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师时间?会宁会师是哪三军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6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大会师时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会宁会师是哪三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大会师时间?会宁会师是哪三军-第1张图片-

本文目录

  1. 电影《大会师》开机仪式
  2. 长征大会师剧情中张国焘闹分裂是什么时间的事
  3. 红军之一次会师的时间地点和队伍是什么
  4. 之一次文代会召开时间
  5. 红军长征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一、电影《大会师》开机仪式

1、80年前,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宣告了 *** 军围追堵截、妄图消灭红军阴谋的彻底破产,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围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电视剧《三军大会师》讲述了红军从1936年4月即将结束东征,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历经西征、甘孜会师,北上、会宁大会师,将台堡大捷,重创 *** 部队,展现了 *** 、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一批历史风云人物,以及红军队伍中的铁家父子以及程家姐弟等一批小人物,他们在会宁大会师前后的坎坷选择和经受的历练等。

2、据介绍,在电影《八七会议》、《忠诚与背叛》,电视剧《刘伯承元帅》中饰演 *** 的王晖外形儒雅,表演功底深厚,在该剧中依然担纲毛主席角色。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话剧金狮奖、金星奖更佳演员奖的青年演员郭广平在该剧中饰演周恩来,陈大伟、何林瀚、段

二、长征大会师剧情中张国焘闹分裂是什么时间的事

张国焘(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字恺荫,又名特立,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中国 *** 创始人之一, *** 早期领导人之一。1916年秋考入北京大学理工预科,在校期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1年7月下旬在 *** 一大当选中国 *** 中央局三人团成员,是 *** 的创始人之一。1931年5月12日,张国焘到达鄂豫皖苏区后,在新集召开会议。会议根据 *** 中央决定,撤销 *** 鄂豫皖特委,成立 *** 鄂豫皖中央分局和新的军事委员会,张国焘任书记兼军委主席。1932年进入鄂豫皖苏区,张国焘曾大搞肃反运动杀害了曾中生、许继慎等一批红军根据地早期高级将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时想争夺 *** 权,公然另立中央,最后于1938年4月私逃叛党投靠 *** ,上演了一幕“ *** 缔造者反对 *** ”的丑剧。1937年2月6口,张国焘在延安向 *** 中央作了《从现在来看过去》的书面检讨错误。1979年12月3日在多伦多一养老院病逝。

三、红军之一次会师的时间地点和队伍是什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成功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1、之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2、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3、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4、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一)会宁北邻靖远,是红军北渡黄河实施"宁夏战役"的必经之地。夺取宁夏,打通国际路线是中央确定的红军会师以后的主要军事任务。

(二)会宁是陇中战略要地,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既占领了枢纽地区,又掌握了战略主动。

(三)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会宁是合力歼敌,威慑敌军,争取运动防御作战胜利的需要。党中央部署"静会战役",其目的就是为会师扫清道路,同时在运动防御作战中给敌以有力打击。当时在静会地区红军与 *** 部队进行大小十余次战斗,三大主力红军是在战斗状态中实现会师的。

(四)会宁是陇中产粮大县,村落集中,加之民风朴实厚道,对红军集结休整极为有利。

四、之一次文代会召开时间

1、文代会即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改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分为中央文代会和地方文代会。之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开幕,7月19日闭幕,会期共17天,中间有若干次休会,实际开会时间为11天左右。至今已举办过9届全国文代会。

2、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之一次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开幕,7月19日闭幕,会期共17天,中间有若干次休会,实际开会时间为11天左右。

3、会上,郭沫若作了题为《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周扬、茅盾分别作报告总结了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工作。大会明确了今后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指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必须服从中国 *** 的领导,必须表现工农兵生活,为工农兵服务。大会最后通过了《宣言》,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机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和周扬任副主席,并成立了全国文联和文协等各个下属专业协会。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这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文艺运动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开始。从此,中国文学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五、红军长征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1、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

2、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 *** 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3、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

4、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 *** 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5、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6、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

7、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 *** 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

8、同年11月, *** 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9、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之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

10、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之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

11、1935年8月5日, *** 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

12、9月12日, *** 中央在俄国界会议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10月19日, *** 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

13、当天, *** 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11月13日, *** 中央在《中国 *** 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

14、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的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

15、这就是目前找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最早文献记录。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逐渐成为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

文章分享结束,大会师时间和会宁会师是哪三军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会师 会宁 三军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