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传销骗局揭秘,酵素传销骗局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7 0
酵素“吃了就瘦”?其实是加了药!这家公司被罚14万元

日前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

2019年度“十佳案件”

其中

蜂了时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因违法经营酵素食品

被罚14万元

并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

2019年8月,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线索,反映蜂了时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所经营的多燕瘦酵素吸吸冻(番石榴味)(生产日期:2018年9月17日)检出匹克 *** 钠。

接报当天,宝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对当事人货运仓库进行检查,查存同类产品120箱。对仓库内7个品种的食品进行第三方送检,其中2个批次被检出含有匹克 *** 钠。

什么是匹克 *** 钠?

匹克 *** 钠是一种药品原料,具有缓泻作用,属于非食用物质,在常规标准检测中无法检出。且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必须凭处方、遵医嘱才能使用。

经查,蜂了时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按规定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经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6417.93元,罚款人民币14万元,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

同时,将蜂了时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纳入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重点监管名单,并采取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重点监管措施。

最后再次提醒消费者

警惕普通食品虚假宣称保健功能

不要盲目相信“懒人”减肥法

想瘦身,还是要多锻炼!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综合上海市场监管

编辑/孙蕊

监制/何永鹏 田珍祥

酵素——近年来最邪恶的健康骗局

导语:“酵素”是一种高效率的生物催化剂,是一种加速细胞活动的物质,它的效率是化学催化剂的几千倍到几十万倍。神奇的酵素,等于几片生菜叶子,或者一堆烂水果,能养颜排毒?能包治百病?


中国的健康行业有个规律,只要一有外来健康理念进来,马上就会被吹得天花乱坠,搞得神乎其神,能包治百病,能消灾除癌。世界上当然没有这种灵丹妙药,当然没有什么能够“永葆青春”的神器,因此,这些神话总是一个又一个破灭。


然而,人们向往健康的意愿往往被人利用,于是,一个又一个神话重新出现。


酵素,无疑是2018年中国健康界更大的神话,同时也是更大的谎言。


酵素被吹得多神?


什么是酵素?其实就是“酶”,“酵素”是其在日本的说法(为方便阅读,以下全称酵素)。“酵素”是一种高效率的生物催化剂,是一种加速细胞活动的物质,它的效率是化学催化剂的几千倍到几十万倍。


人的体内大约有5000种酶,参与各种细胞活动。由于“酵素”的这种神奇作用,它被某些商家吹捧成了“健康的发动机”,“包治百病的神器”,日本出现了包含几百种水果融合的“酵素药片”,还出现了能够直接 *** 水果酵素汁的“酵素桶”,“酵素机”等等。喝酵素,吃酵素可以美容养颜,可以减肥,可以抗癌,可以包治百病。


酵素真的那么神吗?科学家无情地告诉我们:人体根本不能吸收外来酵素!


这种日本酵素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保健作用,其促消化,顺肠道只是因为添加了一些其他材料而已


人体根本不能吸收外来酵素

酵素传销骗局揭秘,酵素传销骗局-第1张图片-


在健康神话中,酵素堪称是最为荒唐的。因为人体根本不能吸收外来的酵素!这不是医学常识,而是生活常识,是初中生物课上的知识。


酵素作为一种蛋白质,它们的功能往往是单一而独特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把钥匙一只锁,只能特事特用,没有“泛用性”和“全能性”。简而言之,人体需要的酶只能由人体自己制造,不可能通过外来补充。外来服用酵素,无论是自制的酵素饮料,还是酵素药片都毫无意义。因为植物产生的酵素,人体根本不需要。


因此,外来酵素在人体内是找不到“工作岗位的”。


其次,任何酵素通过口服进入身体,一定要经过胃。在胃里,酵素会被胃液完全分解,根本来不及被肠道吸收。


酵素有益健康,真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这是某酵素桶,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塑料桶而已,却被吹成健康神器)


酵素桶骗局


酵素神话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酵素药片”还有一部分就是“自制酵素”了,这里涉及到另一个“神器”——酵素桶。

什么是酵素桶?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密封的塑料桶。你把水果放进去,加入糖,加一点水,然后盖上密封盖,这些玩意儿就会在里面发酵,产生所谓的“酵素”。过个几天,一桶“自制酵素饮料”就完成了。看上去似乎比日本药丸更靠谱。


一个破塑料桶卖几百元,难道这个桶真的这么神奇?我们先来看看来自日本的这种“酵素桶”在日本怎么样?


