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光阴。
昨天——昨日。
今天——今着。
明天——门着。
蒙蒙亮——麻麻亮。
清早——一大早。
上午——上昼。
半上午——半上昼。
中午——晌午;晌午头。
下午——下(ha)昼;
半下午——半下(ha)昼。
撒黑——撒麻漆。
白天——白(pe音‘培额’)日。
黑夜——夜晚上。
深夜——深更半夜。
虹——罡(gang)音“杠”。
云——读run(音“润”二声)。
雾——雾露罩子。
晚霞——火烧天。
下雨——haru音“哈濡”。
暴雨——打风暴(pao);暴(pao)风雨(ru)。
牛毛细雨——下(ha)麻粉子。
阵雨——下(ha)白雨(有太阳时下雨)。
下雪——haxie音“哈蝎”。如:大雪(xie)片;小雪(xie)籽。
冰雹——冷子。
冰——凌冰。
雷阵雨——读leichenru,音“雷趁乳”。
响雷——打雷
闪电——扯霍。
日蚀——天狗嘁太阳。
月蚀——天狗嘁(吃)月(Rue)亮。
月晕——月亮驮家。
彗星——扫帚星。
银河——天河。
河床——河帕。
小水潭——水凼。
大水潭——深水潭。
静水——平水。
波浪——水浪;赶浪。
激流——激溜子。
瀑布——水帘子。
洪水——发大水。
淹水——淹(ean音“额安)水了。
泥石流——垮蛟鳖子。
河岸——干岸(guaneuan音“官额安”。
石滩——石头浪子。
小孔洞——窟窿眼(ean音“额安”)。
山洞——山垌(tong)。
回音——应山。
泉水——沁(qìn)水。
北方——be(音‘伯额’)方.
南方——nuán(音‘暖’扬声)方。
上面——高头;上头。
下面——底下(ha);兜下(ha):下(ha)头。
中间——中间(音“干”)。
水田——秧田。
水满了——水淹(eàn)严(eán)了。
旱地——读:huanti音“换替”。
平地——读:pinti音“品题”。
石岩——石岩(eai音“额爱”)。
悬崖——陡岩(eai音“额爱”)。
石坝——石摆。
严实——严(ean)丝合缝的。
种公牛——尖子牛。
骟公牛——牯牛。
母牛——嬷牛。
牛犊——牛儿。
牛犄角——niuguo音“牛郭”。
种公羊——骚胡子羊。
骟公羊——节子羊。
母羊——水羊。
羊羔——羊儿。
肉猪——香猪。
种公猪——脚猪。
猪仔——猪儿。
公狗——伢狗
母狗——草狗
公猫——郎猫
母猫——女猫。
狼——老巴子。
狐狸——毛狗子。
豹子——梅花豹;土豹子。
獾——猪獾子;狗獾子。
公鸡——鸡公。
孵小鸡——赖铺。
鸭子——鸭(ea音:“额啊”子)。
翅膀——(zhibang)音“志膀”
喜鹊——鸦鹊(eaqio音“额啊欺哦”)
斑鸠——普鸽;普狗;咕咕鸟。
锦鸡——金鸡。
杜鹃——麦(me)栝(kuo)鸟
乌鸦——老蛙;老鸹。
鹰——老(lāo)鹰;饿老雕。
鹞鹰——麻鹞子。
猫头鹰——哼呼鹰。
鱼鸟——打渔翠。
芝麻鸟——锻磨鸟。
大雁——‘额鹌’(ean)。
松鼠——毛老鼠。
鼬鼠——黄鼠狼。
青蛙——蛤蟆;kamao音“咯猫”
蟾蜍——癞蛤蟆;癞咯猫;癞毒蝡(ruan);癞毒菇子。
蝌蚪——蛤蟆咕咚;咯猫咕咚。
蝙蝠——盐老鼠。
蚯蚓——缓行子;蛐卷。
蛇——也叫“长虫”。
壁虎——墙壁阿子(qiangbiazi);蛇郎中。
蚚蜥——蛇出(chu)溜。
鱼——读ru(音“如”)。例商南主要鱼类有:鲈鱼、鲫鱼;白鱼条子;花鱼瓣;麻鱼壳子;鮸鱼;鯆沙棘;刺拐子等。
大鲵——娃娃鱼(ru)。
鲶鱼——鮸鱼。
刺拐鱼——黄辣丁子。
飞蛾——蛾(eo)子。
蜜蜂——家(ga)蜂子;糖蜂。
野蜂——野蜂子。如:叶蜂;竹蜂;马蜂、黄蜡扇蜂子;狗舌条蜂子;葫芦包蜂子;七股牛蜂子;土蜂子等。
蝴蝶——洋约儿。
蜻蜓——洋蝉闲。
蟋蟀——蝈蝈。
蝼蛄——土狗子。
蝗虫——蚂蚱;蚱蚂子。
牛虻——鹭蜢子。
牛鳖虫——牛鳖色。
萤火虫——亮化虫。
知了——炸了子。
蝉蜕——炸了壳(括)。
螳螂——吽(hòu)子
虱子——色子。
跳蚤——乌蚤。
臭虫——臭色。
蚂蚁——读“蚂呢”。
飞蚁——蜢蚁(ni)子.
树林——树帕。
果树——果木树。
松树——枞树。
栎树——花栎树。
银花树——夜壶树;夜壶老。
枫树——枫香树。
柳树——杨柳树。
红柳——鬼柳树;红心柳。
白杨——山白杨。
梧桐——青桐树。
杉树——沙树。
柏树——北(be)树。
皂角树——caojio音“槽急哦”树。
白蜡树——黑籽树。
药籽树——黄丽苗。
树根部——树蔸子
树干——树梃子。
树枝——树桠(ea“额啊”)枝.
树梢——树杪(miao)子。
树丛——树朴笼。
果子——果木。
梅子——李米。
桔子——橘(音“著”)子。
山楂——猴楂。
玫瑰——刺玫。
牡丹——牡(mao音“毛”)丹。
芍药——读shuoyo(音“硕哟”)。
龙须草——胡草。
芦苇——茹子。
杜仲——丝绵树皮。
五味子——药(yo)葡萄。
车前草——蛤蟆衣子。
川芎——川香
薄荷——薄(po)荷。
小麦——麦(me音“嚜”)子
玉米——苞谷。
水稻——稻(tao音“涛”)谷。
豆子——tou(音“透”)子。
大豆——黄豆(tou音“透”),
绿豆——录豆(lutou音“录透”)
土豆——洋芋(ru音“茹”)。
红薯——红芋(ru音“茹”)。
芋头——毛芋((ru音“茹”)。
花生——落花生;落生。
蓖麻—— *** 子。
白菜——黄菜。
萝卜——萝卜(po音“頗”)。
胡萝卜——红萝卜。
南瓜——香瓜。
甜瓜——小瓜。
葫芦——库芦。
莴苣——读wozhu(音“萵猪”)。
萹豆——猫耳朵;大脚片。
豆角——四季豆。
豇豆——豇(音“缸”)豆。
芸豆——打豇豆。
雪里红——芥(音“盖”)菜。
苋菜——读“汗菜”
马齿苋——读“马猪汗”
金针——黄花菜
藕——莲菜。
番茄——西红柿(si);洋柿(si)子。
蘑菇——菇子。
推——??(song);攮(nang)。
挎——??(kuai)。
拔——扯;拽;如:扯草;拽毛。
托——掂;促起来。
举起来——箒起来。
扛——摎(nao);摎布袋;摎木料。
揪——读“qiu”音“秋”。
折——乜(miē)音“灭”;折断——乜断;乜柴禾。
提——拎。
抱——读pāo(音“泡”)。搂;抱。
夹(挟)——读ga(音“噶”)。夹到中间;挟紧。
掐——读ka音“佧”。掐(ka)人;能掐(ka)会算。
抠——读eou(音“额偶”)。抠(eou) *** 。
坐——读cuo(音“错”)。
蹲——跩(zhuai)着;跍(ku)倒。
蹬——踹。
挤——胩癩;挤命。
叉开——pia(音‘劈啊’)开。
分开——掰(读“伯额”)开;撆(pie)开。例:把馒头掰开,撆一半给弟弟。
粘贴——bia音“比啊”。
罩住——扣(kóu)到。
抓住——拽(zhuai)住;挖抓住。
捉住——逮到。
挠痒——抓痒。
发抖——打颤。
跌跤——搭高子。
趴跤——搭了个狗啃屎。
仰跤——搭了个仰(niang音“酿”)八叉。
坐跤——搭了个坐(cuo音“错”)屁沟子蹲。
滑跤——哧溜了一跤。
干活儿——做活(huo)。
开始——架(ga音“嘎”)势。
卖劲——下茬。
白费——背(běi)包。例:做些背包活;走了背包路。
庄稼——庄嘎。
安放——摆设。
搪墙——糊墙;搅泥墙。
推磨——磨磨。
踏碓——锻碓。
锄草——薅草;擐草。
割草——銙草。
圈肥——小粪。
人粪尿——大粪。
沤肥——渥粪。
追肥——上粪。
劈柴——破(pǒ)柴。
凿孔——打眼(ean音“额安”)。
制造——制糙。
治疗、修理——摆治。如:摆治病;摆治家业。
搬动——(buantong)音“‘布安’垌”。
摘果——摘(zě音“则”)果木。
择菜——拆(cē)菜。
选择——挑拣。
晾晒——塱(lang音“浪”)晒。
办事——办(pan音“番”)事。
惹祸——杠祸。
吵架——吵嘴;咯孽。
打架——打锤。
打耳光——搧巴掌、搧耳刮子。
磕击——啄毛栗括子。
扭打——撕抓。
提防——当心。
拦挡——拦(luan)到;档住(chu)。
撕破了——撕挼(rua)了。
汤秋千——打悠秋。
经常——“扎杵”;“老是”。例:你扎杵干坏事;老是不改。
节俭——细法;细发的很。
浪费——抛戏;抛戏得很。
末尾——后头
看——读kuan(音“宽”)。例:快看(kuan)啊,出虹(gang)了。
瞅瞅——读cucu音“醋醋”。如:到处瞅瞅(cucu)。
传眼神——递眼色。
瞪眼——胱人。
蔑视——瞄人。
瞭望——张望。
望哨——望高。
东张西望——望白(pe)眼(ean)。
没注意——没睎顾;不睎顾。
偷听——听墙根子。
说话——讲(gang音“岗”)话;说(shue音“书厄”)话。
交谈——拍话。
喊话——挼(rua)叫;喊叫。
嚷嚷——谐呼。
聊天——谝梆子。
唠嗑——谝家常;拉家常。
悄悄话——私房话。
吵闹——吵人。
唠叨——嘟囔;咕囔;咕叨。
假话——白(pe)话;瞎话。
讲故事——谝古今;谝白话。
教育—— *** ;指教。
叮咛——叮嘱;嘱咐。
不好意思——不是话;不像话。
吵架——争嘴;吵嘴;咯孽。
争论——抬杠。
比喻——比方说;打比喻(ru);学说(shue)的话。
多话——多嘴。
插话——插嘴。
接话——接嘴;接鸡下壳(kuo)子。
传话——搬嘴。
胡说——嚼蛆巴子(quo qi ba zi)。
胡扯——胡求扯;乱扯一起;牛胩扯到马胩的。
扯是非——扯久经;搬弄是非。
撒谎——扯谎。
谎话——瞎话。
吹牛——吹牛 *** ;说大话。
敲诈——敲竹杠。
根因——路数。
找茬——找路数;瞅路数。
麻烦——啰怜。
数苦——数路数;款啰怜。
口头邀请——卖嘴。
只说不做——卖嘴皮子。
讨好——卖乖。
哭——rùe(音“乳额”);挼(rùa音‘如啊’)。
要哭不及——憋持嘴。
大哭——豁命哭;不要命的哭,作子蛾子唏。
抽泣——嗝泣;嗝叱。
骂人——噘人;日噘人。
骗人——‘欺哦’人;哄人。
读书——念书。
吃饭——嘁(qi)饭。
咬——读eao(音‘额奥’)。
咬牙——呃额啊齿。
嚼——quo音“欺哦”。
啃——呃(舌根分离嘣发音)。
喝水——读huoshui音“霍水”。
吃药—huoyo(音“霍哟”)
咽——吞。
吸烟——嘁烟;抽烟。
尝鲜——尝新。
赴宴——喝酒。
共享——打平伙。
改善生活——打牙祭;作神福。
贪嘴——馋(can音“残”)牢;馋老巴子。
大便——跁屎;解(gai)大手。
小便——渦尿;解(gai)小手。
拉肚子——跁肚子;拉稀。
气味——气色。
寒冷——冻人;冷(len)的很。
温暖——暖和(nuanhuo)。
睡觉——困醒;困一觉(gao音“吿”)。
午休——打中觉(gao音“吿”)。
去——迄(qi音“汽”)
哪去——哪迄?你(en)到哪去(qi)?
