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2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 美国的之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什么时候
  3. 欧洲各国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解放革命(时间顺序)

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此期间,欧洲国家进一步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更大的殖民国家。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开辟了道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在此期间,制呢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牧场和农场。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有些贵族虽然保留这贵族头衔,却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他们被称为新贵族。

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鼓吹“君权神授”,认为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不可违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

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希望能够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发生的人民起义。会议期间,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查理一世非常恼怒,派兵去抓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几年以后,经过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688年10月,荷兰全国各大城市所有的港口,码头和主要街道,只要是能引人注目的地方,都贴满了揭露英国国王詹姆十二世的反动统治,以及奥兰治亲王威廉的宣言等五颜六色的宣传品。这场被认为是世界上之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攻势,正在这里全面展开。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第1张图片-

1658年9月克伦威尔去世后,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主。理查既不是久经沙场的战将,又不是善于操纵政界的政治老手,上台仅八个月,即在军官集团逼迫下,辞去护国主职务。护国 *** 随之解体。此后,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急于与旧势力取得谅解,以便维持秩序,保护既得利益。这就为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铺平了道路。

1660年初,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君主主义者、苏格兰驻军司令蒙克率军进入伦敦。他搜罗长老会派和保王党分子组成“新议会”,并通过决议,要求流亡在国外的查理一世的大儿子查理二世迅速回国。4月4日,查理二世在荷兰布雷达发表宣言,声称他复位后将保障革命时明确立的土地、财产关系,允许信仰自由,保证赦兔反对王朝的人。同年5月1日,英国国会正式宣布,查理二世为英国国王。5月下旬,查理二世带领一批亡命分子乘坐英国军舰,从荷兰回国登基。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动。查理二世登上王位后,即背弃《布雷达宣言》,对革命进行反攻倒算。声言:凡参加审判其父查理一世的“弑君者”,均不得赦免,必须从严惩办。顿时,白色恐怖笼罩整个英国。1661年1月30日,复辟分子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寺院掘开墓穴,将克伦威尔和爱尔顿的尸体挖了出来,装上木架,拖拽游街后,再套上镣铐,吊在绞刑架上示众。查理二世还宣布奉安立甘教为国教,同时制定一系列宗教法律,大肆迫害非国教徒。

查理二世死后,他的弟弟詹姆上二世继位。他一上台,便公开宣布信仰天主教,释放大批被监禁的天主教徒,由他们出任军职。后又颁布《信仰自由宣言》,废除了限制天主教的法律,企图将天主教变为国教。

斯图亚特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不仅激起英国人民的反对,引发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大规模起义,同时也引起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强烈不满。不过,这时的英国资产阶级再也不敢依靠人民,采用革命手段未进行斗争了。他们打算等到年迈而又无嗣的国王死后,即请他的长女、信奉新教的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前来英国当国王。但到1688年,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詹姆士二世的第二个妻子、大主教徒莫德纳·玛丽生了个儿子,这就意味着英国将继续被天主教徒所统治。

于是,英国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决定立即向威廉发出呼吁,要求他进行武装干涉,以政变的形式推翻斯图亚特复辟王朝。 6月 30日,按照私下达成的协议,他们又向威廉正式发出邀请书,请他速来英国,以保护人民的“自由”。奥兰治亲王威廉在接到邀请后,当即表示同意,并于10月10日发表宣言,对英国人民的苦难深表同情,宣布他去英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及自由的议会”。荷兰国会对此也极力支持,不仅拨巨款充作军费,同时发动大规模宣传攻势,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1688年11月,威廉率领着1.2万名士兵,以及由600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在英国登陆。 23日深夜,众叛亲离的詹姆士二世,在大军压境、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依靠夜幕的掩护,逃往法国,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就此寿终正寝。

詹姆士二世出逃后,威廉立即召集英国上议院议员、查理二世统治时期的最后三届下议院议员以及伦敦市议会议员开会。在联席会议上,威廉被指定为英国临时元首,并被授权召开“库义特’——即不是由国王召开的国会,商讨国家大事。

1689年初,“库文特”在伦敦开幕。在讨论王位继承问题时,英国权贵们的态度陡变,不愿让威廉继承王位,甚至提出由詹姆士二世做名义上的国王,引;威廉担任摄政王,或把王位交给玛丽,再由威廉以妻子的名义统治英国。威廉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懦弱和出尔反尔非常愤怒,表示将永远不做岳父的临时 *** 人,也决不做妻子的大臣,并威胁说,如果不把五位交给他,将立即率领军队返回荷兰,从此再不来干预英国的事了。

