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刚愎自用的拼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刚愎自用的拼音的知识,包括刚愎自用的意思是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刚愎自用造句
1、【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2、造句1: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大家瞠目结舌地看到,一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在风驰电掣地跑着,几个人还为虎作伥地叫喊。
3、造句2:楚霸王项羽虽有拔山盖世之勇,由于刚愎自用,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4、造句3:楚霸王项羽虽有拔山盖世之勇,由于刚愎自用,只落得个兵败自刎的下场。
5、造句4:当主管的切忌刚愎自用,才能察纳雅言。
6、造句5:或者刚愎自用, *** 专横,或者朝秦暮楚,随波逐流。
7、造句6:谚智者通权达变,愚者刚愎自用。
8、造句7:他一生谨慎,说话不能说是字字珠玑,但也都是字斟句酌;为人处事从不刚愎自用,更不会做抱薪救火的蠢事。
9、造句8:由于刚愎自用、偏听偏信而误大事者,历史不乏其例,我们可以以古为鉴,吸取一些有益的教训。
10、造句9:他一向刚愎自用,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肯向人移樽就教。
11、造句10:我并不刚愎自用,以至于对贤人高见一概排斥。
12、造句11:我并不刚愎自用,以至于对时贤高见一概排斥。
13、造句12:你如此不听人劝告,刚愎自用,后果不可想象的。
14、造句13:哪知我们老板是个刚愎自用的人,我们将利害关系说破嘴了,他还是我行我素。
15、造句14:经理要是一直如此刚愎自用,最后一定众叛亲离,公司也就土崩瓦解了。
16、造句15:几次劝他,他似乎从未听进,如此刚愎自用,如何是好?
17、造句16:这种刚愎自用的人,你劝他是费力不讨好的。
18、造句17:这种刚愎自用的人,你劝他是费力不讨好。
19、造句18:刘叔叔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任何意见。
20、造句19:他怎么不怪自己刚愎自用,却怪别人不配合呢?
21、造句20:我原来的老板就是刚愎自用,才会众叛亲离,最后公司只好关门大吉。
22、造句21:对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说道理,彷佛在对牛弹琴。
23、造句22:对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说道理,彷佛在对牛弹琴。
24、造句23:由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一役西蜀全军覆没。
25、造句24:他一点儿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是个刚愎自用的人。
26、造句25:这个人素性刚愎自用,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27、造句26:他骄傲自满,刚愎自用,遭到了很大的失败。
28、造句27:老王这个人太刚愎自用,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29、造句28:想不到他如此刚愎自用,怎么劝都没用。
30、造句29:老王一向刚愎自用,无论别人怎么反对,他就是要硬干。
31、造句30:不过,一般像你说的这种情况,我觉得要不就是他觉得你很幼稚或者他不喜欢你这个人,要不就是他是个特别强势的人,比较自主,当然也有可能他原本就是刚愎自用的人或其他情况等等。
二、刚愎自用的反义词
1、【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2、反义词之1: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3、词语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观点此诚我皇上虚怀若谷,从谏弗咈之盛心也。——《清史稿.柴潮生传》
4、反义词之2:百依百顺 [bǎi yī bǎi shùn]
5、词语释义:依、顺:顺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不论要什么,说什么,都依从,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
6、反义词之3:博采众长 [bó cǎi zhòng cháng]
7、词语释义:博采: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8、反义词之4:博采众议 [bó cǎi zhòng yì]
9、词语释义: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10、反义词之5:从谏如流 [cóng jiàn rú liú]
11、词语释义: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旧时形容君主能很好地听取臣下的进谏,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自然
12、反义词之6:从善如流 [cóng shàn rú liú]
13、词语释义: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形容能迅速而顺畅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也作“从谏如流”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左传.成公八年》
14、反义词之7:低眉顺眼 [dī méi shùn yǎn]
15、词语释义: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
16、反义词之8:低眉折腰 [dī méi zhé yāo]
17、词语释义: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18、反义词之9:满招损,谦受益 [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
19、词语释义: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三、自以为是拼音
自以为是的拼音是:[zì,yǐ,wéi,shì]。
自以为是,汉语成语,拼音是zì,yǐ,wéi,shì,意思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出自《荀子荣辱》。
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自以为是,复倡为三不足之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
1、他总是自以为是,从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刚愎自用得令人无法忍受。
2、细想陈丹青的回答所含不过是一个警惕“自以为是”命题,如此“警惕”对天下熙熙“老板”攘攘“大师”都不无裨益。
3、总是需要一些温暖。哪怕是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纪念,不愿放开手,不愿让你,不愿眼睁睁地看你走出我的生活?
4、人类是大自然的精灵,自以为是万物之主宰,可以任凭改造自然。
5、这是我的一个习性,当我受到压力时,我本能地选择妥协和顺从,宁肯采取阴奉阳违的手段也不挺身而出站出来说不。因为我从来没有被人说服过,所以也懒得去寻求被人的理解。人都是顽固不化和自以为是的,相安无事的唯一办法就是欺骗。
四、一意孤行拼音
1、一意孤行的拼音是:yī yì gū xíng。
2、一意孤行的拼音是:yī yì gū xíng,汉语成语,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姚雪垠《李自成》: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
3、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一意孤行。赵禹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因其优秀的文章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
4、他被任命为御史,并与张汤一起负责修订国家法律。当时许多官员很害怕,都希望赵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个回旋的余地,但赵禹坚持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来限制官吏的行为。官员们试图劝说他修改法律,但赵禹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5、他的坚持和廉洁行为使人们认识到他是一个正直的人。赵禹解释说,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否则,怎么对得起皇帝的信任。
6、一意孤行表现在偏执,自我,无视。一个人的想法,一个人的行动,是对是错只关乎个人,完全不考虑别人。这样的人往往践踏了别人的好意劝告,也把自己埋进迷雾中,在自己的是非对错里错乱。一意孤行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它是一种刚愎自用,是一种自私。
7、一个人学会去听取别人的思想观念,分析并中合自己的想法,抱着共同的利益和目的,才会取得令人满足的成功。当你只看到自己时,即使行动成功,你也是个孤独者。生活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分享。缠绕在一起的须根才会变成巨大的支柱, *** 起来的智慧才是最强大。
五、刚愎自用的拼音是什么
1、刚愎自用(拼音:gāngbìzìyòng)。“刚愎自用”的意思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2、【出自】西汉·伏生《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3、译文:爱好问,知识就充裕;只凭自己,闻见就狭小。
4、【示例】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
5、【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关于刚愎自用的拼音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