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阿房宫烧了多长时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阿房宫到底存不存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阿房宫烧了多久
阿房宫是秦始皇称帝时修建的皇宫。位于今西安市西郊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据说里面能容纳上万人,还能竖立五丈高的大旗杆。想像昔日之规模,实在使人惊叹不已!阿房宫的修建一方面是要显示皇帝的威严,另一方面为了容纳更多的人进行朝拜。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大业中,每征服一国,便在京城咸阳北坂仿照其国宫殿重新建造,称为"六国宫殿"。秦始皇一次就把各地的12万领主和富商大贾迁徙咸阳,昔日咸阳宫殿林立,人口急增。但是咸阳南临渭水,北靠高原,无发展前途,于是秦始皇便向渭河以南的广阔平原拓展。公元前212年,他征发70万刑徒,在西周沣镐附近兴建阿房宫前殿,"阿房"意即"近旁",是指离咸阳近的意思。谁知,前殿尚未竣工,秦始皇便死去。他死后,秦二世继续营建。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宇共700余所,一天之中各殿气候不尽相同。秦始皇生前,把从六国掠夺来的珠宝、美女深藏宫内。他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死时,还未把宫室住遍。秦朝末年,项羽火烧阿旁宫,据传大火三个月不熄,加以两千年来的风雨洗礼,今天的阿旁宫仅保存一处建筑夯土遗址,东西长2500米,南北长1000米,高20米,占地26万平方米,当地人称"始皇台"。
二、阿房宫是什么时候被烧的!
秦阿房宫遗址位于三桥镇南,其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县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在现辖域内约7.8平方公里。史载秦惠文王时在此建离宫,宫未成而亡。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再次修建阿房宫,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继续修建。秦末项羽入关,付之一炬,化为灰烬。汉代属上林苑而得以利用、扩建,汉末废毁。南北朝时这里建有佛寺,宋代演为农田。
以前一般认为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考古发现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当代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也未发现焚烧的痕迹。近年,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如果依照史料所载,阿房宫应该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对。考古人员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因为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
三、阿房宫是被谁烧的
1、阿房宫被烧是没有历史记载的,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作乱,将二世劫持在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二世既死,阿房宫最终完全停工,直到秦帝国灭亡。阿房宫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其部分附属建筑“阿城”等仍然存留了很长时间。
2、《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举籍阿城以南,周至以东,宜春以西……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可见“阿城”在西汉中期还依然完整。
3、阿房宫被誉为“天下之一宫”,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4、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长安区纪阳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区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区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公里。
四、阿房宫是谁烧的
1、一般认为阿房宫是被楚霸王项羽烧的。
2、史书记载,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咸阳后,看到如此奢华的秦朝暴君后大怒,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从此人们一直认为阿房宫是项羽烧的。
3、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专家认为,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根据考古队介绍,一年时间里,考古人员勘探的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也有1000平方米,但是现在的红烧土只有少量几块。如果说是大面积的火烧3个月(此为史料所载)的话,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除了红烧土外,还有大量草木灰。
4、那么史书上记载的项羽烧的什么宫殿?有人认为:“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而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灭的说法,秦汉时期的文献资料没有这样的记载,可能是后人对古文献的错误理解。他们说,《史记项羽本纪》中记录的项羽在咸阳屠杀民众,“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里所说的火烧秦朝宫的地点在咸阳。《史记》中其他各篇更明确地说火烧秦朝宫的地点在咸阳。《高祖本纪》说项羽“屠烧咸阳秦宫室”,《秦始皇本纪》也说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咸阳是秦朝的首都,说烧毁的也是首都宫殿,根本不是秦朝时地处渭水之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这从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秦咸阳宫遗址曾发现大片的红烧土遗迹。
5、阿房宫,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于渭河以南修建的豪华宫殿。阿房宫遗址位于秦都咸阳上林苑内,距离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约15公里处。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述了阿房宫的规模,唐代杜牧曾经写过《阿房宫赋》,认为此宫殿被项羽焚烧,清代画家袁耀也曾绘制过《阿房宫图》。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至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花费五年时间勘查阿房宫遗迹所在地,勘查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几处小面积的烧过的土块。而阿房宫本身的夯土台路基围墙等的残留显示甚至连这一地基都未完成,考古人员因此推断阿房宫当时并未建成,项羽焚烧的可能只是渭河以北的秦朝咸阳宫,因为秦咸阳宫遗址确实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阿房宫、骊山陵是史上各代将其视为暴君的重要话柄之一,而“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传闻却又经常作为评价项羽残暴不仁的力证,因此这一考古发现对于还原秦汉历史有显著意义。
五、是谁烧了阿房宫,真的是项羽烧的吗
1、其实阿房宫并没有被烧,项羽烧毁的宫殿也并非是阿房宫而是秦咸阳宫。很多人对于阿房宫曾遭遇烈火焚烧的印象都是来自于《阿房宫赋》这一文章的相关描写,但是这一文章是距离秦朝十分遥远的唐朝诗人所创作的,所以其中内容并不能保证百分百真实。之所以认为阿房宫没有经过焚烧是因为后世的考古专家在阿房宫的遗址中并未发现大面积的灰烬残留,故而考古学者做出了阿房宫并未遭遇火烧的判断。
2、秦始皇建立阿房宫的初衷本是为了拿它取代原本的秦王宫殿,因为自秦朝实现统一之后其都城咸阳便人员剧增,原本的咸阳宫也因此显得不够大气。为了彰显自身以及秦国的霸气,秦始皇便下令修建了阿房宫。因为这座阿房宫是用来彰显霸气的,所以它的规模十分庞大,就目前已知的遗址区域足足有六十万平方米。
3、由于阿房宫规模过于庞大,所以秦始皇未能亲眼见到它建造完成。待秦始皇驾崩之后修建阿房宫的工匠被全部调去骊山陵,阿房宫的修建也因此陷入停滞。待七个月之后骊山陵基本完成,这时胡亥才又抽调了部分工匠重启阿房宫的修建工作。但是就在同一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朝的财务状况也因此陷入紧张。另外,因为战乱很多百姓民不聊生,所以阿房宫的修建工作再次遭遇阻碍。
4、经过一番商议之后,胡亥最终还是坚持继续修建阿房宫,阿房宫就这样又进行了两年左右的修建工作。这之后赵高将胡亥害死,而作为修建支持者的胡亥一旦身故,阿房宫的修建工作也就此彻底停止。所以这座阿房宫直至秦朝灭亡都还是处于未完成状态,也因此有人戏称它为“烂尾楼”。
六、秦始皇火烧阿房宫,具体烧了多长时间
《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段记录中,司马迁只字未提火烧的是阿房宫。此外,关于阿房宫的记载还见于多种文献,但其中都只说到了阿房宫的大小,并没有关于火烧阿房宫的记载。
也有考古专家认为,阿房宫范围很大,不同形式的建筑、游乐、交通设施,星罗棋布。在主体建筑阿房前殿还停留在夯土地基阶段而无大型建筑物的情况下,此一地区的考古探测仅仅露出冰山之一角的时候,还不能轻易否认项羽对阿房宫的光顾。
1、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1991年,阿房宫遗址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更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2、秦阿房宫不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更记载着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承载着华夏文明的辉煌记忆,同时,某种意义上说,劳民伤财的阿房宫也是秦灭亡的一个象征物。
3、杜牧影响深远的《阿房宫赋》在最后指出:“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的这篇文章,其实是对当朝的一种影射。
关于阿房宫烧了多长时间和阿房宫到底存不存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