中国某宝上某著名酵素桶,我在日本乐天市场搜索了一下,只有1家在销售,而且价格非常便宜,折合人民币也就100多块(中国卖300多)。这个桶在日文原版介绍里其实只是一个杂物桶,用来盛放衣物,盛放液体,还可以用作垃圾桶。但在中国人的宣传里,这些杂物功能被隐去,只留下了“ *** 酵素”的功能。


那么自制酵素真的很神奇吗?完全不是。


(自制酵素被日本一位学者称为:浪费水果)


自制酵素的骗局

用酵素桶 *** 出来的酵素饮料真的很厉害吗?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撰文指出,所谓“酵素饮料”,其实只是一种发酵后的糖水而已。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酵素,更产生了大量细菌,产生有益菌,更产生大量有害菌,特别是 *** 不细致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有害菌爆发。


根据统计,今年全国各地医院大量出现因为饮用自制发酵饮料而得了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这个数据达到十万计。


自制水果酵素饮料究竟有没有保健功能?有没有助消化,有没有减肥功能?科学家说,几乎完全没有。酵素发酵之后有一股酸味,简而言之,这玩意儿其实是介于酒和醋之间的东西,部分水果酵素发酵之后会产生酒精。


由于 *** 酵素需要大量的糖来帮助,但是这些糖不会被全部用完,因此酵素饮料的糖含量很高,几乎就是“糖醋”,反而对健康很不利。


再次,由于酒精含量低,水果酵素饮料不像米酒,还有杀菌功能,因此其中可能存在大量不明菌群,这些菌群可能通过无氧环境爆发,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要健康,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在各种宣传里,水果(蔬菜)酵素的效果远远高于新鲜水果。这荒唐得让人发笑。一种酸酸的加工食品竟然比“原版水果”有营养价值?科学家都懒得去回答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了。


撇除农药,环境污染,水果的价值就是在于新鲜,越新鲜营养价值越高。采摘之后,果子几乎就是为种子服务,营养价值就会不断衰败了。


因此,水果当然是越新鲜越好,迷信毫无科学根据的酵素,是不可取的。


迷信酵素,会有健康风险


在国内几大电商平台上搜索“酵素”产品,其产品详情页的宣传大同小异,都是把“酵素”的功效描述得天花乱坠。不仅是排毒减肥,甚至还有了能治病、抗癌的功效。


找一堆蔬菜瓜果放在一起发酵产生的东西,你真的敢信它能治病?


可是在虚假宣传下,它无所不能。特别是商家还充分地利用了一些消费者对于国外保健品的迷信心理。许多人赴日购买日本药,日本药也变为了安全、可靠、好用的代名词。而“酵素”正是大吹特吹自己来自日本。消费者只是依据以前对日本产品的认知进行判断,殊不知日本对“酵素”产品的监管并不积极。


虚假宣传,不止是诱导消费者购买,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酵素”虽然是这一两年突然变火爆的,但前几年便已传入。被称为“养生教父”的台湾人林光常曾屡次推销自家的“酵素”,其虚假宣传,直接导致了一名癌症患者的死亡。这名癌症患者在罹患二期乳癌切除肿瘤后,因为放弃正统化疗,半年来只服用向林光常购买的“酵素”,最后癌细胞扩散,不幸病重死亡。而后,林光常被以欺诈罪判刑两年。


此外,还有迷信“酵素”功效,却又想省钱的人,自己动手 *** “酵素”。但由于 *** 水果“酵素”的原料多样,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家庭自制时很难达到要求,存在一定的风险。在 *** 过程中稍有不慎,生产出来的“酵素”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


最后,提醒大家,在网上购买保健类产品请多查查资料,真正地去认识各类保健品比如微商界夸大其词的日本 *** 神器补品“酵素”,请勿上了奸商的当!


来源: 医学论坛网

曝光减肥产品骗局,协商退款经验分享!

在减肥产品市场,胡女士遇到了一场骗局。她购买了果冻酵素,却被不断推销其他产品,同时还享受了所谓的体质规划师指导,但花费高达5600元的产品并没有效果。接着,胡女士被迫购买更多产品,被告知需要进行不同阶段的减肥,如排垃圾和分解脂肪。最后,对方竟以胡女士不购买产品无法进行下一阶段为由,要求她花费10200元。

胡女士心生不满,拒绝再购买产品,并拉黑了对方。后来她仔细查阅相关信息,才发现网上有许多受害者都陷入同样的骗局。胡女士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

解决这个问题,要掌握一些协商退款技巧。

首先,保留购买凭证和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其次,明确问题归属,认定卖家应该为其购买无效的产品负责。然后,与卖家沟通,并提出全额退款的合理要求。

当卖家拒绝退款时,进一步采取了 *** 措施。寻求法律援助,提交相关证据。

应对减肥产品骗局的关键,要保留证据,明确问题归属,并通过合理沟通和 *** 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你遭遇了类似状况,切勿自认倒霉,请及时保留好相关记录和证据,可以咨询作者,也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众号:正义小卫

酵素——近年来最邪恶的健康骗局!

导语:“酵素”是一种高效率的生物催化剂,是一种加速细胞活动的物质,它的效率是化学催化剂的几千倍到几十万倍。神奇的酵素,等于几片生菜叶子,或者一堆烂水果,能养颜排毒?能包治百病?

中国的健康行业有个规律,只要一有外来健康理念进来,马上就会被吹得天花乱坠,搞得神乎其神,能包治百病,能消灾除癌。世界上当然没有这种灵丹妙药,当然没有什么能够“永葆青春”的神器,因此,这些神话总是一个又一个破灭。

然而,人们向往健康的意愿往往被人利用,于是,一个又一个神话重新出现。

酵素,无疑是2018年中国健康界更大的神话,同时也是更大的谎言。

酵素被吹得多神?

