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和上海殡仪馆收费价格表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上海市的退休老人死亡后,该向那里领丧葬费
1、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法定继承人应当在3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丧葬补助费,办理时需填报《企业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申领表》交社区盖章,社保员签字后,并携带离退休人员火化证原件、复印件及代领人身份证复印件前往社保局养老保险服务大厅办理丧葬费申领手续。
2、对长期居住在非火化区的离退休人员,除填报《企业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申领表》外,还需提供公安机关的死亡证明、法定继承人证明、县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非火化区证明及公安机关出具的长期居住证明。
3、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应在申报死亡的同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供养直系亲属按月领取的救济费。
4、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确定后,填写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档案,采集供养直系亲属的信息,从退休人员死亡的次月起,为供养的直系亲属发放按月领取的生活救济费。
5、上海丧葬费标准: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死者的法定继承人或者承担丧葬义务的人有权要求获得丧葬费。
6、过去,以死者家属为安葬死者而支出的必要费用为限。不少省市的丧葬赔偿标准按照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暂行规定和交通事故发生地规定的原则办理,以死者生前6个月的收入总额为限。大约3000-4000元。
7、一般包括运尸费、火化费。购买骨灰盒费,一期骨灰存放费,以及雇请人员所支付的劳务费和必要的交通费等合理费用。但超过上述标准的,经法院审查确属必要,可以按照丧葬费的实际损失计算,予以赔偿。死者家属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有关部门限期殡葬决定的费用不予赔偿。
8、司法解释规定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这个标准最简明,也最方便。
二、上海海葬怎么申请
致电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400-888-0809,进行 *** 预约登记。办理《办理参加海葬活动告知书》等手续,并提交各类材料,预约时间,进行海葬。
上海市户籍逝者家属可致电飞思海葬服务部66600544或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400-888-0809,进行 *** 预约登记。家属凭收到的《办理参加海葬活动告知书》办理手续,并提交各类材料。
1、活动当天在约定时间,在参加活动指定的集体上车地点,乘坐活动专用大巴士,到吴淞客运码头上船。具体活动方式按办理手续后收到的《海葬活动客户告知书》为准。无意外情况出现(如因大风、大雨、迷雾等恶劣天气或其他不可抗力影响而造成轮船停航等情况),活动约在五小时后结束,可顺利返回。
2、轮船航行到海葬活动指定海域,先在二楼船舱进行有专职司仪主持献花、致悼词、集体默哀、三鞠躬的集体追思祭奠仪式,然后有序组织海葬家属分批到一楼甲板进行骨灰撒海活动。
3、海葬活动结束返航至码头,家属乘车原路返回出发点,整体活动结束。
骨灰撒海具体地点:长兴岛中部圆沙闸至横沙岛双窑烟的海域(东经121°45′30″—121°50′00″水域)。
1、集体撒海活动,请顾全大局,听从安排;统一按时乘车至码头,不得自行前往;并原车返回上车点,中途不停靠。
2、海面气候多变,风浪较大。为安全起见,不建议行动不便者(坐轮椅、拄拐等)、体弱老人、孕妇及婴幼儿、穿拖鞋高跟鞋的家属,参加活动。
3、海葬活动当天,如因大风、大雨、迷雾等恶劣天气影响,或因其他不可抗力而造成轮船停航,将延时开船或延期进行活动活动,家属须听从海事局、海监和水上公安人员的指挥。
4、禁止携带各类易燃(如香烛、锡箔、纸钱等祭扫品)、易爆物品乘车上船。
海葬手续办理有两种:之一、火化前申请:逝者遗体运至殡仪馆后,家属与殡仪馆签署《骨灰海葬享受免费殡仪葬服务承诺书》,火化结束以后凭承诺书与火化证明及其它相关证件前往指定的办公室办理海葬业务;第二、火化后申请:火化后申请主要是指火化时不确定用哪种方式安葬,等火化完毕后骨灰寄存到期需要续费的时候,家属才想起用海葬的方式为逝者举办葬礼。火化后申请海葬的家属,需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就近的海撒办办理海葬登记业务。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上海海葬怎么申请做出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八条
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农村在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公民如果在暂住地死亡,由暂住地户口登记机关通知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注销户口。公民因意外事故致死或者死因不明,户主、发现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派出所或者乡、镇人民委员会。