出游——出门。
访友——走亲戚;姥人家(ga);逛门子。
赶路——读guan(音“管”)路。
直路——读chi(音“嗤”)路。
步行——读pu(音“铺”)行。
下不去——读“哈不迄”。
活动——动弹(tongtan)。
生活——过日子。
计划——打算。
想办法——打主意。
缓慢——肉迟;磨囊;腻摸头;慢腾腾的。
小儿九日庆——做九朝(zhao)。
小儿周岁庆——抓周。
结婚——戴花;官戴;作宴席。
祝寿——做生日。
演戏——唱戏。
魔术——把戏。
杂技——玩把戏。
马戏——大把戏。
家具——家业。如:木器家业;铁器家业;篾器家业;瓷器家业。
摇篮——摇窝;摇箩窠。
背篓——背笼。
挎篓——髖箩。
篮子——笼子。
簸箕——柳簸。
箩筐——稻箩。
晒戗——朴蓝。
米戗——簸箩。
淘米筐——筲箕。
粪筐——粪箕。
链枷——链祴(gai)。
针线箩——鞋(hai)箩;鞋(hai)布箩。
礼篮——礼箩。
棒槌——忙锤。
扫帚——笤把。
篙箭——草帘子。
锹——铁铣。
十字镐——乌啄;洋镐。
镢头——(挖地用)叉薅锄;齐口锄;板锄。
秧锄——捞锄。
锄草锄——薅锄;钩锄;拚锄。
柜——读kui。睡柜(kui);立柜(kui);橱柜(kui)等。
神柜——香火桌。
大方桌——八仙桌。
茶几——椅屋墩子。
茶盘——条盘。
上下喇叭状的煨水器——piazi音:‘皮啊’子。
烟袋——烟筒。旱(huan音“换”)烟筒;水烟筒。
手杖——拐棍。
雨伞——雨(音“乳”)袈。
秤锤——称砣。
坛子——罐。
瓦盆——盋(bo)音“钵”。
菜盆——菜盋
碟子——读tiezi(音“贴子”)。
杯子——缸子。如:磁缸子;茶缸子。
勺子——汤瓢;汤勺。
羹匙——挑。
菜刀——排刀。
擀丈——擀(读guan音“管”)面棍。
火剪——火钳。
锄柄——锄把。
筐柄——笼子梡(kuan)。
提手——系;鋬;梡(kuan)。
车轮——车轱辘子。
铁链子——响绳。
匕首——小攮子。
矛子尖——杪(miao)子尖。
土枪——鸟枪;线枪。
礼炮——三响;铳子;炮杖。
便壶——夜壶;尿壶;尿罐子。
塞子——责(ze)子。
手镯——手镯(chuo)子。
毛笔——松活。
秃笔——杵头烘。
墨——墨(me音“嚜”)。
砚池——nianchi音“念池”。
*** 数字——洋码子。
肥皂——洋碱。
香皂——香胰子。
乐器——响器;锣鼓家业。
钹——恰恰。
锣——铴锣;匀锣;撂锣;钩锣。
唢呐——喇叭。
担架——篼子。
棺材——方子;寿木。
米酒——黄酒。
白酒——烧酒。
米饭——干(guan音(官)饭。
馒头——蒸馍。
包子——包子馍;如:肉包子;糖包子;豆包子。
花卷——卷子馍。
馅饼——油饼子馍。
千层饼——油卷馍。
薄饼——薄(pao)饼馍。
烙饼——烙(luo音:“落”)饼子馍。
煎饼——搨馍。
锅盔——和尚馍。
火烧馍——灰鳖子。
盒子——角子。
饺子——煮角子;扁食。
捞面条——江水面条;清水臊子面。
和菜面条——糊涂面。
面鱼——搅汤。
米粥——米汤。
面糊——拌汤。
玉米粥——苞谷糊汤。
嫩玉米糊——浆巴。
糕点——点心。
月饼——Rue(音“乳额”)饼。
豆腐干——豆(tou)腐干(guan)子。
柿饼——柿(si)砣。
软柿子——蕻(hong音“轰”)柿子。
衣服——衣裳。
上衣——月(rue)挂、褂子。
女衫——大襟衣裳。
男衫——对襟衣裳。
夹克衫——背搭。
长衫——长褂;袍子。
内衣——里头衣裳。
大衣——大氅。
裙子——读“纯子”。
护裙——围兜(chun);围裙。
被子——“庇佑”(piu);“庇佑护”(piuhu)。
褥子——垫(tian音:“窴”)裨佑护。
毛巾——羊肚子手巾。
纱巾——纱帕子。
垫肩——围肩。
裹腿——裹脚;裹缠。
鞋子——鞋(hai音“孩”)。如:布鞋(hai)、草鞋(hai)、皮鞋(hai)、雨鞋(hai)等.
靴子——靴(shue“舒额”)子。如:棉靴(shue);皮靴(shue);筒靴(shue)等。
月经带——蜡胩片。
短裤——裤衩子。
包脚布——脚覆子。
连襟布袋——褡裢子。
村庄——屋场。
堂屋——堂心。
正屋——上屋。
厢房——下(ha)屋。
客厅——厅屋。
伙房——灶火;厨下(ha音“哈”)。
厦房——披厦(音“耍”)
柴房——柴禾(hu)栏。
偏门——耳门。
廊檐——阶(gai)檐。
房子——屋。如:瓦屋、草屋、石板屋。
大梁_——驮梁;横梁;屋梁。
房柃——柃子;屋柃子。
房椽——屋郭子。
房柱——柱(chu音“矗”)子。如:立柱、明柱、墙柱、暗柱。
门栏——罗槛;门槛。
台阶——坎子。
廊道——窿子。
门楼——大门楼子;前门楼子。
檐沟——阳沟。
院落——院(ruān)子;天井院。
园子——读(ruán音“緛”)子。如:菜园(ruán);花园(ruán);竹园(ruán)。
旮旯——(eālán)音:“额阿栏”;拐下(ha)。
道场——道(tao)床。
猪圈——猪壖(ruān)。
牛舍——牛栏。
鸡舍——鸡帱。
厕所——茅厠(maosi);毛缸。
粪坑——粪凼(tāng)。
水池——水凼(dang读tāng音“蹚”)。如:嘁水凼(tang);洗衣凼(tang)。
火坑——火凼(tāng);火炉。
池塘——堰塘;鱼塘。
水渠——堰沟;堰渠。
篱笆——菜园笆。
前山——前头坡;对门坡。
后山——后头坡。
山顶——坡梁头。
坡面——山牌。
山坳——凹;沟槽子。
山寨——祡(chai)子。
山洞——垌(tong);山垌;石垌;岩(eai)垌。
沟溪——沟;小河沟。
上边——高头;上头;上面。
下边——下(ha)头;底下(ha);兜下(douha)
铁匠铺——铁匠炉。
食堂——馆子;饭店。
商店——杂货铺;百货铺子。
旅社——客店;骡马店。
作坊——油坊;染坊;磨坊;纸坊等。
酒厂——烧锅。
屠宰场——杀猪架子。
街道——读gaitao(音:‘该涛’)。
学校——学(xio)堂。
剧团——戏班子。
公家——公上。
公路——马路。
公墓——官山。
头发——头毛。
发稍——头毛杪子。
发辫——头毛辫(pian)子。
发髻——鬏(jiu)把。
剪发——半截毛。
眉毛——眯毛。
前额——额郭。
后额——后脑壳(kuo);后脑勺。
后颈窝——后仰窝。
眼睛——眼(ean音“额暗”)睛。
睫毛——眼(ean音“额安”)睛毛。
眼泪——眼睛水(eanjingshui音“鄂安睛水”)。
眼屎——眼睛屎(eanjingshi音“鄂安睛屎”)。
瞳孔——眼睛仁(音“鄂安睛屎仁”)。
鼻子——鼻子(pizi音“媲子”)
鼻孔——鼻子眼(piziean音“貔子额安”)。
鼻涕——鼻脓(pinong音“屁脓”)。
胡须——胡子。
嘴——嘴(zei音“戝”)。
牙齿——牙齿(eachi音“饿啊齿”)。
牙龈——牙齿官子(eachiguanzi音“额啊齿官子”)。
舌头——舌条。
上颚壁——天花板。
吐沫——口残。
涎水——酣(han)水。
下巴——下(ha)巴壳(kuo音“闊”)子。
脖颈——颈脖子。
肩——肩膀头子。
胁——胁下(ha)窝。
脊椎——背脊骨。
手肘——咯巴块子
手掌——手巴掌。
手指——手指丫(ea音“手指额啊”)。
指甲——指甲盖;指甲壳(kuo)。
胸膛——胸口;心口窝;胸脯子。
胸肋——肋子骨。
*** ——奶;奶头;奶膀子。
心脏——心脏(cang音“心仓”)。
肝脏——(guancang音“官仓”)。
肾脏——腰子。
胃——肚子。
下腹——小肚子。
肚脐——肚母脐(音“突母脐”)。
髋骨——胯骨。
臀部——沟子;沟蛋子。
*** —— *** (ean音“额暗”)
髂裆——kadang音“卡当”;腿网。
阴囊——蛋(tan)包子。
睾丸——蛋(tan)子。
股内沟——大腿缝。
大腿——大腿胯子。
膝盖——“seluopo”(音“色落颇”;或“色落颇盖”)。
胫骨——腿梁子。
腓肠肌——小腿肚子。
踝骨——螺丝骨。
脚脖——脚(jio音:“急哦”)颈子。
脚跟肌腱——脚(jio)懒筋。
脚掌——脚(jio)巴掌;脚(jio)底板。
足跟——脚(jio)后踭(zen音“囎”)。
足腰——脚(jio)凹腰。
足趾——脚(jio)趾丫(ea音“额啊”)。
皮肤——肉皮。
毛孔——汗眼(ean,音“额安”)
骨髓——骨囍。
身体——身子骨。
健康——结实;扎实;硬(峎)朗。
光膀子——赤膊佬。
光下身——打朗佧;打 *** 佧。
怀孕——害喜;害犊(tōu)。
分娩——髋伢(ea音“额啊”);落月;坐(cuo)月子。
小产——坐(cuo)小月子。
痒痒——咬(eao音“额奥”)人。
舒服——好受。
不舒服——难(náng音“囊”)过;难受。
有病——不好过;害病(pin)。
犯病——发病(pin)。
病重——倒床;病倒床了。
出血——淌血(xie),音“歇”。
喷嚏——打嚏。
呃逆——打嗝;打嗝儿。
咳嗽——咯(ka)。
呕吐——挼(rua)。
受寒——冻到着。
高热——发烧。
痉挛——抽筋。
惊风——抽风。
脑血管意外症——中风。
感染——发了。例:伤口发了;疮发了。
疟疾——打摆子。
肠梗阻——绞肠痧。
白内障——萝卜花眼;棠梨花眼。
肺结核——痨病(pin)。
气喘——瘊子。
疖子——凸(bao)疖。
带状疱疹——龙戏疮。
风疹——风包。
湿疹——出水痘。
秃疮——癞痢。
天花——出花;出麻。
落枕——颈脖子扭了。
踝关节扭伤——崴脚脖子了。
腰扭伤——腰岔气了。
脱臼——挫损了。
脚茧子——脚膙子。
污垢——垢痂。
我——ewo (音“厄哦”;舌后迸发音)。
我们——我几(ewoji音“厄哦几”)。
你——“ēn”(鼻音“恩”)。
你们——你几(ēnji音“恩几”)。
他——“ké”(音“客额”)。
他们——“kéji”(音“客额几”),
谁——哪个?
那些人——“恩些人”。
他们那些人——“客额几恩些人”。
多人——一大些人。
很多人——几多人。
大家——大伙。
人群——人群(chén音“纯”)。
过军——过队伍。
男人——农会。
妇女——妇联会。
幼儿——毛伢(ea)。
小孩——小伢(ea)。
学生——学生伢(ea)。
放牛娃——放牛伢(ea)。
夫妻——两口子。
单身汉——光棍、寡份条子
鳏夫——孤老。
残疾人——裁坏人。
瞎子——读“hǎzi”(音“哈子”)。
哑巴——哑(ea音‘额啊’)巴子。
瘸子——跛子。
瘫子——维子。
秃疮孩子——癞痢伢(ea)。
秃头——秃子咣。
麻子——麻疙瘩。
结巴——结果子。
咬舌——嘎舌子。
罗锅——驼子;背锅。
瘸腿——跛子。
瘫子——维子。
神经病——疯子。
财主——财东。
主东——东家。
雇工——相公。
长工——伙计。
佃户——庄户。
小贩——货郎子;货郎担。
教员——教书先生。
医生——郎中。
接生婆——老娘婆。
演员——唱戏的;戏子。
杂技演员——玩把戏的。
手艺人——匠(qiang音“鏘”)人。如:木匠;铁匠;油匠;篾匠;石匠;窑匠;水泥匠:小炉匠;皮匠;弾花匠等。
讨饭的——叫花子;要饭的。
难民——逃难的。
灾民——逃荒的。
跑土匪——跑反的。
小偷——贼(ce)娃子;绺娃子;三只手。
土匪——土匪杆子。
路匪——劫(qie)路的。
傀儡——走狗。
帮凶——狗腿子。
能说会道的——piāzi(音“屁啊”子)。
寡言少语的——嘶哑(ea)瘟气的;死不吭声;十个碾滚压不出个屁来。
高声大嗓的——喳!喳哇子。
故事多的人——白话篓子;白话包子。
不讲道理的妇女——麻迷;麻迷拐。
爱嬉闹的——狂脖子。
疯野——疯八叉。
性急——烧包;烧包鬼。
卖弄——者;者生皮。
炫耀;张扬——摆谱;浪骚的!