什么是酵素?其实就是“酶”,“酵素”是其在日本的说法(为方便阅读,以下全称酵素)。“酵素”是一种高效率的生物催化剂,是一种加速细胞活动的物质,他的效率是化学催化剂的几千倍到几十万倍。

人的体内大约有5000种酶,参与各种细胞活动。由于“酵素”的这种神奇作用,它被某些商家吹捧成了“健康的发动机”,“包治百病的神器”,日本出现了包含几百种水果融合的“酵素药片”,还出现了能够直接 *** 水果酵素汁的“酵素桶”,“酵素机”等等。喝酵素,吃酵素可以美容养颜,可以减肥,可以抗癌,可以包治百病。

酵素真的那么神吗?科学家无情地告诉我们:

人体根本不能吸收外来酵素!

在健康神话中,酵素堪称是最为荒唐的。因为人体根本不能吸收外来的酵素!这不是医学常识,而是生活常识,是初中生物课上的知识。

酵素作为一种蛋白质,它们的功能往往是单一而独特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把钥匙一只锁,只能特事特用,没有“泛用性”和“全能性”。简而言之,人体需要的酶只能由人体自己制造,不可能通过外来补充。外来服用酵素,无论是自制的酵素饮料,还是酵素药片都毫无意义。因为植物产生的酵素,人体根本不需要。

因此,外来酵素在人体内是找不到“工作岗位的”。

其次,任何酵素通过口服进入身体,一定要经过胃。在胃里,酵素会被胃液完全分解,根本来不及被肠道吸收。

酵素有益健康,真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这是某酵素桶,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塑料桶而已,却被吹成健康神器)

酵素桶骗局

酵素神话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酵素药片”还有一部分就是“自制酵素”了,这里涉及到另一个“神器”——酵素桶。

什么是酵素桶?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密封的塑料桶。你把水果放进去,加入糖,加一点水,然后盖上密封盖,这些玩意儿就会在里面发酵,产生所谓的“酵素”。过个几天,一桶“自制酵素饮料”就完成了。看上去似乎比日本药丸更靠谱。

一个破塑料桶卖几百元,难道这个桶真的这么神奇?我们先来看看来自日本的这种“酵素桶”在日本怎么样?

中国某宝上某著名酵素桶,我在日本乐天市场搜索了一下,只有1家在销售,而且价格非常便宜,折合人民币也就100多块(中国卖300多)。这个桶在日文原版介绍里其实只是一个杂物桶,用来盛放衣物,盛放液体,还可以用作垃圾桶。但在中国人的宣传里,这些杂物功能被隐去,只留下了“ *** 酵素”的功能。

那么自制酵素真的很神奇吗?完全不是。

(自制酵素被日本一位学者称为:浪费水果)

自制酵素的骗局

用酵素桶 *** 出来的酵素饮料真的很厉害吗?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撰文指出,所谓“酵素饮料”,其实只是一种发酵后的糖水而已。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酵素,更产生了大量细菌,产生有益菌,更产生大量有害菌,特别是 *** 不细致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有害菌爆发。

根据统计,今年全国各地医院大量出现因为饮用自制发酵饮料而得了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这个数据大到十万计。

自制水果酵素饮料究竟有没有保健功能?有没有助消化,有没有减肥功能?科学家说,几乎完全没有。酵素发酵之后有一股酸味,简而言之,这玩意儿其实是介于酒和醋之间的东西,部分水果酵素发酵之后会产生酒精。

由于 *** 酵素需要大量的糖来帮助,但是这些糖不会被全部用完,因此酵素饮料的糖含量很高,几乎就是“糖醋”,反而对健康很不利。

再次,由于酒精含量低,水果酵素饮料不像米酒,还有杀菌功能,因此其中可能存在大量不明菌群,这些菌群可能通过无氧环境爆发,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要健康,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在各种宣传里,水果(蔬菜)酵素的效果远远高于新鲜水果。这荒唐得让人发笑。一种酸酸的加工食品竟然比“原版水果”有营养价值?科学家都懒得去回答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了。

撇除农药,环境污染,水果的价值就是在于新鲜,越新鲜营养价值越高。采摘之后,果子几乎就是为种子服务,营养价值就会不断衰败了。

因此,水果当然是越新鲜越好,迷信毫无科学根据的酵素,是不可取的。

迷信酵素,会有健康风险

在国内几大电商平台上搜索“酵素”产品,其产品详情页的宣传大同小异,都是把“酵素”的功效描述得天花乱坠。不仅是排毒减肥,甚至还有了能治病、抗癌的功效。

找一堆蔬菜瓜果放在一起发酵产生的东西,你真的敢信它能治病?

