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上海教父杜月笙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上海教父杜月笙的知识,包括上海滩三大亨杜月笙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杜月笙在旧上海的势力大到什么地步
1、杜月笙在上海的势力大到什么地步,我们可以从他身边的人就能看出,经常接触的比如蒋介石、戴笠、黄金荣、张啸林,孔祥熙、宋子文等人,还曾和蒋经国对着干,绑架过宋美龄,相信没有一定的实力自然是接触不到这些人物,除此之外,杜月笙的势力已经扩张到多个领域,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政界、军界、商界等。
2、杜月笙1888年出生,一开始只是青帮陈世昌的徒弟,后来得到黄金荣的信任,因其足智多谋、坚韧不屈的精神,逐渐走向人生巅峰,被誉为上海教父,上海黑帮老大,上海皇帝。
3、1932年,杜月笙组织了一个民间社团,叫恒社,这种帮会组织,起初成立之时门徒只有一百多人,五年后,恒社想社会各个方面发展,很多人都加入其中,就连上海社会局、新闻界等各个方面的人都参与进来。
4、1937年,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杜月笙作为爱国人士,利用自己的势力,参加了很多抗敌后援会,积极组织参与劳军活动,筹集了大量物资,支援抗日,日本人看见杜月笙在上海的影响力,多次拉拢都未能成功,1940年的时候,杜月笙已经成为中国帮会的总龙头,可以影响着整个上海的时局,可以说只要双脚一跺地,上海都要震一震。
5、杜月笙利用在 *** 会的关系,先是开战抗日救国的运动,成功策反了高宗武、陶希圣等人,八一三抗战之后,蒋介石命令杜月笙为中央赈济委员会常委,同时还和戴笠合作搜集情报工作,利用自己在旧上海的势力,进行锄奸策反的工作。
6、利用帮会组织江苏浙江人士,据统计苏浙行动委员别动队的5个支队中,其中三个支队的司令都是杜月笙的门生,当时上海沦陷后,杜月笙率先利用自己的大达轮船公司,进行了封锁长江的计划,他们凿船沉江,阻塞了长江航道,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7、杜月笙因为对子女的教育比较重视,所以将自己在上海的势力还扩张到教育方面,他创办了正始中学,还花钱买书籍运送到各个图书馆。
8、除此之外,就连上海当时社会的治安秩序都由杜月笙控制,杜月笙一时间成了上海更大的黑帮帮助,成为活跃于上海的政治风云人物,他利用自己过人的投机沾营本领,结交了许多上海大人物,无论是前清遗老、军阀政客、党国高层、社会名流、富商巨子等,杜月笙都倾力结交。
9、杜月笙成为上海工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最主要是他在上海有青帮背景的实力,同时又有着海量人脉,对时机的精准把握,最终确定了自己在上海的地位。
10、后来日本人投降,蒋介石前往台湾之后,曾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和自己一起前往台湾,就连我党人士也秘密会见杜月笙,希望利用他在上海的威望,能够留在上海稳定时局,然而杜月笙谁也没听,最后去了香港,1951年于香港病逝,时年63岁,他的骨灰葬在台湾,而他的遗愿是葬在故乡上海浦东高桥,至今没有实现。
二、杜月笙的财力如何
杜月笙能成为上海滩一代大亨,除了他本人有真本事以外,还有最得力的门生是顾嘉棠、高鑫宝、叶焯山、芮庆荣、杨启棠、黄家丰、姚志生、侯泉根的“小八股党”。
上海的 *** 市场被以沈杏山为首的“大八股党”所垄断,青帮老大黄金荣让杜月笙组建了小八股党,专门负责对付大八股党,从大八股党手里抢生意。小八股党中的顾嘉棠、高鑫宝、叶焯山和芮庆荣四人能力突出,更得杜月笙倚重,因此被称之为“四大金刚”。对杜月笙有一定影响的门生还有三人:万墨林、陆京士、吴绍澍。
杜月笙的5个太太:大太太沈月英女儿:杜维藩;二太太陈帼英儿子:杜维、杜维翰、杜维宁;三太太孙佩豪儿子:杜维屏、杜维亲;四太太姚谷香(姚玉兰)儿子:杜维善、杜维蒿女儿:杜美如、杜美霞;五太太孟令辉(孟小东)无儿女。
