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和上海财经大学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2022年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考哪些方向
1978年12月,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前身——复旦大学分校成立。1983年6月,复旦大学分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并归入当时组建的上海大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考哪些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是复旦大学分校,成立于1978年12月,之一任校长是王中教授,之一任党委书记是李庆云同志。1983年成立上海大学后改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至1994年组建新上海大学前,文学院拥有中文、历史、社会学、涉外经济法、影视、广告、行政管理、文献信息管理、档案等9个系的1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总数1400余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为上海经济建设和上海大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现下辖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研究3个系,有24个研究中心。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1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3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
上海大学中国史学科始建于1978年,原属复旦大学分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至今,学科方向齐全,专业布局平衡,形成了本科与硕士、博士研究生全覆盖的人才培养机制。上海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下设4个学术硕士方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上海大学中国史学科经历了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以及高原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充分利用多学科的 *** 与传统,建构了门类相对齐全、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的学科体系。近五年来,中国史学科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纵向课题50多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各专业的主要导师均为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在相关学术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本硕士点侧重探讨中国史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前沿问题,注重传统学术与当代史学理论结合,本专业旨在培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学与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硕士点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 *** ,侧重历史地理、宗教与社会以及思想史的研究,培养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厚重的基础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硕士点拥有力量雄厚、具有较强师资队伍,重视理论与 *** 创新,切实推动古代文明、断代史、古代中西交通研究;持续开展长江下游考古发掘与研究,注重对新文献资料与传统资料的发掘整理研究,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功底,具备较高综合性人文素质、扎实的史学知识,兼备从事历史研究、文物鉴定以及旅游文化等方面工作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 *** 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徐坚、刘长林、陈德军、杨雄威、张呈忠、把梦阳、韩戍等教师数名。
程恭让、潘守永、安来顺、陈菊霞、郭红、曹峻、肖清和、杨雄威、杨卫华、舒健、成庆、朱治平、张呈忠、王皓、杨奇霖、王思怡等教师数名。
段勇、潘守永、安来顺、宁镇疆、徐坚、吕建昌、程恭让、陈菊霞、张安福、李福长、郭红、曹峻、肖清和、舒健、朱继平、魏峭巍、张呈忠、赵争、杨谦、把梦阳、郑晓蕖、杨奇霖、王思怡等教师。
忻平、陶飞亚、廖大伟、王栋、徐有威、刘长林、严泉、王敏、陈德军、杨卫华、杨雄威、成庆、吴静、侯庆斌、韩戍、王皓、蒋华杰等教师数名。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二、2022年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考哪些方向
1978年12月,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前身——复旦大学分校成立。1983年6月,复旦大学分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并归入当时组建的上海大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考哪些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是复旦大学分校,成立于1978年12月,之一任校长是王中教授,之一任党委书记是李庆云同志。1983年成立上海大学后改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至1994年组建新上海大学前,文学院拥有中文、历史、社会学、涉外经济法、影视、广告、行政管理、文献信息管理、档案等9个系的1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总数1400余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为上海经济建设和上海大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现下辖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研究3个系,有24个研究中心。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1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3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
上海大学世界史学科依托国际化大都市优势,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开展学术研究。世界史学科的学术团队有很好的国际视野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耶鲁大学、布鲁金斯学会、乔治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怀俄明大学、密西西比大学、肯塔基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约克大学、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利物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斯科莱德大学、埃及开罗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马克斯普朗克民族与宗教多样性研究所、日本大阪市立大学、上智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开罗大学、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乌拉圭天主教大学、秘鲁天主教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土耳其海峡大学、乌鲁戴大学、库茨大学、罗马一大、华沙大学、特拉维夫大学、约翰内斯堡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本学科团队成员共有专、 *** 教师41名,全部具有长期海外留学或访学、工作经历,含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15人, *** 外籍教师8人;其中教授23名,副教授8人,讲师10人。现有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上海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千人计划”特聘教授3人、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2人,上海市社科新人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4人、上海市阳光学者1人、上海市晨光学者2人、上海市浦江学者3人。本学科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团队成员曾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重大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其他项目、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Studies in World Christianity(S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SSCI)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近三年培养的研究生中50人次有海外访学、参加国际会议的经历,并有论文在《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美国研究》等刊物发表。
郭长刚、张勇安、郭丹彤、江时学、Iris Borowy、Tugrul Keskin、Antonio Zapata、Antony McGrew、王三义、柴彬、刘义、黄保罗、吴浩、张智慧、杨长云、刘招静、黄薇、朱虹、Rajiv Ranjan(郎荣吉)、Ved Baruah、张琨、杨晨、蒋华杰、徐之凯、焦姣、王佳尼、谢晓啸等。
2.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7西班牙语(二外)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三、上海大学历史考研考哪些内容本人非历史学专业。
1、专业课教育部统一命题(考古专业学校单独命题)
2、历史学考的科目有英语(100分)政治(100分) 313历史学基础(300分)
3、313历史学基础包含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当代史还有史学史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内容
4、通用的考研教材是各辅导班根据经验列出来的
5、1 2《世界史古代史》(上下卷)高等教育吴于廑
6、3 4《世界史近代史》(上下卷)高教吴于廑
7、5 6《世界史现代史》(上下卷)高教吴于廑
8、7 8《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福建人民朱绍侯
9、9《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李侃
10、10 11《中国现代史》(上下册)高教王桧林
11、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1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4、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
15、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16、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17、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8、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9、由于版本不同可能有出入不过关系不大
20、仝晰纲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
21、仝晰纲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历史学》齐鲁书社
2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历史学基础》
2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历史学基础实战练习》以及《模拟真题》
24、再就是要研究真题看老师的出题思路总结以后这样再去看书效果会好一些!!
25、西北大历史很不错非本专业学生如果基础不好不建议报考!!!!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