可是在虚假宣传下,它无所不能。特别是商家还充分地利用了一些消费者对于国外保健品的迷信心理。许多人赴日购买日本药,日本药也变为了安全、可靠、好用的代名词。而“酵素”正是大吹特吹自己来自日本。消费者只是依据以前对日本产品的认知进行判断,殊不知日本对“酵素”产品的监管并不积极。

虚假宣传,不止是诱导消费者购买,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酵素”虽然是这一两年突然变火爆的,但前几年便已传入。被称为“养生教父”的台湾人林光常曾屡次推销自家的“酵素”,其虚假宣传,直接导致了一名癌症患者的死亡。这名癌症患者在罹患二期乳癌切除肿瘤后,因为放弃正统化疗,半年来只服用向林光常购买的“酵素”,最后癌细胞扩散,不幸病重死亡。而后,林光常被以欺诈罪判刑两年。

此外,还有迷信“酵素”功效,却又想省钱的人,自己动手 *** “酵素”。但由于 *** 水果“酵素”的原料多样,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家庭自制时很难达到要求,存在一定的风险。在 *** 过程中稍有不慎,生产出来的“酵素”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

最后,提醒大家,在网上购买保健类产品请多查查资料,真正地去认识各类保健品比如微商界夸大其词的日本 *** 神器补品“酵素”,请勿上了奸商的当!

图文来源 ***

责编:张延军

采编:孔德梅

运营:刘玥含

?【版权声明】:本站转载作品均已注明出处,并不代表本站个人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之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柴达木微金融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吃酵素3年,肠子表面像蛇皮!揭秘酵素的“真面目”

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浙江杭州63岁的王阿姨为解决便秘问题,连续3年服用酵素,并表示,服用期间确实感觉通畅了不少。但在近日的一次结肠检查中,医生发现王阿姨的肠子上布满了黑棕色的花纹,就像蛇皮一样。经诊断,确定王阿姨患上了“结肠黑变病”,且很可能与她长期服用酵素有关。

(图片来源:钱江晚报微博)

酵素到底是什么?长期服用真的可以达到排毒、清肠、美白、瘦身等效果吗?“结肠黑变病”的危害有哪些?“排毒”、通便类产品能随便吃吗?

揭开酵素的真面目

近几年来,酵素的概念在国内流行起来,尤其是一些号称能够排毒、美容、减肥的食用酵素,既俘获了年轻人的芳心,也受到了中老年人的喜爱。

刚开始时,酵素产品大多为国外进口,而如今,不但许多国内品牌纷纷入局,有些网友甚至开启了“自制酵素”之路。那么,酵素到底是什么?真有宣传中那么神奇的功效吗?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阮光锋介绍,酵素原是日本词汇,本意是酶,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它在人体的代谢反应中发挥催化作用,参与到生物代谢反应。目前,市场上的酵素有胶囊、粉状、液体等形式,虽然产品宣传含有多种酵素,其实所含酵素非常少,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多肽、维生素。

换句话说,现在的酵素其实只是商家包装产品时使用的一种“噱头”,并没有广告语中描述的那种“清肠去油”“美容减肥”的神奇功效。

酵素排毒不可信

话虽如此,但仍有部分网友表示,吃过酵素,排便确实更通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阮光锋表示,酵素在人体消化道中会被分解成小分子氨基酸,失去活性,并没有机会进入到身体的代谢反应中。其次,即使这些酶真的有效,靠吃酵素产品也不靠谱。实际上,市场上的酵素或是水果酵素等产品,它们所含的酵素含量非常低,就算食用了很多,获得的总蛋白质的量也非常少,甚至还不如吃一个苹果。

很多人吃酵素之后会拉肚子,误以为身体在排毒。之所以会拉肚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酵素产品不卫生,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是某些商家在酵素产品里加了泻药。所以,酵素排毒只是一场由于添加泻药和食品卫生问题堪忧所引发的错觉罢了。

服用酵素引发结肠黑变病

王阿姨因为长期食用酵素患上了结肠黑变病。结肠黑变病是一种非炎症性肠病,主要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为特征,临床表现以便秘、排便困难、腹胀为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孙阿宁表示,酵素产品中违规添加的泻药是结肠黑变病的主要诱因。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泻药可能会导致色素沉积。单纯的结肠黑便病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病变,长期则有可能伴有发热、结肠息肉肠癌、肠癌等病症。

那么,除了结肠黑变病外,长期服用酵素还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阮光锋表示,普通酵素产品可能会因为含糖量过高,引发肥胖,但自制酵素带来的健康与安全风险要更大一些。自制酵素是自然发酵的结果,不用人工添加菌种,只依靠原材料表面携带的微生物形成的菌落完成发酵。由于工艺条件、操作水平、消毒卫生等条件的限制,操作中很容易混入杂菌,自制酵素很容易被污染,甚至产生毒素。除此之外,在自制的过程中,菌种不容易被控制,自制酵素容易产生更多的甲醛、亚硝酸盐等,对于健康非常不利。

其实,大家购买、 *** 、服用酵素的初衷都是为了通过它宣称的“清肠”“排毒”等功能获得更健康的身体,但是身体真的需要定期的“排”和“清”吗?