害怕四十年前大革命风暴重演的英国资产阶级,在威廉强硬态度面前屈服了。同年2月9日“库文特”通过决议,宣布詹姆士二世退位,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两人以平等的权力,作为联合君主,共同统治英国。2月13日,威廉和玛丽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正式即位。

为了确保国家政权能够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将无限的君 *** 力,限制在宪法范围之内,就在威廉和玛丽加冕的同一天,“库文特”通过了《权利宣言》, 10月又颁布《权利法案》。规定今后英国国王必须是同教徒,取消国王中止法律的权力,未经国会同意,国王无权征税;和平时期未经国会同意,国王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国会选举必须自由,臣民有权向国王 *** ;议员在议会中的言论,在会外不受任何机关的弹劾和质问,国王必须经常召开议会会议等。对此,威廉表示将忠实恪守。

1701年,英国国会又进一步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个人无权决定王位继承问题,对王位继承作出了一系列限制。它规定威廉死后如果无嗣,王位应由忠于新教的、詹姆士二世的 *** 安娜继承,如果安娜也是无嗣的话,那么王位将属于汉诺威选候。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排除了天主教徒继承英国王位的可能性。它规定了国会的权利和国王的权限,虽保留国王的形式,但又用立法手段限制国王的权力,这种政治形式,历史上称为“君主立宪”制。由于这次推翻复辟王朝的统治,是没有民众参加的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所以被资产阶级史学家称为是“光荣革命”。

1.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学说:18世纪,在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日益腐朽的形势下,出现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揭露、批判旧制度的腐败现象,提出了“自由”、“平等”的口号。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人生自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要求政治平等;他们还激烈反对封建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他们的学说启发人们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束缚,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并贯彻革命的始终。

2.三个等级的构成和各个等级的权利:革命前的法国社会教士和贵族分属之一、第二等级,他们的人数占了不到全国人口的5%,却占有全国土地的35%而且不负担任何赋税义务。他们占据高官显职,过着寄生生活,构成拥有特权的统治阶级。法王路易十六是他们政治上的总代表。资产阶级、广大农民、工场工人、手工业者和其他下层贫民构成第三等级即被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从工商业中发财致富,虽然经济上很富有,但在政治上无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要求掌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手工业者、工场工人身受特权等级的压迫和歧视,他们每天劳动10多个小时,而换来的收入还经不起苛捐杂税和飞涨的物价的袭击,生活十分窘困,贵族们讥讽他们穿不起一条套裤,称之为“无套裤汉”;第三等级中人数最多、受苦最深的是农民。第三等级各个阶层虽处境不同,但都反对封建制度和特权等级,要求革命。当时法国民众中流传着一个《什么是第三等级》的小册子,共同的目的把他们结合起来了。资产阶级充当了革命的领导,广大劳动人民是革命的主力。

(引导学生根据三个等级的构成和权利,得出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的主力。指出之一等级是教士——掌握神权。第二等级贵族——掌握政权。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小手工业者和下层贫民——负责交钱。一、二等级是革命的对象。由于资产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在第三等级中力量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人民群众是革命主力)。

3.三级会议的召开:为解决财政困难,路易十六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1789年5月5日在巴黎郊外凡尔赛宫召开已经中断了175年的“三级会议”。5月5日大会开幕的这一天,教士和贵族穿着满绣金银的华丽服装由大门进入会场,而第三等级的代表只能穿着黑色衣服由狭窄的旁门进入会场,资产阶级希望通过三级会议分亨政治权力;农民、工人和贫民渴望改善生活。会上,国王只要求代表帮助解决财政问题,闭口不谈改革,这使人们大为失望。第三等级同特权等级展开了斗争。第三等级代表为什么敢于坚持斗争呢?可以看出三级会议己成为全法国关心的焦点。法国人民群情激昂,充满革命热情,坚决支持第三等级。国王表面让步,实际上宫廷正密调军队准备镇压第三等级的反抗,军队正在巴黎附近集结,消息传出,巴黎人民愤怒了,怎么办?人民自发地武装起来,进行反抗。