1951年,杜月笙病重,离世前要分配遗产,剩余财力总共有11万美元。每个太太得1万美元,每个儿子得1万美元,没出嫁的女儿得6千美元,出嫁的女儿得4千美元。
杜月笙生前财产有上亿美元,可是他却销毁所有借据,他告诫家人子女,千万不要找借他钱的人要债。
要说上海滩的传奇人物,我们肯定会想到杜月笙。他的确是 *** 丝逆袭的更佳的标本。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后因章太炎建议而改名镛,号月笙。
杜月笙先后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
因为杜月笙会做人,他的地位和财富都迅速攀涨。
杜月笙控制着上海滩大部分的码头、商场、烟馆,几乎垄断了上海滩的工厂。
当然杜月笙巅峰时期的财产到底有多少谁也算不清楚。
杜月笙当时有车九辆,型号还是价值十分昂贵的1930年雪佛兰。
车牌当然也算是一种价值,而杜月笙喜欢7数,车牌的价值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杜月笙日常开销也是达到了恐怖的地步,两百万大洋可以养活上海20000市民一年。他自己一年就花掉这么多钱。
有专家估算杜月笙财产大概是六七亿大洋,当时北京市的一套四合院差不多是八十块大洋。如此算下来杜月笙的财产差不多为七百五十万亿左右。
钱对杜月笙来说只是一个数字,死前烧掉了价值几十亿的欠条。
杜月笙一把烧掉的是几亿还是几十亿已无从考究。
杜月笙这个人,虽然一辈子名震上海滩,生前家财万贯,但死后只有十万美元。
当然在杜月笙在上海发达的时候,并不缺钱。
杜月笙和孟晓冬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暧昧期,为了追求美女,打款们舍得花钱,杜月笙自然也不例外了。
杜便送她各种各样珍贵的艺术品,这些东西的价值都不是钱能够衡量的。
1912年上海滩的汽车数量达到1400辆,杜月笙一个人就拥有汽车数辆,并且杜月笙的车牌是7777,这说明他不光有钱,而且有地位。
到了30年代的时候,杜月笙的公馆里已经有了9辆豪车。
豪车真是一方面的消费,杜月笙维持一个杜公馆一年的消费就有200万。
一块大洋的消费就给一个农民吃喝一年了。
有钱之外,自然能够有很多美女,比如说孟晓东,姚玉兰,如果杜月笙不是一个财力足够雄厚之人,怎么可能养得起这些美女呢。
晚年杜月笙去了香港养老,最终只剩下一些借据了。
最终他命人把这些单据都给烧了。给子孙留财,就是给子孙留祸患,杜月笙非常懂这个道理。
杜月笙的名气不可谓不高,他的财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觑的。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出生于原江苏省川沙厅(今上海浦东新区)。在杜月笙一岁的时候,上海阴雨连绵,发生了让人感到无比可怕的瘟疫。
杜文卿的米店也同样受到阴雨天气的巨大影响。
为了缓解生存危机,杜文卿只能去洋人的工厂打工,
他的母亲因为难产,离开了人世。
杜文卿带着杜月笙和妹妹两个幼儿。杜月笙的童年是非常穷困的,没想到他后来发达了。
杜公馆,杜月笙旧居。这是当年杜月笙居住过的地方,造价30万美元。
整个杜公馆一年的开销为200万大洋。
2.杜月笙还有九辆车,杜月笙不管是车本身还是车牌号,那可都是最顶尖的。
1935年,杜月笙订购了120架军用飞机并全捐给国民 *** 。
蒋介石所能控制的大概也就150架左右,其中120架是杜月笙捐的。
4.去世前,将所有的欠条都一把火烧了
在杜月笙去世前,他把欠条都烧了。
虽说杜月笙去世前手里只有11万美元,但相对于普通人来说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说到近代的上海滩,很多人应该会对杜月笙印象深刻,他十四岁拜青帮的陈世昌为老大,而后进入了黄金荣公馆做事,跟着黄金荣混,在得到黄金荣认可后,逐步开始了他的风云人生。
当时在青帮中威望越来越高的杜月笙,涉足的生意很广,赌场、 *** 、银行等,他均有参与。
尤其是在 *** 方面,杜月笙可以说是完全垄断了,整个上海滩的 *** 行业以他的三鑫公司为尊,当时整个法租界都为他的三鑫公司提供 *** 。
而就在 *** 事业做得越来越大的时候,杜月笙开始进军金融界,创办了著名的中汇银行。
