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多少有意义
-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简介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什么意思
-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率偏低是什么意思
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是什么意思
1、 32~43秒。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0S以上为异常。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见于:
5、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
6、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
7、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
8、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等;
9、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
1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见于:
11、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1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
1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二、什么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和部分磷脂)和Ca2+后,观察其凝固时间。参考值:男31.5~43.5秒,女32~43秒。待测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10秒以上才有病理意义。APTT为检查内源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筛选试验;其长短可反映血浆中内源凝血系统凝血因子(Ⅻ、Ⅺ、Ⅸ、Ⅷ)、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Ⅴ、Ⅹ的水平。
三、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多少有意义
2、临床应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和ⅺ血浆水平减低。如血友病甲乙。因子ⅷ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
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以及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容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或ⅸ抗体,sle等。
(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血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四、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医学检查 4.1检查名称 4.2分类 4.3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测定原理 4.4试剂 4.5操作 *** 4.6正常值 4.7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4.8附注 1拼音
bái táo tǔ bù fēn níng xuè huó méi shí jiān
bái táo tǔ bù fēn níng xuè huó méi shí jiān
Kaolin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在37℃时,白陶土可激活因子Ⅺ和Ⅻ。部分凝血活酶即脑磷脂可代替血小板3因子。亦可加速因子Ⅹ的活化。KPTT即在加入足够的白陶土及部分凝血活酶和钙离子的条件下,测定血浆凝固所需时间,本试验为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但缺乏特异性,对本试验延长的病例,应进一步作其他检查,以鉴别凝血障碍的类型。KPTT较正常对照延长10s以上有意义。
临床血液检查>出血和凝血检查
白陶土可激活凝血因子Ⅺ和Ⅻ。部分凝血活酶即脑磷脂可代替血小板3因子,也可加速因子Ⅹ的活化。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和钙离子的存在下,测定血浆凝固所需时间,故该试验是白陶土脑磷脂的复钙时间,为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1)部分凝血活酶的制备:取干燥兔脑粉1.2g,加丙酮25ml,放室温下2h,过滤;取其滤液置烧杯中,室温蒸发成黄色蜡状物,刮入玻璃研钵内,加12ml生理盐水,研磨成均匀乳剂,每安瓿0.25ml分装,冰箱保存备用。
(2)40g/L白陶土生理盐水悬液:取白陶土2g,加生理盐水50ml,室温保存,用前摇匀。
(3)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悬液:上述部分凝血活酶用巴比妥缓冲液做1∶5稀释,加等量的40g/L白陶土悬液混合而成,冰箱内可保存一周。
(1)取0.1mol/L草酸钠抗凝液0.2ml,加静脉血1.8ml,离心分离血浆。
(2)取血浆0.1ml,加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悬液0.1ml,摇匀,置37℃水浴箱内温育3min(其间轻轻振荡)。
(3)加入0.025mol/L CaCl2溶液0.1ml,立即开动秒表,置水浴箱内不断振荡,且仔细观察,至出现纤维蛋白丝时,记录时间,即为KPTT值。
男性:37±3.3(31.5~43.5)s。
KPTT较正常(35~45s)对照延长10s以上有意义。本试验较凝血时间敏感,凡参与血浆凝血活酶生成的各种因子缺乏时,均可引起KPTT延长,尤其Ⅷ、Ⅸ、Ⅺ因子含量减少所致的各种血友病时多见延长,能检出因子Ⅷ∶C<25%的轻型血友病。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以及有抗凝物质存在时亦可延长。也可作为血友病治疗和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指标之一。KPTT缩短见于DIC高凝期、血小板增多症等。
(1)标本应及时检查,最迟不能超过2h。分离血浆应以3000r/min以除去血小板。血浆加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后激活时间不得少于3min。
(2)白陶土质量可影响测定结果。若正常对照延长,提示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悬液质量不佳。
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什么意思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一项用于评估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敏感检查项目,其正常范围通常在32~43秒之间。若检测值超过正常对照值10秒以上,则被视为异常。APTT的延长可能反映出以下情况:血浆因子Ⅷ、Ⅸ或Ⅺ缺乏,如血友病A、B和因子XI缺乏症;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等导致的凝血因子缺乏,以及纤维蛋白原减少。此外,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或体内的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或Ⅸ抗体也会增加APTT的值。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APTT。相反,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增多或凝血因子活性增强,以及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也可能会引起APTT的降低。
六、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参考值:23.00~37.00秒。
根据查询百度百科显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活性的敏感筛选试验,对于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及相关抑制物的检测和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的筛检、肝素治疗的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术前检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参考值:23.00~37.00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反映内源凝血途径特别是之一阶段的凝血因子综合活性的一项凝血功能检查指标,广泛用于过筛测定内源途径凝血因子的缺陷,如因子Ⅺ、Ⅷ、Ⅸ,同时也可用于出血疾病的初筛诊断以及肝素抗凝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七、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率偏低是什么意思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率(APTT)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状态的指标。当APTT比率偏低时,说明患者体内某些因子或机制在调节和促进正常形成止血栓子方面发生了异常。出现外伤、手术等创伤性事件,病人会有更高的流失量且难以止住出现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关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