骚扰——骚青。
傻笑——痴瓜子。
喜闹不休——狂脖子;惬脖子。
淘气——淘气鬼;淘气包子。
嘎咕——流光锤;嘎咕蛋;菜包子。
土气——土豹子;山铳子。
冒失——二彪子;二杆子;冒失鬼。
半吊子——二球,二百五,二量八星的。
痴笨——苕;痴呆子;老实人。
老实人——孬(naō)子;老实坨子。
憨厚——憨子。
软弱——懦弱包子。
笨蛋——读pun tan(音‘喷婒’)。
傻瓜——瓜瓜子。
*** ——白脖子;痴呆子。
没知识——菜包子;一肚子青黛屎。
游手好闲——逛三;二流子;游魂鬼。
办不了事——日八歘(chua)货。
老误事——哧咚叭儿货。
吝啬——鄙薄(pipo);小气鬼;小气包子。
慷慨——大方手。
狡猾——滑头鬼。
刁钻——尖鬼;尖的很;尖矮佬子。
漂亮——排场;好看(kuan)的很。
聪明——能;能的很。
伶俐——灵性;麻利。
精干——麻利;溜耍。
和善——喜悦。
剽悍——匪的很。
厉害——家伙;灿火。
凶——歪(wai);歪人;歪得很;歪狗。
出众——出色;出傥。
扭捏——扭头梡颈的。
丑陋——丑八怪。
游侠——傥客;傥家子。
不灵活——呆板(aiban)。
性缓——大耳经刀;大意巴萨的。
废物——谤货。
坏——ha音“哈”。
坏透了——坏脱着壳(kuo音“濶”)。
不是东西——不是个好卵(luan)。
死乞白赖——赖皮狗;酣皮脸;厚脸皮;不要脸的。
教唆——戳包鬼。
堕落——读tuoluo(音“脱落”);拉侉;堕(tuo)落包子。
猥亵——挖忌;嘬忌包子;草包鬼。
矮胖——胖墩墩的;圆头圆脑的。
敦实——齐头齐脑的。
瘦弱——单薄;单净。
细长——羊肠挂筋的。
爷爷——爹(diè)。”
奶奶——奶(nài)。
外公——家公(gāgōng)。
外婆——家婆(gāpó)。
父亲——大(da)。
母亲——妈(mā)。
伯父——伯(be音‘伯额’)。
伯母——嫲(má)。
叔父——爷;叔。
叔母——娘(niáng)。
公公——老爹爹;老公公;(随夫叫)。
婆婆——老婆子。(随夫叫)。
舅舅——母舅(máoqiū音“毛媝”)。
舅妈——舅(qiū)娘。
姨——姨娘。
姑母——姑娘(gūniáng)。
姑父——姑爷(gūnyé)
岳父——外父老;老丈人;(随妻叫)。
岳母——外母娘;丈母娘;(随妻叫)。
哥哥——哥(guo,音“锅”)。
嫂嫂——称姐,前带姓氏。“X姐”。
弟弟——tītī读作“悌悌”。
弟媳——兄弟媳妇。称妹前带姓氏“X妹”。
幼儿——毛伢(eá)音“额啊”。
小娃——小伢(eá)音“额啊”。
女娃——丫(eà)头。丫头壳子。
儿媳——媳妇。(称“女”前带姓。“X女”
夫妻——两口子。
丈夫——男人;外头人;当家的;掌柜的;娃他大。
妻子——老婆;婆娘;屋里人;家(嘎)里的;娃他妈。
妻兄弟——舅官子;(随妻叫)。
妻嫂、妻弟媳——舅母子(随妻叫)。
妻姐——大姨子姐(随妻叫)。
妻妹——姨妹;小姨子(随妻叫)。
连襟——挑担。(随妻叫)。
干爸——干(Guan音“官”)大;干爷;干老儿(laor)。
干妈——干(Guan音“官”)娘。
表叔——表爷。
表娘——表婶。
表兄弟——老表。
就在今天,据日本媒体消息,日本埼玉县15所学校,近期发生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
此次食物中毒事件,导致15所学校的3453名师生出现腹泻、腹痛症状。
这次食物中毒事件,被认定为“东部供餐中心”提供餐品出现问题所致。
6月26日,有学生在吃过该公司提供的炸鸡、海藻沙拉后,相继感到不适,随后前往医院就诊。
6月29日出现不适症状者人数不断上升,其中也包含部分教职工。
看到这个消息,许多网友的反应是:
不会吧,日本如此重视食物安全的国家,也会出问题吗?
贴一段我跟插画师的记录:
甚至在国内互联网还有这种论调:
?
日本怎么说都有几亿人,百密一疏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每年日本都会爆出有人食物中毒,所以答应我,不要再夸日本了好吗?
好了回到食物中毒这个主题。
日本医院对所有病人进行了检查,均从便中检测出病原性大肠杆菌。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这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其实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细菌,也是正常肠道菌群的一部分。
但是它也分为很多种类,有些是无害的,有些污染食物时,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日本人比较幸运,他们感染的大肠杆菌毒性不强,他们3000多人都没有生命危险。
但韩国人就没那么走运了。
6月27日,韩国一所幼儿园,同样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已有百余名孩子染病。
而韩国的食物中毒,罪魁祸首依然还是“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O157,这个毒性更强的大肠杆菌,就是这次韩国食物中毒的元凶。
夹生的肉类、变质的牛奶、污染的蔬菜等,都有携带大肠杆菌O157的可能。
韩国的孩子正是吃了被污染的牛肉小菜,才导致的食物中毒。
大肠杆菌O157会诱发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别名“汉堡病”,严重的会引起“急性肾衰竭”
目前,已有4名孩子肾功能衰竭,现在在接受透析治疗。
才读幼儿园就肾衰竭,这些孩子的家庭一定很不好受吧。
这不是韩国之一次发生这个事情。
2017年的时候,韩国也因为“汉堡病”,使得快餐店的生意受到了很大影响。
原因是16年9月,一名4岁的孩子食用烤肉汉堡后,被诊断患有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导致孩子肾功能损失将近90%。
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两起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都是因为“食物还没熟透”导致的。
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切记要把食物煮熟哦!
借着这两起食物中毒的机会,我也想好好谈谈「食物中毒」这个话题。
由于咱们是美食公众号,所以我们还是围绕着食物来谈谈。
你也许知道发芽的土豆不能吃、隔夜菜不能吃,可你知道:
到底有哪些冷门食物处理不当,会引发食物中毒呢?
No.1:隔夜饭中毒
致命程度:★★★
作死程度:★★★★★
《食神》中,史蒂芬周评价炒王的炒饭时谈到:
炒饭用隔夜饭去炒,更好。
这也被不少人奉为金科玉律。
很多人对隔夜菜格外小心,却忽略了隔夜饭。
其实,有一种叫做”仙人掌杆菌”的细菌,专门滋生在白米饭里。
把煮好的白米饭留在锅里,或在室温下放凉,刚好为这些细菌提供成长环境。
仙人掌杆菌又名“蜡样芽孢杆菌”
这是较为官方的解释
那你知道为什么这货叫「仙人掌杆菌」吗?
因为它压根不怕高温,就算重新加热食用,也无法将细菌杀死消灭。
怎么加热都死不了,你说它是不是仙人掌嘛。
感染仙人掌杆菌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等上吐下泻的病症。
这种食物中毒还有另一个名称,就叫做“炒饭综合症”。
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呢?很简单:
这仙人掌杆菌虽然耐热,但是不耐寒嘛。
又名仙人掌杆菌
如果你要准备隔夜饭,请一定要尽快放进冰箱里贮存哦!
不只是白米饭,其他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一样是仙人掌杆菌的更爱。
去年一位比利时的男生,就因为把放在室温2天的意大利面,重新加热后食用。
从而引发仙人掌杆菌感染食物中毒导致死亡。
所以答应我,隔夜饭放冰箱好吗。
No.2:木耳中毒
致命程度:★★★★★
作死程度:★★★★★
还有很多人习惯早上出门前用水泡木耳、香菇等干货,回家就可以马上做饭了。
殊不知,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在室温下,这些泡水的干货早就变质了。
去年7月,浙江一名7岁的女童,跟安徽一名5岁的男童,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在相隔不到2周的时间,他们都因为吃了泡了一整天的水,才拿来凉拌的木耳,导致食物中毒。
最后他们都因为器官衰竭死亡。
那为什么木耳泡久了不能吃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
木耳本身是无毒的,问题是现在是夏天,气温高,而且又是在水中,因此十分适合细菌繁殖。
另外,木耳本身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物质的食物,容易给细菌的繁殖提供养料。
你可以理解为,泡在水里的木耳,就像生物课里的培养皿一样,成为了细菌滋生的温床。
这个时候有朋(gang)友(jing)要问了:
那我非要泡8个小时,还要拿去做菜,要怎么补救?
如果木耳不幸泡了8个小时,还得拿去做菜,唯一的办法就是:
一定千万必须绝对要炒熟!更好过油热炒,不要做凉拌木耳!
这样才能将木耳里的细菌含量降到更低。
但站在我的角度,我觉得,还是把这木耳扔掉吧。
医生都这么警告了,咱们也没有必要去冒险不是?
我们以后要泡木耳的话,将木耳用温水泡20分钟,是更好的啦!
No.3:豆浆中毒
致命程度:★★★★
作死程度:★★★★
害,其实之前在「你对豆浆的误会,比憨豆先生还深」的一文中,我就介绍过豆浆中毒的原因。
只不过那时候还没介绍完,我就开始恰饭了,所以今天我就再重新说一遍。
随着豆浆机的普及,越来越多家庭会选择自制豆浆作为早餐。
但是,这样自制的豆浆有时并不安全,甚至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
此前,一位孩子在喝了家中自制的豆浆之后,不久就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
紧接着病症急速恶化,将其送至医院时,已为时已晚。
“毒”豆浆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生大豆中的细胞凝集素、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
而胰蛋白酶抑制物,具有降低胃液消化蛋白质活性的能力。
会导致人体消化吸收蛋白质的能力降低,从而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以上提到的物质都具有较高的耐热性,需加热至100℃以上才能被完全破坏。
需要100℃才能破坏,就意味着:
如果你喝了压根没熟透的豆浆,就有可能发生食物中毒。
然鹅,一般家庭在煮制豆浆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假沸”现象迷惑。
“假沸”现象指的是:
豆浆在加热过程中,当温度达到80-90℃时,皂素会受热膨胀,产生大量的泡沫,从而产生类似于沸腾的现象。
当豆浆产生“假沸”现象时,其温度一般只达到90℃,尚未达到能将有毒物质彻底分解的温度。
因此,我建议在家里自制豆浆时,更好在看起来沸腾时,用小火再煮几分钟。
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去除豆浆中的有毒物质哦!
No.4:豆角中毒
致命程度:★★★★★
作死程度:★★★
就在去年12月,云南昆明就有十几人,因吃东北油豆角中毒入院。
那为什么人吃豆角会中毒呢?
有过烹饪经验的人都知道:
豆角外皮厚实,豆粒大而饱满,一般的烹调方式难以将外皮和豆粒都烹熟。
有毒物质容易残留,食用后则会导致食物中毒。
那么吃油豆角导致食物中毒的成分,到底是什么?
豆角中含有皂苷、血细胞凝集素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毒物质。
这三种各有各的坏处,轻则腹泻,重则死亡。
皂苷
言说于此,吃油豆角的核心注意事项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做熟了吃!
尽量选择炖煮的方式,而不是急火快炒。
至少烧煮20分钟以上,至原生绿色消失,无生味或苦硬感方可食用,不宜做冷菜。
除此之外,常见的四季豆、扁豆、刀豆、豇豆等都含有类似的毒素。
还有毛豆如果未煮熟也会致人中毒哦!
害,其实说了那么多,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要吃就把食物做熟,不吃就把食物放冰箱。
大家都学会了吗?
那么你知道,还有哪些冷门食物处理不当,会引发食物中毒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厨房人类
专注于 研究「人类行为学和美食之间关系」
致力于 把和食物有关的趣事儿煮给你吃
念对这几个字算你牛~如今大家都习惯手机打字,有人有些字都不会写了。
不仅如此,因为越来越智能的输入法,有时候就算打错拼音,都有打出正确的字。
不会写日常交流是看不出来的,念错可就直接暴露了,今天就来说几个被大家忽略又很常见的词。
读 音:dú yuè lè bù rú zhòng yuè lè
没错,不是 lè lè !这个大概很多语文老师都会念错。
因为在这句子里面一个乐是音乐的乐,第二个是快乐的乐。独乐乐: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
此句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简单概述是讲孟子劝告喜欢音乐的齐王,单独一人欣赏音乐而快乐远不如和大家一起欣赏音乐来得更快乐。以此来劝诫齐王,与百姓同乐就能统一天下。
拼 音:guì zi shǒu
没错,跟我念guì子手!不要被刘德华冰雨里面的“筷子手出卖了!”
