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抗日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抗日英雄的拼音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抗战的拼音
1、动词解释为抗击,战斗。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
2、名词解释特指我国1937—1945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
抗:1.抵抗;抵挡:顽抗。抗灾。抗日战争。例句:皮大衣旧点儿没关系,只要能挡风抗冻就行。
战:1.战争;战斗:宣战。停战。
2.进行战争或战斗:战胜。百战百胜。愈战愈勇。
4.发抖:寒战。打战。胆战心惊。
二、抗日女侠的拼音怎写
1、kang ri第四声nv第三声xia第二声
2、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 *** 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三、狼牙山五壮士 生字组词 拼音
1、狼牙山五壮士生字组词拼音如下:
2、狼牙山(láng yá shān):狼牙山是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一座山,也是狼牙山五壮士事迹的发生地。狼牙山的拼音是“láng yá shān”。
3、壮士(zhuàng shì):壮士指的是非常英勇、勇敢无畏的人,多用来形容英雄人物。壮士的拼音是“zhuàng shì”。
4、英勇(yīng yǒng):英勇表示非常勇敢和有力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英勇的拼音是“yīng yǒng”。
5、抗日(kàng rì):抗日指的是抵抗日本侵略的行为,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进行的斗争。抗日的拼音是“kàng rì”。
6、侵略者(qīn lüè zhě):侵略者指的是侵犯其他国家领土、 *** 和利益的国家或势力。侵略者的拼音是“qīn lüè zhě”。
7、奋斗(fèn dòu):奋斗指的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付出辛勤努力的行为。奋斗的拼音是“fèn dòu”。
8、民族(mín zú):民族指的是共同具有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特点,并居住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群。民族的拼音是“mín zú”。
9、胜利(shèng lì):胜利表示在竞争或战斗中取得最终成功,战胜对手。胜利的拼音是“shèng lì”。
10、勇气(yǒng qì):勇气指的是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有坚定信心和勇敢精神。勇气的拼音是“yǒng qì”。
11、崇高(chóng gāo):崇高指的是非常高尚和伟大,有着非凡的品德和理想。崇高的拼音是“chóng gāo”。
四、地道战的拼音
地道战的拼音是dì dào zhàn。
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地道战是在平原地区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一种战斗方式,其特点是非常隐蔽和机动。地道入口往往设在民居或地窖中,很难被敌人发现。而且,地道四通八达,可以连接多个民居或地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 *** 。
地道战的防御能力很强。由于地道是在地下挖掘的,所以具有较强的防攻能力。地道内设置了多个陷阱和射击孔,可以让敌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此外,地道战还具有很强的防水防火能力,可以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生存和战斗。
1、地道战是抗日战争中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的秘密武器,它让敌人陷入了一个又一个陷阱。
2、在地道战中,英勇的农民和游击队员利用复杂的地道 *** ,让敌人陷入了无休止的迷宫。
3、地道战独特的战斗方式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感到无法逃脱和抵抗。
4、地道战是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让敌人感到无法抵挡。
5、地道战中的陷阱和射击孔让敌人无从下手,只能被动地被游击队员和农民牵着鼻子走。
6、地道战的隐蔽性和机动性使得抗日军民能够在敌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出现,给敌人造成意外的打击。
7、在地道战中,抗日军民相互配合,利用陷阱和射击孔等手段,让敌人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危机。
8、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9、地道战中,英勇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给日本侵略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10、在地道战中,抗日军民利用地形和民居等条件,挖掘了四通八达的地道,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和打击。
五、鬼子拼音
1、鬼子的意思指骂人的话;从前对外国人的鄙称。
2、鬼子,汉语词汇,指骂人的话;洋鬼子,从前对外国人的鄙称。见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九:“若鬼使,则出使外洋之员;以西人初入中国,人皆呼为鬼子也。”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横行中华大地,烧杀抢夺无恶不作,“鬼子”遂成为“日本鬼子”的通称。
3、洪琛《赵阎王》第三节第七幕:“那鬼子尽教着村里人吃洋教,说鬼子话,拜洋菩萨。”
4、叶圣陶《春联儿》:“将来把东洋鬼子赶了出去,你赶紧回来吧。”
5、鬼子,源自针对西洋侵略者的“洋鬼子”一词,在甲午战争之后,“鬼子”也被用在对日本侵略者的指代上。
6、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鬼子”演变成为华人地区常用的对日本人的蔑称。“日本鬼子”有时会简称为“鬼子”,比如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中的“鬼子”指的就是日本侵略者。
7、据不完全考证,“鬼子”此名词,为中国人所创,泛指日本人,或指在侵华时期的日本士兵。或指外国人,称其洋鬼子。例如,英国鬼子、美国鬼子、德国鬼子等等。
六、游击队的拼音
游击队是一种非正规军事力量,主要由民间组织或非国家机构组成。他们通常在战争或冲突期间,通过使用游击战术来对抗正规军队。
游击队的目标通常是在敌人控制的地区进行袭击和破坏,以削弱敌人的战斗能力。游击队的战术包括伏击、袭击、游击战术和游击战争等。游击队的战斗方式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使其能够在不利条件下进行战斗,并对敌人造成重大损失。
1、游击队弹尽粮绝的时候,农民自卫队为他们送来了粮食、弹药和枪,真是绝处逢生啊!
2、青纱帐一起来,游击队如鱼得水,活动更加方便了。
3、抗战时期,游击队出没无常,打得敌人落花流水。
4、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弄得敌人扑朔迷离,不知游击队到底在哪儿。
5、铁道游击队之所以连连重创敌军,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们具有地利人和的优势。
6、游击队消灭了这一小队鬼子兵后,快速的消失在了崇山峻岭中。
7、敌伪时期,活跃在敌后的游击队,因敌取资,用敌人的武器打击敌人。
8、抗日战争期间,我游击队经常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日本鬼子引出驻地,然后消灭他们。
9、在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夹击下,日本鬼子魂飞魄散,狼狈逃窜。
10、儿童团长王小刚发现鬼子偷偷摸进村来,大吃一惊,急忙跑到游击队去报信。
11、游击队常常采取秘密而神速的行动,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12、抗战时期,游击队以退为进,打败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13、游击队经常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14、游击队声东击西,故弄玄虚,搞得敌人团团乱转。
七、日寇怎么读
日寇,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词汇,特指在抗日战争期间,入侵我国的日本军队。在那段时间里,日本军队以侵略者的身份,强行进入我国,对我国的人民、土地、资源进行掠夺和破坏,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行。
因此,“日寇”一词,不仅表示日本的侵略者,更包含了我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深刻记忆和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慨。
日本自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便逐步对我国进行侵略。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我国人民奋起抵抗,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军队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行。
因此,我国人民将日本侵略者称为“日寇”,以表达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慨和 *** 。日寇这个词汇,凝聚了我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痛苦记忆和对国家独立的坚定信念。
1、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的铁蹄践踏了我国的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企图用暴力征服我国人民,但他们低估了我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和勇气。
2、面对日寇的侵略,我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奋起抵抗,展开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无数英勇的战士为了保卫家园,付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3、日寇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行,这些罪行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警示着世人永不忘记。
4、为了保卫家园,无数抗日英雄在战争中英勇奋斗,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筑起了抵御日寇入侵的钢铁长城,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5、虽然日寇的侵略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他们留下的创伤依然历历在目,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发展国家,保卫和平,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