三、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官网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是一家拥有丰富资源和服务经验的机构,其下属和投资的单位包括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上海市宝兴殡仪馆和上海市益善殡仪馆等知名国营殡仪馆。
这些殡仪馆每年处理的殡殓和火化遗体数量超过5万具,占上海市总量的约50%,显示出其在殡葬服务领域的领导地位。每年,中心还销售大约1.5万个墓穴,以及1500份骨灰撒海服务,满足了众多家庭的需求。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在服务质量方面表现优异,其全程经营服务的顾客满意度达到了98.8%,远超过上海市民政局设定的90%以上的综合满意率目标。
该中心在文化研究和教育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1999年,他们创办了中国之一本殡葬文化研究类杂志《殡葬文化研究》,并开发了国内之一套《殡葬学科丛书》。此外,他们还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开创了国内之一个殡葬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班。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成立于1998年8月28日,是上海市民政局所属的专门从事殡葬服务的事业单位。中心对所属单位和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监督,承担上海市区的殡殓业务和办理涉外丧事和国际运尸,专业生产和销售殡葬设备和服务器,开展殡葬文化和殡葬科技研究,是上海市更大的集殡殓、火化、生产、经营、研究于一体的殡葬服务集体。
四、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殡服中心简介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直属和投股单位有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上海市宝兴殡仪馆、上海市益善殡仪馆等三家国营殡仪馆以及上海市卫家角息园、上海永福园陵、上海市颛桥寝园、上海徐泾西园、上海市淀山湖归园、上海市滨海古园、上海市汇龙园陵园等。中心所属殡仪馆年殡殓、火化遗体超过5万具,约占全上海市市殡殓、火化总数的50%,年出售墓穴数达1.5万穴,骨灰撒海约1500份。全程经营服务顾客满意率为98.8%,达到上海市民政局关于服务工作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并且在1999年创办了全国之一本文化研究类杂志——《殡葬文化研究》;编写了国内之一套《殡葬学科丛书》;还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了国内之一个殡葬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班,在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
五、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介绍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成立于1998年8月28日,是上海市民政局所属的专门从事殡葬服务的事业单位。中心对所属单位和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和业务指导监督,承担上海市区的殡殓业务和办理涉外丧事和国际运尸,专业生产和销售殡葬设备服务器,开展殡葬文化和殡葬科技研究,是上海市更大的集殡殓、火化、生产、经营、研究于一体的殡葬服务集体。
六、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
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一家专业从事殡葬文化研究的单位。研究所于2000年5月15日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上海市社团局登记成立。研究所的宗旨:站在殡葬改革的前沿,致力于现代殡葬文化建设研究,赋予殡葬新的文化内涵。研究所的业务范围:殡葬文化研究、产品开发、业务咨询(ISO咨询、殡仪馆、公墓建筑设计等)、教育培训、广告设计、杂志编排、编译国外文献、编印杂志和丛书。到2010年年底,文化所已编辑出版了《殡葬文化研究》杂志总六十七期、《殡葬学科丛书》5辑二十本(计划出版二十四本)、《殡葬年鉴》、《丧事活动指南》、《殡葬改革和文化建设初探》等书刊。其中《殡葬文化研究》杂志是全国同行业之一本文化研究类的杂志,它的诞生,填补了殡葬行业文化建设的空白。《殡葬学科丛书》由上海各高校有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和上海殡葬业资深的从业工作者共同编著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殡葬系列教育教材,填补了国内殡葬专业教材的空白。2006年9月6日,由研究所和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殡葬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进修班”开学,此举开殡葬高层次教育先河。此外,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还承担了中国殡葬协会殡仪服务工作委员会委托,举办各类殡仪馆岗位培训班。2008年,创办中国首家以殡葬行业发展史为主题的博物馆——上海殡葬博物馆,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关于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