冰雨歌词:
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
眼前的色彩忽然被掩盖
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
你就像一个刽子手把我出卖
拼 音:jìngzhuāng
应该很多人会读错,是指打扮的浓妆艳抹的女子。
拼音:nǚ gōng
其实这词读错也不怪打怪,因为最初就是写作为“女工”,是后来大家习惯用“女红”来特指从事纺织、裁缝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
这里的女红也同"女功"。
读音:sǒng
这个字有且只有一个读音,而我们习惯性的会说“认怂”song的第二声。
读音:duì
这个字有且只有一个读音,但是我们还是习惯性的会发第三声。
读音:bō rě
这个念错也是情有可原,首先是梵语Prajna的音译,用到的地方也不多。
读音:jiāng dòu
可能很多人会念作gang,主要可能也是因为豇豆很像缸吧。
读音:mò yé
不是念邪,吴国铸剑师干将的妻子,欧冶子之女。
莫邪剑也是赫赫有名。
读音:zì yuàn zì yì
不是念ai,意思是悔恨自己犯的错误,自己改正过来。
还有其他的,欢迎大家留言呀~
尽管在炎热的夏日容易胃口不佳,但仍然有一些菜能够唤起食欲,成为主食的更佳拍档。酸爽脆韧的酸豆角,切成碎末过油后,适合搭配柔滑的米粉;油亮喷香的豆角焖面,充当“绿色蔬菜”的豆角可以减轻碳水吃多了的负罪感;和排骨、土豆一起炖的油豆角鲜嫩咸香,和大米饭一拌,几乎不用嚼就能下肚……
豆角炒肉丨图虫创意
不过,各地小伙伴说起“豆角”时,会发现好像所说的完全不一样。有人坚持豆角是宽宽扁扁、豆粒鼓鼓的、豆荚有绿、白、紫多种颜色,也有的表示细细长长、像一根根绳子的豆角才是正统,还有的振臂一呼:“那些都是异端!豆角是圆柱形、小豆粒的!”连作家里最懂吃的、美食家里最会写的汪曾祺先生都没能分清不同的豆角。
不一样的豆角丨Wikimedia / Paul Goyette
那么,究竟哪家才是真正的“豆角”?恐怕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豆角是对食用豆荚的豆科蔬菜的统称,而非特指某一类。
01
那些让人分不清的
/ 扁豆、刀豆、四季豆、荷兰豆 /
扁豆(Lablab purpureus)是豆科扁豆属植物,被人类驯化的历史非常悠久。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有扁豆栽培,至今印度的扁豆种类也是最多的。约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国,当时写作“藊(biǎn)豆”。扁豆的种子有白、红、棕、黑等颜色,但它们沿着豆脊处都有一条凸起的白色条纹,形弯如眉,因此也叫“蛾眉豆”,另外古人单独将黑色的扁豆种子叫做“鹊豆”,因为黑白搭配像喜鹊羽毛。
各种颜色的扁豆种子丨图虫创意
而东北则对扁豆取了形象的俗名:“老母猪耳朵豆角”,短且宽的豆荚的确神似。
扁豆丨图虫创意
扁豆植株有攀援的特点,且不需要过多照料,一个夏天都能源源不断地结出豆荚。古代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里,常见“豆棚瓜架”之语,写的就是农家搭棚架种扁豆的场景。紫花扁豆和白花扁豆是我国最常见的栽培种,花色与豆荚色也有所关联,紫花扁豆的豆荚微带紫色。
带紫边的扁豆荚丨Wikimedia / Forest and Kim Starr
扁豆的家常烹饪通常较为朴实,去掉豆荚两边的硬丝后,或是直接掰断了清炒,或是加五花肉一起炖,加酱或是酱油最妙。如果肯花时间将扁豆切成丝炒,更为入味,口感也更好。还可以将扁豆切段,稍稍炒过后,加肉丁、猪油一起焖米饭,能够让食客的饭量至少提升一倍。孙犁先生写过一种京津冀一带的特色食物“扁豆鱼”,将扁豆先蒸过,再裹上鸡蛋面糊,下油锅煎熟,形如一条条小鱼,口感可以与荤菜乱真。
扁豆炒肉丨豆果美食网网友周小白m
在做扁豆菜肴的时候,绝不能为了追求脆爽的口感,在锅里翻几下就上桌。因为扁豆中含有皂甙成分,未做熟的话容易造成中毒,出现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北方人做扁豆的时候习惯加大蒜,虽然美其名曰“解毒”,但其实有效的办法还是将它完全煮熟煮透。
红烧扁豆丨图虫创意
提起扁豆这个名字就不得不说扁豆焖面。但是,我们现在通常在饭店里吃到的“扁豆焖面”,豆角大多是圆柱形,那其实就不是上文介绍的扁豆,而是四季豆!
扁豆焖面里用的是四季豆丨图虫创意
- 四季豆
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 L.)为豆科菜豆属,是各地最常见的“豆角”,也叫菜豆,一般来说,用来做菜吃的豆荚俗名“四季豆”,作粮食的种籽叫“芸豆”,但在大连,人们把它的豆荚也叫作芸豆。
四季豆起源于美洲,至迟在明代中期已传入中国,但在文献里经常和本土已有的扁豆、刀豆混为一谈。
“豆荚双生”是分辨四季豆的一个重要特点,通常两两相对长在枝条上。
四季豆是成对长在枝头丨图虫创意
现在全世界有130多种食荚菜豆,颜色、大小、形状都相当丰富。
多种样子的四季豆豆荚丨Wikimedia / Christopher Franz
汪曾祺提到的“豆角如小圆棍”,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四季豆外形。四季豆肉质致密,需要较长时间烹饪才能入味,所以产生了“四季豆油盐不进”的俗语。
四季豆丨图虫创意
它的吸油效果极佳,干煸四季豆、豆角焖面(也叫扁豆焖面)、榄菜肉末炒四季豆都充分利用了这种特性,吸足油脂后滋味浓郁,口感软嫩。
干煸四季豆丨图虫创意
但贵州菜里的“素瓜豆”却剑走偏锋,白水将掰断的四季豆、压成块的小南瓜等蔬菜煮熟,不加任何佐料,煮好后蘸着糊辣椒蘸水,吃的就是这股清新自然的味儿。
德国菜中有一道菜和东北乱炖很像,直译为“威斯特伐利亚盲鸡”,不过这道菜里没有鸡肉,主要是四季豆、土豆、胡萝卜和香肠、猪肉,得名的原因来自于一句谚语“瞎眼的母鸡也能找到吃的”,类似于中国谚语“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意思是任何人都能在这道炖菜中找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这道德国“乱炖”丨 *** / Raimond Spekking
东北大炖菜的“C位”油豆角是四季豆最著名的软荚变种之一,豆荚纤维较少,外形较扁,也有的豆子较鼓,很容易被误认为大身材的扁豆,但它有一种独特的油润口感。在东北的市场上,可以像对暗号一样找到不同品种的油豆角:“黄金勾”、“一点红”、“家雀蛋”、“兔子翻白眼”……
这种油豆角就是“一点红”丨图虫创意
黄金勾丨拍摄 瑶华
注意,吃四季豆时,同样需要彻底烧熟,因为豆荚中含皂甙和红细胞凝集素,有中毒风险。而且如果不用沸水仅用较热的水汆烫,红细胞凝集素还会不减反增。
- 刀豆:好一把大刀!
长三角地区菜市场上,四季豆有时也被叫做“刀豆”。
在浙江见到的刀豆土豆,其实是四季豆丨图虫创意
但其实真正的“刀豆”另有其豆,它是豆科刀豆属,豆荚外形和四季豆有一定相似度,但更宽、更长,体积几乎是普通四季豆的两倍,有着隐隐的棱角,形如大刀,也有点像皂荚,英语里叫“Sword bean”。
刀豆丨图虫创意
刀豆在我国栽培时间较早,主要见于长江以南地区。《酉阳杂俎》称之为“挟剑豆”。刀豆耐干旱,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发达的根系令它具有保护水土防流失的作用。
刀豆的豆荚肉质偏韧,不像四季豆那样嫩腴,做成炒菜在口感上略有逊色。湖南习惯将刀豆切小片和剁椒同腌,红绿相间、脆中带嫩,或是泡制成酸刀豆,倒是更适合下饭佐粥的做法。
腌刀豆丨豆果美食网网友Peaceminusone曅
- 荷兰豆
餐桌上的“豆角家族”里,还时常可见一种颜色碧绿、嚼起来脆脆的“荷兰豆”,扁平程度和扁豆略微相似,炒之前也要撕掉两边的筋,但比扁豆要窄,豆粒格外细小。这种豆角并不是来自荷兰的扁豆或是四季豆,而是欧洲培育的豆粒高度退化的食荚豌豆,在清代传入我国,得到“角粒脆嫩,清香可餐”的赞誉。
荷兰豆丨图虫创意
荷兰豆的质地并不适合炖煮,通常的烹饪方式都是油锅快炒。荷兰豆常见的搭档是腊肉、腊肠、虾仁等与之口感类似的配菜,也有时与胡萝卜一同素炒,红绿颜色对比鲜明。闽南传统春卷里,裹在薄饼中的馅料除了肉丝、海蛎、豆干,还有各种切丝蔬菜,荷兰豆必不可少,让春卷吃起来层次更加丰富。
荷兰豆炒肉丨图虫创意
02
分辨友好型
/ 豇豆、四棱豆 /
- 豇豆:锦带千条结,银刀一寸齐
豇(jiāng)豆(Vigna unguiculata)为豆科豇豆属植物,与之同属的还有绿豆、小豆等。部分南方地区将豇豆读成“gang豆”。
豇豆丨图虫创意
豇豆最早起源于非洲,尼日利亚是豇豆物种的多样性中心,至今它仍是非洲、亚洲、中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温带地区的重要作物。豇豆传入中国时间也较久,我国栽培的豇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吃豆为主,豇豆种子蛋白质含量达25%,工业化生产的豆沙馅通常以豇豆 *** ;另一类以吃嫩豆荚为主,学名长豇豆。
豇豆丨图虫创意
豇豆是一种看似平平无奇但相当百搭的食材,细长的外形也特别方便加工。普通的清炒自不必说,切碎摊蛋饼也是一道快手好菜。将豇豆焯水剁碎,和肉馅充分搅合,非常适合包饺子、包子,一口咬开,嫩绿的豇豆末已经和肉合为一体,吃起来的口感不像纯肉那么单调。
用豇豆调肉馅丨图虫创意
四川有将豇豆和主食“混搭”的做法,把比较老的豇豆切段,和大米一起煮成稀饭,豆荚和豆粒都变得软软面面的,又增加了米汤的香气。北京人的夏天离不开芝麻酱,豇豆煮熟过凉水,切成一小截一小截,加芝麻酱一拌就是一盘省事又好吃的小凉菜。豇豆和长茄子条或是土豆条一起搭配,浓油赤酱烧出来,就是一道米饭刺客。
烧豇豆茄子丨图虫创意
夏天吃不完的豇豆,可以晒干保存,冬天泡发后和带肥的肉一起红烧,吸饱了油脂的干豇豆颇有嚼劲。
干豇豆红烧肉丨图虫创意
豇豆也能入泡菜坛发酵,从鲜绿变得暗黄,乳酸菌的作用使它的味道更为丰富,既可以直接拿来下白粥,也能切碎了变身为螺蛳粉、湖南米粉的灵魂配菜。
豇豆酸菜丨图虫创意
还可以在尚未完全褪去绿色时,做成“烂肉豇豆”:豇豆和肉分别切成大小差不多的碎丁,炒好后特别适合满满舀几勺,趁热浇在米饭上,大快朵颐——但要小心里面潜伏的辣椒皮和花椒粒儿。酸豇豆炒鸡杂、鸭胗也是西南常见的下饭菜,充分发挥了它的解腻效果。
豇豆炒肉末丨图虫创意
- 四棱豆:我和杨桃没有关系!
近年来豆角菜中还增加了一个外形独特的成员,它就是豆科四棱豆属植物四棱豆,又名四角豆,横截面很像字母“X”,有棱有角的外形又容易让人想起热带水果杨桃,所以别名“杨桃豆”。
四棱豆丨Wikipedia / STRONGlk7
四棱豆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西非和太平洋西部地区,目前我国主要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南方省份种植。四棱豆是短日照植物,如果白昼长度超过12小时就不会开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向北引种。除此之外,这种作物几乎是无懈可击的,它的叶片、花、豆荚、种子乃至块根都能食用,营养也很丰富,叶子吃起来像菠菜,成熟的种子可以炒熟磨碎做饮料,充当不含 *** 的咖啡,块根的蛋白质含量比土豆高。一个物种就像一个超级市场。
炝炒四棱豆丨图虫创意
海南通常的吃法是将四棱豆豆荚切段,和蒜蓉清炒,口感清脆,豆荚有微微的涩味。四棱豆还可以和眼睛螺等小海鲜搭配,中和海产品特有的腥味,两种鲜香相得益彰。
四棱豆拌核桃仁丨图虫创意
所以,你最喜欢吃哪一种豆角呢?
