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时间的四个特性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时间的四个特性以及时间的供给方式有弹性,无法蓄积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语音的物理特性有哪四个要素,请举例具体说明
1、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音波在单位时间里振动次数的多少和快慢。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在现代语音学中,声波频率这个概念很重要,许多语音现象都需要它来解释。语音的高低,就是由声波频率的多少决定的。频率与声音的高低成正比,如果在一定的时间里发音体振动得快,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也就高。发音体振动得慢,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也就低。比如,A音每秒振动800次,B音每秒振动500次,A音就比B音高。我们还可以从物体的形态来区别物体发音的高低。一般说物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直接影响物体发音的高低。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东西振动慢,频率低,声音低。反之,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东西振动快,频率高,声音高。乐器中的大提琴、小提琴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语音中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声带的长短、厚薄,闭合的情况和松紧的调节。一般说,成年男子声带长厚,声音低,声波频率大约在80—200赫兹之间,成年女子声带相对短薄,声音高,声波频率可高达400赫兹左右。如果对同一个人来说,也可以通过声带松紧的调节来控制声音的高低。因为人在发高音时声带闭合紧,发低音时就较为松弛。在普通话中,阴、阳、上、去四声调的变化就是由音高决定的。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也有人称之为“音量”。音强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也就是空气质点在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更大偏移量。计算振幅的单位是分贝(dB)。普通谈话时声音的强度大致在60—70分贝,如果超出人耳就不适应,高达120—130分贝时,人耳就会感到疼痛。振幅的大小与音强成正比,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3、从发音上来说,同一个人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力量的强弱来决定的。气息饱满声音就实,气息弱声音就虚。从语音的性质上来讲,元音普遍要比辅音的音量强,响度大。浊辅音比清辅音音量强,响度大。开口度大的元音比窄元音音量强,响度大。另外,普通话词汇的轻重读也主要靠音强来区别。比如,本事——本事(加点为字轻读)由于轻重音的不同,两个词的意义显然不一样。
4、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也有人称“音值”。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的久暂。振动时间长,声音就长,振动时间短,声音就短。比如,A音振动20秒,B音振动10秒,A音就比B音长。在语音中音长影响到每个音节音程的长短,对两字词、三字词、四字词的轻重格式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爱国(中重格式),播音员(中中重格式),社会主义(中重中重格式),其中“国、员、义”这三个字的音程相对较长。如果是轻声音节,音长相对就比较短。如,“妈妈”的后一个“妈”字念得又轻又短。其次,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延长词重音的音长来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如:你好吗?“好”字音程一拉长就表现了一定的感 *** 彩。另外通过各音节间音长的不均等变化还可以体现语言的节奏感,使其起伏跌宕,错落有致。
5、音色是指声音的本质和特色,也叫“音质”。它反映了每个人不同的声音品质和色彩,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色的差别取决于振动形式的不同。或者说是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才造成不同的音色。形成不同音色的原因有三个方面:(1)发音体不同。比如,小提琴和黑管,它们的声音不同,因为小提琴是弦乐器,黑管是管乐器;甲乙两人说同一句话,我们可以听出不同,这是由于两人的发音器官不一样,所以形成的音色就有区别。(2)发音 *** 不同。比如,同一把小提琴,用弓拉、用手弹拨音色就不同。同一个人发b和P音色也不同,这都是发音 *** 不同所致。(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比如,不同的人发a音,音色就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共鸣器官形状不同。而同一个人发a音和发i音音色也不一样,这就是共鸣腔的运用不同。发a音时口腔大开,舌位低。发i音时舌位高,口腔开度较小。所以共鸣腔的形状不一样,音色也就不一样。我们练习发声就是要充分利用共鸣来扩大和美化声音,使声音圆润、集中。音高、音强、音长、音色是语音物理属性中不可缺少的四个要素,任何一种声音都是这四要素的组合。在汉语普通话中音高特别重要,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音强和音长对语调和轻声词起作用。从声音特性的角度看,音色无疑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音色与音长、音强的组合在听觉上形成了元音和辅音音素。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了语音的变化,从听觉上形成了语气和节奏。我们在练习发声吐字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这四个要素。
二、时间的规律和特点
1、时间,以地球运动为基准,人类至今未制定出第二个时间体系。因此,时间对应的是独一无二的地球运动。
2、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为了协调社会活动和生产,人们基于地球的四季变换和日夜更替创建了统一的时间标准。这一时间标准,即我们所说的时间,起初是基于自然现象的观察而制定的,属于相对时间。
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历法的改进和机械钟表的发明使得时间的标准化越来越精确,时间逐渐趋向绝对化。铯原子钟的出现,更是标志着时间从主观存在转变为客观存在,相对时间因此迈向了绝对时间。
4、时间,作为衡量事件瞬间及持续过程的基本物理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概念由时刻和时段两个层面构成。时间用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其确定依赖于物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如月球绕地球的周期、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地球自转周期以及原子震荡周期等。
