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时间?大禹治水到今天多少年了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4 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大禹治水的时间的问题,以及和大禹治水到今天多少年了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大禹治水的时间,要准确时间
  2. 大禹治水时间是多久
  3. 大禹治水用了几年时间
  4. 大禹治水是什么时期的事

一、大禹治水的时间,要准确时间

1、这个时间是不可能准确的,太遥远了,根本说不清楚。

2、首先从史书记载来看,因为年代太久远,几乎都不记载确切时间。别说是月份,就是年份都很少记载。

3、其次从考古来看,顶多也就是推算出个时间来,而且争议还是非常大的,更不可能去推算月份。

4、第三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包括大禹治水的有无、发生在哪个流域等等诸多问题都是争议非常大的。精确年代这种不靠谱的事情非常难。

5、如果非要有个时间参考,给你提供几个,但是跟你说,这也不是准确时间,只是记载或者推算而已,说白了就是让人看了以后可YY一下的“准确年代”。

6、之一个是《竹书纪年》有帝尧七十五年大禹治水的记载,按照这本史籍的年代来排列,这一年是前2279年;

7、第二个是我自己推算的版本,根据《竹书纪年》、《尚书》、《史记·五帝本纪》、《史记·夏本纪》、《山海经》等等这种还算比较靠谱的史籍,以及《夏商周年表》这种官方年表,以及《三皇五帝时代》、《中国远古帝王谱》这种完全不靠谱的书整理推算出来的。大禹治水开始于前2119年,十三年后治水成功(这个13年倒是很多史籍上都有记载),如果感兴趣这个年代是怎么出来的可以Hi我。但是声明,这个推算纯属自娱自乐的YY,没有科学性,也不可能是所谓“准确年代”。

8、中国历史公认的准确记载时间是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尽管现在除了个断代工程的年表并作为官方指定的历史年代,但是这个成果还是争议不断。也就是说,在前841年以前,中国历史各种版本的年代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准确性可言。年代如此,更别说去进一步去精确哪月哪日了。

9、不知道你问这个是为了什么。如果是想写小说,那么大可以自己根据情节编一个日期出来。如果是出于对历史的爱好,那么还是换一换视角吧,记载夏朝建立前后古史有很多,现在的研究著作也不少了,多去看一看,同时补充一些古文献和考古的常识,比满处搜索大禹治水是哪年哪月甚至哪日要有意义得多。

二、大禹治水时间是多久

1、大禹治水是上古时期的事,大约在4000多年前。

2、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3、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4、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5、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6、舜帝说:“禹!你也谈谈高见吧。”禹拜谢说:“是啊,君王,我说些什么呢?我整天考虑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陶说:“哦,到底是些什么工作?”

7、禹说:“大水与天相接,浩浩荡荡包围了大山,淹没了山丘,民众被大水吞没。我乘坐着四种交通工具,顺着山路砍削树木作路标,和伯益一起把刚猎获的鸟兽送给民众。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还疏通了田间小沟,使田里的水都流进大河。

8、我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为民众提供谷物和肉食。还发展贸易,互通有无,使民众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开始得到治理。”皋陶说:“是啊!你这番话说得真好。”

9、以后禹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

10、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

大禹治水的时间?大禹治水到今天多少年了-第1张图片-

11、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

12、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

13、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

14、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三、大禹治水用了几年时间

1、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

2、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四、大禹治水是什么时期的事

1、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2、禹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

3、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

4、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

5、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6、禹是治理洪水的更高领导人,但他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

7、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8、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禹治水(历史典故)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大禹治水 少年 今天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