偶遇食堂搞笑事情“说错菜名”今天和我室友下课一起去食堂,在等面的时候,来了一个男生,他点了两碗二两的面但是阿姨一直都没有煮二两的面,然后他可能是着急,就对阿姨说:“一两也行,一两也行”然后重点来了
然后阿姨问他,要加什么?他说:“加gang豆”其实他说的是“豇豆”阿姨可能没听懂,又问了一遍,加啥?他又说:“gang豆啊,就是那个gang豆”最后阿姨可能还没听懂,给他加的是杂酱,然后他可能也不想再说了,就端走了。然后我和我室友相视一笑,我忍不住笑出声了。
午饭后我回到寝室,,,,,,,,,(这里省掉字数)最后就是我前几天新买的杯子盖盖被摔碎了,心痛死我了,那可是我最喜欢的杯子,不过后来我又想,还好杯子没摔但是还是很难过。哎!
最近总是遇到一些搞笑又奇葩又尴尬的事当然也有难过气愤的,就比如我杯子盖盖还有就是最近的考试????
最后,希望我能过一个好年,不挂科万岁≧▽≦
麻城方言探究(四)——俗语中的名词
这里提到的俗语主要是独具麻城特色的口语,罗列的词语是与普通话相比表达的意思不同或是读音差异较大的,部分只是音调不同的不收录。
一 麻城方言探究——俗语中的名词
1、人物称谓
我 ηo6 自己
你 η6 你
我的 ηo6di 我自己的
我的 ηo2di 我家的
你的 η6di 你本人的
你的 η2di 你家的
他的 ta3di 他的
他的 ta2di 他家的
我计 ηo6jie1 我们
你计 η6jie1 你们
他计 ta3jie1 他们
大人 dai1ren4 长辈
太 tar5 曾祖父或曾祖母
爹 die3 祖父
爹爹 die3 die5 祖父,或祖父辈的男性
幺爹 yao3die3 祖父辈最小的叔祖父
奶 nai3 祖母
奶奶 nai3nai5 祖母,或祖父辈的女性
爷 ye4 父亲
爷爷 ye4ye5 比父亲小的叔父或婶娘
二爷 or1ye4 比父亲小的叔父(三爷、四爷等依此类推)
细爷 xi5ye4 父辈最小的叔父
幺爷 yao3ye4 父辈最小的叔父
伯儿 bar2 父亲或叔父
妈儿 mar5 母亲
伯伯 bar3bar2 比父母大的叔父
叔叔 shou3shou2 比父母小的叔父
大 da1 母亲
娘儿 niar4 婶娘
娘娘 niang4niang5 婶娘
丈爷 zhang1 ye4 妻子的父亲
丈娘 zhang1 niang4 妻子的母亲
亲家 qin5ga3 夫妻男女双方父母之间相互称呼
亲家母 qin5ga3mor6 夫妻男女双方父母对对方母亲的称呼
家婆 ga3po4 外婆,妈妈的母亲
舅爷 jiu1ye4 母亲的兄弟
舅伯jiu1bar2 母亲的哥哥
舅母jiu1mor6 舅伯的配偶
舅舅 jiu1jiu5 母亲的弟弟
舅娘 jiu1niang4 舅舅的配偶
大大 dai1dai5 (大姨或大爷)更大的姨妈或姑妈
幺幺 yao3yao5 最小的姨妈或姑妈
姑爷 gu3 ye4 父亲的姐夫或妹夫
姨伯 yi4bar2 母亲的姐姐和姐夫
嫂 sav 6 哥哥的妻子
叔 shov2 丈夫的弟弟
弟妹 di1mi1 弟弟或小叔子的媳妇
老妹 lao6mi1 妹妹
姑儿 guor 丈夫的姐姐或妹妹
伢儿 ηar4 子女 孩子
儿or4\儿霸子or4ba5zi 儿子
儿伢 or4ηar4 男孩子
男伢 nan4ηar4 男孩子
儿子家 or4zi3ga 男孩子
女子家 ηv6zi3ga 女孩子
女伢 ηv6ηar4女孩子
女 ηv6 女儿
女儿 ηor6女儿
丫头 ηa3tou3 女孩子、古代服侍人的女孩
女婿 ηv6xi5\女婿伢 ηv6xi5ηar4 女儿的丈夫
孙 ser3\里孙 li6ser3 孙子,儿子的孩子
外孙 wai1ser3 女儿的孩子
外甥 wai1sen3 姐姐或妹妹的孩子
曾孙 cen4ser3 孙子的孩子
弟兄户的 di1xiong3fu4di 同胞兄弟关系的
姊妹户的 zi6mi1fu4di 同胞姐妹或兄弟关系的
爷户的 ye4fv3di 父子或父女关系的
娘户的 niar4fv3di 母子或母女关系的
妯娌户的 chou1li4fu4di 同胞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
老大 lao6da1 同胞姐妹或兄弟关系中更大的
老二 lao6or1 同胞姐妹或兄弟关系中排第二的(老三、老四等依此类推)
老幺 lao6yav3 同胞姐妹或兄弟关系中最小的
末? mo3dov5 同胞兄弟姐妹中最小的
老表 lao6biao6父亲的姐妹的子女或母亲的侄儿侄女
姑舅老表 gu3jiu1lao6biao6同胞兄妹或同胞姐弟的子女之间的关系
姨老表 yi4lao6biao6 同胞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关系
老人家 lao6ren4ga 对老者的尊称
老姮家 lao6hong5ga 对老妇人的尊称
老母儿 lao6mor6 老妇人的通称
后生家 hou1sen3ga 年轻人
姨夫佬 yi4 fu3 lav6 同胞姐妹的丈夫之间互称
连桥 lian4qiav4 连襟 同胞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
撑门杠子 cen5men4gang5zi 妻子的哥哥或弟弟
新大姐 xin3da1jie6 新娘子,刚结婚的女子
扒灰佬 pa4fei3lav6 对家有儿媳妇的公公的戏称
牵娘儿 qian3niar4 婚礼上的伴娘、女司仪
驮肚子的 to4dou6zidi 孕妇
奶伢 nai6ηar4 婴儿
毛头儿 mao4tov5 婴儿
细桠末儿 xi5ηa3mor5 婴儿,很小的孩子
双生儿 sang3ser3 双胞胎孩子
细伢 xi5ηar4 小孩
男将 nan4jiang5 成年男人
女将 ηv6jiang5 成年女人
贵胜果子 gei5shen3go6zi 家里象宝贝一样的孩子
后来娘 hou1lai4niang4 继母
过继 go5ji5 男子无子者选定同宗且辈分相当的男性为嗣子,以传宗接代、承继祖业。
血伢 xie2ηar4 私生子,婚前生的孩子或婚外生的孩子
上门女婿 shang1men4ηv6xi5 结婚后在女方家生活的女婿
自家 zi1ηa 自己
人家 ren4ηa 别人
2、职业称谓
剥士 bo2si 木工师傅
厨子 kv4zi 厨师
裁缝 cai4hong3 做衣服的师傅
瓦匠 wa5jiang 做房子的师傅
蔑匠 mie2jiang 会编织竹器的师傅
剃头匠 ti5tou4jiang1 理发的师傅
铜匠 tong4jiang 会加工五金的手工师傅
铁匠 tie2jiang 会加工铁器的师傅
窑匠 yau4jiang 烧窑、做砖瓦的师傅
司机 si3ji3 车辆驾驶员
……有些断片……欢迎补充……
3、特殊群体称谓
疯子 hong3zi 有精神障碍的行为容易失控的人
哑巴 ηa6bar 不能说话的人
哈巴 ha6bar\苕 shao6 傻子 智力有障碍的人
独眼虫 dou2yan4chor4 一只眼睛失明的人
瞎子 xia2zi 至少一只眼睛失明的人
跛子 bo6zi 腿有残疾,两腿走路不匀称的人
聋子 long3zi 有严重听力障碍的人
缺巴齿 che2ba3chi6 从外表可看出牙齿缺失的人
强徒 qiang4tou3 小偷
绰子 cho2zi 小偷
三只手 san3zhi2shou6 小偷
二流子 or1liu6zi 小流氓,小混混
拐子 guai6zi 流氓混混中的老大
叫巴子 gao5bazi 叫化子,乞丐
夹舌儿 ga2sher 大舌头,说话含糊不清的人
结巴 jie2ba 口吃的人,说话不连贯的人
光头 guang5tov4 没有头发或剃光了头发的人
偏头 pian3tov 头长得不正,偏向一边的人
瘪头 bie6tov 脑袋长得不饱满的人
闪天光 shan6tian3guang5 爱吹牛的人
咆颈 pao4jin3 得了大脖子病、扁桃腺肥大的人
大肚子 da1dou6zi 孕妇或服务部特别突出的人
瘫子 tan3zi 下肢瘫痪,行动不便的人
矮子 ηai6zi 身材矮小的人
胖子 pang5zi 身体肥胖或体重过大的人
岔巴子 cha6bazi 爱多嘴的人,多管闲事的人
4、动物名词
咔蚂 ka4ma3 青蛙
癞肚 lai1dou1 癞蛤蟆
脚鱼 jio2wv4 甲鱼
黑壳 he3kor2 乌龟
财鱼 cai4wv4 黑鱼 乌鱼
胖头 pang3tou4 大头鱼, 鳙鱼
驻岸丁 gv5ηan1din3 黄骨鱼
鸡公 ji3gong3 公鸡
鸡婆 ji3por4 母鸡
猪 gv3 猪
子猪 zi6gv3 小猪
牛niong4 牛
羊 yar4 羊
兔 tov5 兔子
狐猫 fu4mao5 狼
毛狗 mao4gou6 狐狸
狼子 lang5zi 黄鼠狼
驴子 wv4zi 毛驴
老虎 lao6fu6 老虎
老鼠 lao6fv6 老鼠
雁鹅 yan1o大雁
鸦鹊 ya3qior2 喜鹊
麻雀 ma4qior2 麻雀
阁牛 go2nior4 壁虎
猪婆蛇 gv3po4she4 蜥蜴
虱 s?2 虱子
蛆 qi3 苍蝇的幼虫
寒精 han4jin3 蚯蚓
贼蜢儿 z?3mor5 蚱蜢
贼铃儿 ze3lier4 蝉
自如 zi1wv 知了
颜山伯 yan4san3bar2 蝴蝶
杠姐儿 gang5jer4 蜻蜓
蜘蜘儿 zhi2zhor4 蜘蛛
曳火虫 ye1ho4chor4 萤火虫
蜜蜂儿 mi2hor4 蜜蜂
蜂子 hong3zi3 蜂类的总称
蜂子窠 hong3zi3ko3 蜂巢
5、物品和工具名称
抓耙 ha3par4 拾柴的工具,头部呈弯曲的手指状
箩腔 lo4qiang3 箩筐, 用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器具,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
簸箕 bo5ji3 用竹子编成的扁平的圆形器具,用于上下颠动,扬去粮食中的糠秕、尘土等杂物。
筲箕 sao3ji3 或叫绰箕,淘米洗菜等用的竹器,形状像小簸箕,一方开口。
日常用具
箢头 ran3tou3 挑东西用的竹器,形如筲箕,上面有提手
筐篮 kuang3lan4 挑重物的竹制器具,下面为扁圆形,上面有提手
折子 zhe2zi 用竹子编成的长方形器具,用于凉果农作物
杨叉 yang4cha3 叉农作物的工具
连厢 lian4xiang3 一种农作物脱粒工具,由竹器和布条 *** 而成,用于拍打农作物
洋镐 yang4gao3 镐头
耙儿 par4 锄头,头部适中,柄较长
挖锄 wa2cou4 头部较宽大的锄头,柄较短
耙锄 pa4cou4 头部为齿状的锄头,柄较短
常用工具
风车 fong3cher3 自行车
麻木 ma4 mor2 三轮车
四镂 si5lou4 斧头
沙镰 sa3lian3 镰刀,刃口有锯齿
茅镰 mao4lian3 砍柴用的镰刀,平口,刃口没有锯齿
?子 yao5zi 用稻草拧成的粗绳子,用于捆农作物
草头 cao6tou4 捆成捆的谷穗或麦穗
草把子 cao6ba6zi 扎成团状的稻草或麦桔,用作柴火灶烧柴用。
扁担 bian6dan5 楠竹剖开或木头做的挑担或抬物品的用具。
冲担 cong3dan5 挑草头用的扁担,两头有朝上翘的尖头
钉锤 din3chor4 锤子
老虎钳子 lao6fu6qian4zi 虎口钳子
贵 gui5 锯子
款儿kuar6 锁门的搭扣装置
八磅 ba2bang5 大锤
钉锤儿 din3chor4 小锤子
堂屋 taowu2 房屋的主厅堂
灶门口 zao5men4kou6 厨房
窖 gao5 粪坑或贮藏物品的地洞
窖屋儿 gao5wu2or 厕所
倒楼 dao5lou4 房子里修的夹层阁楼
山头 shan3tou 房屋纵向主墙的上半部分
衡条 hen4tiao4 房屋山头之间横着摆放的木料
搁子 go2zi 房屋放置于衡条上面的长条状木块,用于上面安放瓦片
明瓦 min4wa6 透明的瓦,屋顶盖瓦时加几块明瓦可增加屋内的采光
猫窿儿 mau3loe5 房屋为猫狗进出留的小洞
