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拼音怎么读,键的拼音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2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兵拼音怎么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兵拼音怎么读以及键的拼音怎么读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兵的拼音怎么拼写
  2. 兵怎么拼音
  3. 兵的拼音
  4. 兵的拼音怎么读
  5. 旅的拼音怎么读
  6. 斗兵稀怎么读拼音
  7. 兵的拼音怎么写

一、兵的拼音怎么拼写

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汉字笔画名称:撇、竖、横、竖、横、撇、点

1、某些国家的特种军事政治警察。

例句:国庆阅兵时,宪兵车队并驾齐驱地从司令台前方通过,看起来实在很壮观。

1、军官和士兵:正确处理官兵关系。

例句:武警官兵在抗洪之一线个个骁勇善战,不甘示弱。

1、乘马作战的部队,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

2、通常执行追击、截击、奔袭以及侦察、警戒等任务,现代化军队已淘汰该兵种。

例句:冬日来临,寒冷就像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长驱直入一马平川。

例句:看见援兵赶到,大家的精神又振作起来。

例句:战士们用调虎离山的办法,把敌哨兵引开,隐蔽着冲进了敌人的指挥部。

二、兵怎么拼音

1、兵(拼音:bīng)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双手握着武器的样子。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武器,也称兵器,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

2、手握兵器的人是参与作战的,所以“兵”又引申为战士、士兵,如:兵强马壮、当兵。又进一步引申为军队、军事、军种,如:兵不厌诈、兵荒马乱、兵临城下。

3、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兵”字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是个“斤”字。在古代,斤字就是斧头,是一种非常锋利的武器。下半部是一个人的双手。组合起来就是双手握着锋利的武器。有的学者认为,兵像双手挥斤斫木之状。

4、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双手拿着兵器。不过学术界多认为“兵”的本义是兵器。如《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意思是兵器上血迹都没有,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远近都归顺于他们。

5、兵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金文形体,斧头转向右边,双手未变。小篆形体斧头已经变形,其来源比较复杂,需要深入研究。三晋和秦文字“兵”字都与《说文》籀文相同,秦、汉简牍与此也是同一个系列。

6、说文小篆与秦、汉文字都不甚相合,却与西周、战国楚文字相合。隶书形体“斤”形渐变为丘形,至楷书完全变为“丘”。

7、兵的本义就是一种兵器。作为兵器讲的“兵”在古文中是常见的,例如“甲兵”“短兵相接”等说法。至于士兵,是来自于使用兵器的人,把使用兵器的人称为“兵”,这是一种引申用法。

8、由“士兵”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编制可以称之为“军队”,这是进一步的引申,例如曹操《置屯田令》中所说的: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这里的“强兵”就是强大的军队、军事力量。

三、兵的拼音

1、兵的拼音是bīng,具体释义如下:

2、字级: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3、表达意思: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武器,也称兵器;战士、军队;军事、战争,或有关于军事、战争的事情;专指军队中最基层的成员。

4、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

5、例句:强将手下无弱兵,张广带的学生个个出类拔萃。

6、厉兵秣马、先礼后兵、标兵、兵器、卫兵、炮兵、刀兵、兵力、兵燹、纸上谈兵、兵法、兵役、哀兵必胜、兵变、撤兵、出兵、搬兵、尖兵、骄兵、耀兵、劲兵、兵间、曜兵、新兵蛋子、休兵、兵爪、七兵、避兵、连兵、佣兵、毛胡芦兵、兵事、小兵、步兵战车、锐兵、挑兵、兵荒。

四、兵的拼音怎么读

释义:1.武器。2.军队。3.战士。4.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

兵,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兵”字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是个“斤”字。在古代,“斤”字就是斧头,是一种非常锋利的武器。下半部是一个人的双手。

组合起来就是双手握着锋利的武器。有的学者认为,“兵”像双手挥斤斫木之状。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双手拿着兵器。不过学术界多认为“兵”的本义是兵器。如《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意思是兵器上血迹都没有,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远近都归顺于他们。

兵,战争中的核心角色,是战争中用来攻击对手的“工具、用具”。战争不是单纯的打斗,它代表(人类)有计划有目的的相互弑杀,以攻击(对方)手法为主,以掠为行动本质。至于“士兵”,是来自于使用兵器的人,把使用兵器的人称为“兵”,这是一种引申用法。

五、旅的拼音怎么读

1、旅(拼音:lǚ)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众人聚集在旗下,本义指军队。引申指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

2、《说文·㫃部》:“军之五百人为旅”。也有说两千人的,《国语·齐语》:“故二千人为旅”。也指“旅”的将官。“旅”还引申出众多、驻扎、军令等与军队有关的义项。由于军队经常出征,所以又引申出路途、旅游、旅行、旅人等义项。

3、会意字。是商代“父辛卣”里早期金文的“旅”字,图形中间像一杆军旗(“㫃”),旗杆顶部还有一些装饰物,旗子是竖长方形的;旗下有三人,古时常用“三”表示多数。整个字就表示众人聚集在旗下。

4、旗帜在古代是军队的标志,所以“旅”字所代表的就是军旅。在的金文中还加上了“车”旁,表示作战的“戎车”之意,更加突出了军旅的形象。车上载旗,大约有些像《周礼·春官·司常》所说的“_车载旌”一类,只不过“载旌”的是兵车罢了。

六、斗兵稀怎么读拼音

1、斗兵稀的读音为:【dòu,bīng,xī】。

2、斗兵稀出自: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3、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4、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5、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6、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7、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9、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0、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1、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12、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3、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14、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5、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1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7、《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18、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愁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之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19、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七、兵的拼音怎么写

兵(拼音:bīng)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声母:b,韵母:īng,读之一声。

兵是会意字,像双手握着武器的样子。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武器,也称兵器,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手握兵器的人是参与作战的,所以“兵”又引申为战士、士兵,如:兵强马壮、当兵。又进一步引申为军队、军事、军种,如:兵不厌诈、兵荒马乱、兵临城下。

“兵”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金文形体,斧头转向右边,双手未变(图2、3)。小篆形体(图5、7-13)斧头已经变形,其来源比较复杂,需要深入研究。三晋和秦文字“兵”字都与《说文》籀文相同,秦、汉简牍与此也是同一个系列。

《说文》小篆与秦、汉文字都不甚相合,却与西周、战国楚文字相合。隶书形体“斤”形渐变为“丘”形(图6、14),至楷书完全变为“丘”。

兵拼音怎么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键的拼音怎么读、兵拼音怎么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兵拼音怎么读,键的拼音怎么读-第1张图片-

标签: 拼音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