褂的组词和拼音?褂组词读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0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褂的组词和拼音的一些知识点,和褂组词读音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褂的组词大全(约50个) 褂的词语解释_褂是什么意思
  2. 褂的组词有哪些
  3. 褂组词有哪些
  4. 褂的读音是什么
  5. 褂组词和部首
  6. 褂组词拼音部首
  7. 褂的拼音组词部首

一、褂的组词大全(约50个) 褂的词语解释_褂是什么意思

2、褂字的解释:褂子,即中式上衣的一种,有长短之分,短的称为“短褂”,长的称为“大褂”。

精选部分褂组词的词语、造句及词语的拼音和详细解释:

-造句:一位头裹白头巾,身穿蓝大褂的老战士自我介绍说,他叫高拦御萨利赫·本·阿里,49岁,在阿布·萨利姆监狱关了4年,就是在1996年发生大屠杀的那座监狱。

-造句:《新闻晨报》把现年47岁的戴志康称为上海的新“地王”,新闻图片中戴志康穿着传统戚岩马褂,下巴留了一撮胡须。

-解释: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以黑色的为最普通。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服装。

-造句:1986年5月9日,一个人穿了一件颇像大清帝国时期的长褂子,身背一把破吉他,两裤脚一高一低地蹦上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

以上组词均与“褂”字相关,体现了褂子在中文语境中的多样性和广泛应用。

二、褂的组词有哪些

褂的组词有:褂子、短褂、汗褂儿、破衣拉褂、马褂、大褂儿、黄马褂、袍褂、小褂、袍褂党、绸褂、罩褂、补褂、翻褂子、行褂、比肩褂、号褂、皮褂、马褂树、小褂儿、罩褂儿、得胜褂。

3、汗褂儿:旧式大襟有袖的汗衫;

4、破衣拉褂:破旧损坏的烂衣服;

5、马褂:本为满族人骑马穿的服装,是穿在长袍外的对襟短褂。

三、褂组词有哪些

1、褂有多种不同的组词形式,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2、褂子是传统的中式外套,常穿在长衫外面,与西式的外套不同。其特点是有立领或对襟设计,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某些正式场合,如婚礼或节庆活动,人们会穿着褂子以彰显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尊贵身份。

褂的组词和拼音?褂组词读音-第1张图片-

3、马褂是一种短外套,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它起源于清朝时期,最初是供骑马时穿着的服装,因此得名马褂。马褂的设计简约实用,常常与长袍、长裤等搭配穿着,体现了传统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4、龙褂是一种装饰华丽的传统中式服饰。其显著特征是衣身上绣有龙的图案,代表着权力和尊贵。在古代,龙褂常作为官员的制服,用以显示其地位和权威。如今,龙褂更多地出现在庆典、舞台表演等场合,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5、袍褂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中式服装。它由内外两层组成,外层是马褂式的短外套,内层则是长袍。袍褂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兼顾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6、以上是关于“褂”字的常见组词及其简单解释。这些词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服饰的特色,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四、褂的读音是什么

3、古时军装的一种,有罩甲的短袖戎衣。

4、古代礼服外服的名称。礼服加于袍外称外褂,短的称马褂。

释义: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以黑色的为最普通。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服装。

释义:身长过膝的中式单、夹褂。

释义:外褂,指清代服饰名称。清代以“袍褂”为正装,即服饰主体由大襟右衽的袍与罩在袍外的外褂两部分组成。

五、褂组词和部首

褂组词是褂子、马褂、汗褂儿、短褂、大褂儿,部首是衤。

1、公园里有许多爷爷、奶奶在练气功,只见他们穿着白色的中式对襟褂,一招一式,非常优美,他们专注的神情真让人羡慕!

2、那一日有两个妇人,穿着银鼠皮大褂,石榴色襦裙的女子高高的坐在堂屋的正位上,另一个暗色套头襦裙的妇人却跪在她的脚下。

3、我们院里来了两个乡下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的头发,就像扣了个茶壶盖。

4、这边关羽红盔红甲,外罩鹦哥绿战袍,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枣红马,真的是威风凛凛。他上身穿一件粗布蓝条子衣服,腰里围着白围裙,一双运动鞋补了好几处。

5、韩老六的大老婆子应声走出来。这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枣核样的胖女人,穿一件膏绸子大褂,衔一根青玉烟嘴的长烟袋。

6、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此时的大汉上身罩着绘着下山虎的明光铠,下身战裙绘着云饰。

六、褂组词拼音部首

褂组词是:马褂、褂子、黄马褂、大褂、马褂树、小褂、短褂、长褂、外褂、补褂,褂的拼音是guà,褂的部首是衤。

褂的笔画是13,笔顺是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横、竖、横、横、竖、提、竖、点,五行木,五笔是PUFH,一般指的是(~儿)褂子;中式的单上衣;罩在外面的长衣。

1、马褂:穿在长袍外的对襟短褂。本为满族人骑马穿的服装,故称。

2、褂子:中式的外衣。出自,冰心《姑姑·分》:“外面又穿戴上一色的豆青绒线褂子、帽子和袜子。”

4、大褂:过膝的单衣,一种中式单衣。出自,茅盾《官舱里》:“那位老先生自然是‘中装’,蓝绸的大褂,老式花样。”

8、长褂:身长过膝的中式单、夹褂。

9、外褂:清朝官员的礼服之一,因加于各衣之外,故名。

10、补褂:即补服。出自,《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你把补褂脱去,也到这炕上来睡一回儿。”

1、每天早上,爷爷都会穿着一身宽松的长褂到公园去练太极拳。

2、公园里有许多爷爷、奶奶在练气功,只见他们穿着白色的中式对襟褂,一招一式,非常优美,他们专注的神情真让人羡慕!

七、褂的拼音组词部首

1.褂的拼音为guà,声母是g,介母是u,韵母是a,声调为四声。

2.袍褂指的是袍服和外褂,它是清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

4.小褂儿是指贴身穿的中式单上衣。

5.罩褂儿是指旧式大襟有袖的汗衫。

7.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满语叫“鄂多赫”,因着之便于骑马而得名,亦称“短褂”或“马墩子”,流行于清代及民国时期。

8.清代初期,马褂为一般士兵穿着,至康熙时期富贵之家也有穿者。雍正后,马褂已甚为流行。

9.马褂后来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

10.马褂之后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11.民国年间,马褂曾被列为礼服之一。

12.新中国成立后,马褂逐步被摈弃,后经改良又以“唐装”的名称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13.马褂在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以后逐渐成为一种便服。

14.乾隆时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马褂,均用珍贵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读音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