豁儿 hor5 缝隙,小孔
马子 ma6zi\余桶wv4tong3 马桶
桶子 tong6zi 粪桶
夜壶 ye1fu4 尿罐
企桶 ji1tong6 婴儿学会走路之前可在里面站立的桶状工具
摇窠儿 yao4kor3 摇篮
脚盆 jio2pen4 用于洗脚或洗衣服的水盆
搓板co3bar6 搓衣服的板子
忙杵 mang4kv3 洗衣服时锤打衣服的工具
扫杵 sao5qv4 扫帚
撮儿 chor 铲子,撮箕
椅儿 yer6 有靠背的凳子
马椅 ma6yer6 没有靠背的凳子
凳儿 der5 小凳子
板凳 ban6der5 长条的凳子
大桌子 da1zo2zi 尺寸较大的桌子
细桌子 xi5zo2zi 尺寸较小的桌子
香案 xiang3ηan5 厅堂里用于摆放香炉的台子
案板 ηan5ban6 厨房里备料用较大的台面
砧板 zen3bar3 厨房用的切菜板
边扇 bian3shar5 主建筑边上加建的房子
塌儿 tar1 台阶
门孔儿 men4kor 门缝
门套的 men4tav5di 门后的角落
望窗 wang1car3 大门两边开的小窗
猪圈 gv3zhar 用于养猪的房子或围栏
鸡畴 ji3chou4 鸡窝,鸡晚上睡觉的地方
狗窠 gou6ko3 狗子睡觉的地方
猫弄儿 mao3lor5 墙边方便猫狗或家禽进出的小洞口
火盆 ho6pen4 木头架子上放置铁盆,用于烧炭火的取暖装置。
火炉儿 ho6lor4 手提式的小火炉
劈柴 pi2cai4 用斧子把短原木劈成的块状木柴。
劈柴 pi2cai 劈好了的准备用于烧火的木柴
短褂 dan6gar5上衣
小衣 xiao6yi3 裤子
汗衫 han1sar3 背心
领褂 ling6uar5 夹层的背心
夹袄 jia2ηav6 棉背心
半戳儿裤子 ban5cor5ku5zi 短裤
鞋 hai4 各类鞋子的统称 布鞋 皮革 暖鞋 凉鞋 球鞋
净花 jin1fa3 还未加工成棉絮的去籽的棉花
絮 xi 5 棉絮,净花经过加工做成的睡垫
盅儿 zhor3 杯子 茶盅 酒盅
瓢 piav4 饭勺或汤匙
品碗 pin6wan6 大碗 酒席装菜盛汤的标配
官道碗 guan3dao1wan6 饭碗,大小适中
盅 zhor3 杯子,喝水的器具
瓯 ηov 用木头或竹子抠成的小碗
圆盘儿 ran4par4上菜用的托盘,宴席必备的。
馏子 liu5zi 蒸食物用的工具
铫子 diao1zi 烧水用的器具
鼓子 gu6zi 烧水或煮食物的桶状的锅。
舀子yao6zi 舀水的工具
甑 zen5 蒸食物用的桶状器具
炖钵 den5bor2盛菜用的一种经过烧制的泥碗,在餐桌上可放在火炉上加热。
滚舵儿gun6dor1 轮子
被窝 bi1o 被子
卧单 o5dan 床单
坎肩 kan6jiar3 挑担时垫在肩部加厚的垫子
汗巾 han1jin3 擦汗用的毛巾
手巾 shou6jin3 洗脸或洗澡的毛巾
片 piar 尿布
涎蔸 can4dov3 为防止婴儿流涎弄脏衣服而穿在外面的肚蔸
黄表纸 fang4biao3zhi6 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时祈福用的黄纸
网子钱 wang6zi3qian4 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的黄纸,上面印有铜钱纹样
河纱衣 ho4sa3yi3 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的黄纸,上面印有衣服纹样
6、食物名称
肉糕 rou2gao3 麻城人过年及重要宴席必备的食物,将肉、鱼剁成桨与苕粉及其它香辛料搅拌到一起,放到馏子里大火蒸熟,切成块,可用蒸、煮、煎、炸等多种形式烹饪后上桌。人们常把这家的肉糕用料是否真作,来衡量主人家的生活质量水平。
糍粑 ci4ba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块状食品,可煎、炸、烤、煮,也是麻城人过年必备的食物。
奎鱼 kui4wv 又叫鱼面,
豆折 dou1zhe2 大豆、大米磨成粉,与面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浆,烙成薄饼,切成丝,晒干后可长期保存,或炒或煮可作为主食,未晒干的豆折煎着吃也不错。
火烧粑 ho6shao3ba3 麻城的传统面食,和好的面团包上肉馅或菜馅,拍成薄饼,在锅里烙到两面熟之后,放入灶里烤到焦黄,外酥里嫩,可口诱人。
猪油饼子 gv3you4bin6zi 油馅饼
水酒 fv6jiu6 米酒 醪糟
老米酒 lo6mi6jiu6 麻城老米酒已有千年酿造历史,主要产于麻城市木子店镇。以优质糯米为原料,辅以大别山源头优质泉水,经蒸煮、加曲、糖化、原浆发酵、过滤等独特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氨基酸含量较高的高酒精度米酒,具有显著的营养保健功能。
吊锅 diao5wo3 吊锅是麻城的一种特色吃法,在火盆里烧起炭火或柴火,烧热架在上面或从房樑吊下来的铁锅,把肉糕、腊肉、笋干、豆腐、木耳、香菇等食材和干辣椒、生姜片等辛香料都倒进锅里,一群人围锅而坐,边煮边吃,其乐无穷。
酥鱼 sou3wv4 油炸的裹有面糊的鱼块
果子 go6zi油条
气果儿 qi5gor6 麻花
卷子 zhan6zi 花卷
煎粑 jian3ba3 煎饼 薄饼
汽水粑 qi5fv6ba3 煮汤时贴在锅沿蒸熟的面饼
瓢儿粑 piav4ba3 面窝 米浆炸成圈状的油炸食品
挂面 gua5mian1 油面
咔蚂头 ka4ma3tov4 一种油炸的面食,面团用手随手抓起来放入油锅,形状不一。
白瓜 b?2guar3 黄瓜
方瓜 fang3gua3 南瓜
大椒 dai1jiao 辣椒
雷瓜 li4gua3 甜瓜 香瓜
盐菜 yan4cai5 腌菜
盐豇豆 yan6gang3dov 腌制的豇豆
酱萝卜 jiang5lo4po 萝卜切成条状后晾晒半干与辣椒酱一起腌制的酱菜
风萝卜丝 fong3lo4po4si3 萝卜切成丝后晾晒半干,可与辣椒酱一起腌制的酱菜
干子 gan3zi 豆腐干
皮子 pi4zi 豆腐皮
腐豆腐 chou5dou1fu 臭豆腐,腐乳
得胜 d?3shen5 猪头
顺风 shen1fong3 猪耳朵
口条 kou6tiao4 猪舌头
坐?儿zo1dov2 动物的 ***
衁子 fang1zi 可食用的动物的血液制品,猪血、猪红等
曲 qiu2 酒曲
豆渣粑 dou1zha3ba3 豆渣做成的饼状食物,在阴凉环境下发酵长毛后做菜用。
豆腐圆子 diou1fu3ran4zi 以豆渣、豆腐为主料做成的丸子,常以碗?为胎模 ***
鱼圆子 wv4ran4zi 以鱼作为主料的丸子
肉圆子 rou2ran4zi 以肉作为主料的丸子
绿豆圆子 lou2dov1ran4zi 以绿豆和大米作为主料的油炸丸子
本地甘蔗 ben6di1gan3za5 白皮甘蔗
广东甘蔗 guang6dong3gan3za5 红皮甘蔗
娥眉豆 ηo4mi4dov1 扁豆
苕 shao4 红薯
苕果儿 shao4gor6 红薯干
薄子 po1zi 水或油等液体上的浮沫子,泡沫。
7、人体部位
脑壳 nao6ko2 头
颈杆子 jin6gan6zi 脖子
手杆子 shou6gan6zi 手臂
脚杆子 jio2gan6zi 腿
脚肚子 jio2dou6zi 小腿最粗的部分
腰杆子 yao3gan6zi 腰部
塞头 s?2tov4 膝盖
连二杆子 lian4or2gan6zi 小腿
婆罗骨 po4lo3gu2 肋骨
倒尺儿 dao5chor4 手肘
胯子 kua6zi 大腿
胩ka5 两腿之间的位置
胯下儿的 kua6har5di 大腿之间 同“胩ka5”
鼻公 pi1gong\鼻子 pi1zi 鼻子、鼻孔,鼻涕
鼻公窿儿 pi1gong3lor4 鼻孔
指杆儿 zhi3gar2 手指
指杆朋 zhi3gar2pong4 指甲
眼睛 ηan6jin1 眼睛
哈巴 ha1ba 下巴
眉毛 mi4mao3 眉毛
耳朵 or6do1 耳朵
尸巴子 shi3ba3zi 身体
文身 wen4shen3 慵懒的身体 例:懒到个文身
巴掌 ba3zhang3 手掌
脚板 jio2bar6 脚掌
咀巴子 ji6ba3zi 嘴巴
妈儿 mar5 *** 或奶水
挟眼角 xie2ηan4jior2 腋窝
裸 lo6 东西,男性阳物
杵子 kv4zi 拳头
瞄子miao4zi 女人的长相
条子tiao4zi 女人的身材
10、时间和方位
正朝 zhen3zhao3 今天
门朝 men4zhao3明天
后午儿 hou1wor1 后天
昨儿 zor2 昨天
前儿 qiar2前天
向前儿 xiang5qiar2 大前天
天光 tian3guang3 天亮的时候
中时 zhong3shi 上午
下昼 ha1zhor5 下午
夜卸 ye1xie5 晚上
煞黑 sa2he2 傍晚
过早 go5zao6 吃早餐
过中 go5zhong3 上午劳作期间加餐吃点心
吃中饭 qi2zhong3fan1 吃午餐
过下 go5ha1 下午劳作期间加餐吃点心
过夜 go5ye1 吃晚饭
过半夜 go5ban5ye1 吃宵夜
还冇息 hai4mao1xi2 还没到时候 还早
往年 wang6nian4 前些年 很久以前
往候儿 war6har4 过去的 从前
么候儿 mo6hor1 什么时候
细的候儿 xi5di3hor3小时候,童年时期
么裸 mo6lo6 什么东西,什么事
么样儿 mo6yar1 怎么样
么事 mo6si1 什么事
哪下儿 na6har1\哪得儿 na6dar1 哪里
勒得儿 le5dar 这里
摸黑 mo2he2 趁着晚上时间
其兹 qi4zi 现在
将坎儿 jiang3kar2 刚才
挨一下儿 ηai1yi2har1 等一下
啱下儿 ηar4har 傍边
暗ηan5 晚了,迟了 例:来暗了
架式 ga5shi5 开始
高头 gao3tou3 上面
下头 ha1tou3 下面
上半戳儿 shang1ban5cor5 上半身,上半部分
下半戳儿 xia1ban5cor5 下半身,下半部分
?儿 dov2下面,底下 例:碗?儿 鞋?儿
座?儿 zo1dov2 动物的 ***
?下 dov2ha 底下
?底 dou1di 里面
面下儿 miar1har 外面表面
床下 car4har 床上
司机头 si3ji3tou4 车辆驾驶室
杪子 miao6zi 植物的顶部
蔸子 dou3zi 植物的根部
桠 ηa3 树杈,树的分枝
九江部分蔬菜价格猛涨,长豆角涨了25%昨日,九江物价局公布了最近一周部分商品价格走势(12.17—12.24)。
据以上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民生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与上期比,粮油、猪肉价格基本持平,部分蔬菜价格有所波动。
青椒价格下跌了0.50元/斤,跌幅为14.29%;西红柿价格下跌了0.50元/斤,跌幅为11.11%;黄瓜价格上涨了0.50元/斤,涨幅为12.50%;长豆角价格上涨了1.00元/斤,涨幅为25.00%。
后期受低温雨雪天气的影响,蔬菜生产及运输成本会有所增加,产量有所减少,加上元旦、春节因素的影响,预计九江蔬菜价格将呈震荡上行态势。
来源:九江物价局
聊房找小镇君01
转发公众号任何一条内容,找小镇君,要近期规划大图!02
具体可加,请加“小镇君(ID:xuligang)”(扫码!)
九江新房购房群,
入买房群、装修群、家长群,找组织!入群看群规!
或者点击下方二维码,长按识别添加!
在上海,如何假装自己不是外地人自打东航“随心飞”发售以来,不少人的周末都成了机场两日游。作为东航大本营,上海自然成了随心飞用户们最常拜访的城市。
当一个从未到过上海的人,带着种种或真或假的刻板印象来到了这里,最会用上海话唠嗑的上海本地博主——G僧东,会如何带他度过地道的上海周末?