不仅如此,当年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也非常高,加在他身上的头衔非常之多,他不仅是法租界公董局华董(这个位置当时是华人在法租界的更高位置),还在南京国民 *** 成立后,得到了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的头衔。
而在生意和社会地位上双丰收的杜月笙,财富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在当年的上海滩,私人汽车并不多见,但杜月笙不仅有私人汽车,还足足有九辆之多。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杜公馆一年大约要花费两百万大洋,再次见得,在生意和社会地位上双丰收的杜月笙是多么有钱。
当然了,生活在动乱年代,杜月笙也凭借着自己雄厚的财力还为抗战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比如杜月笙曾向美国科蒂斯-莱特订购120架军用飞机,将其全部捐给国民 *** ,而要知道,算上这120架,蒋介石一共才150架飞机。
那么,杜月笙居然这么有钱,那他在当年的财富,放到现在来说是个什么情况呢?
我们可以从他的一些生活花费中推测出他的财富状况。
要说到车,这可是现在很多人衡量财富的一个指标,而汽车,在民国时期绝对是顶级的奢侈品,价格奇高。一辆汽车的价格在当时足足达到了4000块大洋。
从当年上海滩拉黄包车的车夫们来看吧,一年下来,能够赚上100块大洋就很不错了,一辆豪车4000大洋,相当于普通黄包车夫40年不吃不喝的辛苦钱,9辆豪车,等于1个黄包夫360年的辛苦钱。
如果将这些黄包车夫放到现在的话,按一个人10万年薪,这个数字在上海不算高,而这9辆豪车将折合成3600万人民币。用在买车上的钱就达到了这个数字,相比现在的王思聪,指不定要落王思聪几条街呢!
这还不算,杜月笙整整给蒋介石捐了120架战机,花在这些战机上的钱,根本不是九辆豪车可以比得了的,放到现在的话,少说几十个亿进去了。当然了,这些钱也并不可能会让杜月笙大伤元气。
所以总的来说,当年杜月笙的总财产放到现在,那是相当牛B的。
旧中国时期的上海有三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他们分别是贪财的黄金荣、善打的张啸林以及会做人的杜月笙。杜月笙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上海滩的传奇人物,最初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他,凭借着自己的狠劲与机灵一步步地往上爬,最后化身为上海更大黑帮(青帮)的帮主,人称“地下皇帝”。
在1947年,杜月笙和孟晓冬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暧昧期,为了追求美人,杜月笙很懂如何用财力满足女子虚荣,他的做法很是展现了自己钻石王老五的实力。他首先是派专机,将孟小冬接到上海,然后立刻住进自己的豪宅别墅之中,孟小冬是文艺女孩,不爱通俗的脂粉珍珠,杜便送她各种各样珍贵的艺术品,个个价值连城,名贵之极。
杜月笙以黑道起家,所以赚钱很快,后来又将生意做到了金融、运输以及加工等各个行业,钱更是流水一样地进账。他很会赚钱,也很会花钱,他喜欢赌钱,所以常常在赌桌之上交朋友或者将要送的钱送到应该送的人手上。赚钱是技术,花钱是艺术,杜月笙深谙这两道,所以在这个“钱”字上几乎无往不利,也几乎从来没栽过跟斗。
杜月笙人生更高光的时刻,是回到老家重修了杜家祠堂。他宴请了当时的社会名流,并聘请当时国内更好的名角来演出。表面上的风光掩盖不了背后的巨大开支,从杜家祠堂的建成到最后的庆典大约就花掉了上百万块大洋。杜月笙家乡的人每个月都可以找他来领一笔生活经费,并且他还乐善好施,在国内做了很多的慈善事业。在抗战期间,杜月笙还自己花钱,组织自己的门下弟子参加抗日战争,配合军统在敌后刺杀汉奸。
杜月笙每年挣钱很多,花的更多,借出去的钱更是数不胜数,到了晚年,曾经的一代枭雄,也难逃没落的结局,因为逃难到了香港,杜月笙手里的钱是花一点少一点,为了避免仇家暗算,杜月笙更是将手里的欠条全部烧光,这份心性,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
