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的拼音怎么读(言字旁的字有哪些?)-万象-

言的拼音怎么读(言字旁的字有哪些?)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9 0

其实言的拼音怎么读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言字旁的字有哪些?,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言的拼音怎么读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箴言怎么读
  2. 言的拼音怎么拼读
  3. 言简意赅拼音怎么读
  4. 囗字拼音怎么读
  5. 创造宣言的拼音是什么,怎么读

一、箴言怎么读

2、箴言,规谏告诫的话。语出《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曾运乾正读:“箴言,箴谏之言也。”

3、箴言是古代以规戒他人或自己为目的的一种文体。原意为格言、道义、劝戒。如西汉扬雄的《冀州箴》、西晋张华的《女史箴》等。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箴言诗人曾将古语名言汇编成格言集。由此,凡以戒世方式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的诗,如《圣经》里的“教谕诗”、拉丁劝戒诗、冰岛古代诗以及古英语的格言诗,也统称为箴言诗。

二、言的拼音怎么拼读

1、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3、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4、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言”字构型和本义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是指事字,其字形是在“舌”字上部加一区别符号“一”而成的指事字。“舌”与“言”关系密切,就像“刀”与“刃”关系密切一样,都采用了加区别符号造指事字的方式。到了战国时代,舌上的一横变为两横,像舌形的部分与“口”分离,曲笔渐成直笔。秦、楚文字手写体的演变道路基本相同,殊途同归,都与汉隶相近。小篆是规范体,它们一直保持了从“舌”的写法。

也有人认为“言”字上部是“辛”字,下从“口”。“辛”是古代的刑刀,另一说,“辛”是刚从树干上劈砍下来名叫“劈口”的楔形木片。但不管是“刑刀”也好,“劈口”也好,“辛”都读作xīn,于此作为不表义的声旁。从“口”,表示话从口出,表示“说”。《说文解字》以为“言”是“从口、䇂(qiān)声”的形声字,如果不考虑其字源,只就其流变的字形而论,也是有道理的。把象意字中的一些偏旁变形表音的例子不胜枚举。“言”字也可如是观。

也有人认为,甲骨文“言”上部的构件“䇂”在汉字构字系统中意义较为复杂,除了可表示“刑罪”之类外,还多与某种美好的事物相联系,如“龙”“凤”二字,甲骨文分别作图A、图B,皆有“䇂”赫然其中,作为表示中华先民最为敬奉的图腾的表意符号,“䇂”自然具有象征美好的意义。又如“文章”之“章”,金文作图C,“䇂”亦为其表义符号。联系前文所论来看,“言”中之“䇂”亦当有此意义。山此看来,以“口”、“䇂”会意的“言”的造字思维表现了造字者对言辞的褒扬心态,而这种心态亦可从传世文献中窥见。

三、言简意赅拼音怎么读

1、言简意赅拼音读法是[yán][jiǎn][yì][gāi],详细介绍如下:

2、言简意赅一词出自《论语为政篇》中的“言以简意”,意为用简练的言辞来表达深刻的意义。它强调通过简短、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清晰明了的内容,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叙述,使读者或听众能够迅速理解并领会所要表达的要点。

3、够迅速将信息传递给对方,避免信息的冗余和重复,节省时间和精力。言简意赅能够准确表达主题和要点。通过精练的表达方式可以突出和强调信息的核心,使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

4、言简意赅可以增加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过多的文字和冗长的叙述容易让人产生疑虑和误解,而简洁明了的表达能够给人一种简单明确的感觉,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5、理清思路明确表达的目的和主题。在进行表达之前要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梳理,明确自己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和要点,避免在表达过程中偏离主题。

6、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句式能够让表达更加清晰易懂。尽量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复杂的句子结构,选择常用词汇和简单的句子结构,使表达更加直接和简洁。

7、四、言简意赅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8、言简意赅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重要,也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言简意赅的表达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学习效率。在商业领域,言简意赅的表达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迅速传达产品或服务的核心卖点,提高营销效果。

四、囗字拼音怎么读

1、口才、开口、进口、变口、关口、口算、住口、闭口、户口、井口、苦口、收口、口语、口头、门口、借口、口味、口福、口技、夸口、口吻、口哨、袖口、渡口、缺口、炮口、港口、浦口、口角、口碑、口吃、口齿、随口、口琴、改口、口味、村口。

2、心直口快、脱口而出、口是心非、目瞪口呆、矢口否认、异口同声、口若悬河、脍炙人口、金口玉言、众口铄金、口干舌燥、赞不绝口、口诛笔伐、信口开河、血口喷人、有口无心、信口雌黄、出口成章、口不择言、守口如瓶、心服口服、琅琅上口。

3、出处:《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宰予字子我,鲁人,有口才著名。”

4、释义:指人们口头上的赞颂;泛指众人的议论,群众的口头传说;亦指社会上流传的口头熟语。

5、出处:《五灯会元·宝峰文禅师法嗣·永州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6、释义:亦作“口伎”。杂技的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7、出处:清·林嗣环《秋声诗自序》:“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_,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释义:缺嘴,缺唇,缺陷;物体上缺掉一块而形成的空隙;物质供应的空档;突破口;枪炮部件名。

言的拼音怎么读(言字旁的字有哪些?)-第1张图片-

9、出处:唐·韩愈《毛颖传》:“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

10、(5)心直口快[ xīn zhí kǒu kuài ]

11、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12、(6)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

13、释义: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来没个完。

14、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15、(7)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

16、释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17、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18、(8)口不择言[ kǒu bù zé yán ]

19、释义: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20、出处:《北史·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五、创造宣言的拼音是什么,怎么读

创造宣言生字词拼音:chuang、zao、xuan、yan。

中考语文知识点之《创造宣言》字音字形:

7.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9.山穷水尽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10.走投无路 zǒu tóu wú lù。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

(旨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的积极性。)

“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那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

那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种文体,他演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对于“创造”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四、快速自读课文,把握关键信息。

1.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

明确: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

2.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明在文中什么位置。

明确: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让学生体会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1)文章如何划分层次?划分依据是什么?

明确:之一部分(1段)总领全文。

关于言的拼音怎么读,言字旁的字有哪些?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拼音 哪些 怎么 言的 言字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