上海人的日常不只有外滩、陆家嘴的光鲜与精致,在回归柴米油盐的每一天时,懂生活的上海人也会精打细算地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在最有烟火气的菜市场里,就有人们琐碎生活中最真实的体现。
于去年完成翻新改造的蒙西菜场,在换上新装之后,也跻身上海新型菜场的行列,成为更融入城市社区氛围的一部分。这个不大不小的菜场,承载了蒙自西路一带居民区的饮食需求。菜场入口处波浪形的休憩长廊,时不时也聚着正在“嘎三胡”的邻里街坊。
跟刻板印象中的场景不同,这里不只有逛菜场也坚持把自己收拾得颇体面的爷叔和阿姨,还不乏年轻的身影。有不少上班族特地赶在早上来采购,有刚结束晨练、还穿着运动套装的健身青年,甚至还有露着两截精细繁复花臂的文身师,用接近地道的上海话询问着“豇豆”的价格,却被旁边的老上海冷不丁地纠正道:“是 gang 豆噢。” 比起忙得只能点外卖的其他一线城市年轻人们,上海的年轻人,似乎更有对生活质量的掌控权。
与其他地区女性撑起生鲜消费半边天的普遍现象也有些出入,在上海,爷叔们才是菜场的主力军,连眉间紧蹙、戴着瞩目金项链的严肃中年,挑起生鲜来也头头是道,一旁的太太只负责监督就好。
在上海,喝咖啡这件事,不只是一种小众的生活方式,“海派文化”是本地咖啡氛围形成的基石。被称为上海更好逛的“巨富长”三条街道一带,云集了一众好咖啡, 不仅有 peet's、fisheyes 等叫得出名字的新晋精品咖啡代表,还有风格层出不穷、变着法子以在这咖啡文化盛行的城市里站稳脚跟的独立咖啡店。
无论是在一日之计的早晨、休息充电的中午,还是时钟指针搭准三点一刻的下午,永远能在上海的路边看到端着咖啡的行人,即便是只借着老楼的街边一方小小窗户来营业的咖啡门户,都能定时聚集一众忠实拥趸。
地域歧视一直是扣在上海人头上的一顶帽子,没想到在上海内部,也会有类似纽约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割裂出现。
“上只角”对于大部分非上海人甚至是新上海人来说,都是个陌生的词汇。上只角指的是静安南、黄浦北、徐汇东北这一带。与之对应的下只角则是闸北、普陀、虹口、杨浦等区域;上只角指代的是上海的核心地段,下只角则是边缘一些的市区。
然而这种所谓的内部分化,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解放前的租界区域大多在现在的上只角,而工厂等多在下只角。也因此造成了发展的不平衡。事实上,上海人对地域划分早已看开,偶尔提起上只角也只是为了表达方便。
这家名中透露着高贵的上只角餐室并不是什么让人囊中羞涩的高级场所,倒是附近不少本地人的日常用餐处。
人们总觉得江浙沪的口味概括起来就是甜。且不提江浙人会不会 *** ,上海人是肯定不会同意的。本帮菜的特色应该叫做“浓油赤酱”,油重酱香浓厚才是真·上海菜。几乎每家本帮菜都会主打的响油鳝糊、草头圈子,也是这里的个中翘楚代表菜。
夏天尽是浓油赤酱也未免有些腻味,老上海还好一口泡饭。有许多人专门为了“沈爷的泡饭”跑来这家店。要说菜品复杂么,不过是黄泥螺、腐乳、肉松、毛豆、糟鱼、咸鸭蛋,六碟小菜和一碗白水泡饭。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道“菜”,上海人也能将它做得精致可口。
早在国外掀起话题热度的 Popeyes 把国内的首秀定在了上海的淮海中路。这个选择并不意外,毕竟像是优衣库、MUJI、Line Friends 等,都把旗舰店定在了这条“网红路”上。
网红一词可能新鲜,但排队实在是不新鲜。Popeyes 在街角,排队的年轻人沿着街道还要拐个弯。要是在白天,马路对面是老人和饭店,门前的糟卤窗口能看到排了一溜的老前辈。另一侧是同样人满为患的光明邨大酒家,远远地也传来不少上海腔的普通话。倒也不见得这些老字号都是网红,它们不过是经历了时间和顾客的考验。
然而不管怎样,爱排队的人似乎都有着一颗年轻的心。是对新事物的好奇,或是对高品质的追求;从 Popeyes 排队人群中可以感受到,上海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是与年龄、性别无关的。
店内坐满各色各样的食客,除了安分用餐的普通人以外,甚至还有自带红酒和高脚杯配炸鸡的懂经本地人。比起说是外来文化轻松融入了上海,倒不如说是上海人的主动接纳,给了它们立足的空间。
每个人、每座城市都会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有的或许是群体的特点,但很多情况下标签只是被放大的偏见。不做预设,才会感受到更多的惊喜。
上海在你心中有着怎样的印象呢?
特别感谢 @G僧东
策划 / 悦游新媒体
编辑、撰文 / Skye & 海伦拿
版式设计 / 正男
部分图片来源 ***
皖东北泗县的方言都有什么特色皖东北泗县的方言都有什么特色
赵汗青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各方言大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形成汉语方言的要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移,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要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
方言虽然只是在一定的地域中通行,但本身却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方言都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同一个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这个民族的共同语,一般总是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点。一般情况下,民族共同语总是在一个发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泗县地处皖东北,东及北部与江苏泗洪、宿迁、雎宁相邻,南及西南与蚌埠市辖的五河、固镇接壤,西与灵璧成南北垂直线相连,古称虹县。因古时长期属泗州管辖,曾一度是泗州州衙所在地,所以人们习惯把泗县称为泗州。
泗县方言属汉语北方中原官话,具有官话的主要特点,古入声消失;泗县内部差异微小,泗县方言有四个声调,调值分别是55、35、214、51,有标准汉语相同的声母和韵母。
标准汉语区别:
声调:对应第1声 低平调 :比普通话第1声低,对应第2声 高平调:与普通话第1声基本相同,对应第3、4声基本无异。拼音:泗县话仅比普通话少了一个韵母ue,为ue除外与普通话相同的声母和韵母(可能w会读为v)。除少数外大部分字声韵拼音组合与普通话相同。
词汇和语法与标准汉语也是大部分相同的。
泗县方言大全:
饿:卧wo4。
什么时候:多晚子,张晚的。
快一点:快点个。
赶紧:赶嘛着。
干什么:该的gai1di,干gan1呢。
坐车:叮车ding1che1。
中间:当央子
喜欢:欢喜(音yi1)。
讨厌:嫌,讨嫌,犯嫌。(e1yi1人了)
吃饭:克饭、噇(chuang2)饭,捣肚子。
厉害:来sang、涝害。
倒水:虎hu3水 、弄虎了 (淮语有戽hu3字,意:泼洒)。
用水喷:呲(ci1)
拧开:肘zhou3开。
我:俺,
这孩子:这黄子
有能耐:怪吊能来
在哪:搁(ge2)哪
厉害:涝害,上
形容天气冷:清冷
就想:斗想
干什么:弄什么呆
怎么搞的:怎弄呆
打呼噜:扯呼
耳光:耳巴子
拔草:蒿草
石头:沙浆
胳膊肘:胳成子
欺负:讹
薄:xiao1肖。
小心:留细。留意。
砸:楔xie1、孱can2(拿坷头xie1你)。
坏:毁、海(古语也有“海”字,)。
愣头青:生葫芦头、六叶子
谁,哪一个:嘿个
喝多了:是骂人的话,表示自不量力
倒酒:写xie3酒。
夹菜:刀菜。
客道话邀请:嚷rang4人
都:庆(俺都庆让你纂)
骗:纂zuan3。
都:庆(俺都庆让你纂),豆
逞能:diao3能,丧
扔:板ban3、撂liao4。
吝啬:焦壳、馊眍sou1kou1。
小:宁嘎嘎。宁几几点大,一叠叠
AA制:打平伙,各伙。
小土块:颗头着,土头子
一会:麻咱子,一会工
很的意思:到多
一会,别急:侯(之一声)动,马展
过一会的意思:打邓
以后:赶明着
后来:后首
最后:末末了(末本义是树梢,引申指后面,后头,之所以两个“末”字连用,应该是对“末”的一种强调)。
夸张:宣(可疼昂?你宣什么宣!) ,吹
没时间、没机会:捞不倒,没捞倒。
直拳打:掏。我一拳掏死你。
光着上身:光京拔子
光着脚:赤觉丫巴子
用脚踢:迫pai3 (卷是踢的意思,拍pai3是踢的意思)。
形容事情还没做玩:半截老勒
现在:这弯子(这弯子不说,什么时候说)
早上:早星。
中午:晌午 (这又是个很文的说法嘿嘿),晌wu2
晚上:晚黑。
去田间:下湖(田就叫湖)。
训:熊,口
玩花样:出鬼(你能出什么鬼)(对离奇的事情表示不相信、找东西时也常用到这一句:还真出鬼了来)。(还有就是高兴也说“鬼”,“你望wang2你鬼的跟什么样”)。
看:望wang2(估计这也是古语的保留),瞅
假模假样:真三样(你望wang2你可格真三样)。
搞笑:戳笑话 ,好玩,倒笑
心里不舒服:咕咕出出。
吓、吓唬:黑、黑唬。
干净:干拧
捉迷藏:藏梦梦,藏老梦。
形容人不好:造坏,骂人的词
狡辩:犟嘴。
刚才:枪强、将强,刚刚
马上:马赞zan3。
调皮:拿急。捣蛋
笨:膗chuai2(古语好像也有这个字,手里没有工具书,有音没字在网上确实不好找),甩
说谎:侃空、侃空调叉。
怂恿:绰和chuo2 huo。
有:杠gang4。(杠gang4还有一种意思作“跑”或“走”讲(英语gone),如:你杠哪去了?走,杠家!)。
被拌了一跤:咖跌倒。
正好:碰peng4。
能耗:多耗一点(让别人喝酒的时候说的)
现世:指做了坏事,丢人现眼,不光彩。(《范进中举》有现世宝一词,也是一古语。)
如果在“特色方言”里调一个更具“特色”的词,那肯定是“尅kei”这个字,尅kei饭、尅kei烟、尅kei球、尅kei仗、尅kei牌,几乎没有不能尅kei的!
高的土堆:高鼓堆。
估计,大约:大鼓mei3。
二、事物称谓
正房:堂屋。
厨房:锅屋。
月亮:月囊囊lang3
太阳:太影。
蝉:解了,解龙
没出壳的蝉:解了猴,胡凉
河蚌:歪歪
西红柿:洋柿子,番茄
小麦:小mei1
玉米:大秫秫 (shu2shu)。
高粱:小秫秫。
长豆角:豆葛ge2子 县北是“豆觉子”。
蟾蜍:癞鼓子 癞猴子。
蜻蜓:关星星,刮星星,光蜻蜻
厕所:茅厕(缸)。
唾沫:吐沫子
葵花籽:转莲.zhua4莲,瓜子
衣服:褂子。
短袖:褂头子。
背心:两根巾。
毛巾:手幅子。
手帕:手捏子。
头发:头毛、头伏fu<轻声>。
指甲:手指盖。
趾甲:脚jue1指盖。
膝盖:胳腿拜,胳拜
肘关节:胳膊柱子
上坡:上反子。
坑:坷廊 凹wa4瘪窝、凹wa4坷廊
自行车:觉扎车,觉啦车
三、人物称谓
父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口头语均称“答答”da1“阿答”,成立后乡村逐渐改称“爷”“阿爷”,泗城镇均叫“爸爸”ba1“阿爸”,叫“爷”的较少。
爷爷:称“阿爹”a3居多
祖父:均叫“爹爹”,对外祖父过去叫“姥爷”,现在叫“外爹”的居多,平山北普遍叫“老”,外祖父叫“外老”。
奸头棒、奸头鬼、奸头:是对心术不正,语言淫秽人的贬称。现在口语多称一个字“奸”,
生葫头、楞头青、白子子、硬侉子:是对语言,行为粗野,不懂事理,不讲文明人的贬称。
六叶子:六亲不认,没心没肺的人的贬称。
烧包、烧包鬼:对穿戴特殊,刺眼,行为轻佻人的贬称.。
不出奇:对行为不正,手脚不干净,爱占小便宜人的贬称。
搜抠,啬吝鬼:对过分小气,该用的钱舍不得用的人的贬称。
受罪料、烂草无粮、软面剂、受气包:均是对性情懦弱,逆来顺受,无反抗斗争精神人的代称。
死眼头:有两种含义,一是对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不随风倒的人的褒称,一是对顽固保守,因循守旧,认不情形势,做事无灵活性的人的贬称。
二百五、半吊子、六叶子:对不通事理人的贬称。
不上道,不上线,搅毛手:对不懂道理,胡搅蛮缠人的贬称。
犟劲头,老倔:对主观,任性,不听别人劝告的人的贬称.
kǒu(口)人:如kǒu丫头,kǒu女人,均指妇女对家人,邻里不讲道理,好骂人,太刻薄的贬称。
老实头:老实人。
(以上人物称谓摘自《泗县志》)
青年人:小年幼。小年轻
小伙子:小大哥ge3。
小姑娘:小大姐。
老爷爷:老头子。
老奶奶:老马嘛(老妈妈ma3ma3)。
年纪大的:有年人。
很野蛮的人:六叶子,简称:六,也被泗县年青人翻译成SIX!(据考证以前的人认为人的肺叶共有五个,而动物一般都是六个,所以用来称呼那些很野蛮的人)
四、其他:
这里选择的一些词语很多都是不太好解释的,或者是与普通话不能直接对等的,写一点供大家参考,相信大家看了之后还能想出来更多的富有泗县特色的方言话语。
形容人动作或行动快:日烟样。一日烟豆没有影子了。
形容非常甜:意耐人。意歪人
上身裸陋:赤净拔子
吞食放在手里的食物:唵(an3),你小时候可an过炒面?
