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中药先泡水多长时间和中药泡水6个小时才煮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中药先泡水多长时间以及中药泡水6个小时才煮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药一般要煎多长时间
煎中药的容器一般用砂锅搪瓷锅或者不锈钢的器皿都可以,不能用铁器.中药煎之前一定要先用冷水泡20-30分钟,水的用量一般是没过中药一点就可以,不同功效的药物煎煮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清热解表和芳香类不宜煎的时间过长,开锅后15-20分钟为宜,滋补类应该时间长一点,开锅后改用小火煮40-60分钟.每剂药煎一般要煎两次,把两次的掺和在一起然后再分次喝.
您好,中药煎煮的 *** 和注意事项:
应选用陶器制品如砂锅,瓦罐或不锈刚锅为好.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制品,因金属容易与药物中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增加毒性.如:铁器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色成加深,与黄酮类成分生成难溶性络合物,与有机酸生成盐类药物等均可影响疗效,加上长时间煎煮后,有些可给药液带入铁锈味,甚至引起恶心,呕吐.
一般饮用水就可以,如自来水,无污染的井水,泉水,河水等.
1,浸泡:每剂药物煎煮前均先用冷水浸泡(没过药物为度)1小时左右.
其目的是使药材湿润变软,细胞膨胀,水分渗入到药材细胞内溶解有效成分形成浓溶液,产生渗透压,使有效成分在煎煮时易于扩散到组织细胞外的水中.另外,还可避免直接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蛋白凝固,淀粉糊化,妨碍有效成分渗出.
2,用水量:药物浸泡1小时后,再根据药物吸收水分的多少和药材质地,药物性质及煎煮时间长短,一般再适当添加水至高出药面2厘米左右.如质地紧密坚硬的根茎,矿物类,药性滋补需要煎煮久的药物可适当多加一些水(高出药面2.5厘米左右),质地疏松的花叶类,药性芳香辛散不需久煎的药物可适当少加一些水(高出药面1.5厘米左右).
3,煎煮次数:一般每剂药煎两次,有的根据需要再煎煮三次.
4,煎煮时间:一般认为,头煎以沸腾后20—30分钟,二煎以沸腾后15—20分钟.
解表,行气,质轻,芳香的药物,头煎以沸腾后15—20分钟,二煎以沸腾后10—15分钟.滋补药及质地坚实的药物,头煎以沸腾后40—60分钟.二煎以沸腾后30—40分钟.
一般规则是:未沸腾之前用武火,沸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水分缓慢蒸发,有利于成分溶出,并避免溢出,过快熬干.有时应视药物性质而定,如解表药,清凉药,气薄的药物,宜武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如原味滋补药或有毒药物宜文火久煎,以增强药力或降低毒副作用.
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药物的煎煮时间.一般来说,需先煎的饮片,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10—20分钟后再与用水浸泡过的其他药物合并煎煮.有些药物因临床治疗需要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如: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分钟,方可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龟霜,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等.某些有毒饮片可经过先煎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含有毒成分的乌头碱的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经1—2小时的煎煮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使毒性大为降低.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一般来说,在其他群红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放入需后下的饮片再煎煮5—10分钟即可.
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豆蔻,鱼腥草等.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10—15分钟入煎即可.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等.
包煎即是把需包煎的饮片装在纱布袋中,扎口后与群药共同煎煮.需要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宜包煎,以免在煎煮过程中粘糊锅底,如:车前子,葶苈子.
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 *** 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故也宜包煎,以免因其漂浮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蛤粉,蒲黄,海金沙,六一散等.
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糊化.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也可将此类药置于容器内,加适量水,加热溶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对入群药煎液中混匀分服,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一些贵重中药,为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再将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一般饮片通常需另煎30—40分钟.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质地坚硬的贵重药,如羚羊角,水牛角应单独煎煮1—2小时.
一些用量少,贵重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中药的煎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等.
砂锅更好,不锈钢也可.用黄芪泡水喝当然可以,但是肯定不如煎煮的效果好.
二、在熬中药时可以用上一副药第三的第三道水来熬吗
熬的中药和水冲服的中药,药力不同,药材经过煎煮,可以起很多化学变化,而水冲服的由于温度及时间原因,变化不如熬的明显,药力也不够猛。
药材泡水(室温)盖过药平面(如煮米饭),约
□【先煎药】加水(室温),大火煮开转小火(约15~20分钟),备用,与步骤2。混合。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约30-60分钟。
过滤,取药汁备服。(约一小碗量)
□【后下药】关火前1分钟才放入,关火后再稍焖2-3分钟。
4、如果是治疗感冒的药,不可久煎,大火烧开后再煎3-5分钟,香气大出即可。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约10-15分钟。
取适量水用电锅一次性蒸化,每取适量分次服用丹唬草舅禺矫碴蝎厂莽。
一帖药煎二次,早晚分次服用,空腹为佳。伤胃的可饭后半小时服。
加水量宁可多加,也不要煎糊。(倒出来,大火赶去水分即可)
□如同时并有睡眠障碍问题,睡前服用“之一煎”。
三、中药一般只能熬半小时
因为这问题吃中药的人都遇到,所以具体说下: 1,一般中药如果量多点,都采取煮两次的 *** ,每次都是水沸腾后再用小火煮半小时就可以。然后把两次的药混匀分3到5次吃完。 2,如果药量较少,也可采取只煮一次,煮45分钟左右的 *** 。 3,有先煮的药,那根据医生要求做,一般先煮半小时,也有需要先煮一个甚至两个小时的。后放的药,一般是每次煮的最后5分钟放入。
四、中药泡水喝的正确 ***
1、中草药,无论是饭前或者饭后服,吃药时间应该与进食时间间隔一个小时左右。
2、驱虫药或者攻下药以及其他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应该是饭前服用。对胃肠道有 *** 性的药物,应该是饭后服用。
4、安神药用于治疗失眠,应该在睡觉前三十分钟到一小时服用。
5、峻下逐水药,应该是早上起来时候空肚子服用。
8、急性病应该是立即服用。这样中药喝才效果会更加好。
五、中药泡水能经常喝吗,怎么喝
1、如果所用的药物超过食疗的范围就不恰当了,反之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2、像穿心莲、黄连都有清火、解毒的功效,但如果泡水喝的话会使胃部受寒,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的现场。因此,喜欢用中药泡水的朋友切莫盲目以此代替茶叶水,以免时间久了产生药害副作用。使用时一定要咨询专业医师,保证以药代茶的安全和效果。
3、中药泡水的食疗方式并不能包治百病,像胖大海泡水对因天热、气候干燥、说话过多、抽烟过多引起的咽部疼痛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体内疾病、过食辛辣等原因引起的咽部疼痛就起不到治疗效果。
4、 另外,一些中药食用过多还会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比如甘草属于类激素物质,服用过多会出现水钠潴留,造成身体浮肿。因此,使用清热、泻火、养音的中药泡水喝时一定要适度、适量。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