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舞台剧?上海市话剧艺术中心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上海舞台剧,上海市话剧艺术中心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上海的代表戏曲剧种是什么
  2. 上海的戏剧是什么
  3.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剧场

一、上海的代表戏曲剧种是什么

1、上海戏剧的代表剧种就是沪剧、黄梅戏、昆剧、淮剧、滑稽戏。

2、沪剧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3、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特区等地以及台湾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等。

4、昆曲(Kun Opera),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贯云石做过翰林学士,深受汉族的思想与文学的影响,爱慕江南风物,憧憬恬静闲适的生活,后辞官不做,隐居江南,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他善作散曲。他所创的曲调,传给浙江澉浦杨氏,后称为“海盐腔”,流传至明代,为“昆腔”的先驱。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有影响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上海舞台剧?上海市话剧艺术中心-第1张图片-

5、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源于清代盐城县和阜宁县,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清代中叶,流行于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汉族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汉族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

6、滑稽戏是一种新兴的汉族戏曲剧种。在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滑稽戏的音乐,沿用独脚戏的“九腔十八调”。滑稽戏的表演,是以独脚戏、相声等曲艺的表演为基础,又吸收了文明戏的表演。

二、上海的戏剧是什么

沪剧,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

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

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

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易于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

2006年,沪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54。

民国三十年(1941)1月,上海沪剧社成立时首演此剧,编剧戈戈,导演严幼祥。解洪元饰罗伊,王雅琴饰玛拉。演出借鉴了电影、话剧的表现手法,与申曲传统相比有面目一新之感。

主要内容:写之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机空袭英国。贵族出身的军官罗伊与舞蹈演员玛拉邂逅,渐生爱情,并立海誓山盟。

罗伊出征后,误传阵亡,玛拉迫于生计沦为 *** 。战争结束,罗伊与玛拉重逢,由于门第观念,有情人难成眷属。玛拉留书诀别,魂断蓝桥。

沪剧传统剧目。原为十九世纪英国王尔德剧本《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沪剧由许如辉根据潘家洵的翻译本《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作曲。

主要内容为:港澳名交际花金曼萍,为寻找二十年前在襁褓中分离的女儿而来上海。经过多方探询,终于得知女儿杜曼萍的下落,但由于女婿徐志明深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地位,加以阻挠,金被迫同意不认女儿,只求能见上一面。

杜曼萍生日那天,金虽趁机与女儿相见,但终不敢相认。讵料杜曼萍却误认金为徐的情妇,一怒之下,离家出走,投奔同学刘伯英家。金曼萍深知刘的为人品行,劝说杜曼萍,二人正欲相偕离去时,恰巧刘伯英、徐志明和吴八等人到来。

金曼萍为了保持女儿的清白,宁愿自己受辱,急中生智设法让杜脱身。杜曼萍深感金曼萍的慈母心肠,亟图报答相救之恩。此时,徐再次加以阻挠,胁迫金曼萍,她只能含悲忍痛悄悄离开上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沪剧

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剧场

1、位于上海话剧中心大厦一楼的艺术剧院是上海首屈一指的舞台剧演出场地。高雅、专业、人性是艺术剧院所要展现给热爱舞台艺术的每一个观众的。

2、舞台灯光、音响、吊杆设施齐全、专业,相应的灯光、音响操作间配有一流的操作台和各种操作设备;位于一楼的服装间和二楼的化妆间为每一位来这里的演员们提供了一个良好、舒适、温馨的休息场所。

3、剧院共可容纳530位观众,观众席的人性化设计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在更舒适的座位上获得更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二楼7间豪华包厢,更是给观众提供了舒适幽雅的观赏空间。

4、剧场外的大堂宽敞、明亮,大理石和花岗岩在设计师精心的设计下尽显优雅,这里也成了各类新闻发布会和酒会举办的理想场所。戏剧沙龙位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大厦3楼,是中国目前为止更先进的小剧场演出场所。“变化”、“贴近观众”是它本身更大的特点。

5、剧场面积450平方米,全黑的剧场设计适合各类小型演出。四周可移动的隔音板可以根据您的需要设置通道位置,场内高科技可移动的观众席可以根据剧目本身不同的特点自由组合,最多可有288个观众席。舞台也可以根据演出需要有单面、双面、三面、中心舞台等多种样式的选择。剧场内的各类设施、设备是国内同类剧场中更先进的,为您打造理想的剧目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剧场外有专门的吊笼方便了景片的运送。另外剧场还配有综合化妆间,配套设施有热水盥洗台、演员专用卫生间等。“D6空间”——发掘艺术第六感

6、“D6空间”位于话剧艺术中心6楼,是以时尚性、先锋性、多媒体为特点的多功能演出交流场所。其总面积超500平方米,由宽敞明亮的互动剧场和格调高雅的休闲厅组成,并配备设施齐全的灯光音响操作间和演员化妆间,除适合举办中小型的戏剧和其他文艺类演出外,还可作为各类会议和公关活动的理想场所。

7、休闲厅装修高雅时尚,设有吧台区及两间半开放式小型会务厅,适合演出前观众交流、嘉宾休息及小型聚会。

8、互动剧场空间宽敞,可容纳近300名观众,观众席可自由排列,场内设有先进的音响灯光设备及可自由组合的中心舞台,操作灵活简便,可适应多样化的演出需求。

9、先锋,以现代流派剧目、实验剧目、多媒体戏剧演出为主,突出剧目的创新性。

10、互动,以直观体验拉近表演者与欣赏者的距离,实现观众与表演者互动感受。

11、多元,除戏剧演出外,还可举办各类大型文艺演出和公关展示活动(歌舞秀、发布会、艺术展览、拍卖会、时装秀、大型聚会等)。

好了,关于上海舞台剧和上海市话剧艺术中心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上海市 艺术中心 舞台剧 话剧 上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