舔:嗦
踩在水里:蹅(cha3),小时候一下雨豆出去cha水玩。
吃到食物中有砂子:碜(chen3)牙,或牙碜(chen3)。
刚开始下雨:滴点子。
形容半途而废:胡了半嚓cha3。
骂别人呆:甩(甩熊、甩种)。
骂别人憨:蒲(蒲种,常与“六叶子连用”)。
骂小孩:炮冲的、炮子顶的。
形容事情出现大问题:坑死。
形容人调皮:拿集。
形容让人恶心:糁
把汤里的杂质舀掉:潎
剖鱼:辞
沙桨砸赖猴——对sei了
有一种我爱你叫俺欢谊你,
有一种支持叫架势,
有一种聊天叫拉呱,
有一种称呼叫熊孩子,
有一种武器叫磕溜子,
有一种游戏叫打包,
有一种批评叫吵喔,
有一种招呼叫个哪的,
有一种爱叫喜喔,
有一种厨房叫锅屋,
有一种特产叫盐豆,
有一种主食叫煎饼,
有一种组合叫煎饼卷盐豆,
有一种草叫mei瓤子,
有一种动物叫赖鼓子,
有一种交通公具叫厥踏车,
有一种劳动叫下湖,
有一种肯定叫豆是的,
有种工具叫对窝子,
有一种毛巾叫手夫子,
有一种硬币叫铆鸽子,
有一种回家叫走家,
有一种吃饭叫倒堵子或keifan,
有一种坏了叫海勒,
有一种月亮叫月朗耶,
有一种 *** 叫六叶子,
有一种没必要叫哪三条子,
有一种扔了叫板了,
有一种打耳光叫扇脸,
有一种丢人叫现世,
有一种土块叫颗头子,
有一种早上叫早清子,
有一种一会叫一展,
有一种鞋叫鞋撒子,
有一个地方叫屋当喔,
有一种游泳叫刺猛子,
有一种打架叫摔骨子,
有一种鱼叫面餐子,
有一种贬低叫什么黄子,
有一种污染叫卜土杠烟,
有一种外婆叫俺nang,
有一种花生叫长果,
有一种说慌叫砍空,
有一种热水能突人……
这都是最原汁原味的泗县话,这是夹杂着土语的乡土气息。只是现在的年轻人与外面接触多了,渐渐变了口音,即使说着泗县话,也不再夹杂着那些经过深厚文化沉淀而积累下来的"土语"。慢慢地泗县话也就没那么有特色,所以才会有泗县话和普通话越来越像的发音和用词。
另外,泗县人都说写酒,你看多有诗意,君子喝酒,写酒如写字,这才叫酒文化。另外其实泗县方言中是不说"俺"的,正确发音其实是"阿",“俺”更多是河南,还有虚线(宿州)甚至灵璧都这么说。
在泗县,早晨叫早清,中午叫晌午,晚上叫晚黑,看看,太有文化内涵了吧。
泗县话里用的最多的词恐怕就是"子"了,任何词你都能在后面加个"子"。
磕头子、砂浆子都能拿起来残你;
割拜子、肩膀子拧不过大腿肚子;
生僻子、六叶子也会怕猫吉子;
小伙子、老头子都能PK手腕子;
你媳子、他媳子大家都生个熊孩子。
泗县人的方言里有太多属于泗县自己的成语了,有些外地人听不懂,但如果从字面去推敲是可以读懂意思的,这才证明泗县的成语真的不是胡编乱造的,是有文化内涵的。
最难懂的泗县时间
夜个
前个
大前个
前一阵子
后个
清早
晚黑子
早星子
最难懂的泗县人身体
脑门子
各支窝
肚眼子
胳腿拜子
腮帮子
鼻窟子
妈头子
最难懂的泗县建筑
屋山头
堂屋
前屋
锅屋
茅祠
屋当们
最难懂的泗县口头禅
什么黄子
龟孙
豆是的
熊样
业熊
手夫子
六叶子
最难懂的泗县动物
牙狗
花歪子
癞猴子
餐苗子
姐了猴
歇虎子
洋拉子
最难懂的泗县植物
地瓜子
白芋
田该
洋柿子
言菜
大熟熟
最难懂的泗县衣服
手捏子
手敷子
借子
裤头子
挂头子
最难懂的泗县工具
抓钩子
铁锨
石渣子
毛铬
套皮
车骨碌
最难懂的泗县形容词
温不臭
需不紫
清不冷
挺潮
胶粘
傻不拉鸡
馊比扣
(部分素材选自泗县志和 *** )
小农菌语:
提到豇豆,
小农菌就会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味道,
那是香香脆脆豇豆煎饼的香味。
南方地区的人们,
喜欢把它掰断了跟梅干菜、猪肉炒在一起,
那叫一个香。
北方地区的人们,
喜欢把它切碎、腌制,
做成可口的下饭菜——酸豆角。
就这样一个普通到骨子里的豇豆,
在每个地方的叫法和吃法竟然都不一样。
本期《物源》
随小农菌来深入了解看似平凡,
其实不那么“简单”的豇豆吧!
豇豆-叫法
“豇豆”,你是怎么叫的呢?小农菌基本都会念成“gāng豆”!有没有农友是和小农菌一样的呢?其实,“豇”这个字在现代汉语里不念“gāng”,而是念“jiāng”!
关于豇豆的念法,因为地域和文化的不同,在方言中会存在不一样的叫法。小农菌地处浙江杭州,杭州方言就念“gāng豆”。另外,江浙沪一带的朋友们也基本这样念。而北方的朋友们通常称豇豆为“豆角”,重庆、四川的朋友叫法最准确,念“jiāng豆”。综上所述,念“gāng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皖一带。
接下来,小农菌为农友们好好科普下“豇”这个字。“豇”这个字最晚在北宋就已经出现。宋朝(1008年)的《大宋重修广韵》中就收录了“豇”字,读音是“江jiāng”,特指这种豆子。不过明朝的《字汇》里说“豇”这个字也可以读作“刚gāng”。因此,“豇”这个字不管是“jiāng”还是“gāng”都是正确的读法。
这回豇豆的读音问题总算是搞明白了,那关于豇豆其它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接下来就跟随小农菌继续深入地了解下豇豆吧!
豇豆-简介
豇豆,俗称角豆、姜平、带豆。属豆科一年生植物。茎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种。南方栽培以蔓性为主。蝶形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顶部的小叶是菱状卵形的,长5~13厘米,宽4~7厘米,叶子最下面是近圆形或宽楔形。花冠是萼钟状的,淡紫色,长约2厘米,花柱上部里面有淡黄色须毛,花果期6~9月。
豇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蔬菜作物之一,原产于印度和缅甸,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在中国主要产地为山西、山东、陕西等地。富含蛋白质、 胡萝卜素、 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豇豆的适应性强,既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保护地种植,同时还可以周年生产,四季上市。
豇豆可分为长豇豆和饭豇豆两种。长豇豆通常作为蔬菜食用,不仅可以热炒,还可以焯水后用来凉拌。饭豇豆一般是作为粮食用来煮粥或者是 *** 成豆沙馅来食用。
长豇豆
饭豇豆
豇豆-起源
豇豆是一种古老的作物,普通豇豆的籽粒含蛋白质约20~25%,高者可达35%,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重要的粮食作物。
关于豇豆的起源问题,有外国学者认为起源地可能是热带非洲,因为在那里可以找到野生物种。而主产地为热带非洲及热带亚洲,我国豇豆种类约仅占本属种类的1/10。
但据文献记载,《广韵》一书即有“豇”字,此书原在601年成书已佚,历经重修,现存宋代陆彭年等重修本。北宋《图经本草》有豇豆的记载;苏轼有咏豇豆的诗;到明代,自朱橚撰的《救荒本草》以来,《便民图纂》、《本草纲目》等多种书志都有豇豆的记载,可见明代已广泛栽培豇豆。在历史记载中,黄河流域气候曾较温暖,根据上古籍记载,可能我国亦为豇豆原产地之一。
豇豆-种植
▼怎样种豇豆才能多结豆呢?
小农菌来告诉你——
首先,豇豆的定植密度要合理,豇豆幼苗在心叶刚展开时是更好的定植时期。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应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为双株定植。
其次,昼夜温差要把关。豇豆耐热性强,但不耐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在豇豆开花坐荚期应掌握好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及昼夜温差,豇豆开花期白天不能超过30℃,夜间不能超过18℃。
第三是提高光照。大棚种植的豇豆品种虽然对光照时数要求不严格,但对光照强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开花坐荚期间,如果光线不足会引起豇豆落花落荚。
第四是巧施肥浇水。豇豆整个生长期应该至少浇三水:定植后进行之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当蔓长到0.6米高的时候浇第二次水;第三水应在初花期前浇,并结合浇水喷施促花保果剂,这样更利于豇豆开花坐荚。坐荚后应再浇一次小水,促进豇豆膨大伸长。
豇豆不能偏施氮肥,否则会引起豇豆蔓叶徒长而引起开花坐荚延迟,应增施磷肥,以促进根瘤的生成,增强其固氮能力。
豇豆-营养价值
豇豆中所含有的维生素B1它能够维持我们人体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能,从而抑制胆碱酯酶的活跃性,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多种功效了。豇豆的营养价值比较多,豇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有效的促进抗体的合成,对提高我们人体抗病毒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平时我们都有吃过豇豆,对豇豆的营养价值却了解的不是很多。豇豆里面含有的磷元素有助于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参加糖代谢的作用,因此豇豆是糖尿病人的更佳食品。中医们认为豇豆它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哦,对遗精、尿频及一些妇科功能性疾病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是老少皆宜的蔬菜之一。豇豆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特别是糖尿病和肾虚患者更佳。
豇豆-大产区
▼海南三亚
海南省三亚市地处热带地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而豇豆喜高温、喜高光照,因此海南有种植豇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豇豆一直是海南省三亚市乃至整个海南冬种北运蔬菜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秋冬茬主要集中在三亚、陵水、乐东三个地区,市场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豇豆是三亚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广西北海
广西北海是我国重要的豇豆产区。2016年,北海市仅合浦县种植豇豆面积就有15.93万亩、产量35.25万吨、产值15.69亿元,15个乡镇有11个乡镇超过28万人从事豇豆种植,开设了近300多个收购点,去年合浦县豇豆人均占有量达到332.6公斤。如今,北海豇豆已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及区内各地市场……这组数据表明:北海市豇豆无论在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方面,足以被称为“豇豆之乡”。
豇豆-吃法&功效
▼凉拌豇豆
?功效: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禁忌人群:气滞便结者慎食
?主料:豇豆。
?配料:姜、蒜、小米椒、辣椒油。
?做法:
1、豇豆切段,姜蒜切末;
2、水烧开后加少量的食用油焯豇豆,水再开后即可捞出;
3、焯好的豇豆放凉,依次放入蒜末,姜末,盐,鸡精和辣椒油拌匀,最后撒上小米辣即可。
▼豇豆馅饼
?功效:糖尿病、肾虚患者可食用
?禁忌人群:气滞便结者慎食
?主料:豇豆、中筋面粉。
?配料:猪油、豆瓣酱、胡椒粉、姜、瘦肉馅、香油、酱油、葱白、精盐。
?做法:
1、中筋粉与2克盐倒入面盆拌匀;
2、倒热水搅拌约1/5的面,再加凉水搅拌成絮状,然后揉成团,醒5分钟;
3、再揉一遍,揉至面团变得光滑细腻,然后再醒5分钟;
4、葱、姜切末备用;
5、豇豆洗净,下入锅中焯熟;
6、锅中倒入猪油,待油化后,加一颗大料爆香,下猪肉馅炒散;
7、豇豆切丁,与肉馅同入盆,加入葱末、香油、胡椒粉和少量盐拌匀;
8、将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剂子,搓圆,擀成皮,放上馅料,收口按扁;
9、下锅将馅饼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肉末豇豆
?功效:益气固脱、补血健脑
?禁忌人群:气滞便结者慎食
?主料:豇豆、猪肉。
?配料:蒜、姜、朝天椒、豆豉。
?做法:
1、猪肉切成丁备用,带点肥的会比较香;
2、豇豆洗净掰成寸段,姜、蒜切成末,朝天椒切成小圈;
3、热锅加油爆香姜末,放肉末翻炒变色后,加料酒,再加酱油、糖和盐,炒熟后出锅;
4、另起一锅放少许油,把豇豆放入,用中小火煸炒至豇豆熟软;
5、锅的中央留空,把豆豉、蒜末、朝天椒放入炒出香味;
6、再把肉末倒入继续翻炒均匀即可。
▼酸豆角
?功效:开胃助消化
?禁忌人群:气滞便结者慎食
?主料:豇豆。
?配料:盐。
?做法:
1、准备一个干净的玻璃瓶;
2、新鲜的嫩豆角洗净晾干表皮水分或在太阳下晒蔫;
3、把晾好的豆角放入玻璃瓶,洒盐(按10:1的比例)盖上密封盖;4、每天晃动一下玻璃瓶使盐均匀沾到豆角上,观察豆角的颜色逐渐由绿变黄,两周左右即可食用。
健康小贴士:
经常吃豇豆还有理中益气、健胃补肾、和五脏、调颜养身、生精髓、止消渴、吐逆泄痢、解毒等功效哟!
本期编辑:汤圆 李焱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