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4节气具体时间,以及二十四节气日期表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二十四节气表时间表
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惊蛰:3月5—7日;春分:3月20—22日;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
立夏:5月5—7日;小满:5月20—22日;芒种:6月5—7日;夏至:6月21—22日;小暑:7月6—8日;大暑:7月22日—24日。
立秋:8月7—9日;处暑:8月22—24日;白露:9月7—9日;秋分:9月22—24日;寒露:10月8—9日;霜降:0月23—24日。
立冬:1月7—8日;小雪:11月22—23日;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1—23;小寒:1月5—7日;大寒: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二、二十四节气对应时间
1. 2月4日,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之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度。古时候,人们将立春视为春节,并在此日举行迎春仪式。
2. 2月18或19日,雨水节气到来,太阳黄经达到330度。这个时期,气温开始回升,冰雪融化,降水量增加,因此得名雨水。
3. 3月5日或6日,惊蛰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345度。惊蛰意味着冬眠的动物被雷声惊醒,开始活动。这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
4. 3月21日,春分节气到来,太阳黄经为0度。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因此得名。
5. 4月4日-5日,清明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15度。清明时节,天气转暖,草木生长,万物复苏。清明含有明洁之意。
6. 4月20日,谷雨节气到来,太阳黄经为30度。此时降雨有利于五谷生长,故有“谷雨”之名。
7. 5月5日,立夏节气到来,标志着夏季的开始。但不同地区入夏的时间并不一致。
8.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小满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6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表明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
9.每年的6月5日左右,芒种节气到来,太阳黄经为7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表示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成熟并开始收割。
10.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节气开始。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11.每年7月7日或8日,小暑节气到来,太阳黄经为10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野敬今则热气犹小也。”
12.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表明炎热天气达到了顶峰。
13.每年8月7日或8日,立秋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13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14.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它表示炎热暑天即将结束。
15.白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一个标志。
16.每年的9月23日前后,秋分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180度。《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
17. 10月8日,寒露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19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18.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霜降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210度。霜降表示天气更冷,露水凝结成霜。
19. 11月7日,立冬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225度。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有作物收获后要储存起来的含义。
20. 11月22日,小雪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240度。小雪时期,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21. 12月7日,大雪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255度。大雪节气受冷空气影响,常出现较大的降雪。
22. 12月22日,冬至节气开始,太阳黄经为270度。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2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视运行到黄经285度,通常在公历1月5日或6日。
24. 1月20日,大寒节气开始,太阳黄经达300度。大寒表示天气寒冷到极点。
三、二十四节气时间表
2、雨水:公历2月18-20日交节。
3、惊蛰:公历3月05-07日交节。
4、春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5、清明:公历4月04-06日交节。
6、谷雨:公历4月19-21日交节。
1、立夏:公历5月05-07日交节。
2、小满:斗公历5月20-22日交节。
3、芒种:公历6月05-07日交节。
4、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
5、小暑:公历7月06-08日交节。
6、大暑:公历7月22-24日交节。
1、立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2、处暑:公历8月22-24日交节。
3、白露:公历9月07-09日交节。
4、秋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5、寒露: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6、霜降: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2、小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4、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6、大寒:公历1月20-21日交节。
立春祭活动内容包括祭春神(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
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四、二十四节气都是什么时候啊
1.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3-5日交,2.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3.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4.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5.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6.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1.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2.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3.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4.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5.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6.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1.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2.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3.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4.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5.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6.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1.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2.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3.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4.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5.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6.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扩展资料: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关于24节气具体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