杜月笙的财力有多少?先看几个数据:
种种事实表明,杜月笙真的是非常的有钱。
杜公馆,杜月笙旧居。这是当年杜月笙居住过的地方。
整个杜公馆一年的开销为200万大洋,我们可以简单假设一下,假设现在上海市民每年的开销是10000元,而杜月笙是他们的两万倍。
另外,杜月笙还有九辆车,配有司机和助手18名,有保镖二三十人,而杜月笙喜欢的座驾是1930年雪佛兰,车牌号是7777。当时的汽车不比现在,当时拥有汽车的,都是洋人或者国内的顶级富豪,而杜月笙不管是车本身还是车牌号,那可都是最顶尖的。
杜月笙有着上海教父称号,1902年,杜月笙踏进青帮,上海之一黑帮。很快他得到了黄金荣的赏识,
1925年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 *** 运输,就此他的社会地位也是越来越高。
他用着之前的金额财富购买飞机,药用物品,不得不说给抗战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很多人都说这是他洗白的一种手段。
杜月笙的财力给他的社会地位带来非常大的好处。
他住的杜公馆是高价从法国请来的设计师,
专门为杜月笙量身定做的,造价30万美元。
当时北京一套四合院才几十个大洋就可以买到。
在1947年,为了追求美人,杜月笙很懂如何用财力满足女子虚荣。
他首先是派专机,将孟小冬接到上海,然后立刻住进自己的豪宅别墅之中。
花在女人身上的的钱对于杜老板来说,也并不算是钱。
虽然杜月笙很有钱,但是在他临死前却让家人将欠条烧掉了,他这种钱财散尽的行为,也确实报了子孙的平安。
如果从现在角度来估算杜月笙的财力水平应该是难算的明白。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有三大亨,分别是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黄金荣曾这样评价他,“恐十年后,世人只知杜月笙,不知我黄金荣”。
有句话说,人穷志短。其实这句话并不全对,起码这句话放在杜月笙身上就不适用。
1910年,杜月笙23岁,此时的他,已经是黄金荣手下一名比较受重视的喽罗,因为忠诚,他还得到了黄金荣的特别嘉奖——3000大洋的赏金。
黄金荣告诉他,这笔钱你可以拿去赌,拿去嫖,当然,也可以拿去买别墅。
杜月笙听完后,并没有立刻做决定。作为一个从社会底层爬上来的人,他当然知道这3000大洋的分量。这只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之一笔赏钱。
所以,杜月笙最后拿着这笔钱来到金桥,将他们如数分给了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他非常诚恳地告诉这帮人,“钱虽不多,愿与兄弟共享”。
能做到这个地步的人,在上海滩没有几个。
黄老从杜月笙散财为自己换来舍命的兄弟这件事看出,此人能不被眼前暂时的富贵遮蔽视野,是一个有格局,有境界的人。
超凡的理财理念,奠定了他雄厚的财富帝国
杜月笙从小就开始混社会,所以文化水平有限。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中,有时社会反而比学校更能磨练一个人。
1925年,杜月笙成立了公司,垄断了法租界的 *** 提运业务。有钱,又有青帮做背景,杜月笙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无论是已经下台的黎元洪总统,还是大学士章太炎等人,都是他的座上宾。他的府上,赞一句“谈笑有鸿儒”,也不为过。
除此以外,杜月笙还有着强烈的“求人不如求己”的意识,打从1930年开始,杜月笙就在陈家堰这个地方慢慢购置了田地,逐步累积了十余亩地。
实际上,这个祠堂没过多久就沦为杜月笙旗下的地下加工厂,加工的内容则是 *** 和 *** 等违禁物。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杜月笙生产无虞,便逐步走上了“多元化收入”道路。
投资学校,兴办教育;创办银行,走向金融界;组织恒社,自任理事长;杜月笙迎来了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双丰收。