孙阿宁表示,不建议“专门”清肠。日常生活中,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或者多喝水就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

对此,阮光锋也建议大家,平时正常的饮食就可以满足健康需求,没必要花很多钱去买酵素产品,更何况酵素产品还可能存在杂菌污染等安全风险。

监制:白中华

总台央广记者:鹤佳

编辑:彭毓姬 毕利伟

21万元的抗癌针竟是可乐!养生会所“干女儿”被判三年十个月

5月24日,

一则#5旬女子花21万打抗癌针竟是可乐#

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杭州一养生会所员工胡倩给五旬顾客刘娟介绍公司研发的抗癌针,称可以抵抗多种癌症,“一劳永逸”。胡倩还称这款抗癌针原价120万元,但朋友徐强是公司高层,可以给刘娟更优惠的价格,最终双方以21万元成交。

几天后胡倩带着刘娟前往某酒店注射“抗癌针”。会所另一员工潘涛将装有咖色液体的针管在刘娟面前晃了下,便给刘娟注射。胡倩对刘娟说,这件事不要告诉家人,刘娟真就守口如瓶。过了些日子,刘娟的女儿张雁想从母亲这里拿些钱装修,才得知实情,随后张雁报了案。

(图源:都市时报视频截图)

公安机关侦查后发现“抗癌针”其实是散去气泡的可乐。经法院审理,以诈骗罪判处胡倩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判处潘涛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判处徐强有期徒刑二年。

网友评论表示:

“现在的养生骗局越来越多。”

“抗癌针现在根本没有研制出来,

怎么可能会出售呢?”

“注射可乐也不知道对身体有没有害。”

这样的事情此前也有发生。据报道,2022年年初,李女士路过杭州萧山区新街一家新开不久的健康管理中心门店时,经不住门口员工的热情招呼,进店体验足浴 *** 等服务。渐渐地,李女士成为店内常客,陆续充值10余万元。其间,店内一名叫董某某(女,37岁)的员工对李女士十分热心体贴,把她当“亲人”一般嘘寒问暖,直接“妈妈、妈妈”地叫。

董某某告诉李女士,公司新研制成功一款“防癌针”,打了就不会得癌症,对外零售价120万元,“因为跟您关系好,给您内部价,38万元一针”。

李女士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董某某便称可以用先前充值的会员费抵扣部分费用,到时会陪李女士一起去打针。李女士便心动了,跟随董某某到一家酒店房间内。董某某叫来两名男子,其中一人是给李女士做过 *** 的 *** ,另一人自称是公司高层,专门来给李女士打针。李女士在董某某等人安排下,喝了所谓的“酵素排毒水”,和董某某一起打了“防癌针”。

事后,李女士东拼西凑,陆续支付给董某某21万元。不久,李女士被家人追问资金用途,说出实情后,家人意识到上当受骗,立即向杭州市萧山区警方报案。

接到报案后,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立即组织警力,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局等单位开展调查。

在掌握相关证据线索后,专案组果断收网,赶赴四川省、重庆市等地,将董某某、王某某、潘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经查,董某某自导自演,虚构“防癌针”等信息,伙同王某某、潘某二人,对李女士实施诈骗。

在无行医资质的情况下,由王某某购买注射针管、酒精、棉签等物,打算以可乐冒充防癌药物,输入针管向受害人展示后,再由潘某负责打针。

“当时害怕出事,打的时候用的是空针管。”在审讯中,犯罪嫌疑人交代因害怕出事,并没有给李女士注射,只是扎了一下做做样子。

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案例层出不穷,这些骗局有一些共同特征:骗子先想方设法获取好感,通过赠送礼品、免费体检、免费旅游等幌子吸引老年人注意;再通过嘘寒问暖等手段获取老年人信任,拉近关系;最后通过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的方式,向老年人高价销售所谓的保健品、特效药,实施诈骗。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光明网

美信商户通APP、美信日用品商城因涉嫌传销被申请冻结1.33亿元

近日,重庆一市民向本报反映,称“美信商户通”APP平台可能涉嫌传销,记者联系到相关知情人士,得知太原美信日用品有限公司(简称:太原美信公司)因涉嫌传销被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法院冻结账户。对此,本报《法治与消费》栏目记者对获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

记者了解到,2022年5月20日,获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相关举报,称太原美信公司利用 *** 平台发展会员销售产品的方式从事 *** 传销活动。经查,该公司建立了“美信商户通”APP平台,消费者在该平台支付不同的 *** 费用后成为相应级别的会员,同时获得推荐他人加入的资格。通过会员不断推荐他人成为会员的模式,最终形成金字塔式的 *** 化布局。经获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初步查证,当事人太原美信公司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对太原美信公司正式立案调查。

此外,获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对太原美信公司、西安美信信泽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美心(安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牛俊通、王莉莉、徐燕军、陈鑫、牛娜、曹艳萍等关联方冻结银行账户资金共计1.33亿元。

