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霍金 时间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霍金的时间简史主要内容,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霍金 时间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霍金的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于1988年出版的一本畅销科普书,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一系列复杂的天文学和物理学理论,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这本书成为了一部科学普及经典,引领着普通读者走进了宇宙学的奇妙世界。
1.宇宙的起源:书中讲述了大爆炸理论,即宇宙的起源是从一个高度密集的奇点开始,然后膨胀并不断演化。这个理论解释了宇宙的形成和扩展过程。
2.黑洞:霍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黑洞的概念和性质,包括黑洞的形成、结构和引力弯曲效应。他还提出了“霍金辐射”的理论,即黑洞会因量子效应而辐射出粒子,最终蒸发掉。
3.时间:书中讨论了时间的概念,包括相对论中的时间弯曲,以及如何测量宇宙年龄。霍金引用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黑洞理论,解释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4.量子力学:书中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以及如何将量子力学应用于宇宙学问题的尝试。
5.时间箭头:霍金解释了时间箭头的概念,即时间只能朝一个方向前进,而不可逆转。这与宇宙的演化和热力学定律有关。
6.超弦理论:书中提到了超弦理论,这是一种试图统一所有物理定律的理论,包括引力、量子力学和宇宙学。
7.宇宙的未来:霍金探讨了宇宙的未来,包括宇宙的膨胀、可能的大冲撞、黑洞的演化等问题,以及宇宙可能的最终命运。
总的来说,《时间简史》以清晰、生动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宇宙学和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深刻而又富有启发性地探讨了一系列复杂的科学问题。
霍金的幽默和思辨性思维使这本书不仅成为一本科普书,还成为了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吸引了全球数百万读者,激发了无数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它不仅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影响,还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宇宙和时间的理解。
二、霍金死的时间是几点
1、史蒂芬·威廉·霍金于英国当地时间2018年3月14日凌晨3时46分去世,享年76岁,已经得到霍金家人确认。
2、2018年3月31日,史蒂芬·霍金的葬礼在剑桥大学的教堂举行,霍金的骨灰将被安葬在另一位传奇科学家牛顿的墓旁。
3、生于伽利略忌日,卒于爱因斯坦生日,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今日去世,享年76岁。有人说,广袤的宇宙里有梦幻的星云,有正在飞向地球的小行星,有吞噬一切的黑洞……霍金没有死,他只是终于摆脱了束缚着自己的肉体。从轮椅上一跃而起,飞向了那个他一直憧憬的地方。如今,他也终成时间中的一段简史。
4、英国《卫报》在讣闻中写道:“科学苍穹上一颗最闪耀的明星陨落了”。
5、剑桥大学官方推特账号在纪念推文中引用了霍金的一句话:“记得仰望星空,不要只看脚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位物理学家带给人们更大的启发或许就是,提醒人们偶尔从生活的细小和琐碎中抬起头,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
6、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7、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获得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8、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斯蒂芬·威廉·霍金
三、霍金的时间简史简介
1、在这部书中,霍金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妙。
2、《时间简史》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时间起始点——宇宙大爆炸奇点。宇宙是不断膨胀着的,它在最初应该收缩为一点,这一时刻被称为宇宙大爆炸时刻。宇宙在这一点的密度无穷大,这一点即为数学上所称的奇点。
4、2.时间终结——黑洞。恒星由于引力作用会不断收缩,会形成一个“黑洞”。黑洞表面引力很强,时间会在此终止。
5、3.上帝是如何启动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命运。一种是以人择原理来解释的叫做紊乱边界条件的宇宙起源;另一种解释称为“暴涨模型”,它认为宇宙在开始的一瞬间是以加速度膨胀,在远小于1秒的时间里宇宙的半径增大了100万亿亿亿倍。
6、4.物理学的统一——终极理论。人类在寻求建立一个适用于宇宙中每一事件的、完整的、协调的统一理论,在这理论中不需要选取特定的常数去符合事实。
7、《时间简史》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创作的科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88年。
8、全书共十二章,讲述了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
9、在该书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论中存在的未解决的冲突,并指出了把量子力学、热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存在的问题,该书的定位是让那些对宇宙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了解他的理论和其中的数学原理。
10、该书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累计销售量突破2500万册,成为一本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
11、在发表《最初的宇宙》不久之后,霍金决定写一本将对大众极具吸引力的宇宙学著作。这本书就是《时间简史》。可惜这本书一直拖延到1985年才完稿,因为霍金在访问欧洲原子能研究机构在瑞士日内瓦的量子物理实验室的时候,不幸染上了肺炎。
12、由于病得很严重,霍金被送进剑桥大学的阿登布鲁克医院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这次手术虽然挽救了霍金的生命,但他再也不能使用他的嗓音了。霍金采用一个连在轮椅上的,可用手操控的小型电脑语音合成器来“说话”。
13、这对霍金来说很不方便,但是,对于之前根本听不清他说话的听众来说,这样反倒容易理解了。在使用这个语音合成器之前,只有他身边最亲密的人能听懂他说的话。霍金的《时间简史》最终发表于1988年。
14、《时间简史》是一部讲述宇宙奥秘的科普读物。霍金对“时间简史”的解释是“从大爆炸到黑洞”,意思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由宇宙大爆炸开始,演化到黑洞结束。
15、《时间简史》一书着重解答人类最古老的命题:时间是有始有终的吗?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16、传统思想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但霍金则认为,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以一个“点”存在,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后来,这个“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由此开始,物质逐渐形成。
17、宇宙起初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进,它的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其中蕴含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最终形成星系。宇宙的空间一直持续不断地扩大,膨胀,直至今日。
18、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并成为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可能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会逐渐收缩,最终又收缩成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这也代表着时间的结束。
19、然而宇宙究竟会不会收缩为一个“点”,还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宇宙在大爆炸发生之前到底是什么样,或者说发生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无人知道,且将会是个永恒的谜。这就是霍金的大爆炸宇宙的理论基础。
20、霍金在该书中用自己全新的物理理论回答了有关宇宙的基本问题。在具体写作时,他放弃了所有数学的理论公式,将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首次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介绍给一般读者,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自己生存的宇宙,该书因此成为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21、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间简史》
四、霍金什么时候死的
1、霍金的去世时间是:2018年3月14日。
2、2018年3月14日,根据英国天空新闻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2018年3月31日,这位科学家的葬礼在剑桥大学的大圣玛丽教堂举行。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内,与牛顿和达尔文为邻。
3、霍金因病去世,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1942年出生的霍金,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然而即便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霍金仍然在科学探索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统一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
4、他的不朽名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他于1978年和1988年先后获得物理学界两项大奖,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和沃尔夫奖。1989年霍金获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