可补充左派、右派的来源以扩大知识面。三级会议召开时,第三等级坐在左边,被称为左派,一二等级坐在右边,被称为右派。

4.攻占巴士底狱:巴士底狱于1382年建立,位于巴黎的东南部,起初是一个军事堡垒,后来便成了国王囚禁政治犯的监狱。在这座巨大可怕的建筑物里,流传着许多凄惨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中讲到有一个神秘的囚犯“铁面幕”。他是被路易十四关进去的。他在狱中度过了一生,其间不许与任何人交谈,甚至把他的脸用铁面幕蒙起来。巴士底狱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久为人民所痛恨。这座监狱由坚厚的城墙和八个高大的炮楼组成。堡垒四周有两条深水壕沟环绕,沟宽25公尺,进去必须通过吊桥,中间是所谓的“防守司令部”驻有强大的守卫部队。当巴黎革命群众积极开展反封建斗争时,狱顶炮楼上的大炮威胁着附近的工人区。7月14日成千上万的群众喊着“打到巴士底狱去”的口号,冲向巴士底狱,成千上万的群众把巴士底狱团团围住。一部分人拖来大炮,炮轰巴士底狱,一部分人冒着炮火切断吊桥铁链把吊桥放下来,继续往前冲。堡垒前人山人海、硝烟弥漫。经过四小时激战,终于攻克这座封建堡垒。它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后来7月14日这一天被定为法国国庆日。

5.颁布《人权宣言》:在人民以磅礴的气势同封建统治搏斗的时候,大资产阶级控制的制宪会议掌握了政权。他们只要求对旧制度作某些改革,不愿使革命走得太远。可是革命形势的发展却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继巴黎人民起义后,起义浪潮席卷全国,法国各大城市纷纷起义,作为革命基本力量的各地农民也积极加入革命。他们冲入地主庄园,搜出封建文契,当众烧毁。在人民革命的推动下,制宪会议被迫对封建制度开刀。它们只是用微小的让步来笼络农民,保留了土地所有权。大资产阶级是不允许农民彻底获得解放的。

制宪会议还通过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件。它宣布“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言论、 *** 、出版、人生等自由和反抗压迫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国家 *** 属于人民。《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要求,这在当时与封建统治的专制、等级制度相比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人权宣言》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反映了它的阶级实质。

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要求,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的,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又宣称“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从根本上把资产阶级宣扬的所谓“人权”完全变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权,维护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权利,又具有阶级局限性。

1.法国之一共和国的建立:1792年9月21日,新选的议会既国民公会开幕,它随即成为全国更高的领导机关。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上制的议案,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一一历史上称为法兰西之一共和国。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制的议案,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一一历史上称为法兰西之一共和国。这时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在掌权。因其代表多数来自吉伦特郡称为吉伦特派。当时国民公会内部存在严重的派别之争。主要有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它们之间经常展开斗争,其中以怎样处置国王一事最为激烈。经过雅各宾派的斗争,路易十六在1793年被送上了断头台。但在处置路易十六的问题上,吉伦特派想中止革命,说明它已成为革命的障碍,已不能继续领导革命前进。它必须让位给更激进的派别一一即雅各宾派。

(1)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1793.5.31)

在吉伦特派统治的后期,法国革命出现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当时,外部有来自反法同盟的进攻,大军四面压境;内部有保王党的暴乱;同时由于商人的囤积居奇、物价飞涨、粮食短缺,国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吉伦特派又拒绝限制物价、惩办奸商。革命再次出现危急。

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又发动武装起义。这是法国革命中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可以看出法国人民总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表现了极大的革命热情。这一次起义,群众包围了国民公会,推翻了吉伦特派,把雅各宾派推上统治地位。巴黎人民再一次挽救和推动了革命。

雅各宾派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雅各宾派专政的重要机构是公安委员会,掌握实权的是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罗伯斯庇尔。法国大革命是同罗伯斯庇尔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是法国大革命中革命民主派的代表,雅各宾派的领袖,优秀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敌人攻击他是一个“暴君”,一只“恶虎”,但是人民群众喜欢他、熟悉他。根据同时代人的描写,罗伯斯庇尔中等身材,瘦削、看起来很虚弱,他具有强烈的革命热情,在工作中表现出惊人的不辞辛劳的精神。他廉洁奉公,对财产毫不动心,就连敌人也不得不承认,罗伯斯庇尔是“一个不可腐蚀的人”。他所领导的雅各宾派是在国内外形势非常紧张的危急关头掌握政权的。他们知道大敌当前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才能保住革命的果实。为此,他们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雅各宾派颁布土地法令,没收逃亡贵族的土地,把其分配或低价卖给农民。大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广大农民仍旧没有获得土地。而雅各宾派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一一封建土地所有权,这是法国革命彻底性的表现,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

