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的拼音怎么读?副的拼音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2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寇的拼音怎么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寇的拼音怎么读以及副的拼音怎么读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寇的拼音
  2. 寇怎么读
  3. 冦的拼音
  4. 寇凖的拼音
  5. 寇怎么读拼音
  6. 寇字怎么读
  7. 冦这个字怎么读,冦怎么念,冦怎么拼音,冦怎么组词

一、寇的拼音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注《诗·大雅·桑柔》。

故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注《吕氏春秋·贵公》。

入康居东界,令军不得为寇。注《汉书·陈汤传》。

引申指物之繁多。参见“寇凫”。

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汉书·晁错传》。

时匈奴寇边。汉·荀悦·《汉纪·平帝纪》。

(1)寇险:指险恶、危险。例如:“险阻重重,如寇险之路”。

(2)寇凶:指凶恶、残暴。例如:“寇凶必灭”。

(3)寇盗:指盗贼、强盗。例如:“剿灭寇盗”。

(4)寇害:指危害、损害。例如:“寇害民生”。

(5)寇敌:指敌人、仇敌,也可以用“敌寇”来表示。寇敌是一个汉语词语,《墨子·七患》:“故国离寇敌则伤,民见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之罪也。”

1、湖南多山,风景秀丽,但对于镖师来说,山岭意味着危险,那峭壁石崖间随时可能蹿出山贼流寇来。

2、以精锐之师击灭小股流寇,犹如以水救水,易如反掌。

3、流寇选锋跟乡勇肉搏的时候,陶成大概离肉搏处还有1里路,他已经跟后面胡连得率领的1000流寇,混在了一起,离得太远,看不太清楚。

4、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

5、那群流寇把她包着绷带的丈夫丢弃在了一个岛上。

6、不管明末流寇是正义还是暴虐,郑义早已经视他们为潜在兵源。

7、宋代的豪横势力主要指土豪劣绅、恶霸地主以及痞流氓和流寇盗匪。

8、得势不饶人,我顺势对流寇使用技能雪泥鸿爪,只见怪物身上一圈淡淡的白光,站在那不再攻击。

9、流寇狡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10、各路散匪流寇都听说宁县这里的富户多油水大,也纷纷来此分羹。

二、寇怎么读

部首宀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

五笔PFQC、仓颉JMUE、郑码WDIX、四角30214。

结构上下、电码1379、区位3160、统一码5BC7。

1、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寇。贼寇。

用以表示挽留有政绩的地方官继续留任。

传说中的仙人。尝以钓鱼为业,居睢水旁百馀年。宋景公求其道术,不告,因而被杀。后数十年,踞宋城门,鼓琴数十日乃去。

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赍粮藉寇[jī liáng jiè kòu]

官名。掌郊野之诉讼及管理所征发的徒役。

三、冦的拼音

古同“寇”,意思是“强盗,敌人,侵犯”。易经中有“不利为寇,利御寇”的说法。

冦的反义词有很多,赍、赠、赐、赏、赂、赔、赎、赘、赞、赋等,都表示给予、赠送、补偿、附加、称赞、征收等。

冦的近义词有劅、勦、敯、驱倭。

冦军(kòu jūn):强盗军队,指叛军、匪军等。

冦首(kòu shǒu):强盗头目,指叛乱者的首领。

冦贼(kòu zéi):强盗,指叛乱者或土匪。

穷寇:指穷迅兄途末路的贼寇,泛指残敌。

贼寇:指强盗,也指入侵的敌人。

冦寇 [kòu kòu]:指侵犯、掠夺等。

冦乱 [kòu luàn]:指造反、作乱等。

冦骨 [kòu gǔ]:指敌人的尸骨。

“冦”字在《说文解字》中首次出现,被解释为“暴也”,即猛烈、暴力的意思。这个字由“人”和“重叠的古文”组成,表示众多并且强大。在古代文献中,“冦”也被称为“寇”,有侵略、劫掠的意思。

1、冦贼进城了,居民都害怕被抢劫。

2、他在战争中加入了叛军,成为了冦军的一员。

3、听说有个冦首被抓住了,大家都拍手镇昌伏称快。

4、这部小说讲述了冦军和官军的斗争故事。

5、冦贼常常出没在这个地区,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安。

6、小明听到后院传来冦冦的声御携音,赶紧跑过去看是不是有小偷。

7、但寇准则不依不饶,争辩不休。

8、这些草寇大肆劫盗行人的财物。

10、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

四、寇凖的拼音

寇准(961或962年8月27-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先后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宋太宗重用,淳化二年(991年)任枢密副使,淳化五年(994年)升任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