据悉,“美信商户通”采用三级分销的模式, *** 模式分为980元的分销商、3600元的市代、9600元的省代。此外,再往上还有总代及总监两个级别,成为总代需直推3个省代,且每月团队业绩需超过2万,连续三个月累计业绩在7万以上;成为总监则需直推3个总代,且每个月团队业绩超过8万,连续三个月累计业绩在30万以上。总代以下主要是赚差价,总监则可以拿团队下面总监的纯利润的5%。如果团队中出现3个市场总监就升级为一级总监,一级总监可以拿总监月奖励的5%+团队总业绩的1%,再往上还有二级总监,三条线有三个是一级总监,六条线有六个总监是二级,九条线有九个总监是三级,以此类推,上不封顶,级别越高,奖励就越高。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据天眼查显示,太原美信公司现已更名为“太原美信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13日,注册资金9000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徐燕军,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牛俊通。对外投资公司为12家,其中包含美心(安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西安美信汇通实业有限公司、陕西健康之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兴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据悉,美信商户通APP、美信日用品商城注册会员高达几十万人,遍及重庆、陕西、安徽、广州、湖北、河南、山东等地。据美信官网介绍称,美信是一家专注于化妆品、女性私护用品、医疗器械及健康食品领域,公司拥有11大自主品牌,包括巧束、娇存、卡琪莱、亮泽、必丽芬、途双、那拉氏、必舒源、泰皇曼拉、束宝、MESIMPE。具体有巧束塑身纤体衣、巧束私护抑菌凝胶;娇存青梅酵素、娇存小分子肽固体饮料;卡琪莱柔肤水、洁面乳;亮泽舒目冷敷贴;必丽芬衣物洁净亮彩套盒等50余款产品。

重庆法治报《法治与消费》栏目提醒广大网友,传销涉及地区广、人员多、资金大,有的还伴有非法集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权益等大量违法行为,诱骗了大量社会人力资源,吸纳了大量社会资金,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发现涉嫌传销行为应积极向有关监管部门举报。

此外,重庆法治报《法治与消费》栏目将进一步关注此案件的相关进展情况。

信息来源 | 天眼查、获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酵素包治百病是真是假?央视卫视终于权威揭秘

你听说过酵素吗?

在百度,关于酵素的搜索结果有 3580万 条。

在这些报道中,不乏对酵素质疑的声音。比如“酵素真的能包治百病吗?”“酵素是养生骗局!”“酵素的危害有多大?”

央视也曾经报道过,称喝酵素的意义不大,并指出:酵素产品没有明确的保健效果,很多酵素就相当于普通的营养品。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这是真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甚至明星都在喝酵素呢?
谣言止于智者,在互联网信息充斥的当下,我们更应该有一双发现真相的眼睛。

一、被误解的酵素

酵素是从日本开始流行,再传至台湾,进而风靡中国大陆的。酵素文化的流行源自于赴日本、台湾旅游人群增加,以及日本文化、台湾文化对大陆的影响,逐渐的在中国大陆风起云涌,市场一天天扩大。

每一个新的品类在兴起之初,都会遭遇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就像养生流行时,有人感觉养生纯粹是骗人的,但有人却觉得确实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正面作用;电脑普及时,有人担心长期沉迷电脑会耽误孩子,但有人却觉得用电脑能让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酵素也同样如此,被误解过,被怀疑过。

一方面是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不了解,另一方面,酵素行业在之前根本没有标准化的国家标准来进行规范,加上不良商家的炒作,带来了种种的猜忌。随着酵素被大众所接受,酵素的作用也逐渐被主流所认可。

央视报道为酵素正名————宁泽涛:国家队也用酵素▲▲▲

酵素是国家队的秘密武器,宁泽涛、徐嘉余等冠军都在喝酵素,高强度训练下,再加上日常休息不足,身体机能受损,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影响比赛成绩。酵素,让国家队员安全比赛。

酵素对我们身体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二、国内已将酵素临床应用

随着酵素逐渐被更多人认可,医院也开始将其临床应用。

北京已有包括朝阳医院在内的 二十多家 医院开始将酵素作临床运用,以被国家卫生部和医疗部获批。酵素的重要性已经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酵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注意:酵素虽然已经应用于临床,但是无确定的单独医疗作用,不可替代药物)

三、酵妈妈:适合国人的活性酵素

随着酵素作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喝酵素的人也越来越多,该如何选择一款适合我们喝的酵素呢?

酵妈妈国酵自酿快速发酵桶,使用食品级聚乙烯粒子作为原料,应用“抗酸化工法”(指原材料的抗酸性及抗氧性加工而成的发酵桶,不仅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家酿造活性酵素,其颇具特色的发酵技术,将海外发酵理念和中国发酵文化结合,释放果蔬活力,且酿造成本更低,让更多用户受益。

备注:需要了解更多自酿水果酵素的朋友,请私信或加我微信13896015055

3 个坑钱还伤身的「排毒」陷阱,别上当!




<

酵素,纳豆激酶,螺旋藻……这些保健品是靠谱还是忽悠?

