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拼音版,以及春日田园杂兴其二带拼音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 《四时田园杂兴》全诗的拼音及音调是什么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古诗拼音快!!!
-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带拼音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全文拼音是什么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拼音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古诗原文带拼音
一、《四时田园杂兴》全诗的拼音及音调是什么
1、zhòu chū yún tián yè jì má,
2、cūn zhuāngér nǚ gè dāng jiā。
3、tóng sūn wèi jiě gòng gēng zhī,
4、yě bàng sāng yīn xué zhǒng guā。
5、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
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7、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9、《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田家诗,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10、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11、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12、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13、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古诗拼音快!!!
1、《四时田园杂兴》拼音版如下图: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5、范成大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六月初四(1126年6月26日)生于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他幼年聪慧,十二岁时便遍读经史,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诗文。
6、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7、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更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
8、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9、“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10、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三、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带拼音
1、《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带拼音如下:
2、原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翻译: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帮着父母做事,干家务,让父母休息。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4、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5、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四、《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全文拼音是什么
1、①《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②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③麦花:荞麦花。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可供食用。④篱落:篱笆。⑤蛱(jiá)蝶:蝴蝶。
2、梅子快要成熟了,变成了金黄色,杏子骨肉肥厚;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变长了,人们都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这首诗描绘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四种植物的特点,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的特色。诗的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唯有蜻蜓蛱蝶飞”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整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乡村的恬静、优美及自然之趣。
五、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译文:大人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织布,村里的壮年和妇女都各自操持着自家的农活和家务。小孩儿既不懂得如何种田又不懂得如何搓麻绳织布,却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在桑树下种起瓜果来。
4、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5、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6、译文:梅子是诱人的金黄色,杏子则是颗颗饱满;放眼望去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却生得稀稀疏疏。白天的时间变得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此时恰逢无人;只有蜻蜓伴着蝴蝶翩翩飞舞。
7、分析:以上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夏天的诗,我们可以从之一首诗的“耕田”和第二首诗的“梅子金黄”判断出诗文描写的季节。
8、《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9、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共60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六、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拼音
1、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2、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七、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古诗原文带拼音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古诗原文带拼音为四【sì】时【shí】田【tián】园【yuán】杂【zá】兴【xìng】·其【qí】二【èr】。梅【méi】子【zǐ】金【jīn】黄【huáng】杏【xìng】子【zǐ】肥【féi】,麦【mài】花【huā】雪【xuě】白【bái】菜【cài】花【huā】稀【xī】。日【rì】长【zhǎng】篱【lí】落【luò】无【wú】人【rén】过【guò】,惟【wéi】有【yǒu】蜻【qīng】蜓【tíng】蛱【jiá】蝶【dié】飞【fēi】。
2、翻译: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被视为田园诗的典范。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人用黄、肥、白、稀四个字将江南夏日风光描述得形象逼真。第三句,从人们院前的静寂来表现农人早出晚归,辛勤忙碌。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别有意趣。
4、全诗无一字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繁忙。同时,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活泼自然。
5、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6、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其诗风格轻巧,大部分反映农村生活,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7、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有《四时田园杂兴》、《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鹭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关于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拼音版和春日田园杂兴其二带拼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