德元年(1004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州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准力排众议,坚主抵抗,反对南迁,促使真宗亲往澶州督战,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景德三年(1006年),被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知陕州。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任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三年(1019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天禧四年(1020年),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后又遭丁谓诬陷,被一再贬逐,直至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贬所。

1、必燃炬烛:寇准的家中未曾燃油灯,即使厨房厕所这些地方,一定要燃着蜡烛。

2、必舞柘枝:寇准喜欢跳柘枝舞,每次会客都会跳柘枝舞,一跳就是一整天,因此时人给了他一个“柘枝颠”的绰号。

3、手植双柏:寇准当初及第时,知归州巴东县,在院内亲手种植两颗柏树,直至今日百姓都很爱惜它,可以和棠梨相比,百姓称它为“莱公柏”。

4、北门锁钥:寇准镇守大名府,辽国使臣经过这里,对寇准说:“宰相名望很大,为什么不在中书任职呢?”寇准说:“皇上因为朝廷无事,所以镇守边防要地非我不可。”

5、八岁作诗:寇准八岁时,作吟诵华山的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他的老师对他的父亲说:“令郎怎么可能不成为宰相呢!”

五、寇怎么读拼音

寇,汉语一级字,读作寇(kòu),本义指入侵;侵犯。《唐韵》苦𠋫切《集韵》《韵会》《正韵》丘𠋫切,𠀤音扣。《说文》暴也。从攴从完,当其完聚而寇之也。攴,击也。会意。《广韵》钞也。《增韵》仇也,贼也。《易·蒙卦》不利为寇,利御寇。

《诗·大雅》式遏寇虐。《书·舜典》寇贼奸宄。《注》羣行攻刼曰寇,杀人曰贼。又《左传·文七年》兵作於内为乱,於外为寇。又《周礼》司寇,秋官,主𠛬戮理官也。又《扬子·方言》凡物盛,多谓之寇。《郭璞注》今江东有小凫,其多无数,俗谓之寇凫。

寇姓,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二位,人口约二十五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左右。寇(Kòu)姓源出有:以官名为氏、出自姬姓、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源于子姓。

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公子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等。寇姓名人有寇恂、寇准、寇世勋、寇振海等等。以官名为氏。上古周朝时,昆吾人的后人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其子孙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寇。

寇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二位,人口约二十五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左右。寇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寇姓出自先秦时,各朝都设置了司寇这一官职,掌管治安、刑法、判案等。

司寇氏多为担任过司寇的人的后代。司寇氏后来简称为寇氏。寇姓的起源与司寇氏的起源是相同的,大部分寇氏是司寇简化而来的,而司寇氏源于周朝的官名。主要的寇氏起源者是周朝司寇苏忿生及司寇康叔。

六、寇字怎么读

部首宀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

五笔PFQC、仓颉JMUE、郑码WDIX、四角30214。

结构上下、电码1379、区位3160、统一码5BC7。

1、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寇。贼寇。

周官名。司寇的属官﹐为司寇的副贰。见《周礼.秋官.小司寇》。参见'五大夫'。

清代统治阶级对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的诬蔑性称呼。

一个好好的正道人,离开社会,流落到山林草莽,成为贼寇。

七、冦这个字怎么读,冦怎么念,冦怎么拼音,冦怎么组词

冦读作kòu,声母为k,韵母为ou,声调为四声。

组词:寇仇、穷寇、倭寇、敌寇、外寇、贼寇、流寇、司寇、入寇、草寇、寇勷、寇枿、寇抄、寇敌等。

寇的拼音怎么读?副的拼音怎么读-第1张图片-

1、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仇。海~。外~(入侵的敌寇)。

释义:旧指出没于山林间的强盗。

释义:西周开始设置的中央官吏名。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刑狱和纠察。后世用大司寇作刑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寇。

释义:穷途末路的贼寇,泛指残敌。

释义:侵略者;入侵的敌人:抗击~。歼灭~。

释义: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释义:即列御寇。相传为战国郑人,属道家者流。

释义:东汉寇恂、邓禹的并称。二人皆光武中兴名将。

释义:清朝统治阶级对太平天囯起义者的污蔑之辞。

好了,关于寇的拼音怎么读和副的拼音怎么读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拼音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