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的组词和拼音 来源的源组词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源的组词和拼音这个问题,来源的源组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洙的组词和拼音
  2. 源组词拼音
  3. 远的拼音组词
  4. 沟拼音和组词
  5. 休的拼音组词
  6. 源的拼音和组词

一、洙的组词和拼音

1、洙水河:一条流经山东泰安的河流,是泰山山脉的主要河流之一。

2、洙洲:中国古代的地名,位于现在山东省境内,古代曾设为州郡。

3、洙泗:古代鲁国的两条河流,即洙水和泗水,流经鲁国都城曲阜,因此古人以洙泗代指鲁国或儒家文化。

4、洙窋:古代的一种门扣,以木棒或玉石制成,用于关闭门户,可以防止风尘侵入。

5、洙泗之风:指古代鲁国的文化风气,洙泗之风后来也用来比喻儒家文化或礼乐教化之风。

6、洙麋(zhūmí):古代传说中的兽名,产于洙水之滨。

7、洙源(zhūyuán):古代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因临近洙水而得名。

8、泗洙密迩(sìzhūmìěr):形容距离非常近,指泗水和洙水的距离非常接近。

1、我喜欢在洙水河畔散步,欣赏那美丽的风景。

2、我听说洙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3、孔子曾沿洙泗之水周游列国,宣扬他的儒家思想。

4、在我家的老房子里,我发现了几个精美的洙窋,它们显示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5、现在的学校应该发扬洙泗之风,注重学生的礼乐教育。

6、他对洙泗之学的研究非常深入,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赞誉。

7、在洙原上,曾经繁华的城市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沉寂了下来。

8、每当经过洙桥时,我总会想起古人在这里交易商品、交流文化的场景。

9、那天晚上,我站在河边,看到洙浪拍打着河岸,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10、我们应该学习洙水寒士的精神,不断追求知识、勤奋学习。

二、源组词拼音

1、源的拼音是yuán。可以组成词语如下:源头、来源、资源、根源等等。

源的组词和拼音 来源的源组词-第1张图片-

2、源在汉字中多用来表示事物的根源、起源或来源。例如:江河湖泊的源头叫做“水源”,电力的来源称为“能源”,精神文化的根本所在被称为“文化源”。

3、源还可用作姓氏,如清朝时期的名臣张之洞等都有源为姓。在电子技术中,源是指场效应晶体管FET的输入端,与晶体管的漏极(Drain)和栅极(Gate)相对应。

4、源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的本义是“泉涌也”,多用于描述水的来源。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事物的来源和起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道法自然,浩然之气,故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之说。这种思想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有其根源、本源和道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规律。因此,源的概念与中国古代哲学中“道”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5、源的概念在环保、能源、经济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我们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节约能源。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也要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的“源头”,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三、远的拼音组词

长远、永远、远近、疏远、远扬、跳远、极目远眺、远眺、远近闻名、远行、源远流长、好高骛远、渺远、幽远、不远万里、远见卓识、为期不远、敬而远之、玄远、远航、远扬、远谋、远虑。

【解释】时间很长(指未来的时间)。

【出处】汉刘向《九叹·远逝》:“日杳杳而西颓兮,路长远而窘迫。”

【解释】表示时间长久,没有终止。

【出处】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永远只以今来所管五百八十八村为定,所贵事事循旧。不至张皇。”

【解释】远近的程度;远处和近处。

【出处】唐元稹《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及为大官,远近多归之。”

【解释】关系、感情上有距离;不亲密;使疏远;不亲近。

【出处】宋·叶适《祭郑景元文》:“取於_远,谁不亲近!”

四、沟拼音和组词

以下是含有沟字的词语以及详细解释:

1.沟通(gōu tōng):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意见、情感等的交流与传递。例如,在工作中,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经常沟通,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沟渠(gōu qú):指人工挖掘的水道,用于排水、灌溉等。例如,农田中的沟渠可以有效地将水源引导到需要灌溉的地方。

3.沟壑(gōu hè):指自然形成的深谷或裂缝,也可用来比喻困境或难题。例如,他面临着人生中的一道深深沟壑,但他决定勇敢地跨越过去。

4.沟通障碍(gōu tōng zhàngài):指在沟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或问题,可能由于语言、文化、心理等因素造成。例如,跨文化沟通中,由于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沟通障碍,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克服。

沟这个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可以表示实际的物理形态,如沟渠、沟壑,也可以引申为抽象的概念,如沟通、沟通障碍等。在不同的语境中,沟字可以与其他字组合形成不同的词汇,表达不同的意思。通过了解这些含有沟字的词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沟这个字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好地运用它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五、休的拼音组词

休,读作xiū,组词:休息,退休,休养,休业,休想,休假。

1、会意字。从人,从木,像人倚树而息。有些"休"字木旁的上部向人旁弯曲,正像树荫;字亦作"庥"("广"可荫蔽,与树荫似)。后"庥"与"休"分化成两个字。

2、本义是人在树荫下休息。《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体思。"(思:句末语气词)字亦作"茠"。《集韵·尤韵》:"茠,休或从。"《淮南子·精神》:"今夫繇(徭)者揭,负笼土,盐汗交流,喘息薄喉。当此之时,得茠越下,则脱然而喜矣。"高诱注:"三辅人谓休华树下为茠也。楚人树上大本小如车盖状为越,言多荫也。"

3、引申义是树荫和荫庇。《汉书·孝成班倢伃传》:"依松柏之余休。"颜师古注:"休,荫也。"《诗·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何hè:同"荷",承受,蒙受)。《尔雅·释言》:"庇、庥,荫(荫)也。"郭璞注:"今俗语呼树为庥。"《玉篇·广部》:"庥,庇庥也。""休"从荫庇义又引申指美好。《尔雅·释诂下》:"休,美也。"

1、休息。例句:《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以寒之故,命王属休。"郭璞注:"令王之徒属休息也。"唐·韩愈《毛颖传》:"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得十诗》之四:"尽忙也到翟园休,只见春光不见愁。"

2、用于制止对方议论或做某事。带有不耐烦的语气。例句《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史记·曹相国世家》:"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3、辞去(官职)。例句:唐·杜甫《旅夜书怀》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鸱夷泛海槎,陶潜休县衙,入千古渔樵话。"《儒林外史》第八回:"自古道:'休官莫问子。'看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

六、源的拼音和组词

起源[qǐ yuán](名)事物产生的根源:白莲教的~,也不知始自何时。[近]来源。(动)发源:黄河~于青海中部的巴颜喀拉山。[近]发源。

源源不断[yuányuán bù duàn]源源: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接连不断。也作“源源不绝”。

资源[zī yuán](名)物质资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森林~|水力~|人力~。

世外桃源[shì wài táo yuán]陶渊明《桃花源记》虚构的与世隔绝而未受战乱破坏、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地方,叫桃花源。后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安乐而美好的地方或空想脱离现实的地方。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的腹地。河源为约古宗列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流域面积也更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约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似繁星点点,又似晶莹的粒粒珍珠。

1952年,国家科考队认为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约古宗列曲长度为326.09千米,流域面积2372平方千米,宽1.5米,深0.2米,流量为2.5立方米每秒。而卡日曲长362.63千米,流域面积3126平方千米,宽3米,深0.5米,流量为6.3立方米每秒。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源的组词和拼音和来源的源组词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拼音 来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