由于其敏感性极高,也会发生过敏反应,给儿童带来危害。
8、腹泻的儿童,大便每天超过4次者不宜服用小儿麻痹唐部分糖丸活疫苗。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
9、在传染病流行时,密切接触了传染病人的儿童,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必须经过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后未有发病再接种。
10、不宜接种疫苗的儿童而又必须接种时,如被狂犬咬伤者必须接种狂犬疫苗,这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方可接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生儿疫苗接种
脊灰疫苗什么时间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脊灰疫苗几月份打、脊灰疫苗什么时间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