那个时候,汽车是衡量一个人家庭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杜月笙家中有九辆多私家车,用民国时的价格来算,那时候一辆车造价更高达到4000元。
折合现在的市价来看,九辆豪车大概可以换算成3600万,这还只是车子的价格。更不用说,杜月笙曾挥挥手就给蒋介石捐了120架飞机。
当然,他的财产和现在社会的IT巨头们自然无法相比。
杜月笙被当做“火速藏在床底下的夜壶”。
杜月笙所做的营生,包括贩卖 *** 、开设赌场。
杜月笙这些赚钱的营生一个个都上不得台面。
通常,杜月笙解决的 *** ,大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比如说,1929年上海法租界水电工人 *** 。
很多人遇到困难时,都会去找杜月笙帮忙,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回。
两年之后,即1931年夏,全国总人口的25%受灾,杜月笙自然要拿钱。
杜月笙的杜家祠堂刚刚落成,杜月笙花了几十位大洋。
杜月笙组织参加大大小小的募捐活动40多起,共募集资金261万,其中杜月笙个人捐了53万。
杜月笙成了民国时期有名的慈善家。
杜月笙很清楚自己的位置:虽然被人“戏称”上海皇帝,可戏称终究还是夜壶罢了。
1951年,杜月生死后,他只给了5个妻子和10个儿子11万美元。
尽管当时可以用73公斤黄金才兑换110,000美元,但对于失去财富的杜跃生来说,这笔钱仍然太少了。
!有些人只看到小偷在吃肉,却没有看到小偷被殴打。
三、杜月笙去世后,留给孟小冬的遗产并不多,孟小冬是如何谋生的
1、杜月笙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在他的为人做事中透着一股子精明。他有着过人的投机本领,对权术的玩弄也入木三分,在他打过交道的人中,有前清贵族,有政客军阀,有 *** 高层,有社会名流,形形 *** ,不一而足。他觉得钱这种东西会贬值,但人情不会,所以对于各色人等都执理甚恭,倾力结交。
2、 1950年,对于已经是62岁高龄的杜月笙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虽然说此时的他病重的甚至已经起不了床了,但他还是坚持做了一次新郎。在香港的一件寓所里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而他的新娘就是“冬皇”孟小冬。此时两人已经相识许多年了,孟小冬出身梨园世家,从小便开始登台表演,她便是在一次登台表演的时候认识的当时还是黄金荣左膀右臂的杜月笙。此时的杜月笙已经显现出他后来的识人天赋了,他见孟小冬长得甚是清秀俊朗,在唱戏一途又颇有天分,便对这个小姑娘多有照顾,还劝说她去北京继续学习京剧。
3、因为杜月笙的政治倾向,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带着一家再次移居香港。而此时的杜月笙,已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他想给孟小冬一个名分,于是就在这样的年纪,又举办了一场婚礼。杜月笙去后,孟小冬在杜月笙的遗产中分得了两万美元,他一直居于香港,以教授学生为生。
4、不过孟小冬对于学生的要求甚高,她看不上眼的学生她是决不会教的。她喜欢有天分热爱艺术能吃苦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她总是倾囊相授,严加管教。不枉她如此精细的教导,她的学生中,出了好几位京剧名家。
5、在香港孟小冬大约住了15年后,她应姚玉兰之邀移居台湾。在台湾的孟小冬逐渐闲了下来,打太极拳、遛狗、看电视占满孟小冬的决大部分生活。也许是“冬皇”的名头太过响亮,在台湾时许多人都找上她希望她能出来演出或者指导一番,不过这些人都遭到了她的婉拒。此时的她不愁生计,于是便不愿抛头露面,她说,杜月笙对她情深义重,是对杜月笙的不尊重
上海教父杜月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上海滩三大亨杜月笙、上海教父杜月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