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温度变化除以长度变化等于什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62 0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和温度变化除以长度变化等于什么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以及温度变化除以长度变化等于什么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热水温度时间变化方程
  2. 温度与热量的计算公式
  3. 一定量的水升高一定的温度所需的时间怎么计算
  4. 如果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21min时的温度是多少
  5. 热传导率与比热容算物体升温时间
  6. 温度和能量、时间之间的关系怎么转换

一、热水温度时间变化方程

1、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成反比。是由英国化学家波义耳(Boyle),在1662年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称之为波义耳定律。这是人类历史上之一个被发现的“定律”。

2、波义耳定律(Boyle's law,有时又称 Mariotte's Law或波马定律,由玻意耳和马里奥特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间隔不久,先后发现):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成反比。是由英国化学家波义耳(Boyle),在1662年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称之为玻意耳定律。这是人类历史上之一个被发现的“定律”,和牛顿之一定律一样。

二、温度与热量的计算公式

1、热量是指由于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也是指1公克的水在1大气压下温度上升1度c所产生的能量;在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即使在等温过程中,物体之间的温度也不断出现微小差别,通过热量传递不断达到新的平衡。

2、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

3、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经体内氧化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由于温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所转化的能量;而该转化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公制为焦耳。

4、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根据某个可观察现象(如水银柱的膨胀),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5、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

三、一定量的水升高一定的温度所需的时间怎么计算

计算一定量的水升高一定的温度所需的时间的步骤:

1、根据水的吸热量计算公式:吸热量=水量x比热x密度x升温度差÷时间,

其中式中:水的比热是1kcal/(kg.℃)=4.2kJ/(kg.℃),也即1升水的温度升高1℃时,需吸收的热量是1kcal或4.2kJ;水的密度是1kg/L;

2、那么,如果知道一定水量和温度升值,并知道水升温时吸收的热量,便可计算出所需的时间。例如:利用5kcal/h(大卡/小时)的热量对水加热,使1L(升)的水的温度升高1℃,所需的时间是:1Lx1kcal/(kg.℃)x1kg/Lx1℃÷5kcal/h=1/5小时

四、如果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21min时的温度是多少

21分钟时的温度为30℃,我们可以先求出每分钟温度变化的值,再算出21分钟时的温度:

已知开始温度为:10℃,结束温度为:30℃。

根据温度变化=结束温度-开始温度,可计算每分钟温度变化。

(30-10)/(21-0)=0.9523809523809523℃/分钟。

根据时间×每分钟温度变化+开始温度=结束温度,可计算21分钟时的温度。

21×0.9523809523809523+10=30℃。

计算每分钟温度变化的具体 *** :

我们需要确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这两个时间点的温度值。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或图表来获取这些信息。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每分钟温度变化:

每分钟温度变化=(结束温度-开始温度)/(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我们首先找出两个时间点的温度差(结束温度减去开始温度),然后将这个差值除以时间差(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得到的结果就是每分钟温度变化。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每分钟温度变化,我们可以将上述公式进行一些微调。例如,如果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之间的间隔不是整数分钟,我们可以使用插值法来更精确地计算每分钟温度变化。

计算每分钟温度变化需要我们掌握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这两个时间点的温度值,然后通过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这只是一种通用的计算 *** ,实际情况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温度变化的速率是否均匀等。

五、热传导率与比热容算物体升温时间

这道题还缺少一些必要的条件,所以,不可能计算出来。

首先,本题还缺少必要参数2个:表面传热(换热)系数、PP塑料膜的密度。表面传热(换热)系数是环境(烘箱里的传热媒介物,如高温空气、高温炉壁等)与PP塑料膜表面之间发生热量交换的重要参数,没有它就无从进行冷热物体间热量传递(但真空中黑体辐射除外)计算。第二个参数——PP塑料膜的密度,在不稳定传热中不可缺少,因为密度与比热容的乘积反映了该物体吸热(蓄热)能力的大小。比如说,体积、形状一样,但密度不同(其他物性参数相同)的两个物体,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则密度小的物体对温度的反应要比密度大的物体要快(如是加热,就升温快,否则降温快)。

第二,从理论上来说,烘箱是100℃,圆柱中心(表面也一样)不可能达到100℃,总是有温差的。

第三,如果本题给的条件充足,即再补上换热系数与密度,计算 *** 也因具体条件(具体参数的数值大小)而异。也就是说,根据物体的几何尺寸、密度、比热、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的相互关系,决定着传热计算 *** 。计算 *** 有如下几种:

1、集中(总)参数法。此法要求Bi准数(由传热系数、导热系数、物体尺寸决定)非常小。这是可直接理论计算的一种 *** 。

2、如果本问题可作一维求解,则有理论分析解,有具体的公式(是用傅里叶级数表达的),但需要先求解某超越方程的特征值,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常将此法采用作图(诺谟图)求解。

3、如果本问题是二维问题,一般要数值计算求解了,需要编程序。

4、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计算。如CFX、Fluent等。

上述 *** 1、2、3,均可在《传热学》中找到,而 *** 4需要专用软件和专人计算。

很遗憾,没能解决你的问题,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补充)———————

见楼主这么心急,我就用 *** 2的图解法计算下。作为估计算法,或许有较大的误差,但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因有些希腊字母打不出来,故先对计算所需图进行说明,今后或许楼主能用上。首先,假定中心温度要求达到95度,那么纵坐标的意义是:

(加热完成时圆柱的中心温度—加热前圆柱初始温度)/(烘箱温度—圆柱初始温度)=

第二、横坐标:a*加热所需时间/R^2=a*t/R^2

这里a=导热系数/(密度*比容)=0.2/(900*1900)=0.117*10^-6m^2/s

第三、图中线的计算r/R=0/0.3=0(注:r=0即表示中心,R=0.3)

按照纵坐标和图中线的值,得到横坐标值约为:0.6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温度变化除以长度变化等于什么-第1张图片-

加热时间5天多,主要是烘箱的温度过低,如能将烘箱的温度提高到200度,则要1.6天,但太高温度会影响加热质量。所以,烘烤物件时,不宜加热大件的实心件,否则为保证加热质量,就必须要牺牲时间了。除了烘烤温度和物件尺寸影响加热时间外,炉内物件的摆放也很重要。

再精确的计算就需要楼主给出很详细的情况了。如需要用软件计算,我可以找我朋友,但现在不行,我和朋友都已经回家了,要过年后才能见面。

六、温度和能量、时间之间的关系怎么转换

ΔT=ΔQ/m▪c,T温度,Q热量,m质量,c比热容,考虑时间变量,有如下微分方程:

dT/dt= dQ/dt/m▪c,t为时间。

上述为比热容公式,物质的比热容越大,相同质量和温升时,需要更多热能。以水和油为例,水和油的比热容分别约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把相同质量的水加热的热能比油多出约一倍。若以相同的热能分别把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加热的话,油的温升将比水的温升大。

(1)比热容是反映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度数相同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

(2)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1)比热容不随物体的质量改变而改变;

(2)比热容与温度计温度变化无关;

(3)比热容与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

关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变化 温度 除以 公式 长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