出品:科普中国

*** :科了个普 卓思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信息中心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提升很多。除了注意休息、生活规律以外,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吃点什么”让自己更健康一点。

一直提倡药食同源的中国人认为,食品除了维持身体基本的营养均衡之外,也可以利用食疗来改善身体健康水平。由此,保健品即保健食品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人的这种要求。尤其是在海外 *** 等途径畅通后,购买其他国家的保健品食用,也成为相当一部分人追求的潮流。同时,对于一些缺乏知识的老年人而言,只要听到网上或者其他人说,什么保健品吃了好,就跟风购买。

但这里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小编,就想问了,昂贵保健品就等于提升健康吗?这两者真的可以划等号么?那些花了钱,花了时间从国外购买回来的保健品,买给爸妈真的是孝敬父母吗?

本文不能就全部的保健食品进行分析、验证,仅仅举几种目前非常火的保健品,用科学的数据分析他们的好处和有可能存在的坏处。

至今仍流行的保健品脑白金广告

一、吃酵素并不能补酵素

酵素,这个词来源于日本,在国内我们称之为“酶”。首先酶是什么?酶是可以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高分子物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只催化特定的反应。人体和哺乳动物含有5000多种酶,他们存在于细胞中,参与并维持着生物的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

由此,补充酶来维持身体健康这个说法就被提出来了。“酵素”相关的保健品也因此成为日本 *** 的热门产品。国内的民众自己用水果皮,植物等酿制酵素的行为也在不少地方风行起来。小编查阅了网上的一些关于服用酵素的宣传语,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的谬误。

人类一生所能合成的酶,是一定量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酶不断减少。

酶不足,会引起免疫力低下,易胖体质。

通过服用酵素片或者酵素饮料可以补充体内所缺少的酵素。

从分子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这些说法,非常不科学。体内的酶,并不是消耗品。它作为催化剂在生物反应前后无变化,不能说使用一次就消失。而且,人体内很多种特异酶,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被合成。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酶,往往是因为人类收到了某种生理信号,这个信号 *** 细胞内的基因通过转写翻译等过程,才会在细胞内合成所需要的酶。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因为某些酶在人体内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因先天性的原因导致某些酶先天不能合成,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上有通过服用酶抑制剂帮助酶正常工作来缓解疾病的治疗手段。比如,服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可以治疗糖尿病,服用血管紧张肽I转化酶抑制剂可以缓解高血压。

不过,体内的酶工作失常会引起疾病,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一定会造成免疫力低下,易胖,或代谢紊乱,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后,回到刚开始的问题:吃酵素补酵素?大错特错。

酶是蛋白质的一种,所有的蛋白质又由小分子的氨基酸组成。我们在吃肉或鱼时,其中的蛋白质会被体内的胃酸等消化酶分解成小分子氨基酸,这些进入肠道的氨基酸再被小肠吸收。因此,酵素进入体内不会被吸收,也就是说你摄取的不过是氨基酸而已。

上图的酵素保健品号称从植物中提取了222种酵素,然而这222种物质是什么,也许连生产厂家都不清楚,这样的保健品,您敢吃吗?要验证仅仅一种天然提取物的功效,需要从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再到临床实验。很多与药理机理相关的验证、分析,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市售酵素类产品绝无可能对每种天然提取物都进行相应的解析,因此功效存疑,指望靠酵素产品解决很大的健康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还有一点必须在此说明一下,自制水果酵素风险很大。DIY排毒养生法在国内尤为流行,这其中就有自制水果酵素饮品,可以改善便秘,缓解疲劳的说法。

然而,如前文所说,酵素在进入消化道后即被破坏根本无法吸收。另外在发酵过程会产生酒精,儿童不宜使用。再有把各种水果皮放入发酵瓶,由于手工操作不当,很容易产生毒素,发霉,卫生条件也很难保障。

二、口服纳豆激酶效果不明

解释了如上酵素产品,接下来说纳豆激酶。在商家的宣传中,这种神奇的物质号称日本人长寿的秘诀,可以清理血管、溶解血栓、防止肌肤老化、通宿便清肠道……简直无所不能。如果您认真看过前面的文章,应该会留意到这纳豆激酶也是酶,既然是酶,一经摄入很快会被消化道分解为氨基酸,根本不会被身体以本来的形态吸收。想必小编不说结论,您自己也能判断出个大概。

纳豆激酶到底有没有这么神奇呢?我们的结论是,纳豆激酶这种物质自身具有很强的溶栓效力,但是作为保健食品的纳豆激酶,基本没有保健作用。

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参考百度百科)。经过近40年的验证,纳豆激酶在试管中和人工血栓反应时,30分钟即可以分解一半血栓,具有高效的分解血栓的作用。这是因为血栓的成分是纤维蛋白,纳豆激酶是非常高效的纤维蛋白溶解酶。

但是纳豆激酶,其本身依然是酶,属于蛋白质,在PH只有1-2的胃酸环境中,被肠道消化液(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小肠液等)分解成一个氨基酸或者两个三个氨基酸的小片段才可以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也就是说,尽管纳豆激酶在体外有很强的抗血栓作用,如果是口服,其根本无法进入血液,它的抗血栓作用也就不能发挥。

