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八五计划时间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八五计划时间的知识,包括八五计划的主要任务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八五计划是指什么时候
“八五”攻关计划是在“七五”攻关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重点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的需要而制定。其基本目标和宗旨是: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要办的大事,解决需要科技发挥先导作用的重大问题;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带有方向性、基础性、综合性的重大课题集中力量攻关。自“八五”开始,在制定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同时,各部门和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的行业和地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更加集中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带有方向性和关键性的科技课题上。“八五”攻关计划的具体目标是:
——继续把农业科技攻关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抓好我国主要农作物的良种的培育,建立从育种研究到良种繁育推广的种子科学体系;抓好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
——大力推进工业、交通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装备现代化,继续加强重大引进技术及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并努力提高自主研究开发新技术、新装备的水平,根据生产建设的实际需要,向大型化、实用化、批量化配套发展。争取在“八五”攻关中,工业、交通系统的主要部门,在若干领域的生产技术能够接近或赶上80年代中后期国际水平。
——发展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基础与应用并重的方针,力争在“八五”期间有大的突破,逐步改变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上受制于人的状况。
——继续发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技术。
——继续重视基础性技术研究和基础性基地的建设。
“八五”攻关计划在农业、能源、交通、资源勘探、主要原材料、重大装备、新兴技术、环境保护等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共安排了180个重大项目,投入了90亿元资金。
——紧紧围绕农作物育种,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病虫害防治,中低产田改造,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等问题加大农业科技攻关的力度。
——针对我国资源紧缺,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和发展后续资源的迫切需要,“八五”攻关计划着重加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有色多金属矿的综合利用和紧缺矿产资源的勘察评价等项目的攻关。
——为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更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现有能源,“八五”攻关计划将在煤炭、石油、水电、核电站、核供热以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
——为了不使交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八五”攻关计划在交通上把重点放在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管理的现代化、高等级公路修筑成套技术和内河航道的整治等方面。
——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发展,“八五”攻关计划将加强原材料行业的攻关力度,在冶金、化工、石油天然气加工、建材四个方面展开攻关。
——加快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纺织设备,促进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开发丰富多彩的新原料、新工艺和新产品,攻克一批关键技术,促进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
——为了发展高科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形成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八五”攻关计划将组织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通信、数控系统、工业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攻关。
——“八五”攻关计划在社会发展领域将重点安排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医药卫生、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5个方面的科技攻关。
在“七五”攻关计划的管理的基础上,“八五”攻关计划又引用了一些新的管理方式,对攻关计划的项目实行了滚动管理;国务院各部委加强了和地方的密切结合,充分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攻关项目实现了同基改、基本建设项目的结合;开门制定计划和专家把关相结合,对攻关计划实行了“前咨询、中评估、后评议”等,这些新的管理方式都为攻关计划的顺利实施和保证攻关计划成果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八五”攻关计划的内容比“六五”、“七五”攻关计划更加丰富,在农业、资源勘探、主要原材料、重大装备、能源、交通、机械电子、轻纺、高新技术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共安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的项目180个,投入资金9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45.2亿元。
“八五”攻关计划除了安排高速铁路、300米级高水坝前期研究、电动汽车等方向性基础性技术攻关项目外,主要是对农业、交通运输、能源原材料、电子、现代通信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环境污染治理、遥感技术的应用、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大疾病防治、人口控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组织了会战,涉及面广,技术起点较高。
经10万多科技人员的拼搏努力,“八五”科技攻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共获得科技成果6万多项,达到国际水平的占35%(其中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5毫米薄带连铸连轧技术、陶瓷刀具批量生产技术、离子束生物工程应用技术、磷石膏分解技术、城市污水回用成套技术、农作物细胞工程育种、江西原地堆浸稀土开发技术、柿竹园“CF”法选矿技术、地勘期间煤田瓦斯预测技术等十大成果为世界领先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的占36%;新产品、新工艺5000项,新材料近3000种;共获得国家专利近800项;获各类国家奖励125项,省部级科技奖1149项。攻关的大部分成果已经或正在经济建设中推广应用,五年累计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0亿元。
“八五”攻关计划紧紧围绕粮食产量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以良种选育和区域农业综合治理为重点开展攻关。在五年 *** 选育出粮食、经济作物、蔬菜新品种473个,普遍增产10%以上,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栽农作物新品种累计推广12.8亿亩,新增粮食300多亿公斤。以中低产田改造及综合治理为重点的区域农业综合治理工作,在“六五”、“七五”攻关的基础上,选择黄淮海平原、北方旱地、松嫩三江平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南方红黄壤丘陵地产区五类生态脆弱而增产潜力大的区域,建立农业高产、高效试验研究及示范样板区50个,示范面积350亩,以点带面,辐射推广2亿亩,累计新增粮食约60亿斤,农民收入提高一倍以上。
“八五”期间的铁路运输重载技术、光纤通讯技术、50万伏交流输变电、200兆瓦低温核共热堆设计核示范工作、石油钻采、蒸汽裂解制乙烯技术、重油催化裂化技术、煤矿综采综掘设备、氧煤强化炼铁技术等攻关成果使我国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石油生产技术研究中,三次采油技术使得用传统技术基本不能采出的油层恢复了生产,采油率提高一倍,大庆等油田已将该技术纳入生产计划中,“九五”末将年增原油700~1000万吨。冶金行业以节能降耗为主攻方向,开展的高炉氧煤强化炼铁新工艺研究,形成了以九项关键技术为主组成的成套技术。用此项技术,鞍钢炼铁厂完成了生产系统改造,保证了200公斤/年的大喷煤量工业试验胜利完成,标志着我国高炉氧强化炼铁技术的总体水平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此项成果促进了全行业的喷煤量的提高,“八五”末全国炼铁企业喷煤总量达450万吨/年,比“八五”初期增长一倍,降低成本4.8亿元/年。目前我国的喷煤量仅次于日本而列居世界第二位。氧煤炼铁技术带动了炼焦、烧结等工序技术发展与提高,对冶金行业提高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五”攻关在交通、纺织、化工、冶金等领域安排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和工艺上的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产业结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运用新材料和自动化等技术,研制完成的5000吨级货物重载列车已在京沪、京广线上开行,增加年运输能力1300万吨,相当于新建一条单行线铁路。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列车在广深线上正式运营3个月后,现延至香港九龙;利用部分准高速技术,在沪京、京秦线上进行的客车提速试验也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成果为“九五”期间繁忙干线提速改造积累了经验。