面对食物短缺、物价飞涨的局面,雅各宾派又颁布限价法令,从而稳定了人民生活。当时革命形势十分严峻,巴黎和其他一些城市不断发十反革命恐怖活动。《马拉之死》,马拉,当过律师,办过报纸,是法闰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人物之一。革命期间,他创办《人民之友》报,成为支持激进民主措施的喉舌。他深受下层人民拥护,被誉为“人民之友”,同时也成为反革命的眼中钉、肉中刺。马拉因身患严重湿疹,极度痛苦,只有卧床或坐在浴盆里才能缓解病痛。在他心力交瘁之际,1793年7月3日.一个吉伦特派的狂热拥护者夏洛蒂•科黛冒充女革命家,受到马拉的接见,在交谈时乘其不备,用尖刀刺杀了马拉。马拉的朋友大卫,是个画家,听到这一消息后,赶到现场亲眼目睹睹马拉被刺死于浴缸的情景。他满怀悲愤之情,以他沉着有力的笔触、洗炼的画面、传神的表情再现了马拉之死。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颁布《惩治嫌疑犯条例》。颁布后逮捕了反革命的敌人,处决了一批反革命分子。从而维护了革命的利益。打击敌人是革命的需要,但也严重扩大化,造成恐怖局面。

为了保卫革命,打击外国侵略者,国民公会在1793年8月23日颁布总动员令:“从现在起到一切敌人被逐出共和国领土为止,全国人民时刻处于动员状态”,“年轻人应上前线作战,有家室的制造武器、运送粮食,妇女缝制衣服、帐幕及在军医院服务,孩子们用衬衣撕成绷带,老年人应到广场去激励军人”。刚刚从封建制度压迫之下解放出来的广大人民表现了无比的爱国热枕、英勇的革命气概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他们响应号召,很快组成一支42万人的大军,开赴前线、英勇作战,战争形势迅速改变。7月底,外国干涉军已全部被赶出国境,而已还平息了保王党的暴乱。

总之,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热情,壮大了雅各宾派的革命力量,挽救了法国,彻底完成了法国革命,使法国革命达到 *** 。

法国得救了,雅各宾派内部却分裂了。

罗伯斯庇尔对左右两派同加镇压,削弱了专政基础,使热月政变得以成功,政变时间:1794年7月27日即共和历热月9日;结果:罗伯斯庇尔、和和他的亲密助手被推上断头台;标志: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法国大革命结束。大革命结束、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因为它的革命措施已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1799年下半年,法国资产阶级统治巳危如累卵,掌握法国经济命脉的财阀们决心拥立一个强有力的军事独裁者来收拾法国残局。在这种情况下,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进而建立了帝国。

1.拿破仑称帝:拿破仑掌握政权以后,在1804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之一帝国。但是帝国并不是封建的君主政体,拿破仑不是封建皇帝,而资产阶级的皇帝,是为资产阶级效劳的。这一点从他的对内对外政策可以得到说明。拿破仑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用法律形式把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固定了下来,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通过战争保护法国革命成果,同时满足资产阶级对外侵略掠夺和扩大市场及称霸欧洲的要求。

2.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和作用:拿破仑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战争,吞并欧洲广大土地,好几个国家都成了法国的附属国。法国对外战争,有进步的一面:这就是它客观上起到了保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防止波旁王朝复辟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封建君主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这些国家的封建统治秩序。随着法国日渐强盛,欧洲封建反动势力对法国威胁的逐渐减少,拿破仑统治欧洲、称霸世界的野心就越来越大,法国对外战争的非正义性、侵略性的一面就占了主地位。1808年,法军侵入西班牙,法军排枪所指,陈尸狼藉、血流满地,起义者愤怒相向,老年人掩面惨不忍睹。面对法军的暴行,西班牙人民、欧洲各被压迫民族都起来反对拿破仑的统治,拿破仑帝国的瓦解已不可避免。1812年拿破仑又发动对俄战争,侵俄战争失败,加速了帝国的崩溃。