另一种血栓溶解酶尿激酶,是从人体尿中分离出的血栓溶解剂,由于它同样不能通过肠道,因此通过静脉注射用于治疗。纳豆激酶溶解血栓的速度是尿激酶的19倍之多。在利用血栓动物进行实验时,通过静脉注射纳豆激酶,能明显地恢复由于血栓阻碍而引起的血流不畅(1)。

因为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验证,静脉注射纳豆激酶的 *** 还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实用。无论是日文还是英文资料,都有一些实验证实,食用纳豆激酶有缓解血栓,畅通血流,降低血压的效果(2)。这也许是纳豆激酶被分解后,某部分氨基酸链的作用。然而关于它的机理以及结果的再现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就目前来讲,口服纳豆激酶的效果尚未得到过权威医学研究的确认。

国内不少无良商家恶意炒作纳豆激酶的保健作用,利用民众对日本产品的盲目迷信,推销天价保健品,消费者一年的开销有数千乃至数万元之多。

实际上,百分之九十的此类保健品都是经过商贸公司的包装和运作,将本来身价平平的纳豆激酶产品贴上日本品牌的标签,销往国内大肆敛财。这些所谓的日本品牌,包装低劣,设计粗糙,中日文混排,浓郁的中老年表情包风格,大部分年轻人看到后都会嗤之以鼻。

说完酵素,下面再来说说大家熟知的另一个保健品——螺旋藻。

三、螺旋藻有营养,但其所含毒素危害健康

螺旋藻,属于海藻中的蓝藻一类,是一种原核生物。由于其丰富的营养,被世界各地作为营养补充剂,也作为家禽或水产品的饲料补充剂。它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

根据临床实验,螺旋藻膳食食用12周,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3);补充螺旋藻能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儿童的贫血状况(4);膳食补充螺旋藻和锌,可改善因饮用水导致的慢性砷中毒,如黑变病和角化病(5)。除了以上的临床证据,还有试管实验和动物实验。这些都证明,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改善健康的作用。

图 螺旋藻和其保健品

食用螺旋藻膳食补充剂,确实好处很多,也得到了科学数据的证明。然而,食用螺旋藻有一定中毒风险。螺旋藻属于蓝藻,有些种类的蓝藻会产生神经毒素neurotoxins和肝毒素hepatotoxins。神经毒素会导致神经麻痹,呼吸系统受损,严重时会导致窒息死亡;肝毒素具有明显的肝细胞毒性,长期食用并在体内蓄积后,会引起肝坏死,充血以及肝癌。

螺旋藻本身并不能产生这两类毒素,但目前螺旋藻主要是通过人工养殖进行繁育,大部分生产企业是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收获这些藻类的。当天然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时,有害藻类等会在水中大量繁殖,如果条件合适产毒藻类就可能产生毒素,进而污染螺旋藻食品。

通过《在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生产原料及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调查》(6)这篇科学调查,对江苏、云南、福建和广东主要的螺旋藻生产基地的水样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在这四省市市场销售的68份螺旋藻产品中,均检测出肝毒素中的一种微囊藻毒素,平均值为317.2 ng/g。对于一名体重60kg的成人,每天食用4g就超过了人体对该毒素的更大 *** 标准,因此服用螺旋藻同时所摄入的毒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可忽视。

图,被蓝藻污染的水体

最后,请记住,保健品是将某些可能改善健康作用的成分加以提纯,制成的含有较高浓度的食品。本质上来说,它只是一种也许可能有改善健康作用的食品,绝不能将其等同于药品。由于对这些所谓有效成分的科学验证和临床实验还非常缺乏,对于保健品的食用,还是要采取谨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藤田貢 <著>ナットウキナーゼの血栓溶解特性に関する研究(关于纳豆激酶血栓溶解性质的研究。)1996年。

【2】 Yasuhiro Suzuki, Kazunao Kondo, Hideyuki Ichise, Yoshinori Tsukamoto, Tetsumei Urano, Kazuo Umemura.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fermented soybeans suppresses intimal thickening 2003,Volume 19, Issue *** ages 261-264

【3】 Mao, TK, et. al. Effects of a Spirulina-based dietary supplement on cytokine production from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Spring 2005, 8 (1): 27–30.

【4】 Simpore, J., et. al. Nutrition Rehabilitation of HIV-Infected and HIV-Negative Undernourished Children Utilizing Spirulina. Annals of Nutrition & Metaboli *** . 2005, 49: 373–380.

【5】 Mir Mi *** ahuddin, AZM Maidul Islam, Salamat Khandker, Ifthaker-Al-Mahmud, Nazrul Islam and Anjumanara. Efficacy of spirulina extract plus zinc in patients of chronic arsenic poisoning: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Risk factors). Journal of Toxicology: Clinical Toxicology. 2006, 44 (2): 135–137.

【6】 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生产原料及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调查,徐海滨等,《卫生研究》,32(4),2003年。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酵素 传销 骗局 揭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