古老的纺织业,把电子技术尖用于丝绸印花、提花工艺上。电子多臂机和高速电子提花机的开发成功,改变了我国丝绸沿用的机械式多臂、提花装置的效率低、精度差的落后状况。印花图案自动分色描稿处理系统、印花图案自动分色描稿处理系统、印花回头样及前处理系统、高精度印花制片新技术等三项成果使真丝绸印花前处理工艺及设备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跨出一大步,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15~20倍,生产周期由原来的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缩短至几天,为真丝绸印花产品的多花色、快交化、高精度创造了条件。
在化肥的生产中,合成氨与尿素装置优化控制和调度,把传统的化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相结合,在国内之一次实现了控制—优化—调度—管理一体化,技术水平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在沧州化肥厂投运后,吨氨能耗从44.1GJ下降到30.05GJ,停车天数从9.34降至0.35,年增经济效益约1200万元,目前拟在各大化肥生产装置上进行推广。
天津大沽化工厂承担的“氯碱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系统”,主要完成了电解、烧碱、农药、聚氯乙烯4个分厂全流程的控制与管理,实现了全厂氯气平衡优化控制、蒸气平衡优化分配及全厂工艺故障诊断和预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广到17个省市33个厂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五”期间解决了五英寸、六英寸单硅晶抛光片的成套技术,产品已出口;自主开发的五次群同步数字系列光纤通讯技术已得到应用;约有2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和酶工程、发酵工程产品及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成功,并已进入工业规模生产;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在国际贸易系统中得到推广应用,为扩大改革开放提供了先进适用的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软件开发环境——青鸟系统,作为设计软件的软件,为发展我国的软件平台和工业化生产手段,已在国产软件开发、金融、证券、制造业及商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开发出的四种具有自主版权的数控基本系统,使我国的数字控制设备及技术,开始摆脱国外长期制约我国的局面,为我国数控机床等装备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首创的等离子束诱变生物技术,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手段。
“八五”期间我国在铜、金等紧缺矿产资源成矿规律、成矿理论和综合勘查技术 *** 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海岛资源与开发、大陆架资源调查、南沙群岛资源调查等领域获得长足进步;在污水处理、固体废气物的处理和处置、脆弱地区生态环境恢复、酸雨形成机理的认识和防治、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得到长足的发展,缩小了与国际的差距,部分领域达到甚至超过国外的发展水平;我国的乙型肝炎及其它一些传染病得到控制;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等一些重大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短期气候预报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台风暴雨监测、预报、服务体系;开发了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装备和地震预报新 *** 。
二、《八五计划》的实施时间是什么时候
1、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年—1995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简称“八五”计划。1991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2、以1992年 *** 同志重要谈话和 *** 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期间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八五”期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推进最快的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了总体开放的格局。
3、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国际国内形势都呈现出新特点。国际上两极格局正式瓦解,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991年12月25日,世界历史上的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解体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雅尔塔体系宣告终结。加上80年代后半期席卷东欧的剧变,社会主义阵营遭受了重大打击。
4、同一时期,虽然世界总体形势趋于和平,但是局部冲突与战争却日渐频繁,南北矛盾开始激化。在国内,1989年政治危机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治理整顿,进入90年代之后,社会经济秩序有所恢复,通货膨胀得到缓解。但是人们对改革的最终方向存在疑虑,改革开放走到了十字路口。
5、1992年, *** 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著名的系列谈话,被称为“南巡讲话”。在谈话中 *** 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是因为太注重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6、并提出判断改革开放的标准应该为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南巡讲话”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剂强心针,有利于打破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包袱。
7、同年, *** 十四大召开,正式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 为改革开放的目标确立下来,意味着存在多年的计划与市场之争在指导思想领域基本结束。此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得到承认,计划经济同时被国家宏观调控所取代,由此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三、八五计划胜利完成的时间是什么
八五计划胜利完成的时间是1995年。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年—1995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
“八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1578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分别为7.7%和4.5%,大大高于“七五”的3.7%和2.8%。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累计达6727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0.6%,大大高于“七五”时期3.3%的水平。199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接近3万亿元,比“七五”末期增加两万多亿元。
“八五“”期间,城乡新建住房面积43亿平方米,到1994年末,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0.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7.7平方米。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国际国内形势都呈现出新特点。国际上两极格局正式瓦解,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991年12月25日,世界历史上的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解体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雅尔塔体系宣告终结。
加上80年代后半期席卷东欧的剧变,社会主义阵营遭受了重大打击。同一时期,虽然世界总体形势趋于和平,但是局部冲突与战争却日渐频繁,南北矛盾开始激化。
在国内,1989年政治危机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治理整顿,进入90年代之后,社会经济秩序有所恢复,通货膨胀得到缓解。但是人们对改革的最终方向存在疑虑,改革开放走到了十字路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八个五年计划
OK,关于八五计划时间和八五计划的主要任务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