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跋山涉水的拼音这个问题,跋山涉水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跋山涉水拼音
1、成语释义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2、成语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3、使用例句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跋山涉水,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二、跋山涉水怎么读
跋山涉水的读音是bá shān shè shuǐ
跋山涉水,汉语成语,拼音是 bá shān shè shuǐ,意思是指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出自《诗经·鄘风·载驰》。
1、在高寒缺氧、风云莫测的土地上,他们负重攀登、跋山涉水、饮雪卧冰。这一路上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终于把救济品送到了灾区。
2、我们都不是随便的一个人遇到另一个人,我们都是经过跋山涉水,慢慢长路才找到彼此,在我们的人生长河里,这因缘际会的短暂的一瞬,那不是偶然,那是我们的选择。
3、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醒来,看到窗外的暗蓝天际。曾经跋山涉水而山高水远,也曾困守城市繁华不知何去何从。看过世间风景,尝过人情冷暖,身体是成年的,心是提前老去的。
4、生命的一次突转,之后是无穷无尽、跋山涉水的找寻,可是,却找到一片荒芜。因为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所以要心无旁骛地望着前方。
5、因此跋山涉水死亡不远,骨骼挂遍我身体,如同蓝色水上的树枝,啊,青海湖,暮色苍茫的水面,一切如在眼前!不要你山穷水复,不要你跋山涉水,不要你阅尽人世。
三、爬山涉水哪个字错了
意思: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1.杨朔《熔炉》:“黄金宝夹在进军的行列里;跋山涉水;越练越强。”
2.魏巍《路标》: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1.红军战士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到达了陕北。
2.地质队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祖国寻找矿藏。
3.那支队伍跋山涉水,日夜兼程,终于找到了新的草原。
跋山涉水的近义词:风尘仆仆、长途跋涉
一、风尘仆仆[ fēng chén pú pú ]
出处:《柳毅传书》:“你索是远路风尘的故人。”
翻译:你是旅途辛苦劳累的朋友。
二、长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
白话译文: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岳夫人道:‘……怎敢劳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翻译:贺拔岳夫人道:‘……怎么敢烦劳姐大老远辛苦赶路,决对不能答应你。
四、跋山涉水造句
1、【解释】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跋:翻山;涉;蹚着水走。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远行艰辛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2、造句1:我以为我读懂了,这世间的一切,可惜我错了。因为这世间的一切,实在是太大了,太繁杂了。所以不得不使我放弃一切,回到原点,一切从零开始。正如地球一样,不论你从任意,哪一个点出发,不论多久。你依然还会回到,你离开时的那个点。当回到那个点后,你才会发现,其实这一路,走来的你一无所有,失落的你,定会暂留几日,但是不服气的你,一定会重新鼓起勇气,在次出发,可是过了许久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又来到了原点,这时的你,千万不要生气,应慢慢坐下来,好好想想,这些究竟是为什么。等你细细钻研之后,相信你一定,就会发现。其实这么多年里,你所追求的真理,一直都在你的身边,一直都不曾离开过你,只是你从来没有发觉,罢了!懂得了这些的你,傻傻的坐在那里苦笑。因为在过去了的时间里,你曾跋山涉水,行走了几万里路。最后等老了的时候,才知道,才懂得,这些。可惜为时已晚。
3、造句2:过去那满目的繁华,似乎昨天不在眼前流连,而今天只看得见它的背影,于寂寞无声处化为云烟。我仿佛置身在岁月的十字街头寻找过去流离的岁月。片刻,我又仿佛徘徊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也许人的一生之中,无论是不停歇的漂泊或是内心的跋山涉水,总是得不到完美的答案。而每一个停泊靠岸都是另一段航程的开始,每一段航行都有不同的风景。
4、造句3:远征军跋山涉水,终于取得了重大胜利。
5、造句4:红军战士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到达了陕北。
6、造句5:地质队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祖国寻找矿藏。
7、造句6:地质勘探队员不畏艰辛,跋山涉水,为祖国寻找宝藏。
8、造句7:唐僧师徒一路跋山涉水,百折不饶,终于取得真经。
9、造句8:地质勘探队员不怕艰苦,跋山涉水,为祖国寻找地下的宝藏。
10、造句9:那支队伍跋山涉水,日夜兼程,终于找到了新的草原。
11、造句10:红军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到达陕北。
12、造句11:这一路上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终于把货物如期送到了目的地。
13、造句12:一个跋山涉水也不一定能见到一眼的人。
14、造句13:顶风冒雨,跋山涉水,对我们这些山区的孩子来说,是家常便饭。
15、造句14:但我知道,我正跋山涉水,为了朋友的相逢。
16、造句15: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前来访问的人们络绎不绝。
17、造句16: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18、造句17:左山一行昼行夜宿,跋山涉水,吃了不少苦头。
19、造句18:没有互联网,公民参与,需要跋山涉水。
20、造句19:我看了看他的衣服,那是一件褪尽色彩的破衣屡,我又看了看他的鞋子,那是一双又脏又旧的鞋,写满了他的跋山涉水的经历。
五、跋山涉水是什么意思
1、意思: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2、拼音: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3、引证: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魏巍《路标》。
4、出处:杨朔《熔炉》:“黄金宝夹在进军的行列里;跋山涉水;越练越强。”
5、例句:地质勘探队员不怕艰苦,~,为祖国寻找地下的宝藏。
6、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翻山过海走长路。
7、一、爬山涉水 [pá shān shè shuǐ]
8、出处:范金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在作战频繁的长征路上,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们一样爬山涉水,栉风沐雨。”
9、例句:在旅游团的大巴士上,我与邻座小张,初次相见,却欢若平生,天天在一起~饱览祖国的河山。
10、二、远走高飞 [yuǎn zǒu gāo fēi]
11、释义:指象野兽远远跑掉,象鸟儿远远飞走。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
12、引证:孙行者!好男子不可~!快向前与我交战三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13、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妖王)出营高叫:“孙行者!好男子不可远走高飞!快向前与我交战三合!”
六、跋山涉水什么意思
跋山涉水意思是:跋山:翻山越岭。涉水:蹚水过河。形容长途奔波的艰辛劳苦。
跋山涉水,汉语成语,拼音是:bá shān shè shuǐ。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翻山过海走长路。《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弃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1、跋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bá。它有两种词性:【动词】1、通“軷”。2、登山涉水。3、勒马回转;骑马驰逐。4、踩,践踏。【名词】1、通“茇”。2、草木的根或主干,泛指根源,根本。3、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的后面。
2、山,汉语一级字,读作shān,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的部分,因为山是高耸的而引申出“大”的含义,又引申出坟墓、隐居之处等含义。《说文解字》认为是“宣也”。
3、涉(拼音:shè)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徒步从水里走过去。涉的本义是徒步渡水,泛指渡水。又引申为进入里面,接触、触及。还引申泛指经历、经过,由此义再引申为阅览。又引申指关联、关注。
4、水,汉语一级字,读作shuǐ,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是河流,引申泛指一切水域;又由表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引申泛指某些液态物质;又由水静则平衍生出水准、用水测平的含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