(可运用《法兰西之一帝国极盛时的欧洲》《法军枪杀西班牙马德里市民》图,解释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和作用)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最初具有保卫法国革命果实、反对封建复辟的性质,但是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拿彼仑统治欧洲的野心越来越大,战争的非正义性、侵略性成为主要方面。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粉碎了欧洲反法同盟复辟波旁王朝的阴谋,具有进步作用。但是应该看到他的对外战争也给被侵略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激起了反法斗争和反对拿破仑帝国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对于最后推翻拿破仑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3.1814年法兰西帝国结束,波旁王朝复辟:法军在俄国战场上惨败的消息传开,欧洲"反法同盟"国家,趁机联合起来,纠合上百万人的军队,大举进攻法国。在受到法国侵略的国家和地区,一股强有力的反法民族运动也在兴起。1813年,在来比锡战役中,法军又遭失败,拿破仑四面受敌。1814年反法盟军乘虚进入巴黎,无力再战的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法兰西之一帝国覆亡。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在外国军队的保护,耀武扬威地坐"外国大逢车"返回巴黎复辟。法国人民又处在波旁王朝的奴役下。

小结:本课介绍了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革命成果的巩固,而最终封建王朝的复辟再次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道路是曲折而又是不断前进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往往要经过反复斗争。

二、美国的之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什么时候

呵呵,说的就是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1775年4月19日,在列克星敦打响之一枪的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从1775年至1783年,持续8年之久,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终。

北美大陆本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世代生息繁衍之地。

17世纪初,欧洲开始向北美移民。1607年之一批英国移民在今天的弗吉尼亚建立了之一个立足点--詹姆士城,从此掀起了奔向北美大陆的移民潮。从1607年之一批移民踏上弗吉尼亚至1733年最后一个殖民地佐治亚的建立,英国移民先后在北美东海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就是后来美国最初的13个州。

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同时也把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植到北美洲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种植场迅速萌芽。殖民地农业、工商业尤其是航海业、造船业、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日益融合。

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在北美这个新的地域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英国的新的民族,即美利坚民族,在不列颠帝国的疆界内出现了与英国资本主义并存的北美资本主义。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合乎逻辑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挣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然而北美殖民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遭到了英国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英国殖民当局为了使北美殖民地永远充当其廉价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极力遏制殖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英国殖民当局接连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向阿巴抗契山以西迁移,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宣布解散殖民地议会,并对殖民地课以重税,加紧军事控制等等。英 *** 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强列反抗。群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 *** *** 。1773年3月5日发生了驻北美英军枪杀波士顿居民的"波士顿惨案",群情为之激愤。1774年英国 *** 变本加厉,又接连颁布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进一步激化。北美殖民地人民忍无可忍,决心拿起武器与殖民当局抗争。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各个殖民地纷纷储集军火,制造武器,组建名为"一分钟人"的民兵队伍。1774年9月5日,12个殖民地选派的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之一届大陆会议,商议共同抗英事宜。会议后,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北美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除了用战争解决问题外,已别无选择了。

1775年4月18日,马萨诸塞总督托马斯·盖奇根据密报,派遣800名驻波士顿英军前往康科德,搜缴当地民兵的秘密军火库,并企图逮捕当地"通讯委员会"领导成员。这一消息为"通讯委员会"情报人员所截获,星夜飞报了当地爱国者。"一分钟人"接报后,立即集结。翌日清晨,当英军进至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一带时,遭到了早已严阵以待的民兵的袭击。民兵们从岩石、树林、灌木丛后面对准英军发出了雨点般的射击。英军伤亡273人,北美民兵伤亡93人,康科德、列克星敦的战斗打响了"声闻全世界"的之一枪,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8月23日英王发布告谕,宣布殖民地的反抗为非法,声言"宁可丢掉王冠,决不放弃战争"。12月22日,英国议会通过派遣5万军队赴北美殖民地镇压革命者的决议。面对这一形势,1775年6月15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正规的大陆军。原英军上校、弗吉尼亚种植场场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英军企图凭借其陆海军优势首先切断新英格兰与其他殖民地的联系,然后各个击破之。大陆军在华盛顿的率领下采取避敌锋芒,持久耗敌的方针,与英军展开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从1775年4月打响独立战争之一枪到1783年战事结束,为期8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之一阶段:从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为战略防御阶段。这一阶段主战场在北部地区,战略主动权掌握在英军手中。1775年6月17日,波士顿民兵在邦克山战斗中与装备精良的英国正规军展开了之一次正面交锋,显示了北美民兵惊人的战斗力,大大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为独立而战的斗志。在斗争的 *** 中,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1776年12月在经过激烈争夺后,为了保存军力,化被动为主动,华盛顿放弃纽约。纽约失陷标志独立战争进入困难时期。1776年12月25日圣诞节之夜,华盛顿率部渡过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黑森雇佣军兵营成功,接着又在普林斯顿重创英军,使陷入低潮的美国独立战争重新获得了活力。1777年7月英军计划兵分三路,分进合击,会师奥尔巴尼,以尽快实现其切断新英格兰的战略企图。当北路7200余名英军在伯戈因的率领下,从蒙特利尔孤军南下时,立即陷入新英格兰民兵的汪洋大海之中,处处受到民兵阻击和围追堵截。在弗里曼农庄和贝米斯高地接连受挫后,伯戈因被迫退守萨拉托加。大陆军和民兵以3倍于英军的优势兵力将英军团团围住,伯戈因弹尽粮绝,孤立无援,于10月17日被迫率领5700名英军投降。萨拉托加大捷大大改善了美国的战略态势和国际地位,是美国革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阶段:从1777年10月-1781年3月,以萨拉托加大捷为标志,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主战场逐步转向南部地区。

