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是多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简述知识产权的时间性
1、知识产权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的期限。
2、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法律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自行消灭,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3、根据各种知识产权的性质、特征和本国实际情况的不同,各国法律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都规定有长短不一的保护期。商标权有效期届满后,可以不断续展。通过不断的续展,商标权可以延长实际有效期。
4、而著作权不存在续展的问题,规定专利权可以续展的国家也仅允许续展一次。法律这样规定,就在于文学艺术作品和发明创造对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规定一定的期限,使知识产品从个人的专有财产适时地变为人类公有的精神财富。
5、知识产权的发展历程:不断扩张的开放体系
6、根据1994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缔结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定)、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等国际公约和中国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国内立法。
7、2017年4月24日,更高法首次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
8、2018年9月, ***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是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9、2018年12月,更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行为保全制度在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领域的实施。该司法解释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10、中国法院网-更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什么具有时间性
1、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时间性的原因是指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的期限。
2、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法律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自行消灭,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3、知识产权表面上可被理解为“对知识的财产权”,其前提是知识具备成为法律上的财产的条件。然而,知识的本质是一种信息,具备无体性与自由流动性。作为信息的知识一旦被传播,提供这一信息的人就无法对信息进行排他性的控制。那么由这一信息所表达的智力成果就不可能成为法律意义上信息创造者的财产。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通过赋予智力成果的创造者以排他性使用权和 *** 权的方式,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财产权形式。
4、最主要的三种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与商标权也被统称为工业产权。专利权,是指国家根据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申请,以向社会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以及发明创造对社会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益为前提,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期限内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的一种排他性权利。专利权的主体即专利权人,是指享有专利法规定的权利并同时承担对应义务的人。在我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申请或受让专利,成为专利权的主体。应当注意到,专利权的主体不等于专利的发明人、申请人。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 *** 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三、知识产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无形性。客体的知识产品具有无形性。
①没有法律规定或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
②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3、地域性。只在授予或确认其权利的国家和地区发生法律效力,受到法律保护。
4、时间性。指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的保护期限。
1、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即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多边协定外,依一国法律取得的权利只能在该国境内有效,受该国法律保护
2、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
3、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分别规定了一定期限,期满后则权利自动终止。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对创造性的劳动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识产权
四、论述知识产权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三个特征
即独占性或垄断性;除权利人同意或法律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
这表明权利人独占或垄断的专有权利受严格保护,不受他人侵犯。只有通过“强制许可”,“征用”等法律程序,才能变更权利人的专有权。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人的智力成果,既不是人身或人格,也不是外界的有体物或无体物,所以既不能属于人格权也不属于财产权。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是一个完整的权利,只是作为权利内容的利益兼具经济性与非经济性,因此也不能把知识产权说成是两类权利的结合。
即只在所确认和保护的地域内有效;即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外,经一国法律所保护的某项权利只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所以知识产权既具有地域性,在一定条件下又具有国际性。
即只在规定期限保护。即法律对各项权利的保护,都规定有一定的有效期,各国法律对保护期限的长短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完全相同,只有参加国际协定或进行国际申请时,才对某项权利有统一的保护期限。
按照内容组成,知识产权由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部分构成,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即为精神权利。
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五、专利权具有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等几个特征。
1、所谓独占性亦称垄断性或专有性。专利权是由 *** 主管部门根据发明人或申请人的申请,认为其发明成果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而授予申请人或其合法受让人的一种专有权。它专属权利人所有,专利权人对其权利的客体(即发明创造)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谓地域性,就是对专利权的空间限制。它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授予和保护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或地区的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发生法律效力,其专利权是不被确认与保护的。如果专利权人希望在其他国家享有专利权,那么,必须依照其他国家的法律另行提出专利申请。
2、除非加入国际条约及双边协定另有规定之外,任何国家都不承认其他国家或者国际性知识产权机构所授予的专利权。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专利权具有独占性、时间性和地域性这三个特点。任何人要实施专利,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并按双方协议支付使用费,否则构成侵权。在授权有效期内,专利权只许申请人或得到许可的人使用;专利权失效后,任何人都可以 *** 该专利,并且成为全社会的财富。专利权只在授予专利权的国家内有效,其他国家无效。
3、独占性,垄断又称垄断或专有,专利权是 *** 主管部门根据发明人或者申请人的申请,认为其发明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授予申请人或者其合法受让人的专有权;具有时间性,所谓专利权的时间性,是指专利权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即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各国专利法对专利权的有效保护期有自己的规定,计算保护期的起始时间也不同;具有地域性,所谓地域性,就是对专利权的空间限制。
六、知识产权均具有时间性。( )
【答案】:错误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大多有时间上的限制。即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而其客体就会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但这一特征并非是绝对的,如著作人身权多受永久保护。
文章分享结束,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是多少?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