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篝的拼音,以及篝的意思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篝组词和拼音
1、篝字组词:篝火、篝灯、麝篝、衣篝、篝衣、蟹篝、篝车、篝篓
2、篝字的笔画笔顺:撇、横、点、撇、横、点、横、横、竖、竖、横、竖、横撇、竖、横、横
3、篝火晚会是民间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之后,发现火不仅可以烤熟食物,还可以驱吓野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于是,对火产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
4、后来,人们外出打猎满载而归,互相庆祝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傍晚,在用火烤熟食物的过程中,便互相拉手围着火堆跳舞以表达自己喜悦愉快的心情,这种欢庆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就形成了篝火晚会。
二、篝组词和拼音字
篝组词:篝火、篝灯、香篝、麝篝、衣篝,拼音:gōu
1.篝火[gōu huǒ](名)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指在野外或空旷的地方架木柴燃烧的火堆。
2.篝灯[gōu dēng]谓置灯于笼中。
4.麝篝[shè gōu]燃麝香的熏笼。
撇横点撇横点横横竖竖横竖横折钩竖横横
(形声。从竹,冓(gōu)声。本义:竹笼)同本义
篝,笿也,可熏衣。——《说文》。方言注:“今熏笼也。”
如:篝衣(把衣服放在熏笼上烘干或烘暖)
三、篝火的拼音和意思
1、【意思】用竹笼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柴燃烧的火堆。
2、【例句】篝火熊熊,映红了同学们的笑脸。
3、两汉·司马迁《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4、宋·王安石《寄张先郎中》诗:“篝火尚能书细字,邮_还肯寄新诗。”
5、宋·陈恕可《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词:“草汀篝火,芦洲纬箔,早寒渔屋。”
6、宋·陆游《出游》诗:“篝火就炊朝甑饭,汲泉自煮午瓯茶。”
7、宋·姜夔《除放自石湖归苕溪》诗:“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8、端木蕻良《浑河的急流》:“爸爸已经升好了篝火,在一旁吸烟。”如:营火会上燃起熊熊的篝火。
9、【解释】(名)照明用的东西,有的用竹篾柴草捆扎成长条,有的在棍棒的一端扎上棉花,蘸上油:灯笼~|举着~。
10、【解释】(名)火把:~接力赛。
四、篝的拼音怎么读
篝字的含义是围绕在固定地方周围用竹笼罩成的火堆,用作名词使用。
篝字从篝的字形上看,左边的“竹”字旁表示竹制品,右边的“冓”字表示围绕在固定地方周围用竹笼罩成的火堆,这与篝的含义相呼应。
《说文解字》记载:“篝,篊也。从竹冓声。”篝是古代的一种竹笼,用来盛放食物或物品,并在周围点燃篝火,以照明或取暖。这种火堆通常用竹笼罩成,因此得名“篝”。
1、篝火狐鸣: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2、鱼帛狐篝: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3、篝火:指在野外点燃的火堆,可以在夜晚提供光源和温暖。
4、篝灯呵冻:指在寒冷的夜晚,点燃灯火以驱赶寒冷。
5、狐鸣篝火: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同“狐鸣鱼书”。
1、在山林里围坐在篝火旁,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
2、在露营地,围着篝火聊天,享受着夜晚的宁静。
3、在露营地,篝火是夜晚的灵魂,带给无尽的温暖和欢乐。
4、篝火旁,分享着美食和故事,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5、在露天篝火晚会上,一起跳舞、唱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6、夜晚在篝火的映照下,整个营地显得格外温馨和热闹。
7、在寒冷的冬天,篝火旁常常是人聚集取暖的地方。
8、篝火晚会是草原民族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大家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乐无限。
9、篝火的烟熏让的眼睛有些刺痛,但是也防止了野兽的靠近。
10、在夜晚的沙漠中,篝火是唯一的朋友。
五、篝的拼音组词部首
1、篝的拼音是【gou】;组词:篝火;部首:竹字头。
2、基本解释:篝【gōu】:竹笼:篝火、篝灯。部首:竹。组词:篝车、篝灯、篝火。
3、详细解释:篝:(形声。从竹,冓声。本义:竹笼)。
4、篝,笿也,可熏衣。——《说文》。方言注:“今熏笼也。”
5、夜篝火。——《史记陈涉世家》。
6、上大下小而长,可以盛物的竹笼。如:篝石(以竹笼盛石块);篝灯呵冻(置灯于笼中,并以口气嘘物取暖。喻写作之勤奋);篝车(指水车);篝篓(竹筐)。
7、指熏笼。如:篝衣(把衣服放在熏笼上烘干或烘暖)。
8、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9、今指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10、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周总理,你在哪里》。
11、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七根火柴》。
12、狐鸣篝中的成语故事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被抓去当兵,因大雨耽误了行程,只好起来造反。造反前陈胜请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在白绸子写“陈胜王”塞入鱼腹,半夜在古庙用竹笼罩上篝火,学狐狸叫“陈胜王”,为起来造势,第二天就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13、狐鸣篝中、狐鸣篝火、篝火狐鸣、鱼帛狐篝、篝火孤鸣、狐鸣鱼出、秦篝、银篝、篝火。
14、狐鸣篝中、中流砥柱、柱石之坚、坚卧烟霞、霞举飞升、升沉荣辱、辱国殄民、民穷财尽、尽心尽力、力不从愿、愿闻显据、以核理实。
六、篝火的拼音
1、结构:篝(上下结构)火(单一结构)
2、篝火熊熊,映红了同学们的笑脸。
3、母亲是不熄的篝火,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家。
4、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篝火燃烧了起来。
5、篝火晚会后,为期一周的夏令营终于完满结束了。
6、爱,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是雪海中的一堆篝火。
7、篝火熄灭后,我们正准备回帐篷睡觉,忽然从树林深处传来凄厉的叫喊声,我们不禁毛骨悚然。
8、红彤彤的篝火映红了同学们的笑脸。
七、篝的拼音和词语
篝的拼音:gōu,声母是g,韵母是ou,声调是一声。篝可以组词为:篝火,篝火狐鸣,篝灯,篝灯呵冻,篝炉,篝石,篝篓,篝衣,篝车等。笔顺:撇、横、点、撇、横、点、横、横、竖、竖、横、竖、横折钩、竖、横、横。
基本解释:本意是指三角形竹架,其中可以悬挂锅子、水壶等,下面烧柴点火。该文字在《说文》和《史记·陈涉世家》等文献均有记载。
基本释义:“竹”指“竹竿”。“冓”和“竹”联合起来表示“竹竿碰头”。本义是三角形竹架。取三根等长的竹竿,把它们的一头捆在一起,就做成了简易三脚架,其中可以悬挂锅子、水壶等,下面烧柴点火,可以边烤火边吃喝,就是所谓的“篝火”。
1、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营火会上燃起熊熊的篝火。造句:而且,他们傻傻地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和朋友懒洋洋地躺在长凳上,或者晚上与情人或配偶在篝火边静静地坐着,一边抓虱子一边互相讲故事。
2、篝火狐鸣:(拼音:gōu huǒ hú mí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3、篝灯(ɡōu dēnɡ),用竹笼罩着灯光。《宋史·陈彭年传》:“彭年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彭年篝灯密室,不令母知。”陆游《岁暮出游》诗:“竹院篝灯留度宿,旗亭夸酒劝无归。”
关于篝的拼音和篝的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