在这一阶段国际环境日益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西班牙、荷兰等改变了动摇不定的观望态度。

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

1778年6月法英开战,西班牙也于1779年6月对英作战。俄国于1780年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780年12月荷兰进一步加入法国方面对英作战。北美独立战争扩大为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性反英战争,英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在南部战场上,美国大陆军和民兵以游击战和游击性的运动战与敌周旋,日趋主动。在1781年的吉尔福德之战中,英军伤亡惨重。在大陆军和民兵的持久消耗下,英军渐感力量不支。

1781年4月英军在康沃利斯率领下,实行战略收缩,向北退往弗吉尼亚。格林乘势挥师南下,在民兵游击队配合下,拔除英军据点,收复了除萨凡纳和吉尔斯顿之外的南部国土。

第三阶段:从1781年4月-1783年9月,为战略反攻阶段。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顶端的约克敦。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主要收缩于纽约和约克敦两点上。1781年8月,华盛顿亲率法美联军秘密南下弗吉尼亚,与此同时,德格拉斯率领的法国舰队也抵达约克敦城外海面,击败了来援英舰,完全控制了战区制海权。9月28日,1.7万名法美联军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约克敦的包围。

在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康沃利斯走投无路,于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的第四个周年纪念日,请求进行投降谈判。10月19日,8000名英军走出约克敦,当服装整齐的红衫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转过来了》的著名乐章。

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之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是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杰出战例。在广泛的国际援助下,经过8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仅有300万人口的北美13个州,最终打败了拥有近3000万人口的世界之一工业国大英帝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马克思指出:"美国独立战争开创了资产阶级取胜的新纪元。"

列宁指出,美国独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早的、最伟大的真正的解放战争,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的革命战争","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美国独立战争之一次将欧洲启蒙运动的自由哲学思想大规模地付诸实践,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的政治精神和价值观念。独立战争中诞生的《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之一次以正式文件庄严宣布了人民 *** 的原则,宣布了人民革命的正当权利,粉碎和否定了所谓君权神授的谎言。美国独立战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的进步的政治精神给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惊醒了欧洲,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且为拉美争取殖民地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有力地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盛赞美国独立战争为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高涨时代,给欧洲18世纪革命一个推动,为欧洲资产阶级敲响了警钟。美国革命的先驱者们创造的辉煌业绩至今仍不失其历史的魅力,它已经而且将继续给进步人类以深刻的有益的启示。

三、欧洲各国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解放革命(时间顺序)

1640年召开新议会的事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88年议会反对派发动宫廷政变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在1689年颁布文献《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议会君主立宪制。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1789年爆发,统治法国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在法国普遍将雾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的标志。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束。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内外交困,民怨沸腾,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农奴制的危机,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1861年,沙皇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逐渐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

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82年11月30日.英国新 *** 与美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美国民主党遭到惨败,成为南方奴隶主脱离联邦和发动叛乱的信号,并于1861年成立“南部同盟”。1862年林肯发表预备性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1863年北方取得葛底斯堡大捷,成为内战的转折点。1865年4月9日,美国内战终止,美国恢复统一。

关于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戈尔巴乔夫 时间 资产阶级 美国 革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