5、爱因斯坦提出,时间和空间是人们感知世界的一种错觉。在他看来,时间是个体三维运动(位移)对感官的影响所形成的一种量。根据21世纪的物理理论,时间被认为是连续且不间断的,不具备量子化的特性。
三、事物的四个特性
一个事务必须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工作单元,整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提交,要么全部失败回滚,对于一个事务来说,不可能只执行其中的一部分操作,这就是事务的原子性。
数据库总是从一个一致性的状态转换到另外一个一致性的状态。在著名的转账的例子中,一致性确保了无论中间的那条语句执行时系统崩溃,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语句执行失败,支票账户中也不会损失,因为事务最终没有被提交,所以事务中所做的修改也不会被保存在数据库中。
通常来说,一个事务所做的修改在最终提交以前,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在著名的转账的例子中,当事务没有提交的时候,转账的语句执行了,此时有另外一个账户汇总程序开始运行,则其看到的支票账户的余额并没有改变。后面我们讨论隔离级别的时候,会发现为什么我们要说“通常来说”是不可见的。
一旦事务提交,则其所做的修改就会被永远保存到数据库中。此时即便是系统崩溃,修改的数据也不会丢失。持久性是个有点模糊的概念,因为实际上持久性也分很多不同的级别。有些持久性策略能够提供非常强的安全保障,而有些则未必。
四、时间为什么会被当作第四维度
1、“维度”并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之一次出现也不过2百多年,只不过那时的维度多停留在数学层面,类似得表达是“点是0维、直线是1维、平面是2维、体是3维”。
2、此时的维度多停留在刻板的数学,并在数学家的本子内沉寂了太久太久,这很自然,因为在大家都这么认为的地方永远不会有太多异议,维度就此被局限于三维而沉寂100多年。
3、直到1915年,一个36岁的中年人摸了摸烟斗,创造性的把时间,这种以秒而不是以厘米为单位的东西,赋予其维度概念。
4、此人是谁,自然大家一眼就知道,而这个全新的概念突然间有了“时空”的名字。
5、也正是在广义相对论提出的同时,维度这个概念,突然间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对他异常着迷。
6、在时间作为第四维的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困惑和怀疑,当年的大部分科学家就和此时的我们一样对此深有异议。因为在这四个维度中,时间的单位和另外三个维度空间单位不同,即使有伟人站台,很多人还是非常愿意将时间和其他三维进行本质区别对待。
7、这种看法,如果从纯粹的数学和哲学角度来看,时间确实不应该和其他三维放在一个同一个概念(维度)上进行考虑。但这是我们传统的看法,也是经典物理的看法。
8、按照数学和哲学来思考,前三维可以被这样描述:点基于点是0维、点基于直线是1维、点基于平面是2维、点基于体是3维。再进一步解释,在点上描述(定位)一个点就是点本身,不需要参数;在直线上描述(定位)一个点,需要1个参数(坐标值);在平面上描述(定位)一个点,需要2个参数(坐标值);在体上描述(定位)一个点,需要3个参数(坐标值)。
9、以此推导下去的话,我们应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直线基于平面是4维、直线基于体是6维、平面基于体是9维。进一步解释,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所以描述(定位)一条直线在平面上需要2×2个参数(坐标值)、在体上需要2×3个参数(坐标值);不共线的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所以在体上描述(定位)一个平面需要3×3个参数(坐标值)。
10、但是宇宙是物理的世界,很多东西我们无法单纯用从数学和哲学的角度就能彻底进行解释。
11、这种物理和数学之间差异的表现,最富调侃韵味的莫过于,一大堆物理学家往往会以自己的理论不被数学家所理解为荣。
12、在物理世界中,维度往往具有这样一个特性:假设在线这个维度(之一维度),线上有两个点,一点要到达另外一个点,正常情况下,他必须得跨越两点之间的距离。
13、但是,如果引入第二维度(面)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第二维度的存在,线不仅有了长度还有了宽度,在一条线的外围存在无数个和他类似的线。
14、此时如果线上的点要达到上述位置,它可以完全顺着线的宽度迂回到达那个位置,这时如果站在线上的点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之前的那个点突然间消失了,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出现在了另外一个点上,这对于在之一维度的点来看是不可思议的。
15、同理,类似,第二维度的点可以通过和它平行的面突然间又回到第二维度的另外一点上,第二维度的点也看到了类似之一维度看到的现象。
16、如此看来,维度具有递增性,在高维度的点可以随意到达低维度的任何位置。
五、时间有哪些特点
1、时间是一种持续不断前进的过程,它不会停滞不前。每一刻都在成为过去,每一秒都在成为历史,而时间本身则永不停息地流淌。
2、时间具有单向性,也就是不可逆性。一旦时间过去,就无法再回到过去。人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只能接受并适应时间的流逝。这是时间的一个重要特性,也为我们带来了生命的有限性。
3、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虽然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和经历不同,但每个人每天都拥有相同的时间。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年轻还是年老,每个人都必须在时间的流逝中度过每一天。这种公平性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时间的利用和管理。
4、时间具有相对性。时间的流逝速度似乎会受到环境、情绪和经历的影响。在某些时刻,人们可能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在其他时刻则可能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此外,时间的流逝速度还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关。当人们处于紧张或忙碌的状态时,可能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而在放松或享受的时刻,则可能感觉时间过得缓慢。这是因为时间的流逝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5、综上所述,时间具有持续性、不可逆性、公平性以及相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时间的本质属性,使我们对时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这些特性也